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林业碳汇计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晓燕 《山西林业》 2011年第4期20-21,共2页
以山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以ArcGis软件为平台,按照科学的、合理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山西现有的森林资源碳储量,为碳汇林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山西 林业碳汇 计量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羊草与胡枝子混播对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于娜 李磊 董宽虎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为探究乡土草种最佳混播比例对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选取乡土草太行白羊草(Bothrichloa ischaemum cv.Taihang)和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cv.Jinnong 1)为试验材料,按照白羊草∶胡枝子1∶1、1∶2、1∶3、1∶4、2∶... 为探究乡土草种最佳混播比例对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选取乡土草太行白羊草(Bothrichloa ischaemum cv.Taihang)和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cv.Jinnong 1)为试验材料,按照白羊草∶胡枝子1∶1、1∶2、1∶3、1∶4、2∶1、3∶1、4∶1设置7个处理,同时以2个单播为对照(T_(ck)、J_(ck)),随机区组设计,测定株高、产量、叶茎比、粗蛋白含量等生产性能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5月至6月初,白羊草的生长速度为0.14~0.48 cm/d,以白羊草与胡枝子的比例1∶1最高,T_(ck)最低;至7月初,白羊草的生长速度显著增加,以白羊草与胡枝子的比例1∶4混播生长最快,白羊草与胡枝子的比例2∶1混播生长速度最慢,整体生长速度为0.31~1.88 cm/d;胡枝子生长速度为0.58~1.55 cm/d。干草产量以白羊草与胡枝子的比例1∶4(15.21 t/hm^(2))和1:3(15.77 t/hm^(2))混播组合较高,显著高于对照;混播增加了牧草粗蛋白质含量。以白羊草与胡枝子的比例1∶3和1∶4混播组合的株高、干草总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最高,2种草混播种间相容性好,并提高了牧草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白羊草 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 混播 干草产量 粗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绿化小气候效应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以山西农业大学校园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亚英 郝兴宇 +6 位作者 蔺银鼎 袁浩 刘亚斌 王亢 王少恒 闫泳锦 张晓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为了明确校园绿化环境对校园小气候的影响,对校内3个绿化地和1个非绿化地进行了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对比观测,并利用校外自动气象站的温湿度资料和校内各测点温湿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绿化可以使校内气温下降,空气湿度增加,从而增加人... 为了明确校园绿化环境对校园小气候的影响,对校内3个绿化地和1个非绿化地进行了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对比观测,并利用校外自动气象站的温湿度资料和校内各测点温湿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绿化可以使校内气温下降,空气湿度增加,从而增加人体的舒适感。校内绿地和非绿地空气温湿度与校外气象站的温湿度观测值极显著相关,并可以建立回归关系显著和决定系数(R2)较高的线性回归方程。校园绿化可以改善校内小气候环境,校内的小气候环境与校外大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绿化 小气候 气温 湿度 舒适度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道树反季节栽植技术
4
作者 赵立曦 《内蒙古林业》 2011年第5期28-29,共2页
当前许多重大园林建设工程中,栽植环节呈现出工期短、任务重、成景快等特点,尤其是道路绿化中的行道树栽植,常常要满足特殊时限的需要,进行反季节施工。为提高行道树反季节栽植成活率,要从以下几方面严格把关。
关键词 栽植技术 反季节 行道树 栽植成活率 建设工程 道路绿化 大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花红掌的栽培管理技术
5
作者 杨婧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年第24期73-73,75,共2页
从品种选择、定植、栽培基质、水肥管理、光照管理、温度和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治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盆花红掌栽培技术。
关键词 红掌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绿化带“微峡谷效应”及其对非机动车道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萍 王松 +4 位作者 王亚英 郝兴宇 武小钢 阎海冰 蔺银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88-2896,共9页
研究不同绿化带结构对非机动车道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将为城市道路绿化带格局提供依据。利用遮荫网模拟10、20、30 m隔离的道路绿化带,并模拟了3种不同结构的绿化带,分别对各类道路微气候条件(风)及SO2、NOx、NH3、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 研究不同绿化带结构对非机动车道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将为城市道路绿化带格局提供依据。利用遮荫网模拟10、20、30 m隔离的道路绿化带,并模拟了3种不同结构的绿化带,分别对各类道路微气候条件(风)及SO2、NOx、NH3、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5种主要污染物浓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风速小于2 m/s时,10 m和20 m间隔的道路绿化带会产生"微峡谷效应",使绿化带间隔内风速增加。10 m间隔的绿化带较其它两种绿化带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百分率更明显,且污染物净化百分率与风速大多正相关显著。12.5 m的模拟绿化带与10 m的间隔交替的绿化带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非机动车道的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净化百分率与风速也大多正相关显著。不同结构道路绿化带会影响道路微气候条件,从而影响非机动车道污染物浓度。