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X结构冲击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若泽 张青平 +2 位作者 黄西成 张方举 贾东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9-144,共6页
为研究高聚物粘结炸药(PBX)的动态变形及破坏规律,开展带炸药模拟材料的实验件跌落实验。PBX模拟材料设计为圆柱球冠结构,将PBX模拟材料的支撑结构设计为铝质压条,并在PBX模拟材料的上部辅之以配重块,将PBX模拟材料与配重块和压条之间... 为研究高聚物粘结炸药(PBX)的动态变形及破坏规律,开展带炸药模拟材料的实验件跌落实验。PBX模拟材料设计为圆柱球冠结构,将PBX模拟材料的支撑结构设计为铝质压条,并在PBX模拟材料的上部辅之以配重块,将PBX模拟材料与配重块和压条之间进行粘接固定,形成跌落实验件。设计专用的跌落装置,使实验件与靶板发生正撞,实现了实验件跌落姿态的无偏转及纯粹的自由跌落。结果表明:在使用13.94 kg的配重时,炸药模拟材料跌落破坏的临界高度约为500~55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X 模拟材料 跌落 冲击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撞击事故场景下复杂结构冲击响应数值模拟分析
2
作者 张斌 张青平 +5 位作者 陈建良 颜怡霞 何丽灵 李继承 郝志明 李明海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2-107,共6页
目的发展跨大尺度协同大规模建模数值模拟技术,获得复杂结构在运载撞击事故场景中的冲击响应特征,为结构冲击安全性评估提供支撑。方法针对复杂结构实际几何形状和尺寸,提出包含“车-包装容器-部件”的大尺度协同大规模有限元建模方法,... 目的发展跨大尺度协同大规模建模数值模拟技术,获得复杂结构在运载撞击事故场景中的冲击响应特征,为结构冲击安全性评估提供支撑。方法针对复杂结构实际几何形状和尺寸,提出包含“车-包装容器-部件”的大尺度协同大规模有限元建模方法,并基于相关方法开展了受包装容器保护的复杂结构在汽车运载撞击、高速列车运载撞击等事故场景中结构响应的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系统整体和关键部件的运动、变形和破坏等特征。结果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在汽车运载撞击和高速列车运载撞击条件下,系统整体的运动过程及内部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相应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结论所发展的跨大尺度协同大规模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方法可较好地解决复杂结构冲击响应分析中存在的几何跨尺度、时间跨尺度、多尺度强非线性等方面困难,为复杂结构在运载撞击事故场景中的冲击安全性分析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结构 运载撞击 冲击响应 有限元模拟 跨尺度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结构和加载条件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动态拉伸性能影响
3
作者 张顺咏 陈军红 +3 位作者 张斌 李继承 龚芹 黄西成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71,共17页
为促进装备热端部件在动态载荷下服役性能的评估和预测,针对不同微结构特征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开展了一系列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plit Hopkinson tensile bar,SHTB)试验和扫描电镜表征,系统研究了沉淀相体积分数、相粗化程度、应变率和... 为促进装备热端部件在动态载荷下服役性能的评估和预测,针对不同微结构特征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开展了一系列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plit Hopkinson tensile bar,SHTB)试验和扫描电镜表征,系统研究了沉淀相体积分数、相粗化程度、应变率和加载角度等因素对合金动态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结构和应变率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动态拉伸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且相粗化后合金动态拉伸性能呈现出复杂的各向异性特征。总体而言,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沉淀颗粒体积分数或应变率的增大,试件逐渐表现出脆性断裂特征,且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增大,而极限伸长率则逐渐减小;其次,时效处理所导致的颗粒相粗化对合金强度有着明显的弱化作用,而对极限伸长率起到强化效果,即相粗化后合金试样表现出混合断裂特征,随着相粗化程度的增加,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而极限伸长率逐渐增大。此外,在55°加载角度时,合金强度和极限伸长率均低于0°加载角度下的情况;然而,在应变率较高时,对于体积分数和相粗化程度均较大的合金,其极限伸长率在55°加载角度时取得最大值。相关变化同断口纤维区面积和解理面特征密切相关,材料微结构和加载条件的改变将影响材料内部微裂纹形核和运动特性,进而影响合金变形特征和动态拉伸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性能和优化热端部件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动态拉伸性能 SHTB 断口表征 相粗化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长杆弹斜侵彻/穿甲性能
