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乳杆菌后生元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魏海旺 张迎阳 +3 位作者 芦鑫 甘钰莎 陈婷 高蕙文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4,共9页
以猪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质量浓度(0、125、250、500、1 000μg/mL)发酵乳杆菌后生元(postbiotics derived from Lactobacillus fermentum,PLF)对MP结构、氧化特性及肉糜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 以猪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质量浓度(0、125、250、500、1 000μg/mL)发酵乳杆菌后生元(postbiotics derived from Lactobacillus fermentum,PLF)对MP结构、氧化特性及肉糜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肉糜的质构、pH值、持水性、内源酶活性,以及PLF-MP复合物的理化性质(羰基、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蛋白质结构变化与蛋白质之间结合作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分析不同质量浓度PLF与MP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PLF的添加能够显著改善肉糜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内聚性,与PLF调控蛋白质微环境、促进凝胶网络形成和交联密切相关。在相同氧化条件下,添加500μg/mL PLF后,MP羰基含量相比于未添加PLF组降低24.92%,巯基含量增加31.63%(P<0.05);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通过PLF的添加调整MP微环境,引发了局部结构的展开与整体重新折叠,芳香族氨基酸残基逐渐嵌入疏水核心,显著提升了MP的结构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过程,显示PLF对MP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调整,增强了蛋白质骨架的规整性,有效减少了结构中的无序区域,改善了MP结构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添加PLF可有效改善肉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杆菌后生元 肌原纤维蛋白 氧化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的橘红丸中浙贝母掺伪投料研究
2
作者 薛平 张晓璐 +4 位作者 张佳莉 黄强燕 顾峥嵘 刘旻虹 朱嘉亮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0-1417,共8页
目的建立橘红丸中3种成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湖贝甲素)的测定方法,探究该制剂中浙贝母投料的情况,初步建立浙贝母中湖北贝母掺伪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HPLC-MS/MS),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S... 目的建立橘红丸中3种成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湖贝甲素)的测定方法,探究该制剂中浙贝母投料的情况,初步建立浙贝母中湖北贝母掺伪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HPLC-MS/MS),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SB C_(18)(2.1 mm×100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1)和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进样量2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采集模式,以多反应检测模式测定170批次橘红丸样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自制模拟不同掺伪比例的湖北贝母阳性样品,拟定简便高效的掺伪检测方法。结果3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关系良好(r≥0.9975),平均回收率92.0%~106.2%,方法学结果良好。61批次样品疑似存在以湖北贝母替代或混入浙贝母投料问题,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含量的比值<1.15。61批次样品包含27批次大蜜丸样品,湖贝甲素含量范围为2.636~9.939μg·g^(-1);34批次水蜜丸样品湖贝甲素含量范围为6.752~48.137μg·g^(-1)。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准确,在不额外增加企业大量成本的情况下,可用于橘红丸中浙贝母掺伪投料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红丸 浙贝母 湖北贝母 质量控制 掺伪投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区9~14周岁男童体型分类
3
