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农业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华琳 周成 王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76,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与旅游等产业协调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山西省农业旅游产业(以下简称:农旅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研究发现:2006-2020年,山西省农业和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发展趋势,但农业发展子...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与旅游等产业协调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山西省农业旅游产业(以下简称:农旅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研究发现:2006-2020年,山西省农业和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发展趋势,但农业发展子系统整体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农旅产业协调发展等级从2006年开始经历了中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达到协调水平几个阶段,未来产业间协调水平提升空间较大。由此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加大资源整合力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旅深度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旅游产业 乡村振兴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阳泉市旅游业碳均衡分析与低碳发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姝晓 程占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4,共11页
以山西省阳泉市为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估算2011—2017年阳泉市生态系统碳汇与旅游业碳源进行旅游业碳均衡分析,并将阳泉市测算结果与东部或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探寻阳泉市低碳旅游发展方式,为中西部城市的转型... 以山西省阳泉市为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估算2011—2017年阳泉市生态系统碳汇与旅游业碳源进行旅游业碳均衡分析,并将阳泉市测算结果与东部或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探寻阳泉市低碳旅游发展方式,为中西部城市的转型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结果显示:阳泉市生态系统年均碳汇为38.17万吨,其中农田生态系统贡献率最大,但主要依靠较大的农耕面积,而农业生产的低效高耗将影响其碳汇发展;草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碳汇潜力,未来能够抵消部分因城市发展而带来的农田碳汇损失。旅游业年均碳源4.19万吨,其中旅游活动是最大的碳源,而旅游交通虽然是主要碳源但碳排放总量很小,和旅游住宿一样,二者受经济发展程度影响较大;旅游业碳均衡呈现赤字状态,年均-2.04万吨,生态系统能够为旅游业提供的碳汇仅能补偿旅游所产生碳源的51%,阳泉市旅游业是一个碳源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均衡 碳源 碳汇 低碳旅游 阳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基于山西上党高地潞绸织造技艺的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火彦昌 赵巧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2,共7页
活化传承是新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提出的新要求。潞绸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实现活态传承的现实问题。从潞绸的传承实践来看,呈现出以山西上党高地为中心的原生地原生传承与原生地次生传承相互嵌套... 活化传承是新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提出的新要求。潞绸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实现活态传承的现实问题。从潞绸的传承实践来看,呈现出以山西上党高地为中心的原生地原生传承与原生地次生传承相互嵌套的模式,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潞绸产品的跌宕起伏演绎了一个地方性丝绸产品"发端—繁荣—低谷—振兴"的传承谱系,并且突破原生传承的地域和文化局限,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也培育了当地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为上党高地潞绸的原生地次生传承奠定了经济和社会基础;二是上党高地及周边地区潞绸配套产业的变迁和发展,为潞绸原生地传承模式的实践提供了社会和文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潞绸织造技艺 活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省太行板块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萍 程占红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0-75,共6页
发展旅游业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太行板块为例,分析了其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基于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通过市场细分,推动精准营销;利用大数据,推动创新营销;加强核心品牌建设,推动品牌营销;联... 发展旅游业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太行板块为例,分析了其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基于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通过市场细分,推动精准营销;利用大数据,推动创新营销;加强核心品牌建设,推动品牌营销;联动消费者,发展服务营销;利用地理环境资源,发展影视营销;利用民俗特色,发展节庆营销;加强客源地营销,发展惠民营销等旅游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板块 SWOT分析 旅游营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性比较分析的旅游地环境冲突影响因素——以五台山景区为例
5
作者 李洋洋 张甜 +2 位作者 赵振斌 张建荣 李小永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8,共12页
环境冲突是旅游地主客冲突的主要内容之一,探寻环境冲突的影响因素对于旅游地空间规划和冲突化解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以五台山景区为例,通过扎根理论与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究了环境冲突在居民与游客2个群体中的... 环境冲突是旅游地主客冲突的主要内容之一,探寻环境冲突的影响因素对于旅游地空间规划和冲突化解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以五台山景区为例,通过扎根理论与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究了环境冲突在居民与游客2个群体中的主观呈现,并进一步分析了引发感知环境冲突的多重路径。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居民与游客感知旅游地环境冲突类型具有同一性与异质性,景区管理混乱是2个群体冲突感知同一性的具体表达,异质性则体现在居民更多关注游客不当行为,而游客则更重视旅游地环境功能单一;(2)以节假、秩序与设施为代表的核心冲突条件表明,主观空间占有与体验权的错位是引致2个群体感知环境冲突产生的关键要素;(3)规范失效是导致文化旅游地环境冲突的特殊因素,在居民和游客群体中均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冲突 主客冲突 定性比较分析 文化旅游地 五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旅游价值导向调节下地方依恋维度的亲环境驱动效应 被引量:17
6
作者 曲颖 吕兴洋 沈雪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6,共11页
培育大众亲环境游客对目的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学界对此的深入研究却很贫乏。立足于大众游客的环境心理特点,文章通过概念模型构建与检验,探究其亲环境行为欲望产生过程中外加驱力(地方依恋维度)和内在障碍(大众旅游价... 培育大众亲环境游客对目的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学界对此的深入研究却很贫乏。立足于大众游客的环境心理特点,文章通过概念模型构建与检验,探究其亲环境行为欲望产生过程中外加驱力(地方依恋维度)和内在障碍(大众旅游价值导向维度)的互动效果。以三亚的国内大众游客为样本,经因子分析和阶层多元回归分析,文章发现:(1)大众旅游价值导向两维度中",维护旅游功能"的亲环境阻碍力度更大;(2)地方依赖和地方情感都显著预测大众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欲望,但后者的驱力和抵御调节能力都明显更强;(3)地方认同发挥亲环境驱动负效应,且这一效应在大众游客情境下易受到积极调节。文章最后汇报了研究的总结论、结论探讨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旅游价值导向 外加驱力 地方依恋 亲环境行为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碳均衡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峥 程锦红 程占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063-8075,共13页
