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南疆机采棉脱叶剂喷施气象指标再探讨
1
作者 巴音才次克 黄玖珺 +3 位作者 师国强 詹胜军 刘海蓉 陈卫东 《中国棉花》 2025年第4期22-28,共7页
为进一步探讨新疆南疆机采棉喷施脱叶剂的适宜气象指标,2023年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开展了棉花脱叶剂喷施试验。选择不同时间,针对机采棉喷施同种类、同剂量的脱叶剂,然后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及纤维品质等进行分析。并在阿克... 为进一步探讨新疆南疆机采棉喷施脱叶剂的适宜气象指标,2023年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开展了棉花脱叶剂喷施试验。选择不同时间,针对机采棉喷施同种类、同剂量的脱叶剂,然后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及纤维品质等进行分析。并在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市、喀什地区伽师县进行验证试验,结合气象条件分析以获得喷施棉花脱叶剂的适宜气象指标。结果表明,脱叶剂喷施适宜气象指标为第1次施药后5~7 d内平均气温>17℃、平均最低气温>12℃或10 d内平均气温>16℃、平均最低气温>10℃,施药后5 d内出现明显降水、降温对脱叶效果影响较大。施药日期还需根据以下原则考虑:吐絮早、停水早、旺长棉田早施药;吐絮晚、结铃少、长势较弱的棉田晚施药,或首次施药时适当减轻用药量,优先保证产量;第2次施药应根据气象条件、棉花吐絮、脱叶情况适当调整用法用量,对于因当年不利气象条件导致错过最佳施药时间,造成棉铃吐絮不佳的棉田可适当加喷催熟剂,以促进棉铃开裂吐絮,提高霜前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机采棉 脱叶剂 脱叶率 吐絮率 气象指标 施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沙雅县棉田蚜虫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2
作者 杨惠敏 李茂春 +2 位作者 杨景燕 黄玖君 张玲 《中国棉花》 2025年第6期45-48,共4页
基于2014-2023年新疆沙雅县棉田蚜虫发生情况的监测数据与同期沙雅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气象数据,深入探讨了棉田蚜虫发生与气温、降水、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关系,为当地棉田蚜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参考。监测数据显示,沙雅县棉田蚜虫... 基于2014-2023年新疆沙雅县棉田蚜虫发生情况的监测数据与同期沙雅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气象数据,深入探讨了棉田蚜虫发生与气温、降水、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关系,为当地棉田蚜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参考。监测数据显示,沙雅县棉田蚜虫通常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迁入棉田,6月中旬达到猖獗期,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结束期。气象因子分析显示:蚜虫迁入期日平均气温多在20~25℃,相对湿度在30%~40%时较为常见;猖獗期温度范围较宽,但温暖且相对湿润的环境更有利于其繁殖;结束期则受持续高温或湿度剧烈变化的影响,蚜虫生存受到抑制。尽管沙雅县降水稀少,但在特定条件下,降水仍对蚜虫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风速在迁入期、猖獗期和结束期均保持相对稳定,对蚜虫发生无直接影响。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表明,蚜虫的年发生程度与日最低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不同时期沙雅县棉田蚜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所不同,总体上气温和湿度是关键因素。基于上述结论,建议通过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优化种植结构与田间管理、科学运用化学及生物防治手段等措施,有效控制沙雅县乃至类似地区棉田蚜虫的危害,保障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蚜虫 害虫防治 预测预报 沙雅县 气象因子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提升对策——以铁干里克站气象为例
3
作者 贺成科 顾军明 +2 位作者 霍锦 刘长墉 陶乐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140-142,共3页
利用铁干里克气象站1961—2020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沙尘暴、大风、雷暴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法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全面自动化开展中遇到的问题,从设备日常维护校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及素质... 利用铁干里克气象站1961—2020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沙尘暴、大风、雷暴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法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全面自动化开展中遇到的问题,从设备日常维护校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及素质培养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自动化改革 气象观测 影响因素 地面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光温室的工业番茄育苗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媛媛 姚巍 +3 位作者 巴音才次克 周丽娜 黄玖君 董朝阳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38-41,共4页