作者 尤立 王静 +4 位作者 杨梁波 陈菲 严芳英 徐红辉 柯莹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为优化儿童体型分类,以江苏地区9~14周岁学龄男童为研究对象,结合接触式手工测量和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2种测量方法,获取了研究对象的14个主要人体尺寸数据。基于描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结果,对9~14周... 为优化儿童体型分类,以江苏地区9~14周岁学龄男童为研究对象,结合接触式手工测量和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2种测量方法,获取了研究对象的14个主要人体尺寸数据。基于描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结果,对9~14周岁男童进行体型研究与分类,结果表明:儿童体型发育变化受年龄段影响,9~11周岁男童的身高增速显著快于12~14周岁男童;相比胸腰差、臀腰差,身胸比、身腰比、身臀比这3类衍生尺寸更适合作为儿童体型分类指标;K-means聚类结果显示,可将9~11周岁和12~14周岁男童体型分为S、M、L三类,分别表示矮瘦体、标准体和高壮体,9~11周岁男童S、M、L三类体型占比分别为31.10%、38.28%、30.62%,12~14周岁男童S、M、L三类体型占比分别为19.19%、62.63%、18.18%。研究可为儿童号型标准的修订及童装、校服的设计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型分类 人体测量 主成分分析 K-means聚类分析 手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8树脂联用C18柱分离牡丹籽粕中新橙皮苷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平 陈文涛 +5 位作者 胡建刚 徐莹 张迎阳 孙承骏 夏炜芳 高蕙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该实验借助AB-8树脂联用C18分离纯化牡丹籽粕中新橙皮苷,并进行生物活性探究,为开发相关产品提供依据。借助吸附动力学模型筛选了6种大孔树脂(AB-8、X-5、DM301、CAD-40、D101和NKA),AB-8树脂的吸附/解析能力优于其他5种;优化AB-8的分... 该实验借助AB-8树脂联用C18分离纯化牡丹籽粕中新橙皮苷,并进行生物活性探究,为开发相关产品提供依据。借助吸附动力学模型筛选了6种大孔树脂(AB-8、X-5、DM301、CAD-40、D101和NKA),AB-8树脂的吸附/解析能力优于其他5种;优化AB-8的分离条件为上样速度8 BV/h、上样量为60 mL、洗脱剂为6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洗脱流速为5 mL/min;抗氧化活性测试表明1 mg/mL新橙皮苷对于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83.23%、81.05%和72.03%;250 mg/mL新橙皮苷可以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活性来减少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实验表明,2000 mg/mL新橙皮苷对于K562的抑制率为92.49%,500 mg/mL新橙皮苷可以有效抑制K562分裂的G1期;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新橙皮苷可以通过结合B淋巴细胞瘤-2基因、细胞分裂蛋白激酶2生成氢键作用来抑制K562增殖。该实验从牡丹籽粕中分离出了活性物质新橙皮苷,为科学认识牡丹籽粕废弃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橙皮苷 大孔树脂 生物活性 分子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干腌猪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理化性质及挥发性风味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淑文 杨天志 +4 位作者 董亚云 陈文涛 邹平 张龙 张迎阳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9,共9页
采用干腌法对猪肉制品进行腌制,以水分含量、水分活度、pH值、色度和钠、钾含量为考察指标,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干腌肉的主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腌制50 d后干腌猪肉制品的水分质量分数、水分活度和pH值分别为44.5%、0.89和... 采用干腌法对猪肉制品进行腌制,以水分含量、水分活度、pH值、色度和钠、钾含量为考察指标,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干腌肉的主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腌制50 d后干腌猪肉制品的水分质量分数、水分活度和pH值分别为44.5%、0.89和5.8,色差中的亮度值、红度值和黄度值分别下降至32.75、10.66和5.15,钠、钾离子质量分数分别为2.33%和1.36%;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脂肪水解酶活力整体呈下降趋势,脂肪氧合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3 d时活力达到峰值9.16 U/mg;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鉴别出干腌肉加工过程中9种酮类、8种醇类、9种醛类、9种酯类、10种烃类和6种杂环类挥发性化合物;通过挥发物的感官阈值分析,鉴定出7种脂肪水解产生的成熟关键风味物质及8种修饰性风味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猪肉 理化性质 脂肪水解 挥发性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GC-TOFMS技术分析传统干腌腊肉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3
6
作者 董亚云 张迎阳 +2 位作者 杨天志 高蕙文 袁荷芳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8,共9页
