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产品价格冲击下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研究——基于山西与全国的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康杰 景普秋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9,139,共10页
经济增长短期波动强烈是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型区域的典型特征,经济波动强烈对长期稳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分析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强烈波动及其福利损失的基础上,着重从矿产品价格冲击的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进行解释。通过... 经济增长短期波动强烈是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型区域的典型特征,经济波动强烈对长期稳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分析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强烈波动及其福利损失的基础上,着重从矿产品价格冲击的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进行解释。通过山西与全国的比较发现,资源型省份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强度高于全国,而且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造成了长期增长缓慢、消费需求不足而预防性储蓄过多、收入差距与失业问题突出等方面的福利损失。对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强烈的原因,研究发现煤炭价格波动是导致资源型省份山西经济波动强烈的原因,煤炭价格波动通过价格直接效应、投资效应、资源依赖效应带来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强烈。最后指出平抑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稳定基金制度调节矿产品成本构成,二是制定资源型区域"负面清单"明确投资领域,三是根源上要实现产业多元化摆脱资源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 资源诅咒 经济波动 价格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模式及其路径研究 被引量:74
2
作者 孙毅 景普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2-161,共10页
资源型区域面临产业单一、资源损耗、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发展难题。如何跳出资源优势陷阱?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型区域宜选择绿色转型模式,通过产业绿色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变,步入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轨道。这... 资源型区域面临产业单一、资源损耗、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发展难题。如何跳出资源优势陷阱?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型区域宜选择绿色转型模式,通过产业绿色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变,步入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轨道。这是介于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与理想的"绿色"发展模式之间的"寻优"模式,经历"深褐色"、"褐绿色"、"浅绿色"的转变与跨越,最终进入"深绿色"发展阶段,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 绿色转型 黑色发展模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郭淑芬 马宇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79,共8页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发展战略。资源型区域常常会面临资源枯竭、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诅咒"问题,其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严峻挑战,及时了解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对促进其走向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发展战略。资源型区域常常会面临资源枯竭、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诅咒"问题,其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严峻挑战,及时了解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对促进其走向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理论推演分析,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提出创新支持能力与转型支持能力是该类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子能力,并从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社会支持能力、创新支持能力、转型支持能力六个子能力系统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以及距离协调度测算法,以典型资源型省域山西省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前后各两个时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级及其协调度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度比较。结果表明:2010年"综改区"设立后,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由2007年的IV级弱持续发展水平提升到了2014年的Ⅱ级中可持续发展水平。但环境支持能力与转型支持能力两个子能力系统仍处在较低水平。同时,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内六大子能力系统的协调度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环境支持能力与其他各子能力系统极度不协调的现象。实证结果对山西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也反映了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 可持续发展能力 协调度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卫芳 薛天培 崔云昊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以2010—2020年黄河流域的37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和科技创新四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时空演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自相关空间分析方法进行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并深刻分析黄河流域资源型城... 以2010—2020年黄河流域的37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和科技创新四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时空演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自相关空间分析方法进行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并深刻分析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时序变化整体上以2013年为分水岭,前期保持平稳、后期不断上升。从空间格局演变角度看,总体上呈现出一个“中低质量转型城市分布零散,高质量转型城市片状分布”的空间布局。科技创新为当前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首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城市转型升级中的驱动作用,促进政府部门、企业、学术界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城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资源型城市 时空格局 阻力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转型 被引量:11
5
作者 裴耀琳 郭淑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1,共6页
文章以中国10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越合理、越趋于初级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越大,对处于不同成长周... 文章以中国10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越合理、越趋于初级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越大,对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资源型城市,仅成熟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能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研究期内,数字经济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两条作用路径尚不成立,但在纳入资源禀赋这一条件变量后发现,较低的资源禀赋水平能强化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还能使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形成双轮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资源禀赋 产业结构转型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动态演进、空间差异及收敛性
