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花青素诱导HL-60细胞分化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谢朝阳 吴斌华 +2 位作者 杨志刚 陈小芳 陈秋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0-925,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AC)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分化的可能机制。用PAC 20 mg/L处理HL-60细胞24 h,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状况,分析PAC对HL-60细胞的增殖影响;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AC)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分化的可能机制。用PAC 20 mg/L处理HL-60细胞24 h,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状况,分析PAC对HL-60细胞的增殖影响;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和测定细胞分化抗原CD14、CD11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21、Cyclin D1和CDK4表达变化。结果表明,PAC 20 mg/L作用HL-60细胞24 h,细胞抑制率明显增高(73.2±1.5)%(P<0.01),髓系细胞分化抗原CD14表达明显增高(P<0.01),CD11b表达稍增高,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P<0.05),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PAC 20 mg/L与HL-60细胞共培养4 h,部分细胞向成熟阶段细胞分化;PAC 20 mg/L处理HL-60细胞12、24和48 h,P21蛋白表达增加,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降低。结论:PAC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其机制可能与P21蛋白表达上调和Cyclin D1及CDK4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白血病 HL-60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Sirtuin与衰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彭琪 陈维春 刘新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71-1277,共7页
Sirtuin蛋白是一组具有NAD+依赖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基转移酶,该家族成员具有高度保守的催化结构域,可以通过对多种底物进行去乙酰化作用,从而在机体内参与一系列的生物学活动,包括维持细胞抗胁迫能力和基因组稳定性以及参与能量代谢等.Sir... Sirtuin蛋白是一组具有NAD+依赖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基转移酶,该家族成员具有高度保守的催化结构域,可以通过对多种底物进行去乙酰化作用,从而在机体内参与一系列的生物学活动,包括维持细胞抗胁迫能力和基因组稳定性以及参与能量代谢等.Sir2参与了酵母的交配型基因、端粒和rDNA重复序列的沉默以及细胞寿命等生理功能.在哺乳动物中,SIRT1是该家族中目前研究最为广泛且较为透彻的成员,而SIRT6的功能研究成为近年来继SIRT1后的又一新热点.综述了sirtuin蛋白的结构及其与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UIN 衰老 NAD 去乙酰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高春海 刘新光 周中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208,共6页
A型核纤层蛋白由LMNA基因编码,为核纤层的主要成分,呈动态网状结构,位于核膜下层,起重要的机械支持作用,直接或间接与染色质相互作用,在维持染色质结构、转录、DNA复制和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M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lamin A/C异... A型核纤层蛋白由LMNA基因编码,为核纤层的主要成分,呈动态网状结构,位于核膜下层,起重要的机械支持作用,直接或间接与染色质相互作用,在维持染色质结构、转录、DNA复制和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M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lamin A/C异常能引起一组人类遗传病,称为核纤层蛋白病。为深入了解A型核纤层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在相关核纤层蛋白病中的作用,本文就A型核纤层蛋白的结构分类、修饰组装、动力学、相互作用蛋白及相关核纤层蛋白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核纤层蛋白 修饰和组装 动力学 相互作用蛋白 核纤层蛋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拉嗪对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Th1、Th17及Treg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祝斌 张寒仙 +3 位作者 曾今诚 安博然 徐军发 舒建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19-2225,共7页
目的:观察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辅助性T细胞(Th1、Th17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美沙拉嗪(MSLZ)治疗UC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结肠组织及外周血... 目的:观察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辅助性T细胞(Th1、Th17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美沙拉嗪(MSLZ)治疗UC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结肠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及核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并检测MSLZ预治疗对小鼠UC模型Th1、Th17和Treg亚群的影响。结果:在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中,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T细胞高表达IL-17、IFN-γ及Foxp3,肠黏膜单个核细胞(LPMC)中CD3+T细胞高表达IFN-γ和Foxp3,但IL-17的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异。进一步发现UC模型小鼠LPMC中Th17、Th1和Tre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PBMC中只有Treg高于对照组。MSLZ预治疗能显著下调UC模型小鼠PBMC和LPMC中Th17、Th1和Treg细胞亚群。结论: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中CD4+T细胞亚群Th1、Th17及Treg细胞显著升高,提示CD4+T细胞亚群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美沙拉嗪可能通过调节Th1、Th17及Treg细胞亚群发挥抗炎及治疗UC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硫酸钠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IL-37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俊爱 刘淦斌 +5 位作者 曾今诚 王万党 向文玉 孔彬 易来龙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0-523,共4页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浆中IL-37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30例ATB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并对1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跟踪检测,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浆中IL-37的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测30例ATB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含量,并对1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跟踪检测,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例跟踪患者治疗后血浆中IL-37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核抗体阳性患者血浆IL-37含量高于结核抗体阴性患者,痰涂片阳性患者血浆IL-37含量显著高于痰涂片阴性患者;ATB患者血浆IL-37含量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呈负相关。结论 ATB患者血浆中的IL-37含量明显升高,血浆IL-37的检测有可能成为ATB疗效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IL-37 ELISA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铮华 梁统 +1 位作者 李涛 周克元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6,共4页
