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盘式高良姜种植机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刘泽华 邓干然 +3 位作者 何冯光 李国杰 崔振德 黄亮舞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3期15-21,共7页
针对目前高良姜种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种植质量较差等问题,提出了高良姜宽窄双行垄作种植农艺模式并设计了一种转盘式高良姜种植机。该农艺模式通过合理设置垄宽和行距,有效避免了机械碾压及根系腐烂现象,提高了田间管... 针对目前高良姜种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种植质量较差等问题,提出了高良姜宽窄双行垄作种植农艺模式并设计了一种转盘式高良姜种植机。该农艺模式通过合理设置垄宽和行距,有效避免了机械碾压及根系腐烂现象,提高了田间管理效率,满足了高良姜机械化生产要求。转盘式高良姜种植机主要由姜种放置架、三点悬挂、排种系统、机架、地轮系统、覆土装置、座椅和护垄装置等组成。该种植机通过转盘式排种系统实现了开沟、均匀排种和精确种植,同时引入护垄装置有效防止了塌垄现象。覆土装置配备弹簧压力,使覆土与镇压工序同步完成。多级传动比传动系统实现了对不同种植株距的调节,地轮系统提供动力源,与传动系统协调配合,确保了种植过程中的均匀排种与精准种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株距为36.77 cm,垄内行距保持70.11 cm,覆土深度为5.26 cm,株距、垄内行距和覆土深度均符合高良姜生产要求范围内,姜种种植合格率高达97.43%,表明种植机设计合理和运行顺畅,符合高良姜种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垄作式 机械化 转盘式 种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压缩力学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玲 徐红梅 +6 位作者 邓干然 张岩 王成龙 李国杰 郑爽 崔振德 黄亮舞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为了降低高良姜损伤率,在高良姜的收获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必须充分考虑其压缩力学特性。为此,以成熟期高良姜为研究对象,运用RGM-3005型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在5种不同加载速率下对5种不同含水率的高良姜进行压缩试验,测得高良姜载荷-位移... 为了降低高良姜损伤率,在高良姜的收获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必须充分考虑其压缩力学特性。为此,以成熟期高良姜为研究对象,运用RGM-3005型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在5种不同加载速率下对5种不同含水率的高良姜进行压缩试验,测得高良姜载荷-位移曲线,以及高良姜屈服极限、弹性模量等数据。同时,分析其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得到高良姜加载方向、加载速度和含水率等对高良姜力学特性的影响,为高良姜的收获和运输、加工储存装备的设计和优化改进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力学特性 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市高良姜田间生产机械化需求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玲 邓干然 +6 位作者 徐红梅 黄亮舞 张岩 王成龙 郑爽 李国杰 崔振德 《现代农业装备》 2018年第6期23-26,共4页
高良姜是一种药食两用热带作物,其姜块、茎叶均可利用,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在饲料领域亦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当前,高良姜的生产除耕整地外,种植、管理、收获等生产环节基本依赖人工,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不仅导致经济效益偏... 高良姜是一种药食两用热带作物,其姜块、茎叶均可利用,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在饲料领域亦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当前,高良姜的生产除耕整地外,种植、管理、收获等生产环节基本依赖人工,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不仅导致经济效益偏低,也影响产业发展。本文针对湛江市高良姜种植情况,从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适合湛江市生产实际、利于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高良姜机械化生产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生产 机械化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量高良姜中挥发油组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晓兵 彭芍丹 +3 位作者 袁源 林丽静 李积华 黄亮舞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第3期81-85,共5页