6
作者 边志强 张倩华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7,377,共14页
[目的]揭示资源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特征,以期为其明晰土地利用状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6—2020年我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的数据,在使... [目的]揭示资源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特征,以期为其明晰土地利用状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6—2020年我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的数据,在使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结合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及固定效应模型,对资源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和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总体上,资源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考察期内年平均增长1.363%;分区域来看,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绝大多数年份表现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区域差异格局;分成长阶段来看,呈再生型>成熟型>成长型>衰退型的梯度差异特征;从空间分布来看,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处于中低区间,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和非均衡性特征。2)就动态演进而言,总体及各成长阶段城市的核密度曲线均在波动中右移,且主峰高度下降,宽度变大,右拖尾显著,多峰形态逐渐显现,表明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但下行压力明显,不平衡性加剧,呈一定的发散态势和极化现象。3)从空间差异来看,总体及各成长阶段资源型城市内部及其之间的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差异呈上升趋势,区域内差异及超变密度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由收敛检验可知,考察期内,总体及各成长阶段资源型城市的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未能出现σ收敛,即地区差异在扩大。但同时,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趋势显著存在,即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增长速度趋同,逐渐向稳态发展。[结论]应科学认识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内涵范畴及现实价值,优化土地利用政策,统筹协调,因地制宜,以全面提升资源型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分布动态 空间差异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依赖与市级开采地经济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龙 高雯昊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38-147,共10页
学术界更多关注资源依赖对国家层面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从“地方性资源诅咒”角度分析资源依赖对地区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较为稀缺。文章以114个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资源依赖对地市级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不利影响。进一... 学术界更多关注资源依赖对国家层面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从“地方性资源诅咒”角度分析资源依赖对地区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较为稀缺。文章以114个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资源依赖对地市级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源依赖主要通过挤出制造业而伤害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投资可以缓解资源依赖的不利影响。此外,物质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投入也是“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因素。资源依赖对再生型和东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大,对成熟型、衰退型和中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不利影响较弱,而对成长型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依赖 经济发展 传导机制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倩华 边志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4,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1年中国152个老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该政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1年中国152个老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该政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这一结论在经过多轮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这一影响存在明显的推广效应。(2)机制检验表明,示范区建设能够通过产业集聚、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三条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3)异质性分析发现,示范区建设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效应在老工业城市和集群式示范区中更为显著,在资源型城市与单一式示范区中相对较弱,在复合型城市中尚未显现。研究结论:应持续优化并推进示范区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强化环境规制与支持技术创新,因地制宜细化政策安排,探索多元化产业转型路径,合力推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资源型城市 老工业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影响——基于黄河流域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边志强 张倩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9,共9页
本文基于2006~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9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1)2006~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本文基于2006~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9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1)2006~2022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总体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一般协调;(2)黄河流域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具有显著而稳健的“倒U型”影响;(3)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上述“倒U型”影响得以发挥的两条内在机制;(4)黄河流域经济增长压力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倒U型”影响仅显著存在于资源型城市和中上游城市。研究结论可为黄河流域持续有效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提供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维度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经济增长压力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倒U型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绿色责任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敏 赵国浩 张宝建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1-166,共6页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人类生产和居住空间产生了负面影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迫在眉睫,而企业绿色责任的承担对于顺应绿色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企业,其绿色责任的承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绿色发...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人类生产和居住空间产生了负面影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迫在眉睫,而企业绿色责任的承担对于顺应绿色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企业,其绿色责任的承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绿色发展意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文章以资源型企业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对于地方政府行为下企业绿色责任承担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解构资源型企业绿色责任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政府行为下企业产生的应对行为进行了情景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企业绿色责任承担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行为 企业绿色责任 资源型企业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目标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边志强 钟顺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95-4408,共14页
