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行人安全的智能车辆制动避撞策略及优化
1
作者 王丹琦 刘家豪 +2 位作者 石亮亮 刘念松 张洪浩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5,共13页
车辆主动避撞技术通过改变自车运动状态来避免或减轻碰撞危险,可有效降低突发行人干扰事故的损伤风险,成为主动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以降低行人头部损伤为目标,提出一种以余弦曲线为基础的智能车辆制动避撞控制策略及优化方法,通过ISIGH... 车辆主动避撞技术通过改变自车运动状态来避免或减轻碰撞危险,可有效降低突发行人干扰事故的损伤风险,成为主动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以降低行人头部损伤为目标,提出一种以余弦曲线为基础的智能车辆制动避撞控制策略及优化方法,通过ISIGHT和MADYMO联合仿真与遗传算法构建优化框架,优化智能车辆余弦制动曲线频率、振幅和相位参数。以某乘用车与行人碰撞事故为例,对比分析车辆完全制动、初始控制制动、优化后控制制动3种避撞策略对行人头部HIC值、头部与车辆接触加速度峰值、头部与地面接触加速度峰值3个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行人位于车辆前方中间和左侧时,改变初始控制制动策略的振幅和频率对头部与地面接触加速度峰值和HIC产生积极影响。构建的车辆紧急制动策略优化方法相较于初始控制制动方案,行人头部HIC值降低8.54%;相较于车辆完全制动方案,行人头部HIC值降低32.65%,有效实现行人头部碰撞损伤防护。所提出的方法可为L2级及以上车辆辅助驾驶功能设计和以行人保护为目标的车辆主动控制策略开发提供理论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紧急制动 行人头部损伤 制动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Kriging模型的汽车车身轻量化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方义 文忠武 +2 位作者 刘杰 荣见华 李凤玲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05-212,共8页
为减少汽车车身轻量化可靠性优化设计的计算量并提高优化设计的精度,提出一种序列Kriging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以整车质量作为优化目标,选取整车耐撞性指标作为可靠性约束,建立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采用Latin超立方试验设计生成汽车正... 为减少汽车车身轻量化可靠性优化设计的计算量并提高优化设计的精度,提出一种序列Kriging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以整车质量作为优化目标,选取整车耐撞性指标作为可靠性约束,建立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采用Latin超立方试验设计生成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样本数据进行计算,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构建目标和约束函数的Kriging近似模型;采用序列优化与可靠性评定方法 (SORA)将该嵌套优化问题解耦为单层次优化问题;优化每一迭代步,基于Kriging模型采用功能度量法评定概率约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满足工程设计所需的效率和精度要求,满足了整车安全性、轻量化和可靠性设计要求,整车质量减少约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耐撞性 KRIGING模型 可靠性优化设计 序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凸集混合模型的汽车正面碰撞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方义 荣见华 +2 位作者 胡林 李凤玲 易继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5-220,230,共7页
基于概率和凸集模型研究汽车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根据汽车吸能结构厚度、材料参数等不确定参数类型,分别采用概率和多椭球凸模型进行描述,以汽车安全性可靠性指标为约束,考虑汽车吸能结构质量为优化目标,建立混合模型可靠性优... 基于概率和凸集模型研究汽车正面碰撞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根据汽车吸能结构厚度、材料参数等不确定参数类型,分别采用概率和多椭球凸模型进行描述,以汽车安全性可靠性指标为约束,考虑汽车吸能结构质量为优化目标,建立混合模型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Kriging近似模型,利用功能度量法评定概率约束,通过基于移动因子序列优化与可靠性评定将嵌套优化解耦为单层次优化。实际算例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及精度,对实际设计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 凸模型 混合模型 序列优化与可靠性评定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区间混合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刘鑫 陈德 +1 位作者 周振华 胡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40-246,共7页
考虑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区间混合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某型汽车的乘员约束系统建立其数值模型,并通过实车碰撞实验以检验数值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概率模型和... 