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与技术动态
1
作者 林恒毅 麦煜炬 +3 位作者 施琳琳 陈恒旭 罗明达 李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20,共13页
农业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驱动传统农业产业体系变革。农用无人机是农业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已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绿色发展与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农用无人机在遥感测绘、植保施药、农资播撒等场... 农业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驱动传统农业产业体系变革。农用无人机是农业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已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绿色发展与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农用无人机在遥感测绘、植保施药、农资播撒等场景的应用现状,延伸讨论其在巡检监测、灾害应对、生态修复、饵料投放、授粉制种、采摘修剪、载重运输等场景的拓展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农业低空技术体系的能源、通信、环境感知、决策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剖析,归纳技术应用局限性,并展望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低空经济 农用无人机 应用场景 共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广东省县域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章楠楠 徐皓帆 +6 位作者 李志文 李婷 谢邵文 刘淑娟 徐丹 周衍波 周红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94-2007,共14页
县域是深入剖析农业碳排放和城镇化关系的基本地域单元,研究县域尺度农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趋势和驱动机制对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明确广东省县域尺度农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本文基于最新排放... 县域是深入剖析农业碳排放和城镇化关系的基本地域单元,研究县域尺度农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趋势和驱动机制对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明确广东省县域尺度农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本文基于最新排放清单系统测算了2000—2022年广东省124个县域(市、区)农业碳排放量,并结合GIS局部空间自相关和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算法协同识别了县域农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核心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2年广东省县域尺度农业碳排放量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0年、2010年、2016年和2022年全省碳排放总量分别为4533.27万t、3895.21万t、4034.23万t和3553.97万t,区域内部碳排放量不均匀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2)GIS局部空间自相关揭示了广东省县域农业碳排放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集聚区主要出现在粤西地区,低低集聚区集中于珠三角核心区域,各区域内部集聚程度呈持续上升趋势;3)人均农业碳排放和总量具有明显区别,高高集聚区主要出现在粤北和粤西,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4)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后的农业指标所构建的RF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排名表明,翻耕面积、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广东省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不利于农业碳减排,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则是广东省农业碳减排的正向驱动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碳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定量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尺度 农业碳排放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广东省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智能收获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闻宇 吴思进 +4 位作者 张智刚 丁凡 何杰 胡炼 罗锡文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2,70,共7页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提升水稻生产智能化水平刻不容缓,其中,收获环节的智能化需求尤为迫切,且实现难度较大。当前,智能水稻收获机因粮仓容量有限,在作业过程中需频繁卸粮,这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提升水稻生产智能化水平刻不容缓,其中,收获环节的智能化需求尤为迫切,且实现难度较大。当前,智能水稻收获机因粮仓容量有限,在作业过程中需频繁卸粮,这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梳理了定点卸粮与跟车卸粮这两种协同作业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在定点卸粮技术方面,通过运用高精度空间几何建模、停车距离补偿预测以及立体视觉检测技术,实现了纵向偏差小于0.20 m、横向偏差小于0.10 m的精准对位,有效提高了卸粮的准确性和效率。在跟车卸粮技术方面,基于改进的机间通信协议(采用电台/4G双模)以及卡尔曼滤波延时补偿方法,成功将通信误差降低82.00%以上。同时,结合增益自调整单神经元控制算法,使动态协同纵向偏差稳定控制在±0.08 m以内,显著提升了跟车卸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路径规划方面,本文构建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使协同作业效率提升13.58%,进一步优化了收获作业流程。通过集成上述技术,所构建的协同系统可使水稻收获效率达到0.42 hm2/h,相较于单机作业效率提升了26.00%。然而,现有研究成果在复杂农田环境适应性以及不规则地块适用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未来,需要进一步强化系统的鲁棒性,并开展多场景验证工作,以推动智能水稻收获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智能收获 高精度对位 协同卸粮 路径规划 机间通信 无人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谢带琴 林羡 +3 位作者 余元善 温靖 傅曼琴 刘昊澄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99-108,114,共11页
