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动化机器学习构建胆总管结石自发排石预测模型及应用程序
1
作者 陈健 夏开建 +3 位作者 高福利 刘罗杰 王甘红 徐晓丹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8-527,共10页
目的鉴于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决策的复杂性,本研究利用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一款能够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自发排石的预测模型及应用程序,从而减少非必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4年6月通过影像学手段... 目的鉴于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决策的复杂性,本研究利用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一款能够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自发排石的预测模型及应用程序,从而减少非必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4年6月通过影像学手段明确诊断胆总管结石后拟行ERCP取石的患者数据,数据来自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数据集1)和常熟市中医院(数据集2),共835例。数据集1用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内部验证和开发应用程序,数据集2用于外部测试。纳入22个潜在预测变量,用于构建和内部验证LASSO回归模型及自动化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等评估模型性能,选取最佳模型。使用特征重要性图、力图和SHAP图对模型进行解释。利用Python Dash库和最佳模型构建Web应用程序,在数据集2上进行外部测试。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确定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2组间比较;分类变量通过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来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纳入835例患者中,152例(18.20%)出现自发排石。在训练集(n=588)和验证集(n=171)中,LASSO模型的AUC分别为0.875、0.864,重要性排名前5的预测因素为单发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结石直径、血清ALP降低和GGT降低。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构建了55个模型,其中梯度提升机(GBM)表现最佳,其AUC为0.891,95%CI为0.859~0.927,优于极端随机树(XRT)、深度学习(DL)、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分布式随机森林(DRF)模型。在测试集(n=76)中,GBM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0.846和0.857。变量重要性分析显示,单发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结石直径<8 mm、血清ALP降低和GGT降低这5个因素对预测自发排石具有重要影响。基于GBM模型的SHAP图分析显示,当患者出现单发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结石直径<8 mm、血清ALP及GGT降低时,出现自发性排石的概率明显增加。结论基于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GBM模型及应用程序,在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自发排石方面展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和使用便捷性。该应用程序能够帮助避免非必要的ERCP,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和医保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病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中药材自动识别的人工智能模型及应用程序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甘红 张子豪 +3 位作者 奚美娟 夏开建 周燕婷 陈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8-1136,共9页
背景传统中药材检测手段依赖主观经验,难以满足中药材在准确分类与鉴别方面的需求。目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一款能够自动识别163种中药材的人工智能模型及电脑端应用程序。方法2020年1月—2024年6月,采集了两个中药材数据集进行... 背景传统中药材检测手段依赖主观经验,难以满足中药材在准确分类与鉴别方面的需求。目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一款能够自动识别163种中药材的人工智能模型及电脑端应用程序。方法2020年1月—2024年6月,采集了两个中药材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验证和测试,共包含163种中药材。通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精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F1分数等指标来衡量CNN模型的性能。在模型训练完成后,基于PyQt5技术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供临床便携使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276767张图像,开发了EfficientNetB0、ResNet50、MobileNetV3、VGG19和ResNet185种模型,通过性能比较,EfficientNet_B0模型在验证集上取得了最高的准确率(99.0%)和AUC(0.9942),被选为最佳模型。在测试集上,最佳模型对所有中药类别识别的准确率为99.0%、灵敏度为99.0%、特异度为100.0%、AUC为1.0,展现出良好的性能。结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开发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163种中药材,借助其高灵敏度的识别能力,为医师对中药材的鉴别提供有力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模式识别 自动 中药药材学 应用程序 人工智能 PyQt5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脾法与IL-23/Th17/IL-17通路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曹芳 汪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2-665,共4页