探讨白杨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che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表明白杨素对CNE-... 探讨白杨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che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表明白杨素对CNE-2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白杨素可诱导CNE-2细胞凋亡,使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明显减少,使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白杨素可升高CNE-2细胞caspase-3的活性。白杨素对CNE-2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白杨素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鼻咽癌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B7-H4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小梅 胡国艳 +4 位作者 刘伟 郑淑华 吕晶 王红梅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93-894,897,共3页
目的:探讨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B7-H4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建立了检测可溶性B7-H4(sB7-H4)ELISA夹心法的基础上对65例白血病患者、34例淋巴瘤患者、1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B7-H4水平进行了检测,并采用50例健康体... 目的:探讨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B7-H4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建立了检测可溶性B7-H4(sB7-H4)ELISA夹心法的基础上对65例白血病患者、34例淋巴瘤患者、1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B7-H4水平进行了检测,并采用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B7-H4水平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体检者、白血病患者、淋巴瘤患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B7-H4浓度分别为(31.62±9.85)μg/L、(31.82±9.91)μg/L、(38.81±10.34)μg/L和(29.28±7.04)μg/L,其中健康体检者与白血病患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sB7-H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淋巴瘤患者血清sB7-H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B7-H4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而与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无直接相关,检测sB7-H4对淋巴瘤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sB7-H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人可溶性疱疹病毒侵入介体双抗体夹心ELISA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伟 郑淑华 +5 位作者 吕晶 鲍晶晶 王红梅 关向前 张慧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人可溶性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在获得HVEM重组蛋白的基础上,制备兔抗人HVEM多克隆抗体,以HVEM单克隆抗体(mAb)和HVEM多克隆抗体(pAb)为双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建立的检测...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人可溶性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在获得HVEM重组蛋白的基础上,制备兔抗人HVEM多克隆抗体,以HVEM单克隆抗体(mAb)和HVEM多克隆抗体(pAb)为双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建立的检测人可溶性HVEM双抗体夹心ELISA最低检出限为3.91μg/L,标准曲线范围7.81~250μg/L,线性方程为y=0.0021x+0.1852,R2=0.9944。回收率在89.7%~92.8%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1.4%。批内变异系数<10%,批间变异系数<15%。结论: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快速、灵敏、简单,可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EM 共刺激分子 抗体制备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对活动性肺结核的早期预警和预后判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曾今诚 孔彬 +7 位作者 向文玉 高宇驰 卢远彬 王万党 张俊爱 林东子 刘淦斌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东莞市慢性病防治院确诊的ATB患者78例和健康志愿者40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ELISA检测血清s T...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东莞市慢性病防治院确诊的ATB患者78例和健康志愿者40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ELISA检测血清s TREM-1含量,Pearso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TB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和血清s TREM-1含量均显著增高,且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MTB)阳性患者显著高于痰涂片MTB阴性患者,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前显著高于治疗后。以528.14 pg/m L为血清s TREM-1含量检测截断点时,痰涂片MTB阳性的结核确诊率为1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TB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均与患者血清s TREM-1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s TREM-1对ATB的早期预警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K2β SiRNA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阮杰 王菲菲 +3 位作者 刘新光 骆艳婷 刘振杰 梁念慈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B特异性小干扰RNA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CK2βsiRNA表达质粒稳定转染A549细胞,RT-PCR、免疫印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前后CK2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位素掺入法测定细胞内CK2活性,...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B特异性小干扰RNA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CK2βsiRNA表达质粒稳定转染A549细胞,RT-PCR、免疫印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前后CK2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位素掺入法测定细胞内CK2活性,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稳定转染pGPU6-CSNK2B质粒后,A549细胞中CK2β的mRNA水平、胞浆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K2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但各组间细胞核中CK2β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A549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倍增时间增加;A549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CK2β siRNA可以下调A549细胞中CK2β的表达及其激酶活性,并抑制细胞增殖;本研究为CK2特异性siRNA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和CK2药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蛋白激酶CK2 CK2β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Twist基因对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司秀文 梁统 周克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23-1427,共5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Twist基因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迁移、侵袭和增殖等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Twist-shRNA表达载体,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入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RT-PCR法检测Twist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Twist蛋白表...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Twist基因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迁移、侵袭和增殖等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Twist-shRNA表达载体,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入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RT-PCR法检测Twist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Twist蛋白表达量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细胞创伤愈合试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沉默Twist基因可减慢CNE-2细胞生长速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降低CNE-2细胞的迁移速度,抑制CNE-2的体外侵袭能力。结论靶向封闭Twist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提示Twist可作为鼻咽癌防治的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TWIST 鼻咽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TLA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2