柑橘是全世界种植最广、产量最高的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风味物质。风味物质是决定柑橘属水果及其加工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风味好坏直接影响其品质,进而影响其市场价值。目前,常用于分析柑橘风味检测的技术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 柑橘是全世界种植最广、产量最高的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风味物质。风味物质是决定柑橘属水果及其加工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风味好坏直接影响其品质,进而影响其市场价值。目前,常用于分析柑橘风味检测的技术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等,多为有损技术即会破坏样品基质,同时价格昂贵、效率低及复杂的样品制备和操作等特点也限制了这些技术的使用。而无损分析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样品完整性的前提下,快速获取样品的相关信息,对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的风味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的风味物质、影响因素及无损检测技术,分析柑橘属水果风味研究趋势,为柑橘属水果及其加工制品的风味物质研究和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风味物质 柑橘属水果加工制品 无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5
作者 李云蕾 叶凯文 +5 位作者 熊明福 李健 刘亚星 李超程 孔思远 张永生 《中国猪业》 2025年第2期35-50,共16页
作为最早被驯化的物种之一,猪的育种改良始终是生猪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生猪传统育种的周期长、性状筛选效率低等不足相比,基因编辑技术能做到精准定位目标基因位点,实现各类如生长发育、抗病能力和繁殖性状等经济性状的定向改良,... 作为最早被驯化的物种之一,猪的育种改良始终是生猪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生猪传统育种的周期长、性状筛选效率低等不足相比,基因编辑技术能做到精准定位目标基因位点,实现各类如生长发育、抗病能力和繁殖性状等经济性状的定向改良,显著提高生猪的育种效率。此外,在当前严峻的传统育种背景下,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解决我国生猪生产中面临的挑战。不过由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种类繁多,其原理又各不相同,有较高技术门槛;因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基因编辑技术的作用原理、主要类型、应用现状,探讨与分析生物伦理安全问题及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确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为保障肉类安全供给,推动我国生猪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分子育种 应用 发展前景 抗病能力 繁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主要地源性饲料资源开发与应用(二)
6
作者 熊云霞 吴绮雯 +1 位作者 高开国 王丽 《广东饲料》 2024年第5期13-18,共6页
近年由于国际局势动荡、国际贸易关系复杂,我国畜禽常用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因此,除常规饲料粮增产外,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实现种养结合,也是我国畜牧养殖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地源性... 近年由于国际局势动荡、国际贸易关系复杂,我国畜禽常用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因此,除常规饲料粮增产外,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实现种养结合,也是我国畜牧养殖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地源性饲料是指经过饲料化加工处理后可规模化饲用的地方性饲料资源,其开发与应用将有助于缓解饲料资源紧缺,降低饲料原料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及碳排放,降低养殖成本,实现生态养殖和循环健康发展。广东省农作物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本文主要综述广东省地源性各类饲料资源及分布,对促进本省地源性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在畜牧业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地源性饲料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主要地源性饲料资源开发与应用
7
作者 熊云霞 吴绮雯 +1 位作者 高开国 王丽 《广东饲料》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近年由于国际局势动荡、国际贸易关系复杂,我国畜禽常用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因此,除常规饲料粮增产外,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实现种养结合,也是我国畜牧养殖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地源性... 近年由于国际局势动荡、国际贸易关系复杂,我国畜禽常用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因此,除常规饲料粮增产外,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实现种养结合,也是我国畜牧养殖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地源性饲料是指经过饲料化加工处理后可规模化饲用的地方性饲料资源,其开发与应用将有助于缓解饲料资源紧缺,降低饲料原料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及碳排放,降低养殖成本,实现生态养殖和循环健康发展。广东省农作物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本文主要综述广东省地源性各类饲料资源及分布,对促进本省地源性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在畜牧业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地源性饲料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病学监测及遗传进化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彩艳 廖申权 +6 位作者 戚南山 廖晓萍 孙阮洋 方亮星 周宇峰 李林林 孙铭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目的】明确广东地区鸭疫里默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的血清型、耐药状况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从规模化鸭场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利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试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分析药物的... 【目的】明确广东地区鸭疫里默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的血清型、耐药状况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从规模化鸭场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利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试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分析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序列特征并构建核心基因组遗传进化树。