考虑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区间混合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某型汽车的乘员约束系统建立其数值模型,并通过实车碰撞实验以检验数值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概率模型和区间模型来描述不确定性变量,并建立了基于概率-区间混合模型的乘员约束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利用karush-kuhn-tucker(KKT)最优化条件和基于最大熵原理的二次四阶矩方法对可靠性优化问题进行解耦,将原始的三层嵌套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层优化问题,实现高效求解;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了乘员约束系统的近似模型,构建了近似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并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高效准确地为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匹配最佳的设计参数,又提高了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在汽车碰撞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工程领域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员约束系统 可靠性优化设计 混合模型 最大熵原理 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机械结构高效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鑫 龚敏 +2 位作者 周振华 李宝童 董建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031-2037,共7页
提出一种证据理论与近似模型相结合的机械结构高效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证据理论建立可靠性分析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径向基函数构建极限状态函数的近似模型,并利用样本点局部加密来提高近似模型的精度,最后基于一阶近似可靠性分析方... 提出一种证据理论与近似模型相结合的机械结构高效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证据理论建立可靠性分析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径向基函数构建极限状态函数的近似模型,并利用样本点局部加密来提高近似模型的精度,最后基于一阶近似可靠性分析方法对近似可靠性分析问题进行求解,从而获得衡量机械结构可靠性的可信度和似真度。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保证计算结果精度,还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结构 可靠性 证据理论 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坐姿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碰撞中的损伤仿真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武和全 李羿辉 +1 位作者 刘瑾 张申奥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4-491,共8页
为研究不同坐姿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筛选了7种具有代表性的乘员姿态(包括头部、上肢和躯干的变化)进行正面碰撞的仿真实验,对其乘员运动学和所受载荷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其姿态对乘员碰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面碰... 为研究不同坐姿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筛选了7种具有代表性的乘员姿态(包括头部、上肢和躯干的变化)进行正面碰撞的仿真实验,对其乘员运动学和所受载荷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其姿态对乘员碰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面碰撞仿真实验中,倚靠姿态乘员的综合损伤风险与其他姿态相比更高,较交谈姿态,倚靠姿态乘员胸部压缩量增大了45.5%,肋骨骨折严重,内脏器官应变提高了48.8%,左倾姿态乘员损伤风险则明显降低,其头部损伤风险减少了49.1%,胸部损伤降低了14.4%。基于此,提出乘员在碰撞前可通过调整自身姿态来规避部分损伤的策略,以提高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正面碰撞 仿真实验 乘员损伤风险 乘员非标坐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坐姿乘员在汽车正面碰撞中的损伤
7
作者 武和全 龚创业 +1 位作者 李羿辉 胡林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7-1504,共8页
自动驾驶将乘员从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乘员能选择更舒适的坐姿。研究了乘员在3种倾角坐姿下正面碰撞的运动响应与损伤,结果表明,大倾角坐姿下的乘员会发生下潜,增大损伤风险。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座垫翻转的防护策略,该策略能大幅度降... 自动驾驶将乘员从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乘员能选择更舒适的坐姿。研究了乘员在3种倾角坐姿下正面碰撞的运动响应与损伤,结果表明,大倾角坐姿下的乘员会发生下潜,增大损伤风险。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座垫翻转的防护策略,该策略能大幅度降低乘员的损伤风险,座椅安全带约束下,120°坐姿乘员的肝脏应变降低至42.1%,150°坐姿乘员的心脏应变降低至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坐姿 自动驾驶 正面碰撞 乘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零重力”座椅不同展开坐姿下乘员正面碰撞损伤研究
8
作者 武和全 盘江强 +1 位作者 边楚虹 高双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共14页