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双赢的关键在于提升碳排放效率.基于2006~2020年我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在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考察了经济增长目标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 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双赢的关键在于提升碳排放效率.基于2006~2020年我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在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考察了经济增长目标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考察期内,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且不同区域以及成长阶段分类视角下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基准回归表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目标提高会显著降低碳排放效率,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克服内生性等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抑制技术创新和强化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目标降低碳排放效率的两条基本路径;层层加码现象检验表明,不同层级的加码行为均会对资源型城市的碳排放效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经济增长目标对碳排放效率的降低效应仅在中部、西部、成熟型、衰退型资源型城市以及2013年前或2015年前的样本中显著存在,且随着目标超额完成度的提高,上述负向影响越发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碳排放效率 资源型城市 超效率SBM模型 层层加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评价——来自中国114个地级市的检验 被引量:30
12
作者 聂雷 王圆圆 +1 位作者 张静 张宇硕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52,共12页
展开绿色转型绩效评价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4个资源型地级市的绿色转型绩效进行测度,继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了不同... 展开绿色转型绩效评价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4个资源型地级市的绿色转型绩效进行测度,继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了不同类型城市的绿色转型绩效差距及其来源。结果表明:首先,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绩效的高低主要依赖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效果,环境转型绩效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然后,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转型发展存在周期性特征,但由于四类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途径不同,转型效果也存在差异;最后,城市绿色转型总体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成长型和再生型城市的组内差距整体都呈现扩大的趋势,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组内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成长型和再生型城市之间的差距最大,均值为0.1585,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之间的差距最小,均值为0.0858,组内差距的缩小是总体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转型绩效 主成分分析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到边缘:区域创新研究的地理转向
13
作者 任建辉 裴彬杰 覃成林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52,共10页
当前研究区域创新的学者将注意力由核心区转向边缘区,认为创新不仅发生在核心区,也发生在边缘区。从创新地理来看,边缘区不是同质的,因此,应解构创新空间格局的核心—边缘二元对立框架,将边缘区重新定义为动态的、关系性的中性概念。为... 当前研究区域创新的学者将注意力由核心区转向边缘区,认为创新不仅发生在核心区,也发生在边缘区。从创新地理来看,边缘区不是同质的,因此,应解构创新空间格局的核心—边缘二元对立框架,将边缘区重新定义为动态的、关系性的中性概念。为了更好地拓展和深化边缘区创新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边缘区创新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其一,从单一地理边缘到多维政治、经济、网络边缘的边缘区概念重构;其二,关于边缘区创新可能性的理论争辩;其三,补偿与开发双重战略驱动的边缘区创新模式。研究表明,边缘区创新具有显著异质性,其成功案例多通过非传统创新路径(如绿色创新、社会创新)突破区位约束。总体上,关于边缘区创新的研究仍然是薄弱的,亟待加强。未来关于边缘区创新的研究应重视构建边缘区及边缘区创新概念体系,建立多维度边缘区创新分类框架,积极开展对中国等非西方语境下边缘区创新机制及策略的探索,丰富边缘区创新的经验事实和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边缘 边缘区创新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流空间视角下中部地区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任娇 石新娅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3,共8页
“流空间”视角下,区域空间组织形态的变化推动城市体系向网络化转变。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全国或城市群视域,中部地区城际联系网络格局尚不明晰。通过构筑创新合作、企业关联和交通联系的多重流网络,对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的网络空间结构... “流空间”视角下,区域空间组织形态的变化推动城市体系向网络化转变。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全国或城市群视域,中部地区城际联系网络格局尚不明晰。通过构筑创新合作、企业关联和交通联系的多重流网络,对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的网络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并探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部地区城市网络呈现多中心区域性集聚的特征,以长沙、武汉、郑州、合肥为核心形成了“三角形”的骨干网络,非均衡特征明显。(2)区域社群结构呈现5个或6个社区,其分布与行政区的地缘结构趋于一致,“核心-边缘”特征显著,城际要素流动的边界阻隔效应明显,跨省域联动发展效应有待提升。(3)多维邻近性和城际发展差距对于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形成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城市之间的组织邻近、制度邻近、创新基础差距是驱动中部地区城市网络形成的核心要素,而产业邻近、经济规模差距对于多维网络的异质结构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空间结构 多重性 影响因素 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供应链视角
15
作者 贺彦君 孟勇 马伟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8-173,共6页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绩效和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也是优化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利用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中客户与供应商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绩效和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也是优化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利用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中客户与供应商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提升供应商全要素生产率,且这一结论在供应链关系紧密程度高、供应链持续时间长和供应商规模小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可通过释放数字溢出效应、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提高资产利用率来提升供应商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供应链管理 风险管理能力 资产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奖惩机制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张倩华 边志强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0-989,共10页
