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芦笋病害现状及无公害生产技术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利平 郝变青 乔雄梧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通过对山西省芦笋主要病害茎枯病和枯萎病的为害程度、病害侵染规律、相关因素以及对芦笋污染因素(如滥用农药的污染、大气和酸雨的污染、土壤的污染、肥料污染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山西省芦笋无公害生产技术,即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 通过对山西省芦笋主要病害茎枯病和枯萎病的为害程度、病害侵染规律、相关因素以及对芦笋污染因素(如滥用农药的污染、大气和酸雨的污染、土壤的污染、肥料污染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山西省芦笋无公害生产技术,即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选择适宜的定植田、科学合理进行病害防治、平衡施肥、合理灌溉、搞好大田管理减少发病因素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病害 芦笋茎枯病 芦笋枯萎病 无公害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C-MS测定葡萄中的5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4
2
作者 秦曙 乔雄梧 +1 位作者 王霞 周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42-243,248,共3页
  酿酒葡萄是河北昌黎的主要水果种植品种,由于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当地空气湿热,葡萄病害十分严重,因而农药使用十分频繁,为了评价其农药残留水平,我们采用丙酮提取,凝胶分离,硅胶小柱净化,GC-MS的选择离子方式检测对采集的葡萄样品进...   酿酒葡萄是河北昌黎的主要水果种植品种,由于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当地空气湿热,葡萄病害十分严重,因而农药使用十分频繁,为了评价其农药残留水平,我们采用丙酮提取,凝胶分离,硅胶小柱净化,GC-MS的选择离子方式检测对采集的葡萄样品进行5种农药(百菌清、精甲霜灵、苯醚甲环唑、嘧菌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 - MS SIM Grape Residue CHLOROTHALONIL DIFENOCONAZOLE AZOXYSTROBIN Metalaxyl - M CYHALOTH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对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和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九生 连梅力 +1 位作者 王静 秦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38-4744,共7页
研究了阿维菌素对广赤眼蜂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和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田间推荐剂量喷雾处理可显著降低米蛾卵内广赤眼蜂的羽化率;除卵期外,其它3种发育阶段经该药处理,羽化后的雌蜂寿命显著缩短,其中预蛹和蛹期处理雌... 研究了阿维菌素对广赤眼蜂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和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田间推荐剂量喷雾处理可显著降低米蛾卵内广赤眼蜂的羽化率;除卵期外,其它3种发育阶段经该药处理,羽化后的雌蜂寿命显著缩短,其中预蛹和蛹期处理雌蜂前翅畸形率高达43.3%~47.2%,影响程度随着其生长发育的进行呈增大趋势。根据药膜法剂量与效应测定结果,广赤眼蜂成蜂对阿维菌素比较敏感,LC50值为2.1991mg·L-1。温室盆栽试验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对广赤眼蜂成蜂的持效期为10d,具有一定程度的残留毒性。广赤眼蜂的蛹经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LC35处理后,发育至成蜂,除羽化后的雌蜂产卵量显著减少外,雌蜂寿命、子代羽化率和子代性比与对照并无显著差异。生命表参数显示,LC35处理后的广赤眼蜂净增值率和世代平均历期明显地低于对照,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种群倍增时间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可以认为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广赤眼蜂的种群没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广赤眼蜂 生物防治 副作用 持效期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检测22种基质中的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37
4
作者 秦曙 乔雄梧 +1 位作者 王霞 赵丽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2-1167,共6页
在密闭加热的容器中用SnCl2-HCl溶液酸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农药,反应生成的二硫化碳气体被瓶中的正己烷吸收,形成二硫化碳的正己烷溶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测定有机相中二硫化碳的含量,即得到DTC农药的残留... 在密闭加热的容器中用SnCl2-HCl溶液酸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农药,反应生成的二硫化碳气体被瓶中的正己烷吸收,形成二硫化碳的正己烷溶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测定有机相中二硫化碳的含量,即得到DTC农药的残留量。采用该方法对苹果、葡萄等22种基质中残留的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和福美双进行了方法确证:添加水平为0.06~3.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8%~22.0%,采用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范围为0.01~0.1mg/kg(信噪比(S/N)为3),定量限范围为0.02~0.2mg/kg(S/N=1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不同基质中DTCs农药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农药 残留 蔬菜 水果 植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 L.)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5