针对“零重力”座椅在不同展开角度下的乘员碰撞安全问题开展研究,首先搭建汽车正面碰撞模型,调整座椅角度为标准姿态、零重力坐姿以及在标准姿态基础上将靠背角度调整至120°、150°和180°三种不同姿态,再给模型分别施加4... 针对“零重力”座椅在不同展开角度下的乘员碰撞安全问题开展研究,首先搭建汽车正面碰撞模型,调整座椅角度为标准姿态、零重力坐姿以及在标准姿态基础上将靠背角度调整至120°、150°和180°三种不同姿态,再给模型分别施加40 km/h和56 km/h两种碰撞速度曲线。仿真对比发现:标准姿态下乘员头部、颈部、胸部损伤值最小,零重力姿态下乘员头部、颈部损伤值最大;胸部损伤风险随姿态角度增大而增大,胸部发生压缩变形,肺部最易受到挫伤,其次为肝脏与脾脏。乘员倾斜角度的增加,乘员下潜严重且下肢“二次碰撞”的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倾斜坐姿 正面碰撞 乘员损伤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润滑小模数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波 谭清杰 +2 位作者 董建雄 肖泽亮 尹来容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7,共8页
时变啮合刚度是齿轮动力学设计与分析中至关重要的参数,而充斥啮合齿面的润滑剂会改变齿轮接触特性,影响时变啮合刚度。同时,小模数齿轮副的中心距极小,其啮合角、重合度与啮合刚度等对中心距误差非常敏感。针对脂润滑与中心距误差对小... 时变啮合刚度是齿轮动力学设计与分析中至关重要的参数,而充斥啮合齿面的润滑剂会改变齿轮接触特性,影响时变啮合刚度。同时,小模数齿轮副的中心距极小,其啮合角、重合度与啮合刚度等对中心距误差非常敏感。针对脂润滑与中心距误差对小模数齿轮接触的影响,该研究基于弹流脂润滑理论,推导了油膜承载刚度的计算公式;结合势能法,构建了脂润滑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模型,研究了转速、黏度对脂润滑齿轮啮合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脂润滑小模数齿轮的二次压力峰与膜厚紧缩现象明显,其位置随着载荷的增加向出口偏移;充斥啮合齿面之间的润滑油膜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强化小模数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相反,中心距误差的增加会弱化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油脂黏度可以增加油膜对齿轮副啮合刚度的强化作用,但齿轮转速的上升会弱化脂润滑齿轮的啮合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模数齿轮 脂润滑 啮合刚度 中心距误差 势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号交叉口延时的最优车辆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林 钟远兴 +2 位作者 黄晶 杜荣华 张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3-1229,1253,共8页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的车辆最优路径规划算法。通过GPS采集的浮动车数据与电子地图进行匹配,实时计算出各路段的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和通行时间。基于马尔科夫链构建信号交叉口红绿灯的概率模型,通过车路协同技术预先...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的车辆最优路径规划算法。通过GPS采集的浮动车数据与电子地图进行匹配,实时计算出各路段的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和通行时间。基于马尔科夫链构建信号交叉口红绿灯的概率模型,通过车路协同技术预先获取各路段交叉口信号灯的位置和相位配时信息,并在车辆接近交叉口时对车辆速度进行优化,将车辆加速通过交叉口视为绿灯时间的延长,并以此构建车辆快速通过交叉口的等待时间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A*算法,提出一种考虑快速通过信号交叉口的改进A*算法。最后选取长沙市区某路网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A*算法所得路径的通行时间明显短于传统A*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路径算法 车路协同 信号交叉口 等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约束的类周期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荣见华 廖莺 +2 位作者 赵志军 谢亿民 易继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6-881,953-95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约束的类周期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方法。为了获得类周期性结构的最优拓扑,将优化的结构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为了解决目标函数振荡问题,在每一迭代步形成并引入变位移约束限,以单元相对密度指数幂的倒数作... 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约束的类周期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方法。为了获得类周期性结构的最优拓扑,将优化的结构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为了解决目标函数振荡问题,在每一迭代步形成并引入变位移约束限,以单元相对密度指数幂的倒数作为设计变量,建立了位移约束的显式近似式,并形成了以结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以位移作为约束条件的类周期性结构拓扑优化近似模型;本文通过改进对偶求解方法,建立了拉格朗日乘子迭代求解公式;引入虚拟子域设计变量,建立了类周期性结构各子区域单元设计变量之间的联系,满足了指定的类周期性约束条件,并推导出了设计变量迭代公式;最后给出了梁结构拓扑设计和双坡梯形屋钢屋架设计的算例。结果表明: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子结构尺寸对最优拓扑的影响减弱;优化迭代过程中没有目标函数振荡现象。以上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周期性结构 拓扑优化 位移约束 二次规划法 拉格朗日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的汽车-两轮车碰撞事故再现的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胡林 方胜勇 陈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7-573,共7页
