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某医院冠心病病人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玉玲 孙梦姣 +1 位作者 余红梅 周立业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究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冠心病病人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分组方案和费用标准,为医院推行DRGs付费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该院冠心病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并作为节点构建... 目的:探究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冠心病病人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分组方案和费用标准,为医院推行DRGs付费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该院冠心病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并作为节点构建决策树模型,进行冠心病住院病人分组。结果:冠心病住院病人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和性别作为分类节点创建了8个病例组合,各组合病人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得出各组合病人住院的标准费用和上限费用。结论:创建的冠心病病人DRGs分组比较合理,实施DRGs付费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逐步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DRGs实施为护理管理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费用 决策树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的肺癌患者一级亲属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张佳 王海蓉 +1 位作者 赵婧 苏怡帆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3961-3967,共7页
背景肺癌是导致中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是发现肺癌,改善预后最有效且关键的方法。目前对于肺癌患者一级亲属这一集中高危群体的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少有报道。目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模型分析肺癌... 背景肺癌是导致中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是发现肺癌,改善预后最有效且关键的方法。目前对于肺癌患者一级亲属这一集中高危群体的筛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少有报道。目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模型分析肺癌患者一级亲属的肺癌早期筛查行为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与胸外科住医院治疗的310名肺癌患者一级亲属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肺癌知识问卷、中文版肺癌筛查健康信念和癌症担忧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肺癌筛查行为的因素,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并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肺癌患者一级亲属接受过肺癌筛查率为23.9%(74/310),总体肺癌知识知晓率为75.2%(4662/6200),56.5%(175/310)愿意接受肺癌筛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医疗保险类型、是否获得过肺癌筛查建议、筛查的意愿、感知障碍、感知效益、感知风险是肺癌患者一级亲属肺癌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结果显示感知障碍和年龄是一级亲属肺癌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的预测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一级亲属的整体肺癌认知水平较高但对筛查手段的认知较低,健康信念及筛查意愿处于中等水平,肺癌筛查率偏低。医务人员可联合应用两种模型,采取措施使一级亲属建立正确的筛查认知与健康信念,以期促进一级亲属的筛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一级亲属 筛查行为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宫颈腺癌与非人乳头瘤相关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树静 孙立新 曹雨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58-1764,1772,共8页
背景宫颈腺癌中大部分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只有10%~15%与HPV感染无关,然而HPV相关宫颈腺癌(HPVA)与非HPV相关宫颈腺癌(HPVI)的比较性研究较少,且尚少有研究探讨宫颈腺癌的预后高危因素。目的探讨HPVA与HPV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 背景宫颈腺癌中大部分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只有10%~15%与HPV感染无关,然而HPV相关宫颈腺癌(HPVA)与非HPV相关宫颈腺癌(HPVI)的比较性研究较少,且尚少有研究探讨宫颈腺癌的预后高危因素。目的探讨HPVA与HPV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9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瘤科诊治的宫颈腺癌病例227例,其中HPVI 47例(20.7%),HPVA 180例(79.3%)。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3-09-30。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发病年龄≥50岁、肿瘤最大径≥4 cm、HPVI、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Ⅱ~Ⅳ期、宫颈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宫体受侵及卵巢转移者复发转移率、死亡率较高(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HR=1.056,95%CI=1.021~1.091)、肿瘤最大径(HR=1.266,95%CI=1.006~1.594)、病理类型(HR=2.060,95%CI=1.073~3.956)、脉管内癌栓(HR=4.986,95%CI=2.478~10.032)、神经侵犯(HR=5.632,95%CI=2.159~14.687)为宫颈腺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发病年龄(HR=1.056,95%CI=1.021~1.093)、肿瘤最大径(HR=4.147,95%CI=1.384~12.424)、病理类型(HR=4.371,95%CI=1.602~11.925)、FIGO分期(HR=1.748,95%CI=1.057~2.889)、脉管内癌栓(HR=8.054,95%CI=3.905~16.608)及神经侵犯(HR=3.842,95%CI=1.147~12.872)是宫颈腺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HPVI与HPVA相比,有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应加强对宫颈腺癌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HP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HPV相关宫颈腺癌 非HPV相关宫颈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回顾性队列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惠枝 柳婧美 卜晓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8-1035,共8页
