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安全性评价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伟男 杨刚 +3 位作者 李敬东 唐涛 李强 李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有关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文献,检索时间自199...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有关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文献,检索时间自1994年1月至2016年4月,由两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对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胰漏发生率、消化道排空障碍发生率进行分析,运用Begg秩相关检验及Egger线性回归法检验发表偏倚情况。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RR)=0.748,95%可信区间(95%CI):0.680~0.824,P<0.001],胰漏发生率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4,95%CI:0.734~1.089,P=0.266),加速康复外科组消化道排空障碍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20,95%CI:0.400~0.670,P<0.0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一些措施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手术后并发症 META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大孔前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文国 余定庸 漆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显微外科治疗 枕大孔前区 2002年10月 枕大孔区肿瘤 外科手术切除 2004年 颅内肿瘤 血管关系 手术治疗 脑膜瘤 类肿瘤 延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游离皮瓣重建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陈玉 雷银富 +5 位作者 吴和梅 杜福兰 党洁 陈永梅 陶明 石兴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4-643,共10页
目的 探讨口腔癌游离皮瓣重建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炎(POP)的危险因素,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构建口腔癌游离皮瓣重建患者POP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3年9月在中国西南地区3家医院行气管切开的299例... 目的 探讨口腔癌游离皮瓣重建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炎(POP)的危险因素,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构建口腔癌游离皮瓣重建患者POP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3年9月在中国西南地区3家医院行气管切开的299例口腔癌游离皮瓣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癌游离皮瓣重建患者气管切开后POP的危险因素,运用SPSS Modeler18.0软件构建口腔癌游离皮瓣重建患者气管切开后POP的决策树模型,并评价2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299例患者,POP患者56例,POP发病率为18.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套管留置时间[OR=1.097,95%CI(1.039,1.158)]、颌骨切除[OR=2.439,95%CI(1.084,5.484)]、吻合静脉数量[OR=3.345,95%CI(1.449,7.719)]和术后抗生素种类≥3[OR=14.732,95%CI(4.405,49.273)]是口腔癌游离皮瓣重建患者气管切开后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显示,术后住院时间(>14 d)是口腔癌PO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是吻合静脉数量、术后抗生素种类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显示,决策树模型的预测能力稍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 口腔癌游离皮瓣患者POP的危险因素较多,决策树模型在本研究中对POP的预测效能稍好,临床可应用该模型了解口腔癌游离皮瓣重建患者气管切开后易发生POP的相关特征,并验证其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皮瓣重建 气管切开术 术后肺炎 LOGISTIC回归模型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家属早期护理干预及对策
4
作者 王惠君 任冬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54-54,共1页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家属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及对策的效果研究.方法:对213 名重症监护患者的428 名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家属在不同时期的心理表现,分析其特点,采取早期计划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家属负...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家属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及对策的效果研究.方法:对213 名重症监护患者的428 名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家属在不同时期的心理表现,分析其特点,采取早期计划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家属负性情绪减少,积极配合治疗,对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及支持保障,除发生-例医疗纠纷外,其余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患者家属 护理干预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彦杰 李敬东 +2 位作者 李强 龚财芳 陶计林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7-302,共6页
近年来,随着器官保存、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及免疫抑制方案的发展,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和受者生存率明显提高,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但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胆道吻合口狭窄,严重的胆道吻合口... 近年来,随着器官保存、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及免疫抑制方案的发展,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和受者生存率明显提高,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但胆道并发症依然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胆道吻合口狭窄,严重的胆道吻合口狭窄不仅会增加治疗成本,还会导致移植物丢失,甚至影响受者生存率。因此,胆道吻合口狭窄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肝移植术后受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就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的研究和诊疗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提高肝移植手术效果和受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胆道吻合口狭窄 胆漏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经皮肝胆管造影术 支架植入 磁压榨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乳腺癌病人术后镇痛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龚财芳 熊永福 +1 位作者 赵俊宇 游川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0-396,共7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乳腺癌病人主要的治疗方式[1],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提高,早期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但有60%的病人在术后受到急性疼痛的影响[2],包括肩部、手臂及胸部疼痛。疼痛是乳腺癌病人手术治疗的一...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乳腺癌病人主要的治疗方式[1],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提高,早期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但有60%的病人在术后受到急性疼痛的影响[2],包括肩部、手臂及胸部疼痛。疼痛是乳腺癌病人手术治疗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乳腺癌病人手术后延迟出院和影响病人活动的主要原因,这种术后疼痛主要是由腋窝和/或胸壁的外周神经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受伤所致[3]。