近三十年来,肠道炎症一直是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显微镜下肠道炎症不仅是炎性肠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强直性脊柱炎(AS)的重要诱因。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IL-23/Th17/IL-17通路在A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肠道潘氏... 近三十年来,肠道炎症一直是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显微镜下肠道炎症不仅是炎性肠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强直性脊柱炎(AS)的重要诱因。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IL-23/Th17/IL-17通路在A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肠道潘氏细胞是产生IL-23,触发该通路的重要细胞,这为肠道炎症与AS发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文章不仅阐述了肠道炎症与IL-23/Th17/IL-17通路在AS中的致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也从中医角度揭示了中医"脾虚证"与AS的重要联系,并回顾了近年来中医"健脾"法在AS治疗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将IL-23/Th17/IL-17通路与中医健脾法联系起来,为AS的中医治疗与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 健脾 IL-23/Th17/IL-17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延迟诊断率分析:一项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佳磊 李剑伟 +2 位作者 龚悦 柳光宇 刘哲斌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11,共8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少数空芯针穿刺未能明确诊断的早期乳腺癌,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的延迟诊断率尚不清楚。本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在这种情况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1日—2019年12月31日... 背景与目的:对于少数空芯针穿刺未能明确诊断的早期乳腺癌,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的延迟诊断率尚不清楚。本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在这种情况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资料和病理学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延迟诊断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延迟诊断率的诺模图。本研究获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050432-4-2108*)。结果:共876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而纳入本研究。对空芯针穿刺未能明确诊断的乳腺癌的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诊断率为67.7%,延迟诊断率为32.3%。多因素分析中,空芯针标本伴有非典型增生的乳头状病变[比值比(odds ratio,OR)=4.251,95%CI:2.804~6.492,P<0.001]和硬化性腺病(OR=3.727,95%CI:1.897~7.376,P<0.001)是导致冰冻切片延迟诊断的正相关因素,乳房X线摄影见簇状微钙化(OR=0.345,95%CI:0.216~0.543,P<0.001)和超声诊断结果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为4C~5类(OR=0.250,95%CI:0.081~0.777,P=0.016)是术中诊断率高的正相关因素。通过这些因素构建的诺模图能较好地预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的延迟诊断率,从而更好地筛选出适合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的病例。结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对空芯针穿刺未能明确诊断的乳腺癌有一定的延迟诊断率,通过模型预测的方法可有效地筛除延迟诊断的病例,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乳腺癌 延迟诊断 预测模型 空芯针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针合中医辨证治疗重症眩晕病48例
5
作者 黄伟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41-41,共1页
丹参针合中医辨证治疗重症眩晕病48例黄伟(常熟市中医院215500)主题词眩晕/中医药疗法1临床资料48例均系急诊入院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23~76岁,平均必4.5岁;自眩晕发生到入院治疗时间为半天... 丹参针合中医辨证治疗重症眩晕病48例黄伟(常熟市中医院215500)主题词眩晕/中医药疗法1临床资料48例均系急诊入院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23~76岁,平均必4.5岁;自眩晕发生到入院治疗时间为半天~7天,平均4天;既往有眩晕病史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针剂 眩晕 重症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蔹莓灌肠对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荣 李芳 +2 位作者 黄华 丁旭枫 季利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87-2591,共5页
目的探讨乌蔹莓灌肠对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蔹莓灌肠,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DAI评分、Mayo活动指数、... 目的探讨乌蔹莓灌肠对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蔹莓灌肠,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DAI评分、Mayo活动指数、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AO、ET、D-乳酸)、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炎症因子(IL-10、IL-6、TNF-α)、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IL-10升高(P<0.05),DAI评分、Mayo活动指数、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IL-6、TNF-α降低(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加(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减少(P<0.05),并比对照组更明显(肠球菌除外)(P<0.05)。