4
作者 章浪 赵丰鹏 +2 位作者 张钰忠 邓勇军 李继承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9,共15页
基于钨纤维和金属玻璃基体的实际分布特性,建立复合材料弹体的细观有限元几何模型,采用修正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玻璃基体的高强度和高剪切敏感性,结合相关的斜侵彻/穿甲试验,开展复合材料长杆弹斜侵彻/穿甲钢靶的三维有限元模... 基于钨纤维和金属玻璃基体的实际分布特性,建立复合材料弹体的细观有限元几何模型,采用修正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玻璃基体的高强度和高剪切敏感性,结合相关的斜侵彻/穿甲试验,开展复合材料长杆弹斜侵彻/穿甲钢靶的三维有限元模拟,与钨合金弹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弹靶变形和破坏特征,分析了撞击倾角、撞击速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弹体侵彻/穿甲“自锐”行为以及弹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斜侵彻/穿甲条件下,由于弹体头部受力的非对称特征,弹头逐渐锐化为非对称的尖头构型,同时弹道偏转,复合材料弹体的“自锐”性能以及侵彻/穿甲能力下降。撞击速度对斜侵彻/穿甲条件下弹体的“自锐”特征及弹道行为有显著影响,低速撞击条件下,撞击倾角越大,弹体侵彻性能越弱;当倾角增大到50°时,撞击速度小于900m/s的弹体均难以有效侵彻靶板;倾角进一步增大时,弹体容易跳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斜侵彻 穿甲 自锐 弹道特征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ylor撞击实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敬彬 胡文军 陶俊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材料在冲击、爆炸等高应变率加载情况下的动态塑性力学行为与静载下有着显著区别,正确认识材料动态力学行为是建立准确可靠的材料动态本构模型和数值模拟的重要基础。Taylor撞击实验是一种表征材料动态力学行为的经典实验技术,在军事、... 材料在冲击、爆炸等高应变率加载情况下的动态塑性力学行为与静载下有着显著区别,正确认识材料动态力学行为是建立准确可靠的材料动态本构模型和数值模拟的重要基础。Taylor撞击实验是一种表征材料动态力学行为的经典实验技术,在军事、航天和核能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简要回顾了经典一维理论模型、弹塑性波传播、数值模拟和动态本构关系在Taylor撞击实验中的研究进展。分别对Taylor撞击实验的理论发展、实验技术的发展和Taylor撞击实验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最后探讨分析了Taylor撞击实验研究的重点、难点和今后研究的方向,为工程实践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ylor撞击实验 动态力学行为 一维分析模型 动态本构模型 弹塑性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F-AlSi1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研究
6
作者 杜天冬 薛冰 +4 位作者 林谋金 高鹏飞 章欣宇 张露 周俊琪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217,共9页
针对高端行业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安全需求,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短切玄武岩纤维(short basalt fiber,SBF)含量的AlSi12铝合金基复合材料(SBF_(x)-AlSi12,x=0、0.1、0.3、0.5wt.%),探讨了SBF添加量对其微观组织... 针对高端行业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安全需求,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短切玄武岩纤维(short basalt fiber,SBF)含量的AlSi12铝合金基复合材料(SBF_(x)-AlSi12,x=0、0.1、0.3、0.5wt.%),探讨了SBF添加量对其微观组织形貌、密度、显微硬度和准静态压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成分为SBF_(0.3)-AlSi12复合材料。为研究SBF_(0.3)-AlSi12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和不同温度下的塑性流动应力特征及其本构模型,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其开展了动态压缩试验。