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做法与启示——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建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241-244,246,共5页
从分析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入手,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任务,总结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做法,即精准育人、双链融合、三类协同,并以此为基础,得出了高职院校培育新型... 从分析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入手,指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任务,总结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做法,即精准育人、双链融合、三类协同,并以此为基础,得出了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启示,旨在为我国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精准育人 双链融合 三类协同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壁炉现象”的成因与补偿机制构建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素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11,共7页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突出,集中体现在校企合作内容"碎片化"、合作形式"表面化"、合作周期"短期化"等多个方面,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突出,集中体现在校企合作内容"碎片化"、合作形式"表面化"、合作周期"短期化"等多个方面,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效用最大化视角、企业竞争视角出发,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壁炉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求了"壁炉现象"的解决之策,提出应加快构建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方的相关补偿机制。具体而言,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建立长效补偿机制;行业发挥桥梁作用,降低企业负担;合作院校提供人才和技术等支持,补偿企业成本;稳定毕业生就业,降低企业风险成本;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利益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壁炉现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流通体系绩效评价研究——以广东省农超对接模式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57-164,共8页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模式之一,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按照构成实体、内部流通程序、外界条...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模式之一,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按照构成实体、内部流通程序、外界条件等创建农超对接流通体系结构模型,再以该模型为基础,通过系统内部框架、应用成效、外部条件等层面,创建具备三级共24个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农超对接流通体系展开验证分析,明确影响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绩效的主要因素,总结农产品流通系统优化与完善意见,从而进一步健全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农超对接 绩效评价 流通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浮市镇域经济发展实践路径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燕 刘雯 《广东蚕业》 2024年第11期54-56,共3页
镇作为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集聚和从城市流向农村的“中转站”,在带动农村发展、承接城市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镇域经济是市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单位和有力支撑,而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是破解云浮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有效路径。... 镇作为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集聚和从城市流向农村的“中转站”,在带动农村发展、承接城市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镇域经济是市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单位和有力支撑,而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是破解云浮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有效路径。文章介绍了云浮市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云浮市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机制、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等实践路径,以期促进云浮市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浮市 镇域经济 经济发展 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需关系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26-129,135,共5页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对当前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特别是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展开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借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方法,为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及供需...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对当前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特别是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展开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借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方法,为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鲜活农产品流通现状及供需发展趋势,提出了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方向与提升流通效率的优化方案,提升了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明确了农村创新与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与需求 鲜活农产品 流通模式 流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需对接”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128-133,共6页
为了改善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以现阶段农产品流通方式为研究基础,推动形成"流通环节少、信息充分共享、生产与销售衔接"特点的基于"供需对接"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以典型优质农产品为突破口,在上游流通渠道建立... 为了改善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以现阶段农产品流通方式为研究基础,推动形成"流通环节少、信息充分共享、生产与销售衔接"特点的基于"供需对接"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以典型优质农产品为突破口,在上游流通渠道建立以农户为主体,以产品经理为代表的农产品产地直供模式;下游流通渠道中建立以订单为依托、以基层网络实体店为体验的销售模式来满足终端顾客需求。建立以区域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内所有农产品流通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以此实现上游供给与下游需求的完美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现代流通 供需对接 渠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物流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3期221-224,共4页
基于云物流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由农户、物流企业、客户和云平台4部分组成。结合生鲜农产品物流特征以及当前的云物流技术,提升流通效率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通过云物流信息平台接收客户订单,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调整物流资源,短期内... 基于云物流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由农户、物流企业、客户和云平台4部分组成。结合生鲜农产品物流特征以及当前的云物流技术,提升流通效率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通过云物流信息平台接收客户订单,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调整物流资源,短期内分配好货源并高效送达客户;二是各物流合作企业通过云物流平台收集信息,相互配合打造生态且智慧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安全完成物流配送;三是借用云物流体系强大的物联网及智能化终端收集海量的订单信息,高效处理订单,按照客户需求智能化处理物流运输系统每一环节,使得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客户提供精准的物流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物流 生鲜农产品 流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产业链视域下湛江农垦菠萝产业品质提升及品牌塑造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建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24-131,共8页
