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醚醚酮在口腔医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伟芳 刘吕花 +1 位作者 刘英 郑延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3-167,共5页
总结了聚醚醚酮(PEEK)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的独特优势(较高的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宜的弹性模量和射线可透性等),并依次综述了PEEK在口腔正畸(错颌畸形矫治器、缺牙间隙保持器及正畸弓丝等)、口腔种植(口腔种植体等)、口腔修复(活... 总结了聚醚醚酮(PEEK)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的独特优势(较高的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宜的弹性模量和射线可透性等),并依次综述了PEEK在口腔正畸(错颌畸形矫治器、缺牙间隙保持器及正畸弓丝等)、口腔种植(口腔种植体等)、口腔修复(活动义齿和牙冠修复体等)和口腔颌面外科等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存在的不足及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解决PEEK口腔种植体骨整合能力不足的现有表面改性方式。最后对PEEK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口腔医学 口腔种植体 口腔正畸 牙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激光分次治疗大面积口腔红斑病1例
2
作者 杨连杰 吴登旬 +1 位作者 郑凯月 刘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28,共3页
口腔红斑病是一种少见的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具有较高的癌变倾向。传统手术难以在去除病损的同时恢复患处的美观和功能。铒激光被广泛用于良性及恶性肿瘤的治疗,在口腔红斑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文章报道1例采用铒激光分次治疗大面... 口腔红斑病是一种少见的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具有较高的癌变倾向。传统手术难以在去除病损的同时恢复患处的美观和功能。铒激光被广泛用于良性及恶性肿瘤的治疗,在口腔红斑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文章报道1例采用铒激光分次治疗大面积口腔红斑病的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红斑病 癌变倾向 铒激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多态性与口腔鳞癌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李丽华 李思玉 +2 位作者 李俊雄 王玉娇 邱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944-1950,共7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多态性与口腔鳞癌患者发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HIF-1αrs11549467、rs1951795、rs2301113、rs966824、rs20574825个位点作为tagSNP,采用...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多态性与口腔鳞癌患者发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HIF-1αrs11549467、rs1951795、rs2301113、rs966824、rs20574825个位点作为tagSNP,采用iMLDR多重PCR技术,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8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和137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进行基因分型,收集纳入对象的临床资料和生活习惯资料,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发病风险。结果基因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选择的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后,rs966824与口腔鳞癌发病相关(隐性模型,OR=10.464,95%CI:1.117~98.058,P=0.04;加性模型,OR=1.873,95%CI:1.077~3.256,P=0.026);多个基因型位点共同作用下,rs1951795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病的保护因素(加性模型,OR=0.219,95%CI:0.057~0.841,P=0.027;显性模型,OR=0.192,95%CI:0.040~0.924,P=0.03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05)和饮酒(P<0.05)是口腔鳞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HIF-1α rs966824、rs1951795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低氧诱导因子-1Α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骨折法医学鉴定2例
4
作者 王廷宏 吴迪 +4 位作者 张伟芳 向明亮 柯建林 章丽霞 刘云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王某,女,33岁,某年3月28日因“摔伤致全身多处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头面部多处皮肤裂伤9 h余”入院。伤后全身多处疼痛,以颈部、双侧胸部为甚,伴颈部活动障碍。查体:颌面部可见多处皮肤裂伤,已缝合...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王某,女,33岁,某年3月28日因“摔伤致全身多处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头面部多处皮肤裂伤9 h余”入院。伤后全身多处疼痛,以颈部、双侧胸部为甚,伴颈部活动障碍。查体:颌面部可见多处皮肤裂伤,已缝合,颌面部肿胀明显。3月28日头部CT扫描示:右侧颌面部软组织肿胀、积气,下颌骨右侧下颌体粉碎性骨折,断端移位。4月11日行“下颌骨右侧下颌体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周围神经松解术,颌骨骨折颌间固定术,筋膜组织瓣成形术”,术后予以输液抗感染、消肿、营养支持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下颌骨骨折 张口受限 残疾等级评定 条款竞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彭艳霜 刘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2-315,共4页
Sox基因家族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内的一类编码基因,其编码的Sox蛋白作为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不仅参与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进程,还参与介导了包括口腔鳞状细胞癌在内的多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从Sox基因的上下游相互作用因子、相... Sox基因家族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内的一类编码基因,其编码的Sox蛋白作为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不仅参与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进程,还参与介导了包括口腔鳞状细胞癌在内的多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从Sox基因的上下游相互作用因子、相关信号通路及临床诊治潜能等方面综述了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多孔抗菌nZnO/P34HB复合引导骨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初步研究