城市道路绿带存在合理的绿带结构,可以通过设计更合理的城市道路绿带模式有效改善城市非机动车道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化带 微峡谷效应 非机动车道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对温室盆栽茶梅光合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晓盆 杨伟红 +1 位作者 郭晋平 王春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40-643,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遮荫处理(0%、25%、50%)对温室盆栽茶梅新稍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片解剖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下,茶梅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10:00和15:00,有光合"午休"现象;遮荫处... 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遮荫处理(0%、25%、50%)对温室盆栽茶梅新稍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片解剖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下,茶梅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10:00和15:00,有光合"午休"现象;遮荫处理茶梅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在11:00。遮荫处理使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全光照处理。25%遮荫处理茶梅枝叶生长健壮,株形良好,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叶比重与全光照条件下差异不显著;50%遮荫条件下,茶梅新稍徒长,单叶面积增大,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显著低于全光照处理。表明茶梅具有一定的耐荫性,25%的适度遮荫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梅 温室 遮荫 光合特性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层次分析法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团枣品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春燕 卢桂宾 +2 位作者 刘和 郭晓东 刘英翠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2057-2061,共5页
以团枣1号、团枣2号、团枣3号、团枣4号、团枣5号等5个枣树品种为试材,测定并计算了单株产量、1年生枝坐果率、多年生枝坐果率、单果质量、整齐度、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糖酸比、可食率、裂果率等11个经济性状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结... 以团枣1号、团枣2号、团枣3号、团枣4号、团枣5号等5个枣树品种为试材,测定并计算了单株产量、1年生枝坐果率、多年生枝坐果率、单果质量、整齐度、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糖酸比、可食率、裂果率等11个经济性状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DTOPSIS法对5个团枣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以建立团枣综合评价模型,为枣品种综合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团枣品种综合性状优劣排序为团枣1号>团枣4号>团枣5号>团枣3号>团枣2号,这与生产实际中各品种的推广应用结果基本一致。用层次分析法结合DTOPSIS法综合评价团枣品种是切实可行的,此综合评价模型可应用于枣树及其他果树的品种选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在裂果关键期果皮、果肉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特点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春燕 卢桂宾 +3 位作者 刘和 郭晓东 刘英翠 王新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505-1508,共4页
为明确易裂果和抗裂果在裂果关键期枣果皮和果肉中主要矿质元素特点,探讨裂果机制,以易裂果品种和抗裂果品种的4年生嫁接枣植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裂果性枣在着色期和脆熟期果肉、果皮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抗裂果... 为明确易裂果和抗裂果在裂果关键期枣果皮和果肉中主要矿质元素特点,探讨裂果机制,以易裂果品种和抗裂果品种的4年生嫁接枣植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裂果性枣在着色期和脆熟期果肉、果皮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抗裂果品种在着色期果皮、果肉中Ca、Fe元素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在脆熟期果皮及果肉中Ca元素含量、果皮中Fe元素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易裂果品种,果肉中K元素含量则高于或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在着色期,大多数品种果肉中K、Ca元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果皮,而对于Mn、Cu元素则是果皮中含量较高;在脆熟期,4个品种果皮中Ca、Mn元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果肉。从着色期到脆熟期,4个枣果品种果皮、果肉中K元素,果皮中Ca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或显著增加,除团枣外,其他3个品种果肉中Ca元素含量均显著减少。在关键时期关键部位关键元素缺乏或过量导致矿质元素失衡是造成枣裂果的主要原因之一;K、Mn、Cu元素含量在枣果皮、果肉中表现一致,Ca、Fe元素则表现不一致;从着色期到脆熟期,果皮中K、Ca元素积累速度比果肉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关键期 果皮 果肉 矿质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的早期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邵学红 王振亮 +3 位作者 杨秀英 冯书庆 郜风海 王占勤 《经济林研究》 2004年第1期55-56,共2页
利用山区野生酸枣改接优良枣树品种,早期进行粮枣间作,其内部收益率远远高于社会折现率,净现值比高,投资回收期短,效益成本比高。
关键词 野生酸枣 嫁接 大枣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园土壤中几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丽萍 帅芳 +3 位作者 陈双建 杨萍 董冰 刘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90-91,173,共3页