汽车-两轮车碰撞事故再现的关键是确定碰撞速度。本文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汽车与两轮车相互侧面碰撞的模型,得到了两车碰撞速度的表达式;筛选出影响汽车、两轮车碰撞速度推算和事故再现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参数;通过具体的事故案例... 汽车-两轮车碰撞事故再现的关键是确定碰撞速度。本文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汽车与两轮车相互侧面碰撞的模型,得到了两车碰撞速度的表达式;筛选出影响汽车、两轮车碰撞速度推算和事故再现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参数;通过具体的事故案例设定正交实验,分别获得了对汽车、两轮车的参数影响权重顺序;据此指导PC-Crash对一起真实的汽车-两轮车碰撞案例进行模拟重建。结果表明,按参数权重顺序辅助汽车-两轮车碰撞事故的再现仿真,可用较短时间再现与实际事故情况相吻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两轮车碰撞 事故再现 碰撞模型 正交实验 参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事故车辆超速概率的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华 邹铁方 +2 位作者 刘勇 李岳林 赵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76,共6页
为分析区间痕迹下事故车辆超速的概率,基于子区间技术建立一种求解方法。首先将输入痕迹区间分成若干子区间,将不同痕迹的子区间组合成若干子空间域;然后将事故再现模型在子空间域上做一阶泰勒展开,并结合区间四则运算法则计算事故再现... 为分析区间痕迹下事故车辆超速的概率,基于子区间技术建立一种求解方法。首先将输入痕迹区间分成若干子区间,将不同痕迹的子区间组合成若干子空间域;然后将事故再现模型在子空间域上做一阶泰勒展开,并结合区间四则运算法则计算事故再现模型在每一子空间域上的上下界,得到事故再现车速子区间;最后对所得子区间进行分析,取下界大于路段限速值的子区间数除以该数与上界小于路段限速值的子区间数的和的值作为事故车辆超速的概率值。2个数值算例表明:所建方法与蒙特卡罗方法所得概率一致,且所建方法无需对输入痕迹的分布进行假设;一例真实的碰撞事故案例表明:用该方法可解决实际问题,案例中事故车辆超速的概率为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再现 车速 子区间 概率 路段限速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灯具石墨散热器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炜 彭顺文 +4 位作者 匡加才 邓应军 徐华 郑亚亚 王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7-131,共5页
以朗硕LS-QL0X灯具散热器结构为参考模型,研究了石墨散热器替代铝散热器后灯具的散热状况,讨论了石墨散热器翅片长度、翅片角度、翅片厚度及散热器导热系数对LED灯具散热状况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散热器结构进行了正交优化分析。仿真... 以朗硕LS-QL0X灯具散热器结构为参考模型,研究了石墨散热器替代铝散热器后灯具的散热状况,讨论了石墨散热器翅片长度、翅片角度、翅片厚度及散热器导热系数对LED灯具散热状况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散热器结构进行了正交优化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灯具散热影响因素大小的顺序为散热器导热系数>翅片角度>翅片长度>翅片厚度,最优仿真结果是散热器导热系数为50W/(m·℃)、翅片角度为7°、翅片长度为19mm、翅片厚度为0.7mm,优化后芯片最高温度为37.52℃,比优化前温度下降了20.6%。优化后的LED石墨散热器灯具的最高温度比铝散热器灯具芯片仅高出2.23℃,质量却比铝散热器减少了25.9%。研究表明优化后的石墨散热器可以满足LED灯具的散热要求,且能有效减轻灯具的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散热器 仿真分析 散热结构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侧面柱撞前排双乘员中远端乘员头颈部损伤研究
15
作者 吕远朋 王方 +3 位作者 龙春光 王丹琦 邹铁方 刘煜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为研究电动汽车侧面柱碰撞中前排双乘员体型差异,以及相互作用对远端乘员的影响,该研究使用了5百分位体型女性作为近端乘员,50百分位体型男性作为远端乘员,通过改变碰撞角度和位置构建多种仿真场景;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对远端乘员在不同... 为研究电动汽车侧面柱碰撞中前排双乘员体型差异,以及相互作用对远端乘员的影响,该研究使用了5百分位体型女性作为近端乘员,50百分位体型男性作为远端乘员,通过改变碰撞角度和位置构建多种仿真场景;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对远端乘员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运动学响应和头、颈部损伤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碰撞角度增大,远端乘员横向位移增加,安全带约束效果减弱,乘员更易与近端乘员或自身发生碰撞;碰撞角度大于45°时,HIC15预测的AIS3+损伤风险超过50%,头部损伤准则(HIP)值显示在所有案例中头部吸收了大量能量,均表明远端乘员会承受较高的AIS3+脑损伤风险。颈部前外侧韧带(ALL)损伤多发生于大角度碰撞,且与碰撞角度相关;后纵向韧带(PLL)、关节囊韧带(CL)和棘突间韧带(ISL)几乎在所有案例中都存在明显的颈部韧带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侧面柱碰撞 远端乘员 头部损伤 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鑫 刘祥 +1 位作者 周振华 胡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7-893,共7页
