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种养废弃物构成及资源化利用潜力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杜艳玲 周怀平 +5 位作者 程曼 解文艳 杨振兴 郭晋 吕倩倩 王志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9-336,共8页
为实现种养废弃物的高效利用,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山西省种养废弃物资源量、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估算出主要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的资源量,分析其在市域尺度上的分布特征、资源化利用潜力及综合高效利用的途径。结果表明,... 为实现种养废弃物的高效利用,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山西省种养废弃物资源量、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估算出主要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的资源量,分析其在市域尺度上的分布特征、资源化利用潜力及综合高效利用的途径。结果表明,晋南地区存在大量小麦秸秆,其他地区均以玉米秸秆为主。畜禽粪尿中以牛、猪、羊粪尿居多,且存在晋西北多羊、北中部多牛、晋东南多猪的分布格局。2007—2015年山西省农作物秸秆产量由1.27×10~7t增加到1.54×10~7t,畜禽粪尿的产生量由1.82×10~7t增加到2.02×10~7t,且山西省种养废弃物的总产量近几年逐渐趋于稳定。若将山西省种养废弃物肥料化,其相当于有机质、N、P、K分别为1.54×10~7、1.25×10~5、5.28×10~4、1.04×10~5t,若将其能源化则可转化为标准煤1.05×10~7t或沼气4.59×10~9m^3,资源化潜力巨大。研究表明,山西省种养废弃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域性差异大,资源化利用的空间较大,应力争通过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及其他利用途径,实现种养废弃物资源的多途径综合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废弃物 山西省 变化特征 空间分布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在山西省旱作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一中 张一弓 柳青山 《中国种业》 2011年第8期21-22,共2页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年降水量介于400~650mm.是我国典型的干旱缺水省份.也是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重灾区。在全省480万hm^2耕地中,没有任何灌溉条件的旱地38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9.44%。因此.旱作农业在山西省的经济发...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年降水量介于400~650mm.是我国典型的干旱缺水省份.也是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重灾区。在全省480万hm^2耕地中,没有任何灌溉条件的旱地38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9.44%。因此.旱作农业在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山西省 谷子 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流失 干旱缺水 年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一弓 降云峰 张一中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633-637,共5页
开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是促进农业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路径选择。探讨了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及贡献,分析了山西省传... 开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是促进农业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路径选择。探讨了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及贡献,分析了山西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应坚持调整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将科技支撑融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优势农产品 基地建设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南部地区腐植酸资源农业化学性质分析
4
作者 杨晋玲 吕留运 +3 位作者 李彩萍 牛守正 宋岗 张瑞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对山西省南部地区的几百万果农实际生产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以后,决定对山西省的河津县与吕梁山山脉之间储量巨大的腐植酸矿进行研究和开发。通过对该地区的腐植酸资源的农业化学特性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对腐植酸矿中有效成分富里酸... 对山西省南部地区的几百万果农实际生产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以后,决定对山西省的河津县与吕梁山山脉之间储量巨大的腐植酸矿进行研究和开发。通过对该地区的腐植酸资源的农业化学特性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对腐植酸矿中有效成分富里酸及胡敏酸的含量,特别是对腐植酸中的N,P,K,有机质及Fe,Mn,Zn等金属离子的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与当地土壤中的相关元素进行了分析比对,摸清了山西省南部地区腐植酸资源的农业化学性质,确定了该地区腐植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从而对研究利用开发好这片资源,为解决山西省南部地区广大果农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农业化学性质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钾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5