研究新疆工业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育苗期间气象条件,为番茄温室育苗趋利避害提供气象依据。在新疆巴州和静、焉耆、博湖工业番茄育苗大棚安装小气候观测站,并对番茄生育期叶龄及生理生态指标进行观测,总结从播种到移植... 研究新疆工业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育苗期间气象条件,为番茄温室育苗趋利避害提供气象依据。在新疆巴州和静、焉耆、博湖工业番茄育苗大棚安装小气候观测站,并对番茄生育期叶龄及生理生态指标进行观测,总结从播种到移植期间各叶龄对光、温、水等的要求。结果表明,工业番茄长出5片真叶、苗龄45~52 d、株高12~15 cm时达到番茄幼苗出棚标准。从播种至出苗一般需8~10 d,每长出1片真叶所需的时间为2~15 d。番茄播种至出苗期棚室温度为3.8~38.8℃,平均温度为14.7℃;在第一片真叶至第五片真叶期间棚室温度为5.8~36.6℃,平均温度为11.8~22.9℃;整个育苗期活动积温为805.8~95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育苗 日光温室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机采棉适宜喷施脱叶剂的气象指标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玖珺 师杨 +4 位作者 巴音才次克 詹胜军 木沙·阿卜力米提 邓小霞 才文 《中国棉花》 2021年第7期19-22,25,共5页
为了提高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机采棉的脱叶效果,保证棉花的品质和产量,通过脱叶剂不同施药时间的田间试验研究其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合气象条件分析以获得棉花喷施脱叶剂的最适时期。结果表明:9月16... 为了提高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机采棉的脱叶效果,保证棉花的品质和产量,通过脱叶剂不同施药时间的田间试验研究其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合气象条件分析以获得棉花喷施脱叶剂的最适时期。结果表明:9月16日施药后5~10 d之内的平均气温>17℃、平均最高气温>26℃、平均最低气温>10℃,药后25 d脱叶率和吐絮率最高,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影响最小,综合表现最优;正常年份南疆巴州中熟、中早熟棉花喷施脱叶剂时间在9月15-25日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脱叶剂 气象指标 脱叶率 吐絮率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勒地区气象条件与棉蚜发生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储鸿 王琳娜 《农村科技》 2007年第11期29-29,共1页
库尔勒市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欧亚大陆中心,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光照资源和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冷热悬殊,降水少而变化剧烈,蒸发强烈,空气干燥,大风较多。由于地形和地势差异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山区和平原属两个气... 库尔勒市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欧亚大陆中心,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光照资源和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冷热悬殊,降水少而变化剧烈,蒸发强烈,空气干燥,大风较多。由于地形和地势差异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山区和平原属两个气候亚带。平原农区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年降水量40-50毫米,年最大蒸发量1200—1450毫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地区 棉花产量 气象条件 大陆性气候 棉蚜 平原农区 年降水量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1991―2023年终霜日变化对棉花播种 出苗的影响
7
作者 刘海蓉 张仕明 +4 位作者 严建昌 李徐翘楚 卢建国 朱虹 李瑞 《中国棉花》 2024年第5期29-33,共5页
春季终霜冻害和低温冷害及其引发的病害是造成新疆阿克苏植棉区棉田大面积严重缺苗断垄、毁种重播的主要原因。2023年4-5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播种出苗期遭遇异常低温灾害天气,致使棉花补种和重播面积创历史之最。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应... 春季终霜冻害和低温冷害及其引发的病害是造成新疆阿克苏植棉区棉田大面积严重缺苗断垄、毁种重播的主要原因。2023年4-5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播种出苗期遭遇异常低温灾害天气,致使棉花补种和重播面积创历史之最。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了1991―2023年阿克苏地区4个主产棉县市(库车市、阿拉尔市、阿瓦提县和阿克苏市)终霜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播种出苗的影响;结合2023年当地气象条件,分析了当年苗期棉花冻害的成因、过程和影响。