[目的]针对枣园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为枣树优质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中有效钙、镁、铁、锌、锰、铜的含量进行测定,用碱扩散法对土壤中有效氮进行测定,用钼锑抗比色法对土壤... [目的]针对枣园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为枣树优质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中有效钙、镁、铁、锌、锰、铜的含量进行测定,用碱扩散法对土壤中有效氮进行测定,用钼锑抗比色法对土壤中有效磷进行测定,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计法对速效钾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土层土壤内矿质元素含量有所不同,枣园2040 cm土层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较020 cm的相对平稳、幅度小。枣园土壤中N含量峰变时期主要在79月,此时土壤内N含量表现为下降状态;P、Ca元素含量峰变时期主要在8、9月,在这段时间土壤中的P、Ca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K、Mg、Cu含量基本不变;Zn、Fe、Mn含量呈现出有峰有谷的变化趋势。[结论]根据需求合理的进行肥料配置,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才能真正达到平衡施肥,保证树体营养供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园 土壤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果实生长发育期枝条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春燕 卢桂宾 +2 位作者 刘和 郭晓东 刘英翠 《山西果树》 2019年第6期4-6,共3页
为明确枣果实生长发育期枝条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4年生嫁接的木枣、团枣为试材,测定了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枣枝中钾、钙、铁、锰、铜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木枣和团枣枝中钙、锰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为明确枣果实生长发育期枝条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4年生嫁接的木枣、团枣为试材,测定了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枣枝中钾、钙、铁、锰、铜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木枣和团枣枝中钙、锰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不一致,钾、铁、铜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比较一致。2)枣枝中5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钙>钾>铁>锰>铜。3)在果实发育期,就钾、钙、铁、锰而言,大多时期团枣枝中含量均高于木枣,而对于铜元素,则是木枣枝中含量较高。得出,枣枝中钙、锰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在品种间差异较大,钾、铁、铜元素则差异较小;枝中钙元素含量显著高于钾元素,枣枝中钙水平与其抗裂性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生长发育期 矿质元素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根中主要矿质营养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春燕 卢桂宾 +2 位作者 刘和 郭晓东 刘英翠 《山西果树》 2019年第2期9-11,共3页
为了明确枣根中主要矿质营养特点,为改进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4年生嫁接木枣、团枣为试材,研究了枣树根中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萌芽期—初花期—盛花期—生理落果期—熟前速长期—着色期—落叶期,木枣、团枣... 为了明确枣根中主要矿质营养特点,为改进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4年生嫁接木枣、团枣为试材,研究了枣树根中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萌芽期—初花期—盛花期—生理落果期—熟前速长期—着色期—落叶期,木枣、团枣根中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年周期代谢规律基本一致。钾总体呈折线下降趋势,钙和铁大体呈折线上升趋势,而锰、铜基本呈单峰曲线。枣根中5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钾、钙>铁>锰>铜。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就钙、铜元素而言,大多时期木枣根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团枣,而对于钾、铁元素,则团枣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矿质营养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枣树各器官中矿质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丽萍 帅芳 +2 位作者 杨萍 赵武娟 刘和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0期69-71,共3页
以大田大白铃枣、大瓜枣、梨枣、苹果枣、晋矮3号枣为试材,对鲜食枣树各器官中矿质元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树体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达正相关且极显著的是:粗根和枣果、须根和枣果、枝条和枣果中的氮元素;枣叶和枣枝内的磷元... 以大田大白铃枣、大瓜枣、梨枣、苹果枣、晋矮3号枣为试材,对鲜食枣树各器官中矿质元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树体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达正相关且极显著的是:粗根和枣果、须根和枣果、枝条和枣果中的氮元素;枣叶和枣枝内的磷元素、钾元素、铜元素、锰元素、镁元素;呈显著负相关的是:粗根和枣叶、须根和枣叶内的钾元素;枣果和枣叶中的锰元素;根系和枣果中的钙元素;须根和枝条中的铁元素;枣枝和枣叶的镁元素。试验结果可以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期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枣 器官 矿质元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间气象条件对城市道路绿化带空气净化效果的影响——以太原市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亚英 李萍 +5 位作者 武小钢 阎海冰 王娟 李娇 蔺银鼎 郝兴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7-1273,共7页
道路绿化带可以净化空气,改善道路环境,道路中的小气候条件会改变道路污染物扩散方式和速度,进而会影响到绿化带对污染物净化效果。气象条件对道路绿地对大气污染物净化效果影响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道路绿地的净化途径,为改善城市道路环... 道路绿化带可以净化空气,改善道路环境,道路中的小气候条件会改变道路污染物扩散方式和速度,进而会影响到绿化带对污染物净化效果。气象条件对道路绿地对大气污染物净化效果影响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道路绿地的净化途径,为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提供依据。对太原市18个道路绿地气象因子和5种主要污染物浓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夏季,太原市城市道路内各气象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气温和地温正相关显著,空气相对湿度与地温及气温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大部分情况下,有绿地非机动车道污染物平均浓度低于无绿地非机动车道对照点平均浓度,即道路绿地起到了对道路污染物的净化作用。道路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百分率与气象因子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并可以建立达到统计显著水平的回归方程,但不同污染物受不同的主导气象因子影响。气象条件会影响道路绿地对道路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今后的城市建设和道路绿地规划中应更多地考虑气象条件对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绿化带 气象因子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东山矿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娜 董宽虎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641-1645,共5页