基于动静态压缩试验结果,对SBF_(0.3)-AlSi12复合材料的修正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较为均匀地分布在铝合金基体中,使得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密实度较高。与未增强的AlSi12铝合金相比,SBF的添加对于基体材料的性能改善作用较为明显。SBF_(0.3)-AlSi12复合材料的应变率强化效应敏感性较弱,但其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温度软化效应,经过修正后的温度软化项能更好地反映屈服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F_(x)-AlSi12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动态力学 SHPB J-C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能包装模型结构的冲击响应 被引量:3
7
作者 谢若泽 钟卫洲 +1 位作者 黄西成 张方举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0-48,共9页
利用空气炮冲击实验对吸能包装结构的跌落过程进行模拟,进行了缩比模型的正撞和30°斜撞实验,针对模型实验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吸能包装结构模型在撞击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塑性变形,并将计算情况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空气炮冲击实验对吸能包装结构的跌落过程进行模拟,进行了缩比模型的正撞和30°斜撞实验,针对模型实验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吸能包装结构模型在撞击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塑性变形,并将计算情况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撞击中吸能包装结构主要通过缓冲木材的塑性变形及外钢壳屈曲产生的塑性铰吸收能量,塑性变形主要集中于撞击端,而远离撞击端未见塑性变形;计算中木材本构参数采用顺纹方向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能包装结构 冲击 模型实验 斜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型弹体跌落冲击载荷及结构响应特性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斌 李继承 +3 位作者 陈建良 杨璞 何丽灵 陈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82,共22页
为深入认识跌落冲击条件下构型弹体内部的载荷传递规律及结构响应特征,促进战斗部装药安定性评估和结构设计,结合数值模拟和应力波分析手段,研究了构型弹体在跌落过程中的冲击响应特征,主要关注内部药柱的变形和损伤特性,并讨论跌落姿... 为深入认识跌落冲击条件下构型弹体内部的载荷传递规律及结构响应特征,促进战斗部装药安定性评估和结构设计,结合数值模拟和应力波分析手段,研究了构型弹体在跌落过程中的冲击响应特征,主要关注内部药柱的变形和损伤特性,并讨论跌落姿态、装药构型和跌落高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跌落冲击条件下,构型弹体装药的变形并非由药柱同壳体的直接撞击作用主控,而主要受到弹体内部应力波传播的影响。装药结构最大变形和损伤区域并不位于药柱外侧同壳体相接触的位置,而位于内部区域。冲击应力波在壳体和药柱之间的透射特征、在壳体和装药内部的反射和叠加特性等决定了药柱的主要变形区域及其变形程度。跌落姿态对药柱的响应特征和变形形貌具有重要影响,导致装药安定性风险从高到低排序的跌落姿态依次为尾部向下垂直跌落、水平跌落、头部向下垂直跌落和倾斜跌落。药柱构型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药柱分段界面容易使得药柱变形程度增大,但对装药过载以及变形分布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小;隔板结构则容易增大装药过载,同时导致药柱的局域变形位置和变形程度均发生改变。跌落高度对药柱变形区域分布特征的影响较小,对载荷幅值、变形程度和分布范围大小等则具有重要作用,随跌落高度增加,药柱的变形和过载逐渐增大。基于数值模拟结合应力波传播来阐释复杂构型弹体结构响应特征的研究手段,较好地搭建了基本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之间的分析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弹体 跌落冲击 装药 载荷特征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对大型复杂舰船结构毁伤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建良 李继承 +3 位作者 屈明 李上明 颜怡霞 邓志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6-1186,共11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针对大型复杂舰船在战略武器大当量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毁伤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某航母结构1∶1有限元模型,采用CONWEP方法施加爆炸载荷,研究舰船的动态响应特征,主要分析爆炸当量、冲击波强度等因素对舰船毁伤模式... 