有研究表明,术后急性疼痛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导致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的发生,进一步降低病人生活质量[4]。乳腺癌术后疼痛管理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尽管已经采用了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病人自控静脉镇痛和神经阻滞等各种镇痛策略[5,6],但仍难以实现充分的疼痛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病人 阿片类药物 早期病人 经皮穴位电刺激 神经阻滞 急性疼痛 疼痛管理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健康素养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卢丽 王诗雨 +3 位作者 李红云 黎虹 王艺静 文红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2-27,共6页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电子健康素养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R4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发文量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国内...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电子健康素养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R4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发文量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国内发文量较国外有较大差距。研究热点和趋势集中在移动医疗、慢性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中青年学生群体电子健康素养、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我国可借助国际研究热点及前沿拓展研究思路,加大对该领域的关注,促进我国电子健康素养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升全民电子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健康素养 数字健康素养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TFB1M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8
作者 陶佳 何琳莉 +2 位作者 王莉 戈鹏圣 蹇顺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82,共7页
目的分析线粒体转录因子B1(transcription factor B1,mitochondrial,TFB1M)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初步探讨其调控HCC恶性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TCGA-LIHC(liv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和GEO肝癌相关数据库分析TFB1M在肝癌中... 目的分析线粒体转录因子B1(transcription factor B1,mitochondrial,TFB1M)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初步探讨其调控HCC恶性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TCGA-LIHC(liv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和GEO肝癌相关数据库分析TFB1M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基于TFB1M表达水平中位值,将TCGA-LIHC样本分为TFB1M低表达组(n=170)和TFB1M高表达组(n=170),以高表达组为对照组,利用GSEA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构建过表达TFB1M质粒,转染肝癌HepG2和Huh7细胞。采用划痕愈合、Transwell小室等检测过表达TFB1M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肝组织相比,TFB1M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TFB1M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性别有关。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FB1M低表达组主要与肝癌增殖增强基因集、肝细胞癌干性增强基因集和细胞外基质组装基因集有关。细胞生物学实验结果显示,与空载组相比,过表达TFB1M后,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结论TFB1M在肝细胞癌中呈显著低表达,过表达TFB1M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线粒体转录因子B1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9
作者 文红英 贾维坤 +6 位作者 刘利 杨苓 杨艳 孙雪梅 苟静 张小燕 魏蜀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5-686,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8—01/2009—12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5例作为实验组,以6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24h内静脉采血,对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8—01/2009—12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5例作为实验组,以6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24h内静脉采血,对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入院24h后实验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均有所提高,且CD3、CD4及CD4/CD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略低于对照组,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与入院时比较,入院24h后实验组NK及TNF均有所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略低于对照组,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加深入地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免疫损伤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治疗,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T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癌及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价值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健 曾凌青 +3 位作者 赵小波 高砚春 侯令密 谢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肿瘤转移性和炎性腋窝淋巴结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临床高度疑似原发性乳腺癌或乳腺炎的40例患者,乳房内均可触及肿块并伴有腋窝淋巴结增大,常规超声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大小、纵横比及回声特点;然后在肿块周边皮下... 目的评价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肿瘤转移性和炎性腋窝淋巴结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临床高度疑似原发性乳腺癌或乳腺炎的40例患者,乳房内均可触及肿块并伴有腋窝淋巴结增大,常规超声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大小、纵横比及回声特点;然后在肿块周边皮下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Vue,采用超声造影成像观察同侧腋窝淋巴结的位置及增强情况,记录腋窝淋巴结的开始增强时间及增强特点;根据病理结果比较乳腺癌和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造影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共检测到41枚前哨淋巴结(SLN),其中13例检出的19枚SLN表现为快速、均匀的高增强,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内炎症细胞浸润;其余27例患者中,5例SLN未显示,22例淋巴结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灌注缺损区,缺损区始终不增强,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内见癌转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SLN开始显影时间为(8.27±2.19)min,明显长于乳腺炎组的(2.46±0.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纵横比多小于2,而炎性淋巴结纵横比多大于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肿块周围皮下注射SonoVue可以使SLN成像,经皮淋巴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肿瘤转移性和炎性增大的腋窝淋巴结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炎 超声检查 乳房 造影剂 淋巴结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床内肝中静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5