结果表明:终霜冻害风险,中部阿克苏市植棉区最小,靠沙漠南部的阿拉尔市以及东部库车市植棉区较大;4月终霜冻害发生概率,中部阿克苏市植棉区最低,南部阿拉尔市植棉区最高,南部阿瓦提县植棉区较高;阿拉尔市、阿瓦提县和阿克苏市的终霜日呈提前趋势,但偏晚年份时有发生,对棉花安全出苗构成威胁。结合2023年苗期棉花冻害发生情况分析,建议当地不能因早春气温高就盲目过早播种棉花,而应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及土壤特点趋利避害,在气象条件达到要求且较稳定时再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霜日 低温冷害 棉花 播种出苗期 阿克苏地区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天山巴音布鲁克盆地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8
作者 刁鹏 周雪英 +1 位作者 尼米才仁·努加 刘长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3-2103,共11页
降水日变化作为最基本的气候变化形式,能更准确揭示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为此,基于2017—2023年巴音布鲁克盆地18个气象观测站点5—9月(暖季)的逐时降水资料,对该区域小时尺度降水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巴音布鲁克盆地... 降水日变化作为最基本的气候变化形式,能更准确揭示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为此,基于2017—2023年巴音布鲁克盆地18个气象观测站点5—9月(暖季)的逐时降水资料,对该区域小时尺度降水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巴音布鲁克盆地暖季降水量、降水频次及降水强度的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具有差异性。其中年尺度上,降水量、降水强度多在昼间增加,降水频次则在夜间增加;月尺度上,三者多在下午至前半夜时段增多,而一天内,18:00—24:00时段不仅降水易发,且降水量多、强度大,07:00—10:00时段则相反。(2)小时雨强(R1)以R1≤2.0 mm量级为主,不仅降水量大,降水频次也多,其次为2.1 mm≤R1≤4.0 mm量级。(3)过程降水量(R)在午后时段不仅频发,且贡献最大,其中以0.1mm≤R≤6.0mm的小雨降水过程为主,但R≥12.1mm的大到暴雨降水过程贡献最大。(4)在不同持续时间降水中,6h以上的长历时降水贡献最大,但1~3h的短历时降水易频发,且多出现在15:00—20:00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季 降水日变化 降水持续性 巴音布鲁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新疆巴州火点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9
作者 赵战成 武鹏飞 +1 位作者 陈卫东 蒋聚金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5期308-310,共3页
通过对遥感影像解译和数据分析,获得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近10年火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月际变化3月份火险频次最多,12月份最少;季节变化春季最多,冬季最少,年际变化整体呈现波动减少趋势,递减99次/a左右,在2015... 通过对遥感影像解译和数据分析,获得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近10年火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月际变化3月份火险频次最多,12月份最少;季节变化春季最多,冬季最少,年际变化整体呈现波动减少趋势,递减99次/a左右,在2015年有一个突变点,且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地域变化上和静县境内发生火险频次最多,若羌最少;区域变化上北部最多,南部最少,中部位于其次,历年着火面积亦呈现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州 遥感 火点 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11月26-28日巴州1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10
作者 尼米才仁·努加 温春顾 军明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167-169,172,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22年11月26-28日巴州1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 hPa极涡异常活动对此次寒潮具有较强指示意义,500 hPa西西伯利亚横槽逐步转竖南下,引导冷空气向南暴发,冷中心增强,且温度场落后于...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22年11月26-28日巴州1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 hPa极涡异常活动对此次寒潮具有较强指示意义,500 hPa西西伯利亚横槽逐步转竖南下,引导冷空气向南暴发,冷中心增强,且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低槽发展加深,巴州出现强寒潮天气。此次寒潮期间,冷空气以北方路径为主,冷空气发源于新地岛东侧,并在向东南移的过程中逐步加强中心强度,达到1057.5 hPa;后期东移南压,天山山区附近10个纬距内压差达到40 hPa,冷空气势力强、压差大,造成强降温大风天气。850 hPa冷平流的强度明显增强,范围明显扩大,巴州、阿克苏处于冷平流控制,最强为-60×10^(-5) K/s,巴州境内气温骤降,出现强寒潮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州 寒潮天气 天气形势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短时强降水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16