采用有限元软件针对大型复杂舰船在战略武器大当量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毁伤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某航母结构1∶1有限元模型,采用CONWEP方法施加爆炸载荷,研究舰船的动态响应特征,主要分析爆炸当量、冲击波强度等因素对舰船毁伤模式和甲板变形破坏等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爆炸冲击波传播距离增加,其强度沿飞行甲板表面以指数形式衰减,沿不同层甲板则呈现近似线性衰减特征.随着爆炸当量和冲击波强度的增加,舰船甲板变形破坏等级逐渐增加,舰船毁伤模式由局部塑性变形毁伤逐渐转变为总纵强度毁伤模式,接触爆炸时还会发生结构破损总纵剩余强度毁伤.在小当量爆炸且冲击波强度超过1.0 MPa时,飞行甲板、吊舱甲板和机库甲板会随着冲击波超压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失效;在中等当量且冲击波超压强度超过0.2 MPa时,飞行甲板、吊舱甲板在爆炸后基本失效,机库甲板的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在大当量爆炸且冲击波超压强度达到0.2 MPa时,三层甲板均发生局部区域完全失效.相关研究方法有助于大型复杂舰船结构在大当量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毁伤效应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复杂舰船结构 爆炸当量 冲击波强度 毁伤模式 变形破坏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冲击拦挡结构的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睿骁 樊晓一 姜元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55,共8页
拦挡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滑坡致灾范围、减弱致灾强度。文章以滑坡碎屑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校正三维离散元模拟参数,进而研究不同坡脚角度和挡板高度对冲击力、最大水平运动距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坡脚角... 拦挡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滑坡致灾范围、减弱致灾强度。文章以滑坡碎屑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校正三维离散元模拟参数,进而研究不同坡脚角度和挡板高度对冲击力、最大水平运动距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坡脚角度碎屑流冲击力的变化过程存在明显区别,坡脚角度为35°和45°时,冲击力时程曲线经历了两个显著的变化阶段:线性增大、线性减小。而坡脚角度为55°时,碎屑流冲击力时程曲线出现三个变化阶段:线性增加、恒力阶段、线性减小。挡板高度越高,恒力阶段的持续时间越短,冲击力线性减小阶段时间越长。小颗粒(2.5~10 mm)对挡板的冲击效应显著;中等颗粒(10~25 mm)随着挡板高度的增加,对挡板的冲击效应逐渐增大;而大颗粒(25~60 mm)作用在挡板上的冲击效应出现突变,与其他两种颗粒对比,整个运动过程冲击效应不显著。碎屑流的运程随着挡板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对比三个坡脚角度下挡板的拦挡效果,坡脚角度α≤45°时,拦挡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碎屑流 拦挡结构 冲击力 最大水平运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拦挡结构对滑坡-碎屑流冲击和堆积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睿骁 樊晓一 +1 位作者 姜元俊 李天话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61,共10页
滑坡碎屑流是高位滑坡的一种常见运动形式,具有大规模、远程、高速的特点,在滑坡碎屑流运动路径上设置拦挡结构,可减小其致灾范围和致灾强度。文章运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研究3种不同拦挡结构对滑坡碎屑运动和堆积特性的影响。研究结... 滑坡碎屑流是高位滑坡的一种常见运动形式,具有大规模、远程、高速的特点,在滑坡碎屑流运动路径上设置拦挡结构,可减小其致灾范围和致灾强度。文章运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研究3种不同拦挡结构对滑坡碎屑运动和堆积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拦挡结构的作用,碎屑流颗粒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同时滑体的速度分布产生显著的变化-滑体最大速度从坡脚处变化到滑槽上颗粒的后缘。随着拦挡结构宽度的增加,法向力显著增大,切向力增加不显著;堆积区面积和最大水平运动距离不断减小,安全区的面积逐渐增加。本文引入无量纲数(Nk)分析颗粒分选效应对不同颗粒的运动和堆积特性的影响,相同拦挡宽度时,K3的Nk值最小,K1的Nk值最大;3种颗粒的Nk值随着拦挡结构宽度的增加逐渐增大。有拦挡结构时,碎屑流颗粒堆积体积百分比呈现指数函数分布,即随着运动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无拦挡结构时,颗粒堆积体积的百分比呈现Extreme函数分布,即体积分布在中间位置附近取得峰值,向两侧呈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流 拦挡结构 冲击 堆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碎屑流冲击导引结构的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睿骁 樊晓一 +1 位作者 姜元俊 杨海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168,共8页