11
作者 蔡昌平 彭祥玉 +3 位作者 代小思 谢兴国 冉茂成 李成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 :为临床胆囊切除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对 12 8例肝脏标本的胆囊床进行解剖 ,观察突入胆囊床内肝中静脉及其属支的行程、位置 ,测量突入段的直径和长度。结果 :肝中静脉及其属支突入胆囊床的占 12 .5 % ( 16例 ) ,突入形式主要... 目的 :为临床胆囊切除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对 12 8例肝脏标本的胆囊床进行解剖 ,观察突入胆囊床内肝中静脉及其属支的行程、位置 ,测量突入段的直径和长度。结果 :肝中静脉及其属支突入胆囊床的占 12 .5 % ( 16例 ) ,突入形式主要有 :①肝中静脉主干 ;②右前叶支、或左内叶支、或两者一起突出 ;③右前叶支属支、左内叶支属支、或两者一起突出 3种类型。结论 :胆囊切除时 ,应注意保护肝中静脉及属支 ,以防止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肝中静脉 胆囊床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肝癌切除术后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敬东 戴毅 +3 位作者 彭勇 彭祥玉 杨汉丰 王小飞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切除术后肝功能、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肝癌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均于术前3 d开始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250 mL,到术后7 d结束,10 d为1个疗程。于术后3,7 d测定...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切除术后肝功能、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肝癌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均于术前3 d开始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250 mL,到术后7 d结束,10 d为1个疗程。于术后3,7 d测定两组患者肝功能,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测定T细胞亚群,并观察术后的气管导管拔出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30 d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3 d肝功能检测均提示出现肝功能损害(P<0.05),但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比对照组轻(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有好转,但治疗组肝功能可恢复到术前状态(P>0.05),对照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清蛋白(Alb)等仍未恢复到术前状态(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3+和CD4+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术后拔管时间、ICU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治疗组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促进肝功能恢复,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肝癌 原发性 肝切除术 肝功能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武国 李建水 +4 位作者 陶涛 刘志 石刚 严德辉 李敬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门体断流术的15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门静脉是否形成血栓分为两组,对患者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门体断流术的15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门静脉是否形成血栓分为两组,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有无呕血、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门静脉直径、术前及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PVT率为18.30%(28/153),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无血栓组(P<0.05),门静脉直径增宽明显(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显著下降(P<0.05),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多(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直径、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是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门静脉直径增宽和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是门体断流术后PVT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 门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引流改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减少远离术区颅内出血风险 被引量:21
14
作者 旷仁钊 李舜 +1 位作者 唐文国 唐晓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改进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远离术区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8年3月行CSDH钻孔引流术患者700例,将350例常规术式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另350例患者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改进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远离术区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8年3月行CSDH钻孔引流术患者700例,将350例常规术式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另350例患者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通过术中缓慢释放血肿液及术后设置引流装置的高度来控制引流速度这两方面来改进钻孔引流术,设为手术改进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远离术区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及3个月随访的残疾率。结果 CSDH术后远离术区颅内出血常规组(14例,4.00%)高于手术改进组(2例,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死亡率(2例,0.57%)高于手术改进组(无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9);术后3个月常规组残疾率高于(7例,2.00%)手术改进组(1例,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通过术中缓慢释放血肿液及术后设置引流装置的高度来控制引流速度这两方面来改进钻孔引流术,能有效降低CSDH术后远离术区颅内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 颅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腹腔化疗时消化道反应的控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崇树 陶涛 +2 位作者 幸天勇 姚友贵 马明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703-703,共1页
顺铂(DDP)有广谱抗癌活性,但消化道反应尤其是呕吐严重。我们用常规量灭吐灵(MCP)加苯海拉明、654-2和地塞米松(以下简称地米)的复合方案取得满意镇吐疗效。将病人分为A、B两组,A组30例,治疗共40个疗程;B小组以2:1抽签随机抽取15例为对... 顺铂(DDP)有广谱抗癌活性,但消化道反应尤其是呕吐严重。我们用常规量灭吐灵(MCP)加苯海拉明、654-2和地塞米松(以下简称地米)的复合方案取得满意镇吐疗效。将病人分为A、B两组,A组30例,治疗共40个疗程;B小组以2:1抽签随机抽取15例为对照。A组以DDP100mg溶于生理盐水200ml中,再加入地米10mg和普鲁卡因200mg,腹腔穿刺快速滴入腹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腹腔 消化道反应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治疗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建 张薇 +2 位作者 邬长康 武国 李敬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Ⅳ型肝门部胆管癌(pCCA)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4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Ⅳ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 目的探讨Ⅳ型肝门部胆管癌(pCCA)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4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Ⅳ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53~65岁,平均年龄59. 