6
作者 刘畅 刘为 +3 位作者 罗婧美 韩莉 张超 唐婉容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45-2754,共10页
目的制备不对称多孔抗菌纳米氧化锌(zinc oxide nanoparticle,nZnO)/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 butyrate)copolymer,P34HB]复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膜,并检测其成骨性能。... 目的制备不对称多孔抗菌纳米氧化锌(zinc oxide nanoparticle,nZnO)/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 butyrate)copolymer,P34HB]复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膜,并检测其成骨性能。方法本研究采用超声分散技术、溶剂置换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负载nZnO的P34HB复合GBR膜(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0%、0.5%、1.0%、1.5%nZnO/P34HB材料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等明确nZnO的负载并观察其结构;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吸附实验检测GBR膜的蛋白吸附能力;酶解实验检测GBR膜的体外降解;成骨实验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体外抑菌实验检测GBR膜的抑菌能力。结果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负载0%、0.5%、1.0%、1.5%nZnO的4组nZnO/P34HB复合GBR膜,SEM结果显示,该复合膜一面疏松多孔,另一面致密;EDS表明复合膜上出现锌元素的掺入。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0.5%、1.0%nZnO/P34HB组促进MC3T3-E1增殖且增殖数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0%、1.5%nZnO/P34HB组(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在含有0.5%nZnO/P34HB组的浸提液培养基中MC3T3-E1明显越过划痕边缘进行迁移,且48 h时的0.5%nZnO/P34HB组细胞迁移率高于其他3个实验材料组(P<0.05);蛋白吸附实验结果显示,4组实验材料组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nZnO的加入不会降低材料本身的蛋白吸附能力;酶解实验结果显示,4组实验材料组的质量均随着酶解时间增加而持续降低,28 d后仍保持较低的降解率;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0.5%nZnO/P34HB组ALP染色更深且活性高于其他3个实验材料组(P<0.01)。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0.5%nZnO/P34HB组与其他3个实验材料组比较,观察到较多的典型红色深染钙化结节,0%、0.5%nZnO/P34HB组的细胞矿化程度在4组中更高(P<0.01)。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0.5%nZnO/P34HB组平板上的菌落数量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和0%nZnO/P34HB组(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负载nZnO的P34HB复合GBR膜,筛选出的0.5%nZnO/P34HB组具有不对称多孔结构,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利于细胞成骨,同时具有抑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多孔结构 径向排列纤维 纳米氧化锌 生物可降解材料 引导性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侯前梅 吴艳 +1 位作者 宋丽 彭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64-767,773,共5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其特点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痛。迄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PTN的结构性MRI能显示三叉神经微观改变及其与周围成分的结构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其特点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痛。迄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PTN的结构性MRI能显示三叉神经微观改变及其与周围成分的结构关系,可助于探索病因、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其功能性MRI能反映相应脑区功能与代谢变化,可为探索PT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等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就PTN的脑影像学研究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南充市学龄前儿童龋病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米长江 朱万春 +2 位作者 王伟峰 徐捷 米方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了解南充市参与"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3岁儿童3年内的患龋状况,监测龋病的发展趋势,评估"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效果,为南充市儿童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将256... 目的:了解南充市参与"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3岁儿童3年内的患龋状况,监测龋病的发展趋势,评估"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效果,为南充市儿童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将2567名南充市参与"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其的患龋状况在干预前后连续调查3年(2012年~2014年),并与南充市1583名未参与项目的3岁儿童作对比。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充市参与项目的3岁儿童2012~2014年的患龋率分别为68.5%,70.4%,73.7%,未参与项目的儿童分别为69.7%,76.7%,85.1%,两组患龋率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P<0.05),参与项目的儿童的龋病发生率低于同龄未参与项目的儿童(P<0.05)。结论:南充市3岁儿童乳牙的患龋率较高,"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对幼儿的防龋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岁儿童 乳牙龋 流行病学调查 综合干预项目 口腔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杆式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颌骨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丽华 高翔 +2 位作者 宋锦璘 邓锋 李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分析推杆式矫治器(Forsus)在不同垂直向分力作用下瞬时前导下颌后下颌骨的应力和位移变化,为Forsus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经Abaqus 6.5软件构建Forsus导下颌向前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Forsus矫治中水平向分力为4 N,垂直向分... 