【结果】共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168株,血清1、2、3、5、6、7、8、10型均有流行,血清1型的菌株高达54.17%(91/168),其次为2型,占27.97%(47/168)。48株代表性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盐酸环丙沙星表现高度耐药,耐药率均超过80%;对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低于30%。受试菌株对5~12种药物耐药,共有44种耐药谱型。成功获得46株菌株全基因组序列,共检出6种耐药基因,其中,耐药基因erm(F)和tet(X)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3.91%(34/46)和82.60%(38/46),同时携带2种以上耐药基因的菌株占95.65%(44/46)。18株(39.13%,18/46)菌株ST分型成功,分属11个ST型。所有测序菌株与数据库中来自中国的菌株在遗传进化关系上最接近,主要存在于优势克隆群系Clade 1和Clade 3中。【结论】本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为1型,耐药性严重,所携带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具有一定相关性,ST型呈多样性,与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数据库中来自我国菌株的遗传背景相近。研究结果可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免疫预防与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掌握鸭疫里默氏杆菌遗传进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 耐药性 遗传进化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田无人农场关键技术研究与建设实践 被引量:50
9
作者 罗锡文 胡炼 +5 位作者 何杰 张智刚 周志艳 张闻宇 廖娟 黄培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索和推广无人农场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对大田无人农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无人农场作业环境、作业对象和作业机械装备信息的数字化感知技...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索和推广无人农场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对大田无人农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无人农场作业环境、作业对象和作业机械装备信息的数字化感知技术;土地整治、耕整、种植、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方案的智能化决策技术;农机自动导航和农机精准作业的精准化作业技术;农作物生长、农机运维和农场经营管理的智慧化管理技术。2020年在广东增城创建全球首个无人农场,实现了五大功能,包括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21年广东增城水稻无人农场种植的优质丝苗米十九香产量达到9934.35 kg/hm^(2),比当地的平均产量高32%;2023年湖南益阳千山红镇再生稻无人农场两季产量达到17988 kg/hm^(2),说明了人不下田也能种地,也能种好地。截至2023年11月,在国内15个省启动了30个无人农场的建设,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4种作物,实践结果证明了无人农场和智慧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提供了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无人农场 水稻 智能农机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农机作业环境感知技术综述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万欢 欧媛珍 +3 位作者 管宪鲁 姜锐 周志艳 罗锡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共18页
推进农业装备智能化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环境感知是农业装备智能化的首要条件。然而,农业环境的动态变化和非结构化特性限制了无人农机的环境感知能力。该文对无人农机的作业环境信息感知技术进行全面梳理,首先介绍了无... 推进农业装备智能化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环境感知是农业装备智能化的首要条件。然而,农业环境的动态变化和非结构化特性限制了无人农机的环境感知能力。该文对无人农机的作业环境信息感知技术进行全面梳理,首先介绍了无人农机作业环境的典型要素和各类感知传感器,并分析了不同传感器的优缺点,然后分别从障碍物感知、作物行感知和农田边界及高程信息感知等方面,对无人农机作业环境信息感知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讨论了无人农机作业环境信息感知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旨在推动环境感知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促进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传感器 无人驾驶 环境感知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河源特色油茶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对策 被引量:13
11
作者 林颖怡 汪勇 李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17,共6页
利用南方适宜地区的丘陵山地资源发展油茶产业是未来解决我国油脂行业自给率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河源市是广东省特色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有多年种植油茶的传统。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河源市特色油茶产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也面临机遇... 利用南方适宜地区的丘陵山地资源发展油茶产业是未来解决我国油脂行业自给率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河源市是广东省特色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有多年种植油茶的传统。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河源市特色油茶产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也面临机遇和挑战。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综述了河源市油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地油茶产业存在的良种资源缺乏、缺乏对油茶品种的科学性认识、配套资金补贴不充足、品牌知名度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增加油茶产业资金扶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推广成果转化、加强推广宣传并打造全国知名品牌、有效整合资源优化加工生产布局等相应对策,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产业 广东河源 发展历程 发展现状 高质量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猪种质资源利用与育种生物技术创新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塑天 孟繁明 李剑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134-143,共10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广东是国内猪肉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地方猪遗传资源丰富,优质猪种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具有肉质好、繁殖力强,适应性好、耐热、抗逆抗病能力佳等特点。