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奖惩机制改革(简称“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项针对空气污染的环境规制,能同时兼顾环境、气候与经济效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探讨该政策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对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发展具有... 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奖惩机制改革(简称“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项针对空气污染的环境规制,能同时兼顾环境、气候与经济效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探讨该政策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对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06−2021年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生态补偿机制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①生态补偿机制能够发挥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且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非随机选择问题、异质性处理效应、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和控制其他政策干扰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受限于“能源替代效应”与“高碳锁定效应”,政策的协同降碳效果较弱。②机制检验表明,生态补偿机制能够发挥波特效应、集聚效应与结构效应,进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③异质性分析显示,生态补偿机制的减污效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稳定性,而降碳与增长效应则在不同考核周期、奖惩形式、系数设计与系数额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应积极总结经验,完善机制细则,扩大试点范围,畅通传导渠道,因地制宜实施方案,为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精准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渐进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弓志刚 郭润 +1 位作者 马慧强 李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87,共5页
文章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对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均呈... 文章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对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均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三级阶梯状格局。西南地区的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在样本期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西北地区则略有下降,中部地区有所提升,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前期发展水平较高,但目前提升乏力。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实现了从较低水平协调向中等水平协调过渡,但提升幅度较小。我国目前基本上实现了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同步发展,而旅游经济则严重滞后于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旅游公共服务 人口城镇化 耦合协调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区域多维贫富差距及其治理——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康杰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4期67-73,共7页
扭转贫富差距拉大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贫富差距悬殊的资源型区域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基于矿业收益分配使用的偏差性分析了资源型区域多维贫富差距的形成,矿业收益的波动在"荷兰病"效应下带来了行业贫富差距... 扭转贫富差距拉大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贫富差距悬殊的资源型区域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基于矿业收益分配使用的偏差性分析了资源型区域多维贫富差距的形成,矿业收益的波动在"荷兰病"效应下带来了行业贫富差距,矿业收益分配的耗散在贪婪效应下导致了"利益群体—普通民众"贫富差距,矿业收益误用中财富配置的空间效应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资源诅咒"效应导致了资源型区域与非资源型区域的贫富差距。山西的煤炭开发历程也显示了资源型区域多维度贫富差距的存在。贫富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矿业开发主导的资源型经济缺乏包容性、普惠性,基于此,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提出了治理资源型区域贫富差距的思路:通过调节矿业繁荣缩小行业贫富差距,矿业收益共享治理"利益群体—普通民众"贫富差距,优化矿业收益使用的空间布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破解"资源诅咒"提升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富差距 资源型区域 矿业收益 “资源诅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约束下的城乡均衡性制度选择——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19
作者 薛曜祖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1,共5页
当前,我国逐步开始注重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在制度方面,改变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转向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城乡资源的统一配置、合理流动和一体化布局,更多地关注农村和农民利益。将资源优化配置作为约束... 当前,我国逐步开始注重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在制度方面,改变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转向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城乡资源的统一配置、合理流动和一体化布局,更多地关注农村和农民利益。将资源优化配置作为约束性目标条件,构建城乡均衡性制度选择模型。研究得出城乡均衡性发展的三个制度临界点和四个阶段,并得到每一个阶段制度选择的条件,为政府及相关非政府组织、乡镇企业、行业协会等公共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优化配置 城乡统筹 城乡均衡发展 制度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场势的江苏省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聂雷 邵子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4-440,共7页
将资源场势理论运用到建设用地的空间配置领域,计算了江苏省2001—2010年13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资源势、消耗势、资源-消耗势,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全省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均衡性。结果表明,建设用地资源势趋于集中分布在苏南... 将资源场势理论运用到建设用地的空间配置领域,计算了江苏省2001—2010年13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资源势、消耗势、资源-消耗势,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全省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均衡性。结果表明,建设用地资源势趋于集中分布在苏南地区,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由正向负转变的特征。消耗势的分布与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大致相同,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态势,但重心有向苏北转移的迹象。江苏省土地资源禀赋与利用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错位现象,资源配置呈空间不均衡性且有上升趋势。其中,以无锡、南通、苏州3市增加最多,分别增加2.00、1.33、1.19。扬州、泰州、南通、淮安、盐城属于典型的配置不均衡(-)型,其他各市则在不均衡(-)型和不均衡(+)型间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土地资源-消耗势 建设用地 配置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