目的分析推杆式矫治器(Forsus)在不同垂直向分力作用下瞬时前导下颌后下颌骨的应力和位移变化,为Forsus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经Abaqus 6.5软件构建Forsus导下颌向前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Forsus矫治中水平向分力为4 N,垂直向分力分别为2、4、1 N的3种工况下下颌骨的应力、位移及路径变化。结果 3种工况下,下颌骨均出现较大应力,髁突发生扭转。垂直向分力为4 N时,下颌骨旋转幅度很小,颏部前伸位移只有0.188 mm;垂直向分力为2 N和1 N时,下颌颏部前伸位移分别为1.150 mm和2.141 mm,下颌骨发生前上旋转。结论随着垂直向分力逐渐减小,颏部前伸位移趋势增大。Forsus前导下颌有利于颌骨生长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杆式矫治器 应力 位移 下颌骨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抗力作用下上颌第一磨牙牙周膜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米方林 周燕玲 +1 位作者 黄志澎 张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磨牙在支抗力作用下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薄层CT技术以及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的有限元模型。模拟3种不同大小的支抗力对模型中的上颌第一磨牙进行加载,应用三维有限...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磨牙在支抗力作用下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薄层CT技术以及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的有限元模型。模拟3种不同大小的支抗力对模型中的上颌第一磨牙进行加载,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上颌第一磨牙在支抗力作用下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当上颌第一磨牙颊侧中心受到近中水平向支抗力时,近颊根的颊侧近中颈部、近中颈部和腭侧根的近中颈部主要受压应力,远颊根的远中颊侧颈部主要受拉应力,牙周膜表面的最大应力值出现在近颊根的近中颈部。牙周膜有向近中腭侧转动的趋势。随着加载力的增加,牙周膜表面的应力值也随之增大。结论在临床正畸治疗时,应考虑第一磨牙颊侧是否能提供足够的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力对不同附着水平后牙牙周组织改建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艳芳 王伟峰 +2 位作者 辛海涛 苗沛 吴玉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将基于应变能密度(SED)的骨组织改建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研究不同牙周附着水平下颌后牙在咬合力作用下,牙槽骨组织功能性改建的过程及其规律。方法构建不同牙周附着水平的下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基于SE... 目的将基于应变能密度(SED)的骨组织改建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研究不同牙周附着水平下颌后牙在咬合力作用下,牙槽骨组织功能性改建的过程及其规律。方法构建不同牙周附着水平的下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基于SED的骨组织改建理论,通过自主开发的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建立能够模拟牙槽骨组织改建过程的生物力学模型,分析不同咬合力作用下牙槽骨组织应力及密度的变化情况,揭示咬合力对不同附着水平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组织改建过程的影响。结果下颌后牙牙槽骨Von Mises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颊舌侧颈部及根尖区。随着载荷的增加,牙槽骨所受应力值逐渐增大。牙槽骨密度在应力较大的区域随着载荷的增大先增加,随后出现下降。当牙周附着水平从正常降至根长1/2时,引起牙槽骨密度下降的载荷也由420 N降至240 N,同时牙槽骨组织的改建速度加快。结论随着牙周附着水平的降低,牙周组织承受咬合力的能力明显下降,牙槽骨组织密度的降低也会在较早的时间出现。在牙槽骨组织改建的过程中,咬合力与骨组织密度变化的关系密切,适当降低咬合力有利于临床牙周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组织改建 牙周附着水平 咬合力 骨密度 应变能密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阻生尖牙不同牵引方式前后牙根的吸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向荣辉 明志强 +1 位作者 陈定根 邹林洪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在两种牵引方式矫治前后牙根长度的变化量,为口腔正畸临床选择牵引上颌阻生尖牙的开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9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分成2组,行口腔颌面外科开窗,一组18例患者共18颗上颌埋伏... 目的:应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在两种牵引方式矫治前后牙根长度的变化量,为口腔正畸临床选择牵引上颌阻生尖牙的开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9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分成2组,行口腔颌面外科开窗,一组18例患者共18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采用开放式开窗进行开放式牵引,另一组11例患者共14颗上颌阻生尖牙采用闭合式开窗进行闭合式牵引,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相同的正畸治疗,对牵引前后上颌阻生尖牙及上颌对侧尖牙牙根长度的变化进行CBCT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开放式牵引组和闭合式牵引组的上颌阻生尖牙以及对照侧尖牙矫治前后均有轻度的牙根吸收,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阻生尖牙采用开放式牵引和闭合式牵引后牙根均有不明显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牙根吸收 上颌阻生尖牙 开放式牵引 闭合式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基骨组织再生诱导膜的制备及其在大鼠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一鸣 赵云 +3 位作者 韩梅 章雨秋 米方林 王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2-531,共10页
目的制备具有抑制纤维化及抑菌作用的功能化复合静电纺丝纤维膜,初步探究其对大鼠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奥硝唑及纳米羟磷灰石(n-HA)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纤维膜作为诱... 目的制备具有抑制纤维化及抑菌作用的功能化复合静电纺丝纤维膜,初步探究其对大鼠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奥硝唑及纳米羟磷灰石(n-HA)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纤维膜作为诱导骨组织再生作用的功能层(GBRL);通过流延法制备具有支撑作用及隔离不同功能层作用的致密膜层(BL);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抑制纤维化作用的聚(对氧环己酮-L-苯丙氨酸)纤维膜作为抑制纤维化功能层(AFL)。