11
作者 庄晓翠 张云惠 +4 位作者 周雪英 杨莲梅 祝小梅 黄艳 罗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2-1415,共14页
利用新疆8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其有效探测范围内2010—2018年暖季出现的229次不伴有冰雹的短时强降水雷达主要回波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中东部地区对比。结果表明,影响新疆短时强降水的对流风暴主要有合并加强型、列车效... 利用新疆8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其有效探测范围内2010—2018年暖季出现的229次不伴有冰雹的短时强降水雷达主要回波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中东部地区对比。结果表明,影响新疆短时强降水的对流风暴主要有合并加强型、列车效应型和本地发展型三类,合并加强型最多(占45%),列车效应型最少(占20%),且因天山地形作用主要发生在天山北坡。凝练出各区域各类型雷达主要回波参数阈值,总体而言:南疆短时强降水阈值小于北疆,伊犁河谷最大,阿克苏地区最小;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以低质心回波为主;北疆和巴州北部短时暴雨的最大回波强度大于50 dBz,南疆西部和阿克苏地区分别大于45 dBz、40 dBz;径向速度图上大多数个例能够监测到强辐合,受特殊地形影响,南疆西部和天山北坡监测到的强辐合较多;由超级单体造成的短时强降水在阿克苏地区发生相对较多,在其他区域为小概率事件。新疆伴有冰雹的短时强降水为小概率事件。新疆短时强水和短时暴雨最大回波强度阈值总体上高于中国中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短时强降水 回波参数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侧民丰站2011年7月对流层和低平流层大气观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敏仲 魏文寿 +2 位作者 何清 杨莲梅 程玉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3-1214,共12页
利用2011年7月1-31日在青藏高原北侧民丰站进行加密探空观测获取的高空气象资料,分析了民丰夏季大气结构和塔里木盆地南缘上空的水汽特征。结果表明:(1)受青藏高原地形热力影响,民丰夏季对流层高度可达到16 000m以上,其绝对高度与珠峰... 利用2011年7月1-31日在青藏高原北侧民丰站进行加密探空观测获取的高空气象资料,分析了民丰夏季大气结构和塔里木盆地南缘上空的水汽特征。结果表明:(1)受青藏高原地形热力影响,民丰夏季对流层高度可达到16 000m以上,其绝对高度与珠峰地区对流层绝对高度相近;0℃层高度约为3 450m,略低于珠峰地区。(2)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在青藏高原北侧表现强劲,呈东西向分布,厚度约为12 000m,最大风速中心带位于10 700~11 400m高度,最大风速达到45m.s-1以上。(3)受副热带西风急流底部西风和西西南风影响,夏季青藏高原西北部上空的水汽被输送到塔里木盆地南缘,若羌、民丰及和田站上空3 000~7 500m高度存在湿度大值层,平均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最大湿度可达到85%以上。(4)民丰夏季白天对流边界层可达到3 200m高度,夜间稳定边界层高度约为1 200m,远远高于珠峰地区的观测结果,但低于敦煌地区的边界层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侧 对流层和低平流层 大气结构 高湿层 副热带西风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州地区降水量、可降水量及降水转化率计算解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成龙 钟昕洁 +2 位作者 杨兴华 仇会民 张爱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4-1211,共8页
利用1965-2014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地区11个气象站降水量和水汽压月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巴州不同区域降水量、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巴州各区域月降水量、可降水量与... 利用1965-2014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地区11个气象站降水量和水汽压月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巴州不同区域降水量、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巴州各区域月降水量、可降水量与降水转化率都呈单峰形态分布。(2)各区域夏季降水量均最大,冬季降水量最小,20世纪60年代降水量普遍偏少,80和90年代为降水量的高值年代,巴州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降水量逐渐减少。(3)可降水量近50 a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上升最为显著的为焉耆盆地,其次为南部地区,四季可降水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夏季可降水量增加最明显。(4)各区域降水转化率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南部地区最小值出现在秋季,其它三区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北部山区各季节降水转化率均最大。(5)降水量、可降水量及降水转化率相互间均呈正相关关系,降水量与降水转化率之间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介于0.96~0.9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可降水量 降水转化率 气候变化 巴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州多熟种植模式发展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健 谢新 张革 《农村科技》 2008年第9期90-91,共2页