作者 朱九生 王静 +1 位作者 乔雄梧 韩巨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34-3343,共10页
明确农药对家蚕的影响对综合评价农药的生态效应与合理使用农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食物利用方面综述了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从生理代谢、组织器官亚显微结构和培养细胞方面介绍了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并结... 明确农药对家蚕的影响对综合评价农药的生态效应与合理使用农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食物利用方面综述了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从生理代谢、组织器官亚显微结构和培养细胞方面介绍了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并结合杀虫剂对其它鳞翅目昆虫亚致死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加强研究的重点。总的来说,亚致死剂量农药的胁迫可使家蚕幼虫眠性不齐,眠蚕体重和蛹重减轻,发育历期延长,严重者结茧(上蔟)时间推迟,且吐丝营茧功能失常,最终导致蚕茧质量下降。桑叶上残留的农药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家蚕的取食行为以及食物摄入后的消化吸收产生影响。农药对家蚕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目前主要有3个:家蚕体内正常生理水平和代谢平衡受到扰动、家蚕的一些重要组织器官如中肠和后丝腺等微形态结构受到损伤和家蚕卵巢细胞出现凋亡现象。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因农药种类、试验剂量和家蚕受药时间而异,产生的机理也十分复杂。今后应着重开展新农药对家蚕亚致死效应研究,特别是对生化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以及农药复合污染对家蚕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亚致死剂量 家蚕 亚致死效应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及中毒症状学观察 被引量:37
6
作者 王静 朱九生 +2 位作者 高海燕 余清军 乔雄梧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系统观察了杀虫剂处理家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4种杀虫剂的LC50值均小于0.5mg·L-1,属剧毒级药剂,对家蚕有...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系统观察了杀虫剂处理家蚕后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4种杀虫剂的LC50值均小于0.5mg·L-1,属剧毒级药剂,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啶虫脒、毒死蜱和敌敌畏3种农药的LC50值分别为1.2371、1.0438和4.9641mg·L-1,属高毒级药剂,对家蚕有高至极高风险性;家蚕的农药急性中毒症状主要包括吐液、拒食、体缩、摆头、身体扭曲呈"S"或"C"形等,但不同类型农药其家蚕中毒症状表现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家蚕 毒性评价 中毒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留的五种有机磷农药在菜豆烹饪过程中的降解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洪 赵丽娟 +1 位作者 秦曙 乔雄梧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久效磷、毒死蜱、马拉硫磷、对硫磷、敌敌畏5种有机磷农药在菜豆烹饪过程中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菜豆经油炸后,除久效磷未降解外,其余农药降解率在37.6%~85.1%之间。油炸时间的长短对敌敌畏降解影响较大,炸5mi...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久效磷、毒死蜱、马拉硫磷、对硫磷、敌敌畏5种有机磷农药在菜豆烹饪过程中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菜豆经油炸后,除久效磷未降解外,其余农药降解率在37.6%~85.1%之间。油炸时间的长短对敌敌畏降解影响较大,炸5min时降解率为37.6%,7min时降解率为65.2%;油炸时间长短对其余农药的降解均无显著影响。炒的过程中5种农药的降解率在7.6%~56.5%之间;蒸的过程中降解率为23.0%~63.4%;未盖锅盖煮的条件下降解率为39.5%~81.7%,盖锅盖煮后降解率为42.0%~86.4%。在加盖煮10min后的汤中,各种农药的残留量在0.03~0.50mg/L之间。炒过的菜豆再经微波加热2min后,5种农药残留量比炒过之后又降解了21.0%~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残留 降解 气相色谱 菜豆 烹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保证农药残留分析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秦曙 乔雄梧 +1 位作者 朱九生 王静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05-508,共4页
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 MS)对参加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项目的农药残留质量保证进行研究 ,讨论了该技术使用的有限性 ,并提出建议。在非最佳设备条件下 ,通过良好的样品制备及有效合理地使用毛细管或填充柱 GC/ MS方法 ,进行有效的。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农药残留分析 食品 定量分析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剂型、喷雾参数与采样方法对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原始沉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秦曙 庞斌 +2 位作者 乔雄梧 赵丽娟 王霞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323,共5页