但随着国外更适合大规模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广东是国内猪肉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地方猪遗传资源丰富,优质猪种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具有肉质好、繁殖力强,适应性好、耐热、抗逆抗病能力佳等特点。但随着国外更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快大型猪种引入,地方猪的市场占有率受到强烈冲击。我国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样的地方猪种质资源,地方猪种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的源泉,因此多年来我国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地方猪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介绍了蓝塘猪、小耳花猪、大花白猪和粤东黑猪等优质种质资源的特点及相关利用研究,并综述了人工授精、体细胞核移植、基因组选择、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地方猪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广东地方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猪种质资源 分子育种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一起仔猪病毒性腹泻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跃 张长春 +11 位作者 刘光裕 高梦源 符超俊 邢家宝 徐思佳 邝麒元 刘静 高校鹏 王衡 龚浪 张桂红 孙彦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79-3589,共11页
为了确定2023年春季广西贺州地区猪场仔猪腹泻病原,采用宏转录组测序技术筛查该地区猪群发病和感染情况,为当地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采集2023年3月广西贺州地区10 km范围内6个相邻并同时暴发腹泻的猪场仔猪的肛拭子和粪便,运用M... 为了确定2023年春季广西贺州地区猪场仔猪腹泻病原,采用宏转录组测序技术筛查该地区猪群发病和感染情况,为当地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采集2023年3月广西贺州地区10 km范围内6个相邻并同时暴发腹泻的猪场仔猪的肛拭子和粪便,运用MGISEQ 200测序平台进行宏转录组测序开展猪病原感染组学研究,系统性地筛查该区域仔猪腹泻的病原谱,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最主要病毒进行确认,定量分析各病原的丰度并选取鉴定到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Pearson分析解析病原混合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通过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这些样品中共检测到17种致病性细菌、12种病毒和3种寄生虫。病毒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代表的腹泻相关病毒为主,包括猪札幌病毒(porcine sapovirus, SaV)、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 PKV)、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 PAstV)、猪猴禽猪肠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 PSV)、轮状病毒A(rotavirus, RVA)等;细菌主要包括3种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3种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2种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等;寄生虫包括两种滴虫和碘阿米巴原虫。来自5个场区的PEDV刺突基因(spike gene,S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毒株均属于G2c簇群,毒株之间核苷酸相似性为99.99%,毒株S基因存在重组情况;其中,一发病猪场还检测到P[6]基因型的rotavirus A部分VP4序列,与人源轮状病毒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此外,在4个猪场检测到2种以上的仔猪腹泻相关病毒,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提示,此区域存在腹泻病原多谱系共同流行的情况。病原相关性分析显示,PEDV/PSV(P<0.001)、PEDV/猪环曲病毒(porcine torovirus, PToV)(P<0.001)和PEDV/PAstV(P<0.05)有显著的负相关,而PEDV/PKV(P<0.05)有显著的正相关。以上结果提示,在该地区相邻养殖区域中,仔猪腹泻的病原谱具有多样性,其中,直接致病病原是PEDV,同时,PEDV与样品中其他腹泻相关病毒之间存在关联。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该地区仔猪腹泻病原的感染谱,并鉴定出导致腹泻发生最直接的病原体;同时也能分析小范围养殖区域内腹泻相关病原的相关性,为该区域仔猪腹泻疾病防控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转录组测序技术 仔猪腹泻疾病 病原识别 PEDV 遗传进化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主要肉鸽品种的养殖概况及育种现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柏嘉 刘佳涵 +4 位作者 杨岱杰 宋梦萍 张梦环 黄运茂 张续勐 《广东饲料》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东省目前肉鸽产业的主要品种:石岐鸽、佛山鸽、银王鸽、白羽王鸽、美国王鸽、卡奴鸽、杂交王鸽、深王鸽、广东肉鸽、良田王鸽、泰深鸽、新白卡鸽、天翔1号、2号肉鸽的生长和繁殖性能等种质概况,饲养方式和环境等养殖概...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东省目前肉鸽产业的主要品种:石岐鸽、佛山鸽、银王鸽、白羽王鸽、美国王鸽、卡奴鸽、杂交王鸽、深王鸽、广东肉鸽、良田王鸽、泰深鸽、新白卡鸽、天翔1号、2号肉鸽的生长和繁殖性能等种质概况,饲养方式和环境等养殖概况以及育种现状,并对今后开展系统高效的育种研究工作,培育满足广东省消费者需求的肉鸽品种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生长性能 繁殖性能 育种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贞明 余苗 +4 位作者 容庭 刘志昌 李书宏 马现永 陈卫东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3期52-56,79,共6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目前,水产养殖业不仅大量消耗水资源和营养物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负担。鱼菜共生技术的诞生,有效解决当下水产养殖带来的诸多问...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高密度养殖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目前,水产养殖业不仅大量消耗水资源和营养物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负担。鱼菜共生技术的诞生,有效解决当下水产养殖带来的诸多问题。鱼菜共生技术是一种新型复合农业耕种体系,具有低碳节约、简单方便、产量高及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该文围绕鱼菜共生技术的发展史、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功能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鱼菜共生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 水产养殖 技术 系统 鱼类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品保鲜包装材料与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乾坤 康桦华 +2 位作者 刘梦竹 涂杜 徐志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8,共13页