碳均衡分析是新时期旅游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立足"源-汇"视角,运用旅游碳赤字测度模型和Theil指数研究了2008-2017年中国旅游业碳均衡状态及其区域差异,并基于K-means cluster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探究了各省... 碳均衡分析是新时期旅游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立足"源-汇"视角,运用旅游碳赤字测度模型和Theil指数研究了2008-2017年中国旅游业碳均衡状态及其区域差异,并基于K-means cluster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探究了各省域碳均衡分布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远高于碳承载力,导致旅游碳赤字均值由515万t上升至1358万t,旅游业发展始终处于碳失衡状态;Theil指数的结果进一步反映了旅游碳赤字存在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地带内差异,而地带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和西部地带内的差异引起的;各省域可以分为旅游业碳排放最低型、旅游碳承载力最高型、旅游碳赤字较高型、旅游碳赤字最高型四类;结合K-means cluster和典范对应分析的结果可以识别出影响碳均衡状态的正负向因子,并为实现各区域旅游业碳均衡指明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均衡 旅游碳赤字 THEIL指数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与推进方向 被引量:48
8
作者 胡静 贾垚焱 谢鸿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5,共7页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回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宏观号召的使命所在,也是解决旅游业面临现实问题矛盾、促进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以分析旅游业多重属性为切入点,探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核心要义与推进方向.提出旅游既是一种经...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回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宏观号召的使命所在,也是解决旅游业面临现实问题矛盾、促进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以分析旅游业多重属性为切入点,探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核心要义与推进方向.提出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业产业事业属性兼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和社会事业的协同发展,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其核心要义是"供给的有效性"和"发展的公平性".供给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多元主体培育,多种业态融合,有效引导需求等;发展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机会公平,利益均衡,过程公正等.同时,以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从创新赋能、文化赋魂、开放赋力、绿色生态、协调高效等方面阐释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向.以期为深化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提供参考,为后续围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构建与水平测度等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供给有效 发展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效率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朱林芳 周燕 马慧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5-102,共8页
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效率影响着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对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也起着促进作用。在分析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效率耦合机理的同时,构建了评价两者的综合指标体系,同时测度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效率影响着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对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也起着促进作用。在分析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效率耦合机理的同时,构建了评价两者的综合指标体系,同时测度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构建综合发展水平矩阵图判别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协调度层次。在分析两者时空演变趋势及耦合协调关系的基础上,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律,为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旅游经济的提质增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旅游效率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时空格局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21
10
作者 高楠 张新成 王琳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2-260,共9页
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测度,建立贝叶斯时空模型对2006—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演化速度和加速度的时空分异趋势、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整体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呈现... 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测度,建立贝叶斯时空模型对2006—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演化速度和加速度的时空分异趋势、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整体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呈现阶段波动上升态势,东中西地区间差异显著,呈现由东至西阶梯递减格局;②局部趋势上,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其发展速度具有正向关联特征,同时加速度增长趋势与其发展速度则呈反向变动特征;③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时空格局是供给和需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资源丰度供给是内部驱动力,产业发展供给是向导力量,经济基础供给是核心驱动力,政策制度供给是外部驱动力,客源市场需求是潜在推力,城乡融合需求是双重驱动力,社会需求是非敏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公共服务 影响因素 机理 贝叶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弓志刚 郭润 +1 位作者 马慧强 李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87,共5页