以代森锰锌为对象,研究了农药剂型、喷雾参数和采样技术对小油菜施药后原始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型、相同有效成分用药量的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不同,30%代森锰锌悬浮剂喷雾后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94.4~115.8mg/... 以代森锰锌为对象,研究了农药剂型、喷雾参数和采样技术对小油菜施药后原始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型、相同有效成分用药量的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不同,30%代森锰锌悬浮剂喷雾后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94.4~115.8mg/kg)明显高于70%可湿性粉剂(34.3~86.1mg/kg)和75%水分散粒剂(61.1~82.4mg/kg);同种剂型和剂量条件下,施药液量的多少对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药液量的增加,沉积量呈递减趋势;喷片孔径从0.7mm增大至1.6mm时,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沉积量由86.3mg/kg减小至65.1mg/kg;喷雾压力对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影响不大;采用对角线采样方法,当采样数量为5时,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与采样数量15,25相比差异显著;当采取随机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别为25,50和100时,三者之间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对角线采样法相比差异显著。可见农药剂型、喷雾参数和采样方法成为影响农药原始沉积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剂型 喷雾参数 采样方法 小油菜 代森锰锌 原始沉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河北蔬菜生产质量安全调查 被引量:9
10
作者 郝变青 马利平 +4 位作者 朱九生 王静 秦曙 王霞 乔雄梧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116-1118,1121,共4页
通过对山西、河北33个县市区99个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大白菜、胡萝卜、番茄、山药、黄瓜、辣椒、莴笋和甘蓝病害种类及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基本明确了两省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状况。结果表明,两省8种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霜霉病、灰霉... 通过对山西、河北33个县市区99个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大白菜、胡萝卜、番茄、山药、黄瓜、辣椒、莴笋和甘蓝病害种类及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基本明确了两省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状况。结果表明,两省8种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霜霉病、灰霉病、病毒病等;蔬菜病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用药频繁、超量使用等问题;提出了确保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应加强政府支持、农业科普推广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病害 质量安全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的人工饲养方法优化和对几种农药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静 朱九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524-12525,12529,共3页
[目的]优化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人工饲养方法,筛选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方法]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75%、光照周期L∶D=(14∶10)h的培养条件下,用吹塑纸收集小菜蛾卵,用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苗饲养... [目的]优化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人工饲养方法,筛选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方法]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75%、光照周期L∶D=(14∶10)h的培养条件下,用吹塑纸收集小菜蛾卵,用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苗饲养幼虫;同时采用浸叶法,测定小菜蛾对5种供试药剂的敏感性。[结果]用小油菜苗饲养的小菜蛾发育状况良好,其蛹重为5.4 mg/头,羽化率为94.0%,每雌产卵量为135.1粒;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20%氟虫双酰胺WG、150 g/L茚虫威EC、200 g/L虫酰肼SC和1.8%阿维菌素EC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52、0.223、1.151、93.340和0.128 mg/L。[结论]该饲养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小菜蛾的批量繁殖;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对小菜蛾有较高杀虫活性,这3种农药可交替轮换使用防治小菜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小油菜苗 人工饲养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新农药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静 朱九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973-975,共3页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 g/L茚虫威乳油、200 g/L虫酰肼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5种农药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防效及其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72 h对小菜蛾的毒力大小顺序为阿维菌素...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 g/L茚虫威乳油、200 g/L虫酰肼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5种农药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防效及其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72 h对小菜蛾的毒力大小顺序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茚虫威>虫酰肼,其LC50值分别为0.128,0.152,0.223,1.151,93.34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新农药 药效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物农药对广赤眼蜂成蜂的毒性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九生 王静 连梅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年第2期56-57,59,共3页