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黄疸,术前给予保肝、退黄、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2例患者术前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减黄。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其中3例行左半肝切除+全尾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胆肠吻合术; 1例患者行扩大右半肝切除+全尾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胆肠吻合术。手术时间5.5~8. 5 h,术中出血量200~750 ml,其中1例患者术中输血400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漏,经保守持续引流后好转出院,1例患者术后发生大量腹水,给予护肝、利尿等对症治疗后出院,余患者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1例患者术后11个月发生肝内转移,行介入治疗后目前带瘤生存4个月。结论在术前充分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腹腔镜技术以及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Ⅳ型pCCA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是可行、安全的。术中达到R0切除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 被引量:36
17
作者 刘健 高云华 +3 位作者 苟凌云 石红 赵晓波 何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1-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51个乳腺肿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根据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病灶造影增强扫描特点重新进行分类,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51个乳腺肿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根据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病灶造影增强扫描特点重新进行分类,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常规超声BI-RADS分类与结合超声造影的BI-RADS分类对乳腺肿物恶性风险分层的评估能力。结果结合超声造影增强扫描特点后,BI-RADS分类的变化主要发生在3类和4A类,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评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2%、52.1%、72.8%、80.5%、75.7%;结合超声造影图像特点后的BI-RADS分类,其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分别提高至72.9%、86.8%、83.3%,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评估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与结合超声造影后的曲线下面积0.8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病灶的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提高超声BIRADS分类对乳腺肿块恶性风险分层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图像增强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寇红艳 段迎 +1 位作者 唐小丽 侯华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72-74,共3页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和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人文关怀品质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对9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62.95±8.27,人文关怀品质得分163.11±1...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和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人文关怀品质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对9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62.95±8.27,人文关怀品质得分163.11±14.54,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338,P<0.01)。人文关怀理念、知识、能力和感知与人道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灌输信念与希望呈正相关(P<0.05,P<0.01),人文关怀知识与提供良好环境呈负相关(r=-0.223,P<0.05)。结论临床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呈中等偏上水平,能力呈较低水平,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临床教师应根据临床环境,引导护生体验关爱,使其认同和内化人文关怀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人文关怀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护士 人文关怀品质 人文关怀能力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FOXQ1基因抑制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城 吴斌 +3 位作者 严舒 邓大炜 曾丽娟 李建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又头框蛋白Q1(forkhead box Q1,FOXQ1)基因后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SMMC-772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FOXQ1-shRNA、NC-shRNA重组慢病毒,将其感染到SMMC-7721细胞中;实验设干扰组、... 目的:探讨沉默又头框蛋白Q1(forkhead box Q1,FOXQ1)基因后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SMMC-772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FOXQ1-shRNA、NC-shRNA重组慢病毒,将其感染到SMMC-7721细胞中;实验设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MMC-7721细胞中FOXQl、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肝癌SMMC-7721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增强,FOXQ1的表达逐渐增加;干扰组较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FOXQl表达水平降低[(0.34±0.03)vs(0.89±0.07)和(0.84±0.05),P<0.05];沉默FOXQ1基因后,SMMC-7721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显著下降[(9.67±1.15)vs(25.67±2.08)和(27.33±2.52),P<0.05],MMP-2与MMP-9表达水平下降[MMP-2:(0.35±0.04)vs(0.61±0.05)和(0.65±0.08);MMP-9:(0.40±0.05)vs(0.73±0.07)和(0.77±0.06),均P<0.05]。结论:沉默FOXQl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MP-2与MMP-9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叉头框蛋白Q1基因 转录因子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髓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及微侵袭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波 唐晓平 +3 位作者 李峥 马文超 彭华 赵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4-476,共3页
脊髓髓内神经鞘瘤少见,仅占椎管内肿瘤的0.3%,占椎管内神经鞘瘤的1.1%[1,2].术前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不易与髓内常见肿瘤如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区分;治疗以显微镜下微侵袭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我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 脊髓髓内神经鞘瘤少见,仅占椎管内肿瘤的0.3%,占椎管内神经鞘瘤的1.1%[1,2].术前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不易与髓内常见肿瘤如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区分;治疗以显微镜下微侵袭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我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4年8月共收治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脊髓髓内神经鞘瘤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影像特点以及微侵袭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神经鞘瘤 微侵袭手术 脊髓髓内 手术治疗 诊断 椎管内肿瘤 临床表现 胶质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