文章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对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均呈... 文章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对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均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三级阶梯状格局。西南地区的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在样本期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西北地区则略有下降,中部地区有所提升,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前期发展水平较高,但目前提升乏力。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实现了从较低水平协调向中等水平协调过渡,但提升幅度较小。我国目前基本上实现了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同步发展,而旅游经济则严重滞后于旅游公共服务和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旅游公共服务 人口城镇化 耦合协调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发展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 被引量:17
12
作者 鲁欣 周成 夏骕鹔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129,共8页
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是资源型地区的典型代表。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为研究目标,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利用山西省地级市的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组建空间权重矩阵,使... 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是资源型地区的典型代表。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为研究目标,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利用山西省地级市的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组建空间权重矩阵,使用2001—2020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表明,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关系,旅游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且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同时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阻碍作用。在资源型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短期内不宜将旅游业作为替代性支柱产业,但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加强区域合作,构建良好的空间格局,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资源型地区 经济增长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机理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华琳 周成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能促进共同富裕,旅游经济能够作为乡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打造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产业体系,提高农户经济收入。而农村集体经济整合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使...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能促进共同富裕,旅游经济能够作为乡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打造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产业体系,提高农户经济收入。而农村集体经济整合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使空心村提高产业规模,达成脱贫致富目标。本文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切入点,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对应机理以及障碍做出分析,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创新升级,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创造出更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农村经济 乡村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游流与世界遗产依附地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楠 张旭红 +1 位作者 马耀峰 张新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共13页
以中国88个世界遗产依附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入境旅游流与世界遗产依附地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广义矩估计等方法对2000—2017年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已形成“入境旅游流-... 以中国88个世界遗产依附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入境旅游流与世界遗产依附地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广义矩估计等方法对2000—2017年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已形成“入境旅游流-世界遗产依附地”复合系统;两个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具有间断性涨落更迭的波动发展规律;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较低且波幅较小,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格局;两者协调发展是多维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是核心驱动力,旅游从业人员是双重驱动力,社会消费品销售额是向导功能,绿化覆盖率是非必要条件,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是潜在因子,客运总量是非敏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世界遗产 耦合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52
15
作者 张新成 梁学成 +1 位作者 高楠 王琳艳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共23页
网络关注度是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影响力的虚拟映射。文章基于搜索引擎、社交APP和旅游网站数据,提出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倾向强度模型,构建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的空间关联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省级与个体景区两个层面空... 网络关注度是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影响力的虚拟映射。文章基于搜索引擎、社交APP和旅游网站数据,提出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倾向强度模型,构建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的空间关联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省级与个体景区两个层面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并借助二次指派程序法分析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2010—2019年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网络关注度呈阶段性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温点类型多冷点和热点类型少的“钟形分布”结构,且温点类型是关注度上升和差异分化的主要诱因;(2)省级层面空间网络关联密度呈“二次型”上升态势,而网络关联度表现出平缓下降的良性态势,四大功能板块之间联通的正外部性效应逐渐凸显;(3)个体景区层面空间网络结构呈现热点类型、温点类型和冷点类型景区“核心-边缘”分布特征,热点类型景区处于中心地位,而冷点类型景区则处于边缘地带,温点类型景区发挥桥梁作用,且实际旅游流亦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4)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受多维因素共同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文旅资源的地区差异对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红色旅游 关注度 空间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价值共创: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9