采用药膜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对广赤眼蜂成蜂的毒性,同时采用Jackknife统计技术研究了供试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广赤眼蜂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根据药膜法剂量与效应测定结果,广赤眼蜂成蜂对阿维菌素比较敏感,LC50值为2.1991mg... 采用药膜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对广赤眼蜂成蜂的毒性,同时采用Jackknife统计技术研究了供试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广赤眼蜂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根据药膜法剂量与效应测定结果,广赤眼蜂成蜂对阿维菌素比较敏感,LC50值为2.1991mg·L-1,而对苦参碱不敏感,LC50值为617.71mg·L-1.Jackknife统计结果显示,阿维菌素LC35处理后的广赤眼蜂内禀增长率等5种参数与对照种群无显著差异,而苦参碱LC35处理后的广赤眼蜂除世代平均周期外,内禀增长率等其他4种参数均与对照种群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广赤眼蜂 毒性 生命表参数 JACKKNI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桑叶中的农药残留
14
作者 秦曙 乔雄梧 +1 位作者 王霞 周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91-92,共2页
pesticide residues in mulberry leaf that can lead to silkworm poisoning, was analysed. The mulberry leaf was extracted with acetone, cleaned up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and a small silica gel column, and final... pesticide residues in mulberry leaf that can lead to silkworm poisoning, was analysed. The mulberry leaf was extracted with acetone, cleaned up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and a small silica gel column, and finally detected by gas chrorn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GC/ECD. There was 0. 432mg/kg eypermethrin in mulberry leaf(dry weight), and 2.14% cypermethrin in a formulation of dichlorvos 80EC used by the insect pest control of mulberry tree. The results gives a satisfactory explaination of the case silkworm poisoning, as cypermethrin is high toxic to silkworm and is banned pesticide in pest control by mulberry t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桑叶 农药残留 定性测定 定量测定 敌敌畏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光照及生物因子对啶虫脒和吡虫啉在油菜叶面消解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庾琴 秦曙 +1 位作者 王霞 乔雄梧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啶虫脒、吡虫啉在温度、光照和生物因子作用下在油菜叶面的消解趋势。结果表明:在14、25、35℃下啶虫脒在油菜叶面消解的半衰期分别为19.3、6.6和5.2d,同一条件下吡虫啉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7、3.8和2.9d,两者的...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啶虫脒、吡虫啉在温度、光照和生物因子作用下在油菜叶面的消解趋势。结果表明:在14、25、35℃下啶虫脒在油菜叶面消解的半衰期分别为19.3、6.6和5.2d,同一条件下吡虫啉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7、3.8和2.9d,两者的消解速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消解趋势有所不同;在光照强度为500、3 000、6 000lx条件下,啶虫脒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9.1、10.4和6.6d,吡虫啉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9、6.2和3.7d,两者消解速度均随光强的增加而加快,但光强变化对啶虫脒消解影响更为明显。25℃时,自然叶面、消毒处理叶面啶虫脒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6和8.1d,吡虫啉为3.8和3.5d,表明叶面微生物稍加快了啶虫脒的消解,而对吡虫啉的消解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吡虫啉 消解 半衰期 温度 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54
16