为评价原料含水量对高良姜挥发油提取率和组成的影响,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不同含水量高良姜中的挥发油,并分析挥发油的提取率和主要物质组成。结果发现,随着原料含水量的降低,高良姜挥发油的提取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各挥发油的挥发组... 为评价原料含水量对高良姜挥发油提取率和组成的影响,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不同含水量高良姜中的挥发油,并分析挥发油的提取率和主要物质组成。结果发现,随着原料含水量的降低,高良姜挥发油的提取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各挥发油的挥发组分类型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主要包括1,8-桉叶素、β-蒎烯、莰烯、(-)-α-蒎烯、α-法尼烯、α-松油醇、柠檬烯、γ-摩勒烯、反式石竹烯等,但主要成分如1,8-桉叶素等高挥发度组分的相对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α-法尼烯等挥发度相对较低的组分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干燥处理会降低高良姜挥发油的提取率和轻度挥发性组分相对含量,本研究结论对高良姜挥发油的高效、规范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片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照莹 黄晓兵 +4 位作者 周伟 张晴雯 彭芍丹 黄亮舞 阮榕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9-246,共8页
为明确热风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片品质特性的影响,以高良姜为原料,分别对60、70、80、90℃条件下干燥获得的高良姜片的干燥时间、色泽、总酚、总黄酮和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良姜片的干燥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减小,60℃时干燥... 为明确热风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片品质特性的影响,以高良姜为原料,分别对60、70、80、90℃条件下干燥获得的高良姜片的干燥时间、色泽、总酚、总黄酮和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良姜片的干燥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减小,60℃时干燥时间为29 h,90℃时缩短为11 h;高良姜片L^*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值和b^*值则整体呈下降趋势;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随干燥温度升高呈现波动趋势,在80℃时,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分别为(5.70±0.06)mg/g和(37.71±0.44)mg/g;从不同温度干燥的高良姜片中共鉴定出61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醚类、酮类、萜烯类和酯类,其中特征成分1,8-桉叶素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70℃时最高为21.15%,90℃时最低为17.46%。研究结果表明,兼顾高良姜的干燥效率和品质因素,80℃是较为适宜的热风干燥温度,这可为高良姜片干燥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片 热风干燥 挥发性成分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份高良姜性状与特征风味成分的分析
6
作者 袁源 何云侠 +6 位作者 黄晓兵 杨胜涛 龚霄 李积华 邹颖 黄亮舞 周伟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22期298-306,共9页
高良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研究其不同年份的性状与特征风味成分的相关性,收集5个不同年份(1~5年生,Y1~Y5)的高良姜,分析生长过程中粗细、大小、硬度和粉量等性状的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 高良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研究其不同年份的性状与特征风味成分的相关性,收集5个不同年份(1~5年生,Y1~Y5)的高良姜,分析生长过程中粗细、大小、硬度和粉量等性状的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LC-TOF-MS)测定其特征风味成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Y4的姜体积显著(P<0.05)大于其余年份,硬度和粉量随生长周期而增加。Y4的姜油提取率(2.58±0.07 mL/100 g)和提取量(1.32±0.04 mL)均显著(P<0.05)高于其余年份。GC-MS数据共鉴定出单萜类、含氧单萜类、倍半萜类、含氧倍半萜类、酮酯及其他类等五大类4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以桉叶油醇含量(15.52%~22.85%)最高。含氧单萜类化合物在Y1~Y4姜中占主体,Y5姜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占主体;不同年份挥发油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经主成分和聚类热图分析,Y4、Y5与Y1~Y3的姜可聚为两大类。对PC1贡献度较高依次为异丁酸苯乙酯、水合莰烯、莰烯、β-芹子烯;对PC2贡献度较高依次为荜澄茄油烯醇、大根香叶烯B、环氧石竹烯、橙花叔醇。经LCTOF-MS检出数据显示,苦味成分高良姜素在Y3、Y4姜中(10.58±0.25 mg/g和10.45±0.12 mg/g)显著高于其余年份(P<0.05),辣味成分二苯基庚烷A(Diphenylheptane A,DHPA)在Y2姜中(3.74±0.10 mg/g)显著高于其余年份(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不同年份高良姜性状与特征风味物质之间呈正相关性,性状与年份相关性显著(P<0.05),特征香气与性状相关极显著(P<0.01);滋味成分高良姜素与DHPA仅彼此显著相关(P<0.05)。以上结果有助于指导高良姜的精准采收和高质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特征风味 主成分分析 聚类热图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