目的 对现阶段肉品保鲜包装材料及相应的包装新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肉类食品保鲜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当前肉类食品使用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技术,综述真空包装、气调包装、智能包装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存在的... 目的 对现阶段肉品保鲜包装材料及相应的包装新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肉类食品保鲜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当前肉类食品使用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技术,综述真空包装、气调包装、智能包装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论 包装可对肉品起到直接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肉品的货架期。新型包装材料及配套包装技术的应用对提升肉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未来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新型肉类食品包装材料及不同包装技术间的结合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保鲜 包装材料 包装技术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饲料化利用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艺燕 田志梅 +4 位作者 刘志昌 李家洲 李贞明 马现永 陈卫东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0年第6期1-5,10,共6页
大力推进废弃物饲料化利用,解决饲料短缺,是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主要有果蔬废弃物或残渣、糖蜜、甘蔗渣、酒糟、醋渣以及各种加工废水等。这些废弃物存在营养缺陷,且适口性差。本文主要综述... 大力推进废弃物饲料化利用,解决饲料短缺,是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主要有果蔬废弃物或残渣、糖蜜、甘蔗渣、酒糟、醋渣以及各种加工废水等。这些废弃物存在营养缺陷,且适口性差。本文主要综述了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饲料化利用技术,即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综合使用方法。物理法分为干制、切短与粉碎、浸泡、蒸煮、热喷与膨化、蒸汽爆破、制粒与压块、照射,所得饲料适用于大部分动物。化学法主要是碱化和氨化,所得饲料适用于反刍动物。生物法分为酶处理、微生物处理、水生生物处理和昆虫过腹技术,生物法处理所得饲料适用于大部分动物。联合使用以上方法,能更好地将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废弃物转变为动物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废弃物 饲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研究进展:应用纳米生物技术获取作物信息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家其 吴晗 +4 位作者 陶云鹏 徐雯颍 戚杰 叶婷 吴洪洪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11期1-6,共6页
智慧农业离不开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作物信息的有效和实时获取。传统手段监测作物信息存在如破坏性取样、精度或分辨率不够等一些局限性。而蓬勃发展的纳米生物技术则为作物信息的实时高效获取提供新的途径。文章将从识别胁迫信号分子的纳... 智慧农业离不开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作物信息的有效和实时获取。传统手段监测作物信息存在如破坏性取样、精度或分辨率不够等一些局限性。而蓬勃发展的纳米生物技术则为作物信息的实时高效获取提供新的途径。文章将从识别胁迫信号分子的纳米感应元件、递送遗传编码传感器的纳米载体以及可穿戴纳米元件等方面介绍纳米生物技术获取作物信息的方法途径以及相关的一些研究进展。文章将不仅有利于了解更多的高效实时作物信息获取方法,而且有利于从更丰富的维度去理解智慧农业内涵和可能的一些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感应元件 胁迫信号分子 可穿戴传感器 智慧农业 作物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方猪遗传改良现状及新技术应用研究
19
作者 董博 孙艺秋 +6 位作者 陈俊鹏 陈细浩 吴无畏 邢珂 刘馨乐 魏文康 贝锦龙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8期110-115,共6页
该文综述广东地方猪品种种质资源及遗传改良技术应用情况,提出全面收集和科学保存广东地方猪遗传资源的思路,摸清广东生猪遗传改良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加强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实施前沿技术研究攻关计划。
关键词 广东 生猪 种质资源 遗传改良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生物炭协同修复农业环境中的多元污染物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冲 杨亚楠 +1 位作者 王翠霞 郑海鑫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7,共12页
农业环境污染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了重大挑战,对其开展有效治理已刻不容缓。基于微生物的农业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效率高、成本低,且不造成二次污染,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微生物耦合生物炭可进一步提高其消减环境污染物的效率,且取得了一定的... 农业环境污染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了重大挑战,对其开展有效治理已刻不容缓。基于微生物的农业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效率高、成本低,且不造成二次污染,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微生物耦合生物炭可进一步提高其消减环境污染物的效率,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综述了功能微生物在修复环境污染物中的作用及生物炭负载微生物在当前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现状,然后讨论了生物炭负载微生物技术在修复效率与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技术的发展提出微生物与生物炭协同修复技术可深入研究的方向,为了解相关修复技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农药残留 水体富营养化 抗生素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