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形态进行表征观察,应用细胞计数盒(CCK)-8法研究不同功能层对MC3T3-E1及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抑菌圈测试法研究复合膜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大鼠下颌骨骨缺损模型,研究复合膜对骨缺损组织的修复作用,并与临床常用的胶原口腔修复膜的修复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纤维功能层,GBRL层可支持MC3T3-E1细胞增殖,AFL层可抑制L929细胞的增殖;负载奥硝唑的复合膜可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增殖;多种复合膜均可诱导大鼠缺损颌骨进行重建,其中同时负载奥硝唑及n-HA的复合膜具有最优异的修复效果,且效果优于胶原口腔修复膜。结论以同时负载奥硝唑及n-HA的静电纺丝膜作为GBRL层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抑菌及诱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且效果优于临床常用胶原口腔修复膜,是一种极有潜力应用于诱导牙周疾病所致缺损骨再生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抑制纤维化 抑菌 骨组织再生诱导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循环和机械循环对切削Ti2448和纯钛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勇 高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热循环和机械循环对切削Ti2448和纯钛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ISO9693的标准分别制作纯钛和Ti2448烤瓷试件各30个,每种试件均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在37℃水浴中保存24h;B组和C组在5~55℃水浴中热循环3000次,在... 目的研究热循环和机械循环对切削Ti2448和纯钛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ISO9693的标准分别制作纯钛和Ti2448烤瓷试件各30个,每种试件均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在37℃水浴中保存24h;B组和C组在5~55℃水浴中热循环3000次,在每一个温度下保持60S,然后采用载荷50N、频率4Hz,机械循环20000次(B组)或40000次(C组)。采用三点弯曲实验测试试件的金瓷结合强度,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金瓷剥脱面和金瓷结合界面的显微结构和成分组成,对结果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检验。结果A组中,纯钛试件的金瓷结合强度(29.21MPa±2.20MPa)明显小于Ti2448试件(44.86MPa±1.75MPa)(P〈0.01);纯钛试件和Ti2448试件中,C组与A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显示,Ti2448瓷剥脱面有明显的瓷残留,而纯钛瓷剥脱面无明显瓷残留。结论热循环和机械循环处理降低了Ti2448和纯钛的金瓷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循环 机械循环 Ti2448 纯钛 金瓷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ephrinB2/EphB4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琳璇 王琦 +3 位作者 赵云 刘一鸣 韩梅 米方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TNF-α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ephrinB2/EphB4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牙齿,培养原代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TNF-α分别刺激24 h,48 h后检测牙周膜细胞ephrinB2/EphB4 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2...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TNF-α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ephrinB2/EphB4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牙齿,培养原代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TNF-α分别刺激24 h,48 h后检测牙周膜细胞ephrinB2/EphB4 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24 h组ephrinB2与EphB4 mRNA浓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低浓度组对ephrinB2 mRNA表达量无影响,0.1μg/L使EphB4 mRNA表达量增加,高浓度组使ephrinB2/EphB4 mRNA表达量下降;24 h组,TNF-α浓度为0.1~1μg/L时,ephrinB2/EphB4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TNF-α浓度为10~1000μg/L时ephrinB2/EphB4蛋白表达量下降;48 h组,0.1μg/L TNF-α作用后使EphB4蛋白表达量上升,ephrinB2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1μg/L作用后,ephrinB2/EphB4蛋白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10~1000μg/L刺激后ephrinB2/EphB4蛋白表达量均下降。结论:24 h时TNF-α使ephrinB2/EphB4 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降低,但在48 h时,低浓度作用下EphB4表达量上升,是否可以为低浓度炎症状态下骨改建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膜结合配体B2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B4 骨改建 牙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单侧后牙正锁[牙合]的隐形矫治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俊雄 李思玉 +2 位作者 陈虹君 冯敬哲 李丽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8-561,共4页
成人正锁[牙合]的矫治难度较大。本病例采用隐形矫治器结合种植支抗技术对严重的单侧后牙正锁[牙合]进行了矫治。
关键词 正锁[牙合] 隐形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对牙槽骨改建作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琳璇 王琦 +1 位作者 赵云 米方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24-729,共6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ephrin/Eph)是除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外与骨改建相关的新的信号通路。在牙槽骨改建过程中ephrin/Eph相关因子不仅与骨细胞之间的相...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ephrin/Eph)是除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外与骨改建相关的新的信号通路。在牙槽骨改建过程中ephrin/Eph相关因子不仅与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同时还受牙周膜细胞的影响。与正常骨组织相比,牙槽骨组织改建过程中相关因子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了ephrin/Eph相关因子对骨改建过程的调控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本文就ephrin/Eph通路在骨细胞与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进而参与牙槽骨改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膜结合配体 牙槽骨 骨改建 牙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