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县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凯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期127-129,共3页
黄土崩塌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在充分调查某县域内黄土崩塌及其孕灾形成地质环境条件及分析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县域内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黄土崩塌致灾机理与失稳形式,总结了临灾征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 黄土崩塌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在充分调查某县域内黄土崩塌及其孕灾形成地质环境条件及分析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县域内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黄土崩塌致灾机理与失稳形式,总结了临灾征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有力促进和提高当地政府和群众识灾辨灾和防治黄土崩塌地质灾害的水平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黄土崩塌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对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致灾机理 失稳形式 临灾征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支流汾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生态环境问题 被引量:14
2
作者 申豪勇 李佳 +8 位作者 王志恒 谢浩 梁永平 Yongxin Xu 韩双宝 任建会 潘尧云 赵春红 赵一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7-1138,共12页
【研究目的】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的第一大河,流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生态环境问题是进行流域生态修复的前提。【研究方法】本文在分析汾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 【研究目的】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的第一大河,流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生态环境问题是进行流域生态修复的前提。【研究方法】本文在分析汾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汾河径流量衰减、岩溶大泉断流和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汾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3.59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72%;2005年以后由于跨流域调水、地下水压采等汾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水资源的供水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地表水的供水比例由最初的30%提高到55%,地下水供水比例由原来的62%降低到目前的37%。整体上,汾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达80%以上,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已导致汾河干流断流、入黄径流量大幅衰减、岩溶大泉断流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汾河流入黄河径流量从1955至2018年衰减程度达63.5%,衰减的原因主要是降水量的减少和岩溶大泉的流量衰减;汾河流域内8个岩溶大泉的总流量从1956至2018年的衰减程度达69%,50%的岩溶大泉已在不同时期断流,岩溶大泉的水质恶化问题也非常严重,如晋祠泉和龙子祠泉的TDS和SO42-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煤矿开采是造成岩溶泉水SO42-含量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结论】汾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虽然通过跨流域调水等生态修复措施实现了汾河干流全年不断流、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初步改善,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大泉 水资源 生态环境问题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汾河 黄河流域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1
3
作者 唐春雷 晋华 +4 位作者 梁永平 赵春红 申豪勇 潘尧云 景泽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0-816,共7页
利用多年观测资料,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分析娘子关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娘子关泉群流量在1980-2004年前总体表现为下降状态,2004年之后趋于稳定并略有回升;(2)岩溶地下水位动态空间上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区比... 利用多年观测资料,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分析娘子关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娘子关泉群流量在1980-2004年前总体表现为下降状态,2004年之后趋于稳定并略有回升;(2)岩溶地下水位动态空间上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区比径流区变化大,时间上则分为两个不同时间段:1980-2004年表现为持续下降状态,2005-2014年表现为波动缓慢下降,部分地区水位小幅回升;龙庄岩溶地下水1998年1月到2004年1月水位下降22.9 m,平均年变幅3.82 m,2005年5月到2014年5月水位升高1.5 m,年均变化-0.1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子关泉域 地下水位 时空变化 动态监测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煤业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彩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紫金煤业奥灰(O2f)含水层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加之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解决煤层底板奥灰突水的评价难题,在分析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突水系数法和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 紫金煤业奥灰(O2f)含水层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加之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解决煤层底板奥灰突水的评价难题,在分析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突水系数法和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最终评价结果。研究成果可为紫金煤业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突水 突水系数法 脆弱性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