背景与目的:尽管目前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晚期胃癌患者仍存在预后差、5年生存率偏低等问题,因此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案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帕博利珠单抗作为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仍需大量研究... 背景与目的:尽管目前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晚期胃癌患者仍存在预后差、5年生存率偏低等问题,因此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案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帕博利珠单抗作为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仍需大量研究予以验证,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2022年8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临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HER2阴性、未经治疗的晚期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TNM分期为Ⅳ期;年龄≥20岁;预计生存期≥6个月;治疗前器官无严重损伤者;Karnofsky评分>60分;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者;合并血液、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哺乳、妊娠期女性;存在精神类疾病或诊断史者;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91例晚期胃癌患者,其中45例接受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46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建立数据库后发现观察组1例患者的治疗信息存在逻辑错误,因此去除该病例,最终确定研究对象9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比两组疗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本研究已获得山西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KY202308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占20.0%(9/45),低于对照组的40.0%(18/45),但两组的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0.0%(27/45),高于对照组的37.8%(17/45)(P<0.05)。观察组的中位OS和中位PFS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外周血CEA、CA19-9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等级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皮疹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可调节肿瘤标志物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水平,预防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XELOX方案 化疗 晚期胃癌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ge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n⁃platinum⁃based MoS_(2)/CuS cathode in microbial electrolytic cells
5
作者 HAO Pingping LI Fangfang +5 位作者 WANG Yawen LI Houfen ZHANG Xiao LI Rui WANG Lei LIU Jianxin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1-1824,共14页
MoS_(2)/CuS composite 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sing 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sodium molybdate dihydrate,thiourea,oxalic acid,and copper nitrate trihydrate as raw materials.The hydrogen pro-d... MoS_(2)/CuS composite 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sing 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sodium molybdate dihydrate,thiourea,oxalic acid,and copper nitrate trihydrate as raw materials.The hydroge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MoS_(2)/CuS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molar ratios of Mo to Cu precursors(n_(Mo)∶n_(Cu))as cathodic catalysts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two-chamber microbial electrolytic cell(MEC).X-ray diffraction(XRD),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linear scanning voltammetry(LSV),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analysis(EIS),and cyclic voltammetry(CV)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ynthesized catalysts for testing and analyzing the hydrogen-producing performa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of MoS_(2)/CuS-20%(nMo∶nCu=5∶1)was better than that of platinum(Pt)mesh,and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of MoS_(2)/CuS-20%as a cathode in MEC was(0.2031±0.0237)m^(3)_(H_(2))·m^(-3)·d^(-1) for 72 h at an applied voltage of 0.8 V,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t mesh of(0.1886±0.0134)m^(3)_(H_(2))·m^(-3)·d^(-1).The addition of a certain amount of CuS not only regulates the electron transfer ability of MoS_(2) but also increases the density of active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MoS_(2)/CuS composite catalyst Pt me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浸润伴染色体异常的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香霖 关涛 +4 位作者 赵志强 刘小兰 王慧 苏丽萍 王列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6-1371,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浸润伴染色体异常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染色体异常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断为骨髓浸润且具有完整染色体结果的8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其... 目的:探讨骨髓浸润伴染色体异常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染色体异常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断为骨髓浸润且具有完整染色体结果的8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无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分析,log-rank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有31例检测出染色体异常(35.2%),其中复杂核型者15例(17.0%)。复杂核型患者BCL-2、BCL-6、C-MYC、Ki-67≥80%阳性检出率高,且多为双表达。生存分析发现复杂核型的DLBCL患者PFS和OS明显差于染色体正常及1-2条染色体异常患者。结论:骨髓浸润且染色体异常的DLBCL患者中,复杂核型患者的生存期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染色体异常 生存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美荣 王玉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65-1771,共7页
对国内外癌症早诊早治工作开展情况、我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优势、不足及其优化策略进行综述,提出我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发展前景与展望,以期为我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的优化、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症 筛查 早诊 早治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