滑坡碎屑流对拦挡结构的直接冲击常产生较高的峰值冲击力和冲击能量,导致结构发生破坏而失效;而导引结构通过改变碎屑流的运动路径,可减缓其冲击效应,提高结构抗冲击能力。文章运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结合室内休止角试验的结果,校准数... 滑坡碎屑流对拦挡结构的直接冲击常产生较高的峰值冲击力和冲击能量,导致结构发生破坏而失效;而导引结构通过改变碎屑流的运动路径,可减缓其冲击效应,提高结构抗冲击能力。文章运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结合室内休止角试验的结果,校准数值模拟参数,以三种不同导引结构(凹型圆弧、直线型、凸型圆弧)为变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凹型圆弧结构B1可以有效地将碎屑流颗粒的冲击力进行转化,结构所受的法向力最小,切向力最大,对颗粒的导引作用最大。经过三种不同导引结构后,颗粒与滑槽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是导致颗粒动能减小的主要原因;而三种不同导引结构对颗粒动能的耗散效果无显著差异。导引结构的作用对于颗粒堆积体积分布有显著的影响,主要影响区是靠近坡脚处,对导引结构之后的堆积区域的颗粒体积分布影响不显著。通过对冲击效应和堆积特性的研究,得到凹型圆弧结构形式最优,可以为碎屑流的防护工程抗冲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碎屑流 导引结构 冲击效应 堆积特性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冲击劈拉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胥晔 陶俊林 李洪祥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8-455,465,共9页
为预测混凝土材料冻融循环后冲击劈拉强度,本文对混凝土标准冻融试件和混凝土劈拉试件进行0、25、50、75、100次的冻融循环试验,通过动弹仪对混凝土标准冻融试件进行动弹性模量测试,采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分别... 为预测混凝土材料冻融循环后冲击劈拉强度,本文对混凝土标准冻融试件和混凝土劈拉试件进行0、25、50、75、100次的冻融循环试验,通过动弹仪对混凝土标准冻融试件进行动弹性模量测试,采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分别在0.5和0.5×10^(6)、1.0×10^(6)、2.0×10^(6)kN/s的力加载速率下对劈拉试件进行劈拉试验,分析了冻融损伤以及力加载速率对混凝土冲击劈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标准冻融试件的表观状况、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均不断劣化;当冻融次数一定时,随着力加载速率的提高,混凝土试件的冲击劈拉强度不断提升。在上述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冲击劈拉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为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冲击劈拉强度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循环 冲击劈拉强度 相对动弹性模量 霍普金森压杆系统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f/Zr基复合材料长杆弹在不同速度下的头形转变规律
14
作者 任杰 章浪 +3 位作者 李继承 邓勇军 陈小伟 杜成鑫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4-143,共10页
目的预测金属玻璃复合材料长杆弹在不同撞击速度下的侵彻/穿甲性能,为优化弹体撞击速度和弹体头部形状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结合相关侵彻试验,基于细观有限元建模及修正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开展了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长杆弹在不... 目的预测金属玻璃复合材料长杆弹在不同撞击速度下的侵彻/穿甲性能,为优化弹体撞击速度和弹体头部形状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结合相关侵彻试验,基于细观有限元建模及修正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开展了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长杆弹在不同速度下侵彻钢靶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速度下复合材料弹体破坏模式的差异,讨论了撞击速度对复合材料弹体头部形状变化影响规律及其内在机理。