16
作者 宋晓 梁学成 +1 位作者 张新成 刘文艺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57,共22页
旅游价值共创通过整合游客和旅游服务提供者的资源,对提升游客体验和促进旅游服务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对旅游价值共创的研究情境、概念界定、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作用结果和研究转向进行了全面回顾和评... 旅游价值共创通过整合游客和旅游服务提供者的资源,对提升游客体验和促进旅游服务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对旅游价值共创的研究情境、概念界定、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作用结果和研究转向进行了全面回顾和评述。在此基础上,从服务生态系统视角提出了包含行为和心理两方面的旅游价值共创概念,构建了旅游价值共创影响因素-共创过程-作用结果的研究框架;结合已有研究中出现的技术转向、整合转向和系统转向,识别出了现有研究的薄弱点,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构建旅游价值共创的理论体系,并为旅游营销和管理实践贡献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价值共创 研究情境 共创机制 研究转向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多元系统协同水平时空演化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新成 高楠 王琳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8-309,共12页
通过建构五元系统耦合模型对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乡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安全保障服务、交通便捷服务、惠民便民服务、公共行政服务协调度进行测算,运用动态演化模型考察了五元子系统运行结果状态及其线性速度演化过程,并通... 通过建构五元系统耦合模型对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乡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安全保障服务、交通便捷服务、惠民便民服务、公共行政服务协调度进行测算,运用动态演化模型考察了五元子系统运行结果状态及其线性速度演化过程,并通过定性比较法探索了五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五元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存在系统协调失衡问题。空间上呈现非均衡化态势,主要缘于东中西地区内及其交叉重叠产生的差异影响。(2)五元系统耦合度空间结构演化呈现多极化趋势,且耦合度线性演化速度趋势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具体热点区呈现快慢交替的周期性特征,温点区步入边际效应递增向递减过渡时期,冷点区则进入上升周期。(3)五元子系统整体改善明显,但各系统间仍存在较大差异,且各子系统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亦成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耦合度偏低的重要原因。(4)我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多元协调发展是五大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服务是敏感因子,安全服务是非敏感因子,交通服务是基础因子,惠民服务是内部支撑力,行政服务是外部支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公共服务 耦合 Bayesian层次时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成因探测——基于因素分解的黄河流域实证 被引量:12
18
作者 田小波 胡静 +1 位作者 贾垚焱 朱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0-470,共11页
立足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阶段性变化,构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讨了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成因。结果表明:(1)新发展阶段,区域旅游业发展既受到传统... 立足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阶段性变化,构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讨了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成因。结果表明:(1)新发展阶段,区域旅游业发展既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新发展理念等新因素的影响,二者共同组成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体系。(2)黄河流域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由下游向上游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异格局,上中游地区内部差异较大,下游地区较小,上中下游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供需不匹配现象。(3)在单一维度和综合维度上,各因素对旅游业发展均有显著的影响,但新因素强于传统因素,各因子的影响力排序具有一致性,旅游业发展受因子间协同作用影响更大。(4)传统因素中消费水平、交通条件和旅游资源禀赋,新因素中创新能力和绿色生产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影响,但其异质性空间效应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水平 高质量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 空间分异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城区旅游化:时空过程、功能转换及关联协调——以甘肃省天水市历史城区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田小波 胡静 +3 位作者 张志斌 贾垚焱 吕丽 徐欣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71-1379,共9页
借助史料、历史地图及谷歌POI数据,运用空间句法和GIS空间分析探讨天水古城自明清以来空间和功能的演化过程及其内在关联。研究发现:①明清以来,天水古城的旅游化经历了传统游憩的普及(明清)、衰落(民国)、停滞(1949—1987年)阶段,现代... 借助史料、历史地图及谷歌POI数据,运用空间句法和GIS空间分析探讨天水古城自明清以来空间和功能的演化过程及其内在关联。研究发现:①明清以来,天水古城的旅游化经历了传统游憩的普及(明清)、衰落(民国)、停滞(1949—1987年)阶段,现代旅游兴起与传统游憩恢复(1988—2000年)及融合创新(2001年至今)阶段。古城传统格局逐渐消失,但是历史轴线的主轴线地位延续,可达性、穿越性最好,协同度最高,“空间结构惯性”规律作用明显。②在不同施动主体的共同作用下,天水古城由安全防御、军事政治、集市商贸等传统功能向工业生产,进而向现代旅游、居住功能转变,游憩休闲功能显著增强。③居民和游客共享公共活动空间,但服务功能相互分离。游客活动空间与功能服务协调性较好,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与服务设施一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化 历史古城 城市空间结构 功能转换 关联逻辑 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村落与旅游发展要素时空匹配格局及互动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新成 高楠 +2 位作者 孙丽伟 邬超 王琳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42,共13页
以中国31个省(区、市)传统村落与旅游发展要素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借助匹配度指数、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2012—2018年传统村落与旅游发展要素匹配度时空演化、互动作用的演变过程和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全... 以中国31个省(区、市)传统村落与旅游发展要素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借助匹配度指数、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2012—2018年传统村落与旅游发展要素匹配度时空演化、互动作用的演变过程和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全国传统村落与旅游发展要素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东部旅游发展要素总量占优;(2)2012—2018年传统村落与旅游发展要素具有一定匹配关系,且呈现扩大态势,中部相对匹配型居多,东、西部则分别以传统村落滞后型和超前型为主;(3)全国传统村落与旅游发展要素匹配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中西部“高-高”片状集聚特征鲜明,而中、东部“高-低”匹配度布局分散,形成了大集聚、小分散,片状和点状并存的空间格局;(4)旅游发展要素对传统村落互动作用更为显著,两者的互动演变过程是产业发展、城乡融合、文化环境和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旅游发展要素 匹配度 互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