2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乌蔹莓灌肠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DAI评分和Mayo活动指数,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菌群稳态、修复肠黏膜屏障、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灌肠 美沙拉嗪肠溶片 远端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疼痛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梦缘 王秋琴 +4 位作者 徐语晨 刘洁 张馨悦 陈菊萍 徐桂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7-803,共7页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疼痛相关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1月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926篇,其中中文293篇,英文633篇。中...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疼痛相关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1月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926篇,其中中文293篇,英文633篇。中文高频关键词有生活质量、睡眠障碍、抑郁等,英文高频关键词有nonmotor symptom、quality of life、levodopa等。中文最新突现词为发病机制,英文最新突现词为exercise和management。结论 帕金森病疼痛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其疾病特征、发病机理、生活质量、康复干预、临床疗效等方面已成为研究热点。深入探讨帕金森病疼痛的作用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康复管理方案,将成为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疼痛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HPV感染型别和年龄分布 被引量:4
8
作者 朱贤海 黄健 +7 位作者 耿建祥 丁康 兰建云 叶梅 王志蕙 韩春荣 王德望 季月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29,共6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排序、年龄段分布、老年女性HPV感染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78年1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省南京明基医... 目的回顾性探讨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排序、年龄段分布、老年女性HPV感染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78年1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省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同仁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53家医院病理科的3101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鳞癌的患者。从宫颈鳞癌石蜡组织中提取HPV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基因芯片法对3101例患者宫颈鳞癌组织进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HPV致癌风险型别的排序、≥60岁的老年女性和不同年龄段患者HPV型别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01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检测出HPV感染者2879例(92.84%),其中单一型别的HPV感染者2460例(79.33%)。排名前8位单一型别高危HPV型别依次是16型、18型、58型、31型、33型、52型、59型、45型。其中16型感染人数比18型高(P<0.05),58型感染人数比31型明显增高(P<0.05),52型感染人数比59型明显增高(P<0.05)。40~49岁和50~59岁患者中患病人数、HPV感染人数、单一型别16型及18型感染人数均排名前两位。≥60岁的老年女性占宫颈鳞癌患者的30.44%。结论将HPV16、18、58型和HPV31、33、52、59型及其他HPV型别分别列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致癌组,便于宫颈病变的分层管理。要重视对40~59岁年龄段女性的筛查工作,加强≥60岁老年女性宫颈鳞癌的筛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 年龄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分割和分类方法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健 王珍妮 +3 位作者 夏开建 王甘红 刘罗杰 徐晓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2-772,共11页
目的·比较不同深度学习方法在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分割和分类任务中的性能,以确定最优方法。方法·从3家医院采集4个结肠息肉数据集,涵盖1534个静态图像及15个肠镜视频。所有样本均经病理学验证,分为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2类... 目的·比较不同深度学习方法在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分割和分类任务中的性能,以确定最优方法。方法·从3家医院采集4个结肠息肉数据集,涵盖1534个静态图像及15个肠镜视频。所有样本均经病理学验证,分为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2类。使用LabelMe工具进行多边形标注,将标注结果转换为整数掩膜格式。数据用于训练不同架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包括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以及这2种技术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语义分割模型。对比不同架构模型自动诊断结肠息肉的多项性能指标,包括平均交并比(mIoU)、整体准确率(aAcc)、平均准确率(mAcc)、平均Dice系数(mDice)、平均F分数(mFscore)、平均精确率(mPrecision)和平均召回率(mRecall)。结果·开发了4种不同架构的语义分割模型,包括2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架构(Fast-SCNN和DeepLabV3plus)、1种Transformer架构(Segformer)以及1种混合架构(KNet)。在对291张测试图像进行综合性能评估中,KNet最高mIoU为84.59%,显著优于Fast-SCNN(75.32%)、DeepLabV3plus(78.63%)和Segformer(80.17%)。在“背景”“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3个类别上,KNet的交并比(IoU)分别为98.91%、74.12%和80.73%,均超越其他模型。KNet在关键性能指标上也表现优异,其中aAcc、mAcc、mDice、mFscore和mRecall分别达到98.59%、91.24%、91.31%、91.31%和91.24%,均优于其他模型。尽管在mPrecision上,91.46%并非最突出,但KNet的整体性能仍领先。