作者 朱九生 乔雄梧 +1 位作者 王静 秦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5-1029,共5页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乙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未灭菌的土壤中,乙草胺3种添加浓度(1.25、2.5和5.0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2.8~5.1d,远远小于在灭菌土壤中3种添加浓度处理的半衰期(20.0~25.1d);乙草胺在偏...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乙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未灭菌的土壤中,乙草胺3种添加浓度(1.25、2.5和5.0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2.8~5.1d,远远小于在灭菌土壤中3种添加浓度处理的半衰期(20.0~25.1d);乙草胺在偏碱的华北褐土中降解较快,2.5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4.2d,而在偏酸的东北黑土和湖南红土中降解较慢,半衰期为6.5~10.7d;土壤相对含水量由13%增至27%,乙草胺降解半衰期由7.3d缩短至3.0d;随着环境温度增高(20℃上升至30℃),乙草胺降解速度加快(半衰期由5.7d缩短至3.3d);乙草胺在黑暗条件下降解半衰期为3.8d,而在光照条件下的半衰期为5.2~6.5d。可见,5种试验因子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影响乙草胺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偏碱的土壤、较高的环境温度和土壤湿度等,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微生物降解 土壤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质芽孢杆菌BC98-Ⅰ发酵液与抑菌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高芬 马利平 +1 位作者 乔雄梧 郝变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89-192,共4页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蜡质芽孢杆菌“BC98-Ⅰ”发酵液与抑菌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可降低孢子萌发率,使菌丝生长形态异常,且抑菌特性稳定,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适应力和耐受性。
关键词 蜡质芽孢杆菌“BC98-Ⅰ” 发酵液 抑菌物质 抑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杠柳的不同溶剂提取分离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毒杀作用 被引量:27
18
作者 朱九生 乔雄梧 +1 位作者 王静 秦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生物活性跟踪法测定了杠柳PeriplocasepiumBunge的不同溶剂提取液及其不同馏份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杠柳根皮的乙醇提取液和氯仿提取液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拒食和毒杀活性,该生物活性高于石油醚提取液。乙醇提取物... 以生物活性跟踪法测定了杠柳PeriplocasepiumBunge的不同溶剂提取液及其不同馏份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杠柳根皮的乙醇提取液和氯仿提取液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拒食和毒杀活性,该生物活性高于石油醚提取液。乙醇提取物水溶后分别用苯、正丁醇溶剂萃取。生物测定结果显示,苯萃取物对小菜蛾的活性最高,表明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苯萃取物中。苯萃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淋洗液为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不同比例混合液、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不同比例混合液和甲醇,根据颜色和极性,将收集到的淋洗液分成8个馏份,其中5、6、7号3个馏份对小菜蛾幼虫具有强烈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其200倍液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99.8%、99.1%和98.6%,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1%、91.5%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柳 提取液 拒食活性 杀虫活性 小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19
作者 周育 庾琴 +2 位作者 侯慧锋 乔雄梧 李顺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20,共5页
本文对新型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论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有效利用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展望。
关键词 啶虫脒 烟碱类杀虫剂 害虫防治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杀虫剂对卵寄生性天敌广赤眼蜂室内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2
20
作者 朱九生 连梅力 +1 位作者 王静 秦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5-720,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用药膜法、寄主卵块喷雾法和盆栽法测定了苏云金杆菌等5种杀虫剂菜田防治推荐浓度对广赤眼蜂5种虫态的毒性及雌蜂的残留毒性。不同农药对广赤眼蜂各虫态的毒性存在差异,对其存活、羽化和寄生能力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用药膜法、寄主卵块喷雾法和盆栽法测定了苏云金杆菌等5种杀虫剂菜田防治推荐浓度对广赤眼蜂5种虫态的毒性及雌蜂的残留毒性。不同农药对广赤眼蜂各虫态的毒性存在差异,对其存活、羽化和寄生能力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成蜂的毒性最强。苏云金杆菌和啶虫脒对广赤眼蜂5种虫态的杀伤力较低,对羽化蜂的寿命和翅的发育影响较小或无影响,同时施药后的残效期较短,对成蜂的存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较小。阿维菌素除卵和幼虫期处理对广赤眼蜂无影响或影响轻微外,预蛹和蛹期处理,羽化率降低,羽化后雌蜂寿命缩短,前翅发育不全比例升高,其不良影响随蜂的发育呈增大趋势;此外,喷药后7d其残留农药对雌蜂的存活和寄生能力仍有较大影响。高效氯氟氰菊酯卵期至蛹期处理广赤眼蜂能显著降低该蜂的羽化率,成蜂期处理的死亡率在70%以上,但该药残留毒性期较短,喷药后5d成蜂存活和寄生能力基本恢复正常。毒死蜱对各虫期的广赤眼蜂均有极强的杀伤力,喷药后10d仍有很高的残留毒性。总之,苏云金杆菌和啶虫脒对广赤眼蜂无毒或毒性较低,是生防区理想的配合药剂;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性中等,使用时要尽量避开赤眼蜂成蜂活动期;毒死蜱毒性极强,生防区应禁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广赤眼蜂 毒性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