为全面了解干腌腊肉加工过程中风味品质的变化规律,以原料期、腌制期、发酵前期、发酵后期及成熟期的传统干腌腊肉为研究对象测定理化指标,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 为全面了解干腌腊肉加工过程中风味品质的变化规律,以原料期、腌制期、发酵前期、发酵后期及成熟期的传统干腌腊肉为研究对象测定理化指标,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干腌腊肉加工过程中水分含量持续下降,以不易流动水蒸发为主,并伴随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下降;pH值先减小后缓慢增大;整个加工过程中肉样颜色持续变深;干腌腊肉中VOCs主要为醇类、醛类、酯类、烃类及酮类等;3-丁二酮、2-甲基丁醛、庚醛和2-辛烯醛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风味贡献较大;感官风味特征分析发现,干腌腊肉以甜味及水果风味为主;蛋白质降解、脂肪氧化和美拉德反应多途径共同作用,形成干腌腊肉特有的复杂风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腊肉 理化性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腌火腿活性肽的抗氧化性能研究与鉴定
7
作者 杨天志 张迎阳 +4 位作者 邹平 董亚云 李锦 高蕙文 耿成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3-209,共7页
以金华火腿为研究对象,借助凝胶层析色谱对火腿粗肽进行初步分离,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性,将样品经由配备在线钠喷离子源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采用串联EASY-nanoLC 1200的Orbitrap Q-Exactive Plus质谱仪鉴定金华火腿中所含活性肽的序... 以金华火腿为研究对象,借助凝胶层析色谱对火腿粗肽进行初步分离,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性,将样品经由配备在线钠喷离子源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采用串联EASY-nanoLC 1200的Orbitrap Q-Exactive Plus质谱仪鉴定金华火腿中所含活性肽的序列,发现了31条丰度高且未被鉴定的短肽。并利用PeptideRanker进行预测分析,得到丰度和活性都比较高的3个肽段,氨基酸序列分别为:DHDGPDHW、FPPDVGD、PFGDTH。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抗氧化能力,证明金华火腿粗肽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红外光谱发现粗肽在1600~1700 cm-1有吸收带。通过合成短肽,验证肽段的抗氧化能力,分子对接实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与DHDGPDHW、FPPDVGD、PFGDTH均有结合能力,FPPDVGD的结合能力最强为-6.6 kcal/mol。综上,FPPDVGD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药品或化妆品,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为干腌制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火腿 抗氧化肽 凝胶层析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被引量:2
8
作者 蒋晓勤 袁荷芳 +1 位作者 程妍 高蕙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04,共5页
取2.00 g茶叶样品,用10 mL水浸泡,再用10 mL乙腈、QuEChERS萃取盐包(含6 g硫酸镁、1.5 g乙酸钠)离心提取。吸取8 mL上清液,加到QuEChERS净化盐管[内装1200 mg硫酸镁、400 mg N-丙基乙二胺(PSA)、400 mg C_(18)和200 mg石墨化碳黑(GCB)]... 取2.00 g茶叶样品,用10 mL水浸泡,再用10 mL乙腈、QuEChERS萃取盐包(含6 g硫酸镁、1.5 g乙酸钠)离心提取。吸取8 mL上清液,加到QuEChERS净化盐管[内装1200 mg硫酸镁、400 mg N-丙基乙二胺(PSA)、400 mg C_(18)和200 mg石墨化碳黑(GCB)]内,振荡、离心,取上清液,过0.45μm滤膜后,采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串联质谱法(GC-NCI-MS/MS)测定滤液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甲腈、氟虫腈砜和氟虫腈亚砜的含量,基质匹配法定量。结果表明,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质量分数均在0.005~0.50 mg·kg^(-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25~0.5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6.6%~13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7.0%。方法用于分析100批茶叶,在某一批次茶叶样品中检出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总量为77.1μg·kg^(-1)(以氟虫腈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氟虫腈及其代谢物 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串联质谱法(GC-NCI-MS/MS)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不同部位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宏降 罗益远 +2 位作者 彭昕 舒慧云 薛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79-2085,共7页