在80张外部测试图像的推理测试中,KNet保持了81.53%的mIoU,展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结论·利用基于KNet混合架构的深度神经网络构建的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语义分割模型表现出优异的预测性能,具有成为检测结直肠息肉高效工具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结直肠息肉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危险度评分在门诊无明显感染灶发热婴幼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怿东 周剑峰 +2 位作者 柴建农 徐咏梅 夏小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评估发热危险度评分对指导门诊处理无明显感染灶急性发热儿童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发热时间、生活状况、每日退热药应用次数、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值建立发热危险度评分表,前瞻性评... 目的评估发热危险度评分对指导门诊处理无明显感染灶急性发热儿童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发热时间、生活状况、每日退热药应用次数、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值建立发热危险度评分表,前瞻性评估并随访体温t〉38℃无明显感染灶的3个月~5岁急性发热儿童839例,计算该评分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839例患儿中发热危险度评分0分者94例,均无严重疾病,皆居家治疗,其中使用口服抗生素24例(25.54%);评分1~3分者474例,诊断严重疾病141例,留观或住院治疗112例(23.63%),其中使用抗生素248例(52.32%);评分1〉4分者271例,诊断严重疾病167例,危重症17例,全部住院或留观治疗,其中使用抗生素250例(92.25%)。0~3分组和≥4分组严重疾病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发热危险度评分≥1分对严重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17.70%,阴性预测值100%,阳性预测值41.34%;评分≥4分对严重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69.10%,阴性预测值100%,阳性预测值6.27%。结论发热危险度评分可为门诊3个月~5岁无明显感染灶急性发热儿童的病情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评价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周晓春 陈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77-1580,共4页
维生素D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由于维生素D受体的广泛存在,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维生素D,对于补充维生素D能否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目前尚不能得出... 维生素D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由于维生素D受体的广泛存在,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维生素D,对于补充维生素D能否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目前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本文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分析目前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以加强临床医师对二者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痰湿蕴肺证、气阴两虚证患者呼出气冷凝液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贤梅 尤寅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肺癌痰湿蕴肺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呼出气冷凝液(EBC)代谢产物,探讨肺癌中医证型科学客观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肺癌痰湿蕴肺证患者(痰湿蕴肺组)21例、气阴两虚证患者(气阴两虚组)21例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20例,采集... 目的:通过分析肺癌痰湿蕴肺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呼出气冷凝液(EBC)代谢产物,探讨肺癌中医证型科学客观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肺癌痰湿蕴肺证患者(痰湿蕴肺组)21例、气阴两虚证患者(气阴两虚组)21例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20例,采集受试者EBC,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EBC代谢产物。结果:痰湿蕴肺组和气阴两虚组均能够与健康对照组区分,发现9种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其中3种为痰湿蕴肺组和气阴两虚组特有化合物,6种为痰湿蕴肺组和气阴两虚组与对照组共有化合物;痰湿蕴肺组能够与气阴两虚组区分,3-氨基-2-苯甲酰基-4,5,6,7-四氢苯并[b]噻吩为痰湿蕴肺组特有化合物,1-(苯基磺酰基)吡咯为气阴两虚组特有化合物。结论:EBC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具有用于肺癌的诊断及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客观化指标的研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呼出气冷凝液 痰湿蕴肺证 气阴两虚证 代谢组学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建清 季利江 翁立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观察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嵌顿环状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 目的观察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嵌顿环状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和67%,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的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及术后复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在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时,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较好地解决了嵌顿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肛门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环状混合痔 弧形缝合 肛门切扩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胎龄早产儿胃肠动力和分泌功能成熟特点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露 吴薇 +3 位作者 顾猛 郭惠梅 姚洁瑾 屠文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生后28天内胃肠动力和胃肠分泌功能成熟的特点。