多熟种植在巴州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和类型,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多熟种植 种植模式 巴州 农业生产发展 发展历史 相对稳定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降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昕洁 高宇星 +2 位作者 马凯 张爱强 周成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6期303-307,314,共6页
[目的]探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降雨特征,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持。[方法]利用塔中气象站2005—2014年4—10月的逐小时降水量资料,通过对雨强、降水量、雨日等综合分析塔中地区近10a降雨特征。[结果]研究区逐小时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在... [目的]探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降雨特征,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持。[方法]利用塔中气象站2005—2014年4—10月的逐小时降水量资料,通过对雨强、降水量、雨日等综合分析塔中地区近10a降雨特征。[结果]研究区逐小时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在时次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3:00至翌日8:00时为高值区,17:00到22:00为低值区;1h雨强(用R1表示),降水频次最多是R1≤0.5mm的降水,占总频次的64.5%,其次是0.6mm≤R1≤1.5mm,但从对降水的贡献率来看0.6mm≤R1≤1.5mm的贡献率最高,占总降水量的26.4%,其次是R1≥4.6mm;不同量级降水过程(用R表示),0.1mm≤R≤2mm的降水过程发生频次最多,R≥6.1mm降水过程对降水量贡献率最大,占总降水量的52.6%;夜间为降水的易发时段;R≥6.1mm的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5—7月,尤其多发生在6月,且有1/2发生在前半夜;5h以下的降水占了降水总数的85.5%。[结论]研究区的降水主要以短时夜雨为主,近年来≥6.1mm雨日呈增加且稳定趋势,因此沙漠地区有出现大降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雨强 持续时间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音布鲁克近58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濛濛 隆永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5-723,共9页
对巴音布鲁克站点1958-2015年的月降水量、降水日数和平均气温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其变化趋势,利用Mann-Kendall和累计距平法诊断突变点,并采用Morlet小波和R/S法分析其周期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巴音布鲁克各月降水量... 对巴音布鲁克站点1958-2015年的月降水量、降水日数和平均气温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其变化趋势,利用Mann-Kendall和累计距平法诊断突变点,并采用Morlet小波和R/S法分析其周期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巴音布鲁克各月降水量1月、6月和11月增多趋势显著,2月、7月和12月呈"凸"字形变化,减少趋势显著。(2)降水日数1月和9月呈显著减少趋势,2月和6月呈显著增加趋势,3月和11月呈"凸"字形变化,5月、7月和8月呈不同幅度的"凹"字形变化。(3)各月平均气温基本呈上升趋势,尤其以5月、7月和10月升温最显著。(4)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和年平均气温分别在1999年、1993年和1997年发生突变,年降水日数增多早于年降水量增多和年平均气温升高的时间,从90年代中期开始气候由干冷逐渐向暖湿转型。(5)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和年平均气温的主周期分别为41 a、9 a和30 a。(6)未来年降水量将增多,年降水日数将减少,年平均气温将升高,极端降水发生的频次将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温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MORLET小波 重标极差分析法 巴音布鲁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春季降水相态转换判识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俊兰 彭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949,共11页