站在全产业视角下,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湛江农垦菠萝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菠萝品质提升与品牌塑造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湛江农垦菠萝产业发展目前在品种、营销渠道、产业链合作、供需双方信息、预冷与分级处理、深加工等方面面临的... 站在全产业视角下,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湛江农垦菠萝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菠萝品质提升与品牌塑造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湛江农垦菠萝产业发展目前在品种、营销渠道、产业链合作、供需双方信息、预冷与分级处理、深加工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瓶颈,提出了全产业链视域下的湛江农垦菠萝产业顶层设计方案,即从做实产业链地基、做优产业链上游、做活产业链下游3方面进行菠萝果品品质提升及品牌塑造,以提升湛江农垦菠萝产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菠萝产业 品质提升 品牌塑造 湛江农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全面振兴之优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建辉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2期19-24,共6页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的全面振兴,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笔者以广东省云浮市茶产业为例,分析了云浮茶产业近三年在省级各类评比中的竞争力,探讨了云浮茶产业发展中面临着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少、特色...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的全面振兴,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笔者以广东省云浮市茶产业为例,分析了云浮茶产业近三年在省级各类评比中的竞争力,探讨了云浮茶产业发展中面临着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单一、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制约茶产业竞争力的困境。提出了振兴云浮茶产业的三大优化路径:1)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茶叶类重点龙头企业的培育;2)立足资源禀赋,做大做强茶产业;3)从提升企业知名度、产品知名度、市场知名度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打牢乡村振兴的茶产业基础,让“绿水青山”转化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金山银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茶产业 象窝茶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建辉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3期80-86,共7页
广州市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面临着数量少、主要生产经营单位实力不够强、品牌影响力有限等现实困境,难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特别是港澳地区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农产品需求。据此,在分析广州市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立足本... 广州市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面临着数量少、主要生产经营单位实力不够强、品牌影响力有限等现实困境,难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特别是港澳地区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农产品需求。据此,在分析广州市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提出了“高标准提升名特优新农产品品质、高质量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龙头企业、高水平打造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优化路径,以提升广州市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名特优新农产品 “菜篮子”工程 产业振兴 广东省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权分置视角下的宅基地制度演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纪倩 伍时力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7期77-79,共3页
尽管宅基地“三权分置”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思路,但1949年至今,我国宅基地制度已围绕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行了不同程度改革。基于此,重新审视1949年至今我国的宅基地制度演进路径,以具体化宅基地“三权分置”的... 尽管宅基地“三权分置”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思路,但1949年至今,我国宅基地制度已围绕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行了不同程度改革。基于此,重新审视1949年至今我国的宅基地制度演进路径,以具体化宅基地“三权分置”的配套制度,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 “三权分置” 演进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乡村是振兴乡村的根本保障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锋学 《农村实用技术》 2018年第10期10-11,共2页
法治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标志。振兴乡村是我国广大农村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振兴乡村必须坚持法治乡村,它既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当前振兴乡... 法治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标志。振兴乡村是我国广大农村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振兴乡村必须坚持法治乡村,它既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当前振兴乡村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乡村 振兴乡村 根本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垦区低效土地二次开发策略
13
作者 纪倩 刘贞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5期57-59,共3页
低效用地二次开发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的产业载体,厘清低效用地二次开发的方法对促进农垦土地开发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尤为重要。立足于我国农垦区,考察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效应。一般而言,低效土地二次开发主要包括租赁... 低效用地二次开发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的产业载体,厘清低效用地二次开发的方法对促进农垦土地开发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尤为重要。立足于我国农垦区,考察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效应。一般而言,低效土地二次开发主要包括租赁、转让、经营、合作运营等具体策略。其中,风险管理成本相对较少的二次开发策略是合作运营、物业租赁和地块租赁。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农垦区而言,如果经营主体的运营能力相对较强,应该采用合作运营或者独自经营的方式盘活低效土地;相反,则采用租赁更能够最大化其效用,促进农垦区的产业兴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用地 二次开发 发农垦区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整治实施政策分析——基于国内外政策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纪倩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期68-71,共4页
作为缓解农村农用地问题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工具,农用地整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完善我国农用地整治,采取案例分析方法,综合比较欧洲和中国农用地整治的政策,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结果表明,欧洲和中国农用地整治在... 作为缓解农村农用地问题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工具,农用地整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完善我国农用地整治,采取案例分析方法,综合比较欧洲和中国农用地整治的政策,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结果表明,欧洲和中国农用地整治在立法、程序与农民参与意愿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中国农民参与农用地整治的积极性不足,难以成为农用地整治的推动力,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中国农用地整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整治 比较分析 经验启示 实施方案 工作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感视角下的学生党员培养体系探索——“一带一领”工程构建
15
作者 余婷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0-112,144,共4页
学生党员的培养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员培养的质量也关系着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构建从"获得感"角度思考的学生党员培养体系,通过一系列层级式的规范化实践项目,使学生党员参与并投入志愿服... 学生党员的培养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员培养的质量也关系着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构建从"获得感"角度思考的学生党员培养体系,通过一系列层级式的规范化实践项目,使学生党员参与并投入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从知识收获、行为规范、体系优化到情感归属的获得感逐渐内化,持续产生正向主观感受,进而坚定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感 学生党员 培养 坚定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