为提升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性能并降低乘员所受的伤害,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某微型客车的乘员约束系统数值模型,并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对该数值模型进行检验和校正;然... 为提升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性能并降低乘员所受的伤害,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某微型客车的乘员约束系统数值模型,并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对该数值模型进行检验和校正;然后,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了乘员约束系统的代理模型,并通过逆向形参数法有效获得具备较高精度的代理模型;最后,利用隔代映射遗传算法(IP-GA)对汽车乘员约束系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获得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最优匹配参数,从而确保乘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员约束系统 代理模型 逆向形参数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事故再现仿真结果不确定性的多响应面-均匀设计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铁方 胡林 +1 位作者 李平凡 易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6,72,共7页
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由于受到其他车辆和行人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不确定性,但若将这些不确定性信息反映到事故再现结果中,即可增强再现结果的可信性。为能更好地从不确定痕迹定义域空间内找到事故再现仿真结果的取值区间,在均匀设计... 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由于受到其他车辆和行人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不确定性,但若将这些不确定性信息反映到事故再现结果中,即可增强再现结果的可信性。为能更好地从不确定痕迹定义域空间内找到事故再现仿真结果的取值区间,在均匀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响应面-均匀设计法(MUD法)。该方法首先用均匀设计生成实验样本点并进行实验;然后借助正交设计中的极差分析法分析实验结果而找出可能产生极值的子空间域;再在子空间域内生成新的样本点,并依托实验结果分析各子空间域及整个定义域空间内事故再现结果的极值;最终综合这些极值给出再现结果之取值区间。通过一个数值算例及真实的车人碰撞事故案例,发现MUD法能显著改善事故再现结果的精度,且仅需较少的仿真次数即能找出可能产生极值的子空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安全 事故再现 均匀设计 不确定性分析 响应面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康复并联机构的变胞设计和自由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耿彪 易宽寒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0-475,共6页
为了实现踝关节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的运动助力需求,提出一种踝关节康复变胞并联机构,具有3SPS/PS和3SPS/S两种运动模式,通过锁死或驱动(P) S支链移动副实现切换,切换的初始位形具有瞬时的空间一自由度移动和三个转动。其中3SPS/PS构型... 为了实现踝关节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的运动助力需求,提出一种踝关节康复变胞并联机构,具有3SPS/PS和3SPS/S两种运动模式,通过锁死或驱动(P) S支链移动副实现切换,切换的初始位形具有瞬时的空间一自由度移动和三个转动。其中3SPS/PS构型具有四自由度,分别是动平台绕x轴、y轴和z轴转动及沿z轴移动,3SPS/S构型具有三自由度,分别是动平台绕x轴、y轴和z轴转动。随后,利用螺旋理论分析和Adams仿真验证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胞 并联机构 自由度 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y-R码水准标尺测量实验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耿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0-464,共5页
水准标尺编码是数字水准仪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模板喷涂法制成Gray-R码水准标尺,由线阵CCD和DSP等器件组成条码识别器样机,进行实验测量,读数误差控制在±0.4 mm内,详细分析了测量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标尺温差会导致高差累积误... 水准标尺编码是数字水准仪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模板喷涂法制成Gray-R码水准标尺,由线阵CCD和DSP等器件组成条码识别器样机,进行实验测量,读数误差控制在±0.4 mm内,详细分析了测量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标尺温差会导致高差累积误差,光学系统的分辨率、放大倍数和景深对成像质量有很大影响,软件算法中对信息模糊程度和噪声的表征方法不同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边缘检测误差等,给出具体的影响因子及相应的改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Gray-R条码用于高程测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y-R 水准标尺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位移约束下渐进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亚军 荣见华 +2 位作者 俞燎宏 朱海锋 李方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8,82,共11页
渐进结构优化方法通用性好,程序实现简单,能获得一系列黑白分布的优化拓扑,但它难于求解多约束拓扑优化问题。为了将渐进结构优化方法拓展到求解多约束拓扑优化问题,针对多位移约束下结构体积最小的结构拓扑优化问题,采用有理分式材料模... 渐进结构优化方法通用性好,程序实现简单,能获得一系列黑白分布的优化拓扑,但它难于求解多约束拓扑优化问题。为了将渐进结构优化方法拓展到求解多约束拓扑优化问题,针对多位移约束下结构体积最小的结构拓扑优化问题,采用有理分式材料模型,建立刚度与拓扑变量的关系;构建求解多约束拉格朗日乘子的近似优化问题模型和其光滑对偶算法;而后,给出单元灵敏度数计算公式和渐进结构优化算法;最后给出了两个验证算例,所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移约束 渐进结构优化 拓扑优化 拉格朗日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