方法入选15例胎龄<32周的小胎龄组早产儿和15例胎龄32~37周的大胎龄组早产儿,并以15例足月儿作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第7、14、21、28天,足月儿生后第7天,用超声...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生后28天内胃肠动力和胃肠分泌功能成熟的特点。方法入选15例胎龄<32周的小胎龄组早产儿和15例胎龄32~37周的大胎龄组早产儿,并以15例足月儿作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第7、14、21、28天,足月儿生后第7天,用超声检测胃排空率(GER)、胃窦运动指数(MI),取胃液测胃液p H值、胃蛋白酶原(PG)。结果两组早产儿的GER、MI均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升高;小胎龄组第21、28天的GER水平,及第14、21、28天的MI水平均低于大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胎龄组比较,小胎龄组GER、MI接近于足月儿水平的时间较晚。两组早产儿的胃液p H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胎龄组第7、14、21天的胃液p H值高于大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足月儿第7天比较,仅小胎龄组第14、21天的胃液p H值高于足月儿(P<0.05)。小胎龄组各时间点的PG水平低于大胎龄组;两组早产儿的PG低于足月儿第7天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大胎龄组第28天PG水平与足月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胎龄组早产儿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低于大胎龄组及足月儿,应采取更谨慎的喂养策略。GER和MI可作为判断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 胃液分泌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卫红齐 陈伟 +4 位作者 徐夏媛 刘志勇 莫江伟 邢洪瑜 曹忠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 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ECR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用普通抗原卵清蛋白(OVA)联合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来诱导小鼠ECRS,建立小鼠ECRS实验模型。方法 将24只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PBS组[腹腔注射及鼻腔滴... 目的 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ECR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用普通抗原卵清蛋白(OVA)联合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来诱导小鼠ECRS,建立小鼠ECRS实验模型。方法 将24只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PBS组[腹腔注射及鼻腔滴入磷酸缓冲盐(PBS)]、SEB组(腹腔注射PBS,鼻腔滴入SEB)、OVA组(腹腔注射及鼻腔滴入OVA)及SEB+OVA组(腹腔注射OVA,鼻腔滴入SEB+OVA),每组6只。在d103获取小鼠鼻腔灌洗液(NLF),采用ELISA检测NLF中IFN-γ、IL-4、IL-5和IL-17A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鼻腔鼻窦黏膜息肉样病变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表达水平。结果 OVA组和SEB+OVA组IL-4、IL-5浓度显著高于PBS组及SEB组(P<0.05);SEB+OVA组与OVA组比较,IL-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EB+OVA组小鼠鼻腔鼻窦见息肉样病变伴明显EOS浸润,息肉样病变以及EOS计数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OVA组和SEB+OVA组鼻-鼻窦黏膜组织中均有较强表达ECP的阳性信号,表达EC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PBS组及SEB组,且SEB+OVA组表达ECP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OVA组(P<0.05)。结论 持续暴露OVA联合SEB可成功诱导ECRS,该模型的建立为ECRS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olo-16细胞株凋亡及自噬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青松 陈旭 +1 位作者 黄丹 顾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30-834,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 SCC)Colo-16细胞株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处理Colo-16细胞株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组Colo-16细胞株凋亡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浓...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 SCC)Colo-16细胞株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处理Colo-16细胞株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组Colo-16细胞株凋亡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浓度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的表达及LC3-Ⅰ→LC3-Ⅱ转化率。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m TOR调节相关蛋白(Raptor)及其m TORser2448、ser2481位点磷酸化产物和Raptor ser792位点磷酸化产物的表达。