为探讨不同废弃年限的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对太原东山地区废弃煤矿区的植被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10个废弃矿区的205个样方中共有高等植物121种,分属于43科86属,其中,菊科11属20种,豆科7属18种,禾本科12属15... 为探讨不同废弃年限的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对太原东山地区废弃煤矿区的植被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10个废弃矿区的205个样方中共有高等植物121种,分属于43科86属,其中,菊科11属20种,豆科7属18种,禾本科12属15种,3个科合计30属53种,占全部种数的43.80%。表明3个科的植物在东山矿区植被的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在该地区的植物区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废弃地 生态恢复 植被演替 太原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羊草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娜 董宽虎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575-578,共4页
首次采用白羊草拔节期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其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情况进行研究,从而筛选出其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较合适的激素组合。结果表明,茎段作为外植体时,愈伤诱导在仅附加2,4-D 2.0 mg/L诱导培养基中的诱导率高于2,4-D... 首次采用白羊草拔节期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其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情况进行研究,从而筛选出其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较合适的激素组合。结果表明,茎段作为外植体时,愈伤诱导在仅附加2,4-D 2.0 mg/L诱导培养基中的诱导率高于2,4-D和6-BA的激素组合;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转入MSB+6-BA 0.07 mg/L+NAA 0.05 mg/L分化培养基中,分化率显著高于其他激素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茎段 愈伤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羊草真叶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娜 董宽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已建立白羊草无菌苗体系基础上,采用7日龄真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目的在于建立更多受体材料,完善白羊草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愈伤诱导阶段KT的作用明显,其与2,4-D的交互作用优于ABA与2,4-D,也高于单独使用2,4-D,... 在已建立白羊草无菌苗体系基础上,采用7日龄真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目的在于建立更多受体材料,完善白羊草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愈伤诱导阶段KT的作用明显,其与2,4-D的交互作用优于ABA与2,4-D,也高于单独使用2,4-D,在2,4-D1.0mg·L^-1+KT0.5mg·L^-1时诱导率最大,达到93.45%;分化阶段6-BA0.1mg·L^-1与NAA0.04-0.06mg·L^-1的激素组合中分化率差异不明显;12d左右产生丛生芽,以先长芽,后长根的方式开始发育,3~4周形成绿色分化植株,即可炼苗后移栽,植株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真叶 胚性愈伤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羊草成熟种子组织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娜 董宽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322-324,共3页
以白羊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表面消毒方法、外界条件及继代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差异。结果表明:外植体选用酒精浸泡30 s、0.1%升汞处理15 min为理想消毒方法;MSB+2.0 mg/L 2,4-D结合完全黑暗培养,愈伤诱导率达到86.7%;经继代培养基M... 以白羊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表面消毒方法、外界条件及继代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差异。结果表明:外植体选用酒精浸泡30 s、0.1%升汞处理15 min为理想消毒方法;MSB+2.0 mg/L 2,4-D结合完全黑暗培养,愈伤诱导率达到86.7%;经继代培养基MSB+1.0mg/L 2,4-D继代后,分化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成熟种子 继代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的坪用性状评价
20
作者 于娜 董宽虎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227-1229,共3页
以山西野生3个居群草地早熟禾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通过测定密度、株高、盖度、绿度、质地、均一性、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等坪用性状指标评价野生优异种群的坪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从出苗到成坪所需... 以山西野生3个居群草地早熟禾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通过测定密度、株高、盖度、绿度、质地、均一性、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等坪用性状指标评价野生优异种群的坪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从出苗到成坪所需的时间为51~59d;从再生速度来看,太原东山居群再生速度最快,为0.55cm/d;坪用性状综合评价为以太原东山居群密度、盖度最低,沁水居群密度和盖度最高。3个居群野生草坪草后期经过引种驯化后可直接作为一种草坪草种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早熟禾 坪用性能 草坪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