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熹复原理解论系统之重构——两种“以意逆志”理解实践和阐述的结合 |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学术工作坊笔谈 |
黄子平
李庆西
韩少功
陈思和
许子东
李杭育
陈晓明
王尧
宗仁发
张清华
洪治纲
来颖燕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文心雕龙》与《汉书·艺文志》渊源关系研究 |
汪春泓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4
|
史传文体之“作”与“修”的矛盾 |
汪春泓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疏证——兼论《史记》“实录”与“尚奇”之矛盾 |
汪春泓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
6
|
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三思 |
汪春泓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7
|
当代文学中的“遗产”和“债务” |
许子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8
|
重读《“论‘文学是人学’”批判集(第一集)》 |
许子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9
|
武化到文化之转变——论汉大赋的形成 |
汪春泓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10
|
近年来“中国电影学派”话语的构建:几点反思与质疑 |
鲁晓鹏
龚浩敏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11
|
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
许子东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2
|
现代文学批评的不同类型 |
许子东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3
|
在汉代诗学背景下看曹丕、曹植诗歌之比较 |
汪春泓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14
|
问答体:《庄子》成篇结构和思辨模式的新视角 |
汪春泓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5
|
文言语体和冲淡风格:《山窗小品》论 |
陈德锦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6
|
“奴隶”、“奴才”与“奴隶性”——重读《阿Q正传》 |
许子东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17
|
文、笔之辨:邹阳于“文”发轫之功绩--关于“狱中上书”之一瞥 |
汪春泓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18
|
20世纪90年代香港散文研究 |
陈德锦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19
|
《郁达夫新论》跋 |
许子东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4 |
0 |
|
|
20
|
南朝鲜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李章佑
金一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