结果:1.000 g/L、2.000 g/L、4.000 g/L氧化苦参碱浓度组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12,P<0.05),不同浓度组之间凋亡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发现,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及氧化苦参碱分别为0.025 g/L、0.050 g/L、0.100 g/L、0.500 g/L、1.000 g/L、2.000 g/L各组之间LC3-Ⅰ、LC3-Ⅱ的表达及LC3-Ⅰ→LC3-Ⅱ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86,0.63,0.33,P>0.05),各组别之间m TOR、Raptor蛋白及其m TORser2448、ser2481位点磷酸化产物和Raptor ser792位点磷酸化产物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3、1.42、1.12、0.95及0.47,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上调Colo-16细胞株的凋亡,且与其浓度正相关。氧化苦参碱对细胞自噬的水平无影响,对自噬相关调控蛋白的表达也无影响。因此,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上调Colo-16细胞株的凋亡而非自噬来实现其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皮肤鳞状细胞癌 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震颤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菊萍 姚建新 +1 位作者 毛成洁 刘春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评价原发性震颤患者睡眠质量,探讨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QS1)、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汉密... 目的评价原发性震颤患者睡眠质量,探讨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QS1)、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对68例原发性震颤患者和70名正常对照者的睡眠状况及抑郁进行评估。结果 ET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2.9%,较正常对照组高35.7%(P<0.05);ET组抑郁评分(15.82±4.87)高于正常对照组(9.96±5.65)(P<0.01);ET患者日间过度思睡发生率(44.1%)较正常对照组(15.7%)高(P<0.01)。结论 ET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伴发睡眠障碍较对照组常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片断睡眠及日间过度思睡,睡眠障碍与年龄、抑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震颤 睡眠障碍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多种重建技术在儿童气管X线阴性异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0-612,共3页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急症,可以引起急性呼吸困难或肺部感染,特别是3岁以内的幼儿,早期诊断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异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小儿无法配合,且设备要求高,风险大,易出现全身麻...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急症,可以引起急性呼吸困难或肺部感染,特别是3岁以内的幼儿,早期诊断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异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小儿无法配合,且设备要求高,风险大,易出现全身麻醉意外、喉水肿、气胸等手术并发症.术前对异物的大小及定位进行准确判断,可以大大地缩短手术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目前,X线检查仍然是气管异物检查的首选方法,然而非金属异物不能通过X线显影直接观察,要靠异物阻塞气管后出现的间接征象和临床体征进行诊断,误诊及漏诊率较高.多层螺旋CT(MS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金属及非金属类异物,同时结合各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对气管异物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支气管镜检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怿东 周剑峰 柴建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102-4105,4109,共5页
目的探讨适合家长的、对无明显感染灶的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熟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发热患儿家长237例为研究对象。制定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对家长及医师... 目的探讨适合家长的、对无明显感染灶的儿童急性发热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熟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发热患儿家长237例为研究对象。制定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对家长及医师进行培训,家长按儿童发热评价表内容自评,然后决定就诊或与结对医师取得联系。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和家长复诊原因。其中一般情况包括入组前后发热事件、使用抗生素情况、治疗情况(居家治疗、静脏滴注)、复诊情况、严重疾病发生情况、危重疾病发生情况、最后诊断。结果 237例患儿中,51例未能完成随访予以剔除,剩余186例。患儿入组前共发生发热事件336例次,其中严重疾病19例次(5.7%),未发生危重疾病;最后诊断前3位分别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81例次(53.9%),支气管炎67例次(19.9%),幼儿急疹32例次(9.5%)。患儿入组后共发生发热事件592例次,其中严重疾病65例次(11.0%),未发生危重疾病;最后诊断前3位分别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56例次(60.1%),支气管炎102例次(17.2%),幼儿急疹69例次(11.7%)。患儿入组前后发热事件中使用抗生素、治疗、复诊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6例次复诊患儿中,因为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中A原因复诊114例次(26.8%),B原因108例次(25.4%),C原因101例次(23.7%),D原因78例次(18.3%),E原因25例次(5.9%)。结论儿童发热家长评价表能够较好地帮助家长正确处理无明显感染灶的儿童急性发热,减少不必要的医院就诊、抗生素使用和静脉滴注,又能保证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儿童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能量水平对扬州鹅生产性能与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魏宗友 王洪荣 +1 位作者 张建智 杨丽丹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生产性能 扬州鹅 屠宰性能 能量水平 高附加值产品 饲养数量 饲养标准 试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