结果低速撞击条件下,复合材料长杆弹体头部的钨纤维发生剧烈的屈曲弯折变形,弯折钨纤维堆积在头部,形成较厚的“边缘层”,且存在1~2条剪切带,弹体头部表现为“细长尖卵”形状;随着撞击速度逐渐增加,弹体头部钨纤维的弯折变形程度逐渐有所降低,“边缘层”厚度也有所减小,且外侧钨纤维开始发生屈曲回流,头形逐渐转变为“短粗尖卵”形状,且尖锐程度随撞击速度增加而降低;在高速撞击条件下,弹体头部“边缘层”显著变薄,同时最外侧钨纤维发生屈曲回流,弹体头部表现为“扁平”形状。结论撞击速度对复合材料弹体的头部变形及破坏特征具有重要影响。随着速度增加,复合材料弹体头部形状逐渐从“细长尖卵”转变到“短粗尖卵”,最后变为“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纤维增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长杆弹 撞击速度 自锐 头形转变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氦离子辐照对CLAM钢微观结构和力学行为的影响
15
作者 罗爱博 梁延祥 +2 位作者 姚勇 王罗斌 万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7,共10页
聚变堆包层结构材料在服役期间会产生辐照损伤,CLAM钢作为热核聚变堆的首选结构材料,对其进行辐照行为研究十分有必要。采用高能氦离子对CLAM钢进行辐照实验,利用纳米压痕实验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CLAM钢在辐照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 聚变堆包层结构材料在服役期间会产生辐照损伤,CLAM钢作为热核聚变堆的首选结构材料,对其进行辐照行为研究十分有必要。采用高能氦离子对CLAM钢进行辐照实验,利用纳米压痕实验结合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CLAM钢在辐照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后的CLAM钢中形成位错环和He泡,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位错环和He泡密度增加,尺寸增大。辐照后CLAM钢发生显著的辐照硬化效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辐照硬化程度增加,但当辐照剂量增大到一定程度,辐照硬化效应减弱。利用DBH模型和FKH模型讨论辐照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对辐照硬化效应的影响。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压痕周围材料隆起堆积的范围减小,堆积高度增加,且高剂量辐照后压痕周围的堆积中出现了剪切带,表明CLAM钢辐照后脆性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M钢 氦离子辐照 辐照硬化 纳米压痕 DBH模型 FK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栓预紧力监测土工离心机不平衡力的方法研究
16
作者 陈红永 牛红攀 +3 位作者 黎启胜 杨玉明 宋琼 李心耀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监测地脚螺栓轴向预紧力变化的土工离心机动态不平衡力在线测量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了不同的不平衡力状态下,地脚螺栓的轴向预紧力变化模型,证明了间接测试离心机不平衡力的可行性。其次,在TLJ-500型离心机上开展试验... 研究了一种基于监测地脚螺栓轴向预紧力变化的土工离心机动态不平衡力在线测量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了不同的不平衡力状态下,地脚螺栓的轴向预紧力变化模型,证明了间接测试离心机不平衡力的可行性。其次,在TLJ-500型离心机上开展试验,获得了动态不平衡力矩随配重变化的规律,并对测点轴向力变化进行拟合,建立了测点轴向力与不平衡质量及离心机运行重力加速度g值的关系。最后,对一个地脚螺栓的预紧力变化进行测量,通过响应面拟合可建立地脚螺栓轴向预紧力的变化与离心机运行加速度和配重质量的关联。研究表明,通过监测地脚螺栓预紧力变化获得的离心机运行不平衡力的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试验中应保持不同配重的质心一致;根据拟合式计算使转臂平衡的配重质量时,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加速度以降低离心机未甩平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脚螺栓 轴向预紧力 土工离心机 不平衡力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激励下等横截面无限水库频域和时域响应的FEM-SBFEM计算方法
17
作者 李上明 肖世富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437,共13页