目的探究白及不同部位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并对其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采用ICP-MS法测定白及不同部位中26种无机元素含量。采用人工胃肠消化模型测定无机元素转移率,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HQ)和致癌风险(CR)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 目的探究白及不同部位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并对其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采用ICP-MS法测定白及不同部位中26种无机元素含量。采用人工胃肠消化模型测定无机元素转移率,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HQ)和致癌风险(CR)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白及不同部位中无机元素存在显著差异;Pb、Cd、Hg、As等含量均符合《中医药-中药材重金属限量》ISO国际标准,重金属Cu、As、Cd、Hg、Pb、Cr在人工胃肠液中转移率分别为56.27%、30.63%、82.62%、0、27.61%、6.35%。白及块茎和须根对成人和儿童的THQ和CR值均低于安全阈值。结论该方法准确高效,可用于白及标准建立、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无机元素 风险评估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His-Trp-His(HWH)修饰电极检测Cd^(2+)研究
10
作者 耿成钢 陈文涛 +1 位作者 高蕙文 邹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75-282,289,共9页
该课题旨在筛选金属结合肽His-Trp-His(HWH),通过电化学法制备电极实现检测Cd^(2+)的目的。通过量子化学模拟的方法计算金属离子(Cd^(2+)、Cr^(2+)、Cu^(2+)、Pb^(2+)、Ni^(2+)、Zn^(2+))与短肽HWH的结合模式,发现HWH与Cd^(2+)可形成较... 该课题旨在筛选金属结合肽His-Trp-His(HWH),通过电化学法制备电极实现检测Cd^(2+)的目的。通过量子化学模拟的方法计算金属离子(Cd^(2+)、Cr^(2+)、Cu^(2+)、Pb^(2+)、Ni^(2+)、Zn^(2+))与短肽HWH的结合模式,发现HWH与Cd^(2+)可形成较强的螯合作用,螯合作用的距离分别为2.0、2.1、2.4,结合能为-6.4 kcal/mol。对制备多肽电极的方法进行了考察,发现以滴涂法先富集壳聚糖,再滴加多肽的方式制备出来的多肽复合电极效果最佳。利用该多肽电极对某一特定浓度的Cd^(2+)离子标准溶液进行检测,以控制变量法的原理对电解质pH、富集时间、富集电位逐一进行考察,找出最佳检测条件。最终确定实验的最佳条件为电解质pH 6、富集时间150 s、富集电位-1.1 V,对一系列浓度梯度的Cd^(2+)离子溶液的检测实验证明,在0.001~0.30 mg/L的质量浓度内,Cd^(2+)离子浓度与其溶出峰电流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μA)=86.78 C(mg/L)+0.1710,R^(2)=0.9989。经计算后得到该方法的检测限可达4.301×10^(-4)mg/L,用该方法对饮用水、大学城湖水以及某饮料进行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97.4%~103.5%,与原子光谱以及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回收率相近。实验证明多肽电极方法能够实际用于Cd^(2+)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电极 电化学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茶叶中250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荷芳 宋淑文 +1 位作者 高蕙文 耿成钢 《中国茶叶》 2023年第8期39-48,共10页
建立了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250种农药残留及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前处理采用QuEChERS方法,样品用含有1%乙酸-乙腈振荡提取,经十八烷基硅胶(C18)、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碳黑(GCB)和无水硫酸镁混合型净化剂... 建立了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250种农药残留及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前处理采用QuEChERS方法,样品用含有1%乙酸-乙腈振荡提取,经十八烷基硅胶(C18)、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碳黑(GCB)和无水硫酸镁混合型净化剂固相分散萃取净化。采用2 mmol/L甲酸铵+0.01%甲酸水溶液-2 mmol/L甲酸铵+0.0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以0.3 m 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采用ACQUITY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分离,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动态反应监测S-MRM(Scheduled-MRM)模式进行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50种农药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4,定量限为0.01 mg/kg,在3个添加水平(0.01、0.02、0.05 mg/kg)下回收率在71.3%~107.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由此可得,该新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农药残留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