作者 曾今诚 鲍晶晶 +5 位作者 王红梅 张慧 张俊爱 王万党 关向前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BTL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以pET-28a-mBTLA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构建pMD18-T-mBTLA质粒,将小鼠BTLA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克隆到慢病毒转移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小鼠BTLA慢病毒颗粒。PCR技... 目的构建小鼠BTL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以pET-28a-mBTLA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构建pMD18-T-mBTLA质粒,将小鼠BTLA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克隆到慢病毒转移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小鼠BTLA慢病毒颗粒。PCR技术和基因测序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鉴定BTLA在重组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中的表达。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法)检测重组慢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的pMD18-T-mBTLA质粒和pSL6-mBTLA质粒,经双酶切电泳后均出现大小约为1 kb的条带与mB-TLA编码序列的大小相符。基因测序并比对分析进一步证实mBTLA编码序列成功整合到质粒载体。病毒上清PCR扩增和293T细胞形态学观察证实Lenti-mBTLA慢病毒包装成功。TCID50法测定Lenti-mBTLA慢病毒滴度为1.3×108pfu/mL。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证实Lenti-mBTLA慢病毒能有效表达mBTLA mRNA和蛋白质。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小鼠BTLA的慢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 293T细胞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TLA分子胞外区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3
作者 郑淑华 刘伟 +3 位作者 吕晶 王红梅 鲍晶晶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9-421,共3页
目的:表达并纯化重组人BTLA(hBTLA)分子胞外区,制备和鉴定兔抗hBTLA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hBTLA胞外功能区DNA,经酶切、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BTLA。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E.coliBL... 目的:表达并纯化重组人BTLA(hBTLA)分子胞外区,制备和鉴定兔抗hBTLA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hBTLA胞外功能区DNA,经酶切、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BTLA。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入E.coliBL21(DE3)菌株,采用IPTG诱导表达,Ni-NTA柱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纯度。将纯化的目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对抗体进行纯化、效价测定及特异性鉴定。结果:序列测定证实构建的pET28a-hBTLA重组表达载体含有hBTLA编码序列,其序列比对分析与GenBank中公布序列一致,质粒在E.coli中诱导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为15720的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纯化后的目的蛋白达到电泳纯。双向琼脂扩散法检测抗体效价为1∶16,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为1∶20 000,Western blot分析显示抗体能特异性结合重组hBTLA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hBTLA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高纯度的融合蛋白,制备高效价、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LA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11c^+抗原提呈细胞增多且功能增强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远彬 王万党 +5 位作者 刘凎斌 张俊爱 高宇驰 贾岩 易来龙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8-381,386,共5页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PT)患者外周血CD11c+抗原提呈细胞(CD11c+APC)的比例及其表达HLA-DR和CD86的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2例APT患者外周血CD11c+APC的比例及其HLA-DR和CD86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以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AP... 目的检测活动性肺结核(APT)患者外周血CD11c+抗原提呈细胞(CD11c+APC)的比例及其表达HLA-DR和CD86的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2例APT患者外周血CD11c+APC的比例及其HLA-DR和CD86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以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APT患者外周血CD11c+APC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显著高于治疗前组;患者CD11c+APC中表达HLA-DR的细胞数以及HLA-DR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CD11c+APC中表达CD86的细胞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APT患者外周血CD11c+APC增加,CD11c+APC中HLA-DR和CD86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CD11C 抗原提呈细胞 HLA-DR CD8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15
作者 高宇驰 贾岩 +5 位作者 王鑫 卢远彬 代友超 余诗炎 张俊爱 徐军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7-401,共5页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5-FU)免疫原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对5-FU进行修饰制备5-氟尿嘧啶-1-基乙酸半抗原(5-FUAA),并经碳酰二亚胺盐法将其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连接以制备免疫原。采用5-FU与BSA结合...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5-FU)免疫原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对5-FU进行修饰制备5-氟尿嘧啶-1-基乙酸半抗原(5-FUAA),并经碳酰二亚胺盐法将其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连接以制备免疫原。采用5-FU与BSA结合的免疫原(5-FUAA-BSA)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5-FU与OVA结合物(5-FUAA-OVA)包被酶标板经间接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并采用ELISA与Western blot法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成功合成半抗原5-FUAA,并分别制备5-FUAA-BSA和5-FUAA-OVA完全抗原。将5-FUAA-BSA免疫BALB/c小鼠制备的免疫血清效价达1∶1 280 000,且该多克隆抗体能特异地结合5-FU半抗原。结论成功制备了5-FU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FU 完全抗原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