坝体抗震设计和评估需要准确计算无限水库动力响应.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力学推导技术,推导了顺河向地震激励下等横截面无限水域频域响应计算公式,利用Fourier逆变换建立了时域响应控制方... 坝体抗震设计和评估需要准确计算无限水库动力响应.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力学推导技术,推导了顺河向地震激励下等横截面无限水域频域响应计算公式,利用Fourier逆变换建立了时域响应控制方程,通过线性叠加推导了顺河、横河、竖直三向组合地震激励下的无限水域频域和时域响应的SBFEM计算公式.结合有限元法,建立了无限水库频域和时域响应的FEM-SBFEM耦合方程.分析了地震激励下的二维、三维等横截面无限水库频域、时域响应,数值验证了所建立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所发展的FEM-SBFEM公式体系可推广应用于库底库岸具有吸收性的、横截面有任意几何形状的无限水库谐响应及瞬态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水库 瞬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比例边界有限元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齿外形对弹体带攻角侵彻横向过载的影响
18
作者 王帅 邓志方 +4 位作者 何丽灵 陈红永 李继承 颜怡霞 陈刚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共18页
为降低具有初始攻角的弹体在侵彻时产生的横向过载峰值,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一种带锯齿弹身的新型钻地弹以非零攻角姿态侵彻混凝土靶体时其特有的横向降载效应和机理。考虑初始攻角、质心系数等的影响,以常规光滑弹作为对比对象,分... 为降低具有初始攻角的弹体在侵彻时产生的横向过载峰值,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一种带锯齿弹身的新型钻地弹以非零攻角姿态侵彻混凝土靶体时其特有的横向降载效应和机理。考虑初始攻角、质心系数等的影响,以常规光滑弹作为对比对象,分析了弹体运动规律、弹靶接触力、接触力矩、接触面积等。结果表明,在1°、2°和3°的小初始攻角范围内,锯齿弹较光滑弹分别降低横向过载峰值约30.6%、5.2%和11.3%,但相应的接触力矩的峰值和脉宽、偏转角度等均有所增大。研究结果揭示了锯齿弹的横向降载机理:锯齿弹身减小了弹靶的接触面积,横向接触力主要集中在弹身锯齿区靠近头部的前两个锯齿环槽的右锯齿上,使得锯齿弹身与靶的横向接触力减小,而非锯齿区(主要是弹体头部)与靶的横向接触力增大,二者的竞争可增强锯齿弹整体的横向降载效果。通过结构设计等手段抑制锯齿弹的弹道偏转后,可有效提升锯齿弹的横向降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降载 攻角 锯齿弹 弹道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减振器高周疲劳失效研究
19
作者 彭云强 贾东 +2 位作者 陈志 钟卫洲 高洋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4,共8页
金属减振器作为新型减振器件已广泛用于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减振,因此,其疲劳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被减振结构的安全性。为获取金属减振器高周疲劳性能,该文设计金属减振器专用非标疲劳试验夹具,通过开展减振器对称疲劳加载试验,并借... 金属减振器作为新型减振器件已广泛用于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减振,因此,其疲劳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被减振结构的安全性。为获取金属减振器高周疲劳性能,该文设计金属减振器专用非标疲劳试验夹具,通过开展减振器对称疲劳加载试验,并借助扫描电镜和三维断层扫描设备对金属丝组件开展微观分析,成功获取金属减振器疲劳掉渣和疲劳松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加载频率低于80 Hz时,加载频率对减振器疲劳试验结果影响较小,金属减振器下端疲劳磨损掉渣现象比上端更加严重,当金属减振器疲劳位移振幅超过初始预紧量时,减振器容易出现疲劳松动现象,以此为判据确定金属减振器的疲劳失效寿命。由此,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具有普适性的金属减振器疲劳失效寿命测试方法,成功实现对TSJ型金属减振器疲劳失效寿命测试,并掌握其微观失效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减振器 结构可靠性 高周疲劳 失效规律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循环冲击下跑道软土沉降及孔压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培锋 姜兆华 +1 位作者 樊晓一 田述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9-304,共6页
飞机起飞降落时荷载循环冲击机场跑道区软土,软土区机场跑道沉降变形对机场安全运行造成影响。采用强夯模拟荷载循环冲击作用,分析软土的承载能力变化。研究发现:随着冲击次数N增加,孔隙水压力有明显上升,但增长速率减缓;软土的沉降量... 飞机起飞降落时荷载循环冲击机场跑道区软土,软土区机场跑道沉降变形对机场安全运行造成影响。采用强夯模拟荷载循环冲击作用,分析软土的承载能力变化。研究发现:随着冲击次数N增加,孔隙水压力有明显上升,但增长速率减缓;软土的沉降量开始快速增大,随后沉降量增速减缓;夯击能越大,则软土的沉降量越大;平板荷载试验中荷载与沉降量呈现近似线性关系,夯点间的沉降量大于夯点下方的沉降量,不同荷载交替循环压实作用效果较好。该研究成果将为机场跑道软土区地基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跑道软土 荷载循环 冲击 孔隙水压力 沉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