2014年4月13-15日北疆出现了大范围雨转雪天气和强降雪过程,给当地工农牧业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这次过程,利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了其发生发展过程,并得到此次灾害性天气过程中雨雪相态转换和降水强度的预报指标。结果显示:(1)... 2014年4月13-15日北疆出现了大范围雨转雪天气和强降雪过程,给当地工农牧业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这次过程,利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了其发生发展过程,并得到此次灾害性天气过程中雨雪相态转换和降水强度的预报指标。结果显示:(1)此次天气过程是在中亚低涡两次生成、发展和减弱过程中出现的。(2)中低层温度变化是预报北疆春季降水相态转换的关键因子和指标,中层温度可区分雪和雨夹雪,T_(500)<-25℃、T_(700)<-12℃可判定为雨夹雪转雪;低层温度可区分雨和雨夹雪,T_(850)<-2℃和T_(925)<2℃时雨转雨夹雪,T_(850)<-4.5℃用来判别雨夹雪转雪。(3)春季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天山山区的降水中水汽凝结起主要作用,中低层水汽冷凝结是影响降水强度的重要因子,水汽条件越好、冷空气越强、凝结厚度越厚、持续时间越长,则降水强度越强,水汽冷凝结强度决定了降水强度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相态 降水强度 中低层温度 水汽冷凝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干里克地区发展红枣种植业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海英 邢燕江 于瑞波 《新疆农垦科技》 2010年第6期59-60,共2页
本文根据铁干里克气象站50年来的气候资料,对枣树主要物候期温度条件和气候资源进行分析,以及与其它产枣区的气候资源相比较,总结出铁干里克地区具有发展红枣产业的绝对气候优势。
关键词 红枣种植业 气候资源 物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工业番茄滴灌节水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超峰 周雪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111-112,115,共3页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工业番茄滴灌节水制度以及2009年焉耆盆地工业番茄膜下滴灌的增产优势。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工业番茄滴灌的节水作用明显,增产效果显著,各滴灌处理平均产量达150t/hm2以上;不同的灌溉定额和滴灌次数显著影响产量,... 在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工业番茄滴灌节水制度以及2009年焉耆盆地工业番茄膜下滴灌的增产优势。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工业番茄滴灌的节水作用明显,增产效果显著,各滴灌处理平均产量达150t/hm2以上;不同的灌溉定额和滴灌次数显著影响产量,滴灌次数增加,产量也增加,但当灌溉定额增加至4500m3/hm2时,产量呈降低的趋势;焉耆盆地工业番茄兼顾高产和节水的滴灌最佳灌溉方案为滴灌次数14次、灌水定额为3300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工业番茄 膜下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dyko模型的巴音布鲁克山区暖季人工增水作业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刁鹏 李刚 +1 位作者 袁先雷 温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63-1972,共10页
降水量作为人工增水效果分析常用指标,受地理、经济、技术等影响,往往可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数据站点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对区域性效果检验精度造成影响。为此,基于1973—2018年的5—9月巴音布鲁克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和开都河上游大山口水... 降水量作为人工增水效果分析常用指标,受地理、经济、技术等影响,往往可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数据站点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对区域性效果检验精度造成影响。为此,基于1973—2018年的5—9月巴音布鲁克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和开都河上游大山口水文站逐月径流量资料,利用Bu⁃dyko模型构建径流模拟方程,并运用序列试验检验、不成对秩和检验以及t检验等统计方法,以降水量、径流量等作为指标,探讨该区域暖季不同统计指标对人工增水作业效果检验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基于Budyko模型得出的径流量与降水量不但相关性极高(R2=0.9971,P<0.001),而且速率与趋势变化一致,表明模拟径流量不仅能准确反映降水量变化趋势,还能代表降水对径流的影响量。(2)将实测径流量、模拟径流量和降水量作为统计变量,利用不对称秩和检验及t检验,分析得出人工增水作业后,降水量与径流量增加显著(P<0.02)。(3)降水量作为统计指标检验功效最好,人工增水作业开展后只需增值11.59%就能显著检验出效果,而模拟径流量相比实测径流量的检验功效值低3.72%,说明检验功效有提升。(4)选取统计显著性水平90%的置信区间,得出作业期(1994—2018年)比历史期(1973—1993年)的暖季月均降水量绝对增加值为5.38 mm,相对增率为12.05%;模拟径流量绝对增加值为4.53 m^(3)·s^(-1),相对增率为14.7%;实测径流量绝对增加值为28.48 m^(3)·s^(-1),相对增率为18.48%,表明巴音布鲁克山区暖季人工增水作业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水 统计分析 效果评估 巴音布鲁克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