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乳腺癌恶性钙化乳腺钼靶摄片征象特征与TWIST蛋白、VEGF及E-cadherin的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梅 陈伟贤 +2 位作者 张晓兰 薛姣 高海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4-940,共7页
背景与目的:现阶段国内女性群体中原发性乳腺癌发生率呈逐渐提升趋势,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对原发性乳腺癌恶性钙化钼靶摄片征象特征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 背景与目的:现阶段国内女性群体中原发性乳腺癌发生率呈逐渐提升趋势,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对原发性乳腺癌恶性钙化钼靶摄片征象特征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表达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以便于为临床诊治提供针对性指导。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4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均于术前接受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并在术后接受了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本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243例患者中,恶性钙化118例,无恶性钙化125例;通过分析,Twist蛋白和乳腺癌恶性钙化的发生、形态以及数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乳腺癌组织内Twist蛋白阳性表现与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Twist蛋白阳性表现与E-Cad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Twist蛋白、VEGF、E-Cad表达可为乳腺癌恶性钙化钼钯摄片诊断提供生物学基础,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癌 恶性钙化 乳腺钼靶摄片 TWIST蛋白 血管皮肉生长因子 钙黏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表达水平差异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海燕 朱玉兰 +1 位作者 孙立 杨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334,共2页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均阴性(即ER-/PR-/HER2-)被称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KI67表达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侵袭性 预后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樊文强 徐智 +5 位作者 连玉贵 王港 崔龙 李磊 孙涛 马朝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3年2月由同一大夫主刀手术的56例甲状腺手术,以切口3cm长为标准,分为小切口组30例和传统组26例,比较2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2组均无严重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颈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3年2月由同一大夫主刀手术的56例甲状腺手术,以切口3cm长为标准,分为小切口组30例和传统组26例,比较2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2组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与传统组比较,小切口组手术时间短[(54.1±14.8)minVS.(72.9±20.3)min,t=-3.995,P=0.000],术中出血量少[(8.7±5.3)ml V8.(15.0±8.0)ml,t=-3.516,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2±0.4)dVS.(1.9±1.4)d,t=-2.621,P=0.011]。2组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6052.5±1110.3)元VS.(6544.3±1659.1)元,t=-1.319,P=0.193]。2组均随访,平均随访4年(0.5—8年),B超显示均无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腺肌增生症459例报告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潇 徐智 +1 位作者 崔龙 王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1-963,968,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adenomyomatosis of gallbladder,ADM)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ADM提供指导。方法检索我院200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病理数据库14 299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选取经病...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adenomyomatosis of gallbladder,ADM)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ADM提供指导。方法检索我院200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病理数据库14 299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选取经病理证实为ADM 459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率、手术方式、病理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9例(91. 3%)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8. 7%)腹腔镜中转开腹或开腹胆囊切除术。ADM在胆囊切除标本中发现率为3. 2%。427例(93. 0%)合并胆囊炎,284例(61. 9%)合并胆囊结石,54例(11. 8%)合并胆固醇性息肉或胆固醇沉积症,12例(2. 6%)合并胆囊腺瘤,2例(0. 4%)合并胆囊癌。超声、增强CT、MRCP或增强MRI术前诊断率分别为24. 5%(96/392),40. 7%(55/135),39. 6%(108/273)。结论 ADM多发于50~59岁人群,常合并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术前超声联合增强CT、MRCP或增强MRI的诊断率较单纯超声检查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然是治疗ADM的主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腺肌增生症 流行病学特征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