作者 党雯 郜春花 +4 位作者 张强 卢朝东 靳东升 李建华 卢晋晶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8期921-924,共4页
随着大量化肥的施用,特别是多施氮磷、不施或少施钾肥,使得北方土壤的缺钾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生产中多施用化学钾肥来补充钾素,但存在可用原料匮乏、成本高且易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土壤中的钾含量丰富,但多以难溶的矿物态存在,而解... 随着大量化肥的施用,特别是多施氮磷、不施或少施钾肥,使得北方土壤的缺钾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生产中多施用化学钾肥来补充钾素,但存在可用原料匮乏、成本高且易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土壤中的钾含量丰富,但多以难溶的矿物态存在,而解钾菌的研究和应用实现了矿物钾的生物有效化利用。围绕解钾菌的解钾机理、解钾条件和解钾效果阐述了其研究进展,通过解钾菌对作物、土壤及环境的影响阐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钾菌 研究进展 应用效果 解钾机理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吕薇 金辉 +2 位作者 郭军玲 武文丽 杨斌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319-1322,1348,共5页
为推动特色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和农民收入翻番,山西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近年来,随着专业村数量大幅度增加,山西"一村一品"发展已步入快速阶段,呈现出一批具有区域规模和专业化程度高、特色鲜明、类型... 为推动特色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和农民收入翻番,山西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近年来,随着专业村数量大幅度增加,山西"一村一品"发展已步入快速阶段,呈现出一批具有区域规模和专业化程度高、特色鲜明、类型多样、带动力强的专业村,已形成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但专业村发展规划的定位不准确、人员素质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土地流转困难限制产业发展等问题突出,急需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专业村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一品” 专业村 发展现状 政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海蓉 周怀平 +1 位作者 解文艳 杨振兴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458-1463,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山西省秸秆资源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山西省统计年鉴》,对1980—2013年山西省田间秸秆资源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估算,并利用Arc GIS 9.3软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3年... 为了深入了解山西省秸秆资源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山西省统计年鉴》,对1980—2013年山西省田间秸秆资源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估算,并利用Arc GIS 9.3软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3年,山西省农作物秸秆产量虽然不稳定,但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到2013年达到1 620.03万t,秸秆资源化利用前景大;1980—2013年,秸秆资源量的变化大致分为缓慢上升、平缓波动和快速增长3个阶段;各地区农作物秸秆量、玉米秸秆量、小麦秸秆量及单位播种面积秸秆量的空间分布均表现出不均衡性,且不均衡性随着时间变化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该研究对山西省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资源 时空分布 草谷比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的石灰反应强度估测CaCO_3含量和pH研究——以山西省黄土性母质土壤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超 张凤荣 +2 位作者 张天柱 王秀丽 靳东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9-1376,共8页
pH和CaCO_3含量是土壤常规分析的两个测定指标,但其室内测定均需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完成,耗时费力。以山西省土系调查采集的110个典型土壤剖面的426个发生层土样的野外测定的石灰反应强度和实验室测定的土壤pH、CaCO_3含量、交换性钠饱... pH和CaCO_3含量是土壤常规分析的两个测定指标,但其室内测定均需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完成,耗时费力。以山西省土系调查采集的110个典型土壤剖面的426个发生层土样的野外测定的石灰反应强度和实验室测定的土壤pH、CaCO_3含量、交换性钠饱和度(Exchangeable Sodium Percentage,ESP)数据为基础,尝试建立石灰反应强度与pH、CaCO_3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北方黄土性母质土壤,当pH<9.0时,CaCO_3含量是影响土壤pH的重要因素,二者的回归拟合最优关系符合幂函数曲线;当pH>9.0时,CaCO_3与pH之间无明显关系。石灰反应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半定量地反映pH或CaCO_3含量,但其确定的pH或CaCO_3含量尚是一个范围,并非精确值。同时,从发生学意义角度,土壤中CaCO_3含量高低对形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用pH或CaCO_3含量来确定准确的土壤系统分类类型(如确定土体是否为酸性、具有钙积层/钙积现象等),为慎重起见建议还是以实验室的准确测定数据为准;对于非碱化(pH<9.0)、野外有泡沫反应的北方黄土性母质土壤,无论泡沫反应强弱和CaCO_3含量高低,土壤pH基本稳定在8.51±0.49,这一pH范围对作物生长基本没有制约,如果仅从pH或CaCO_3含量是否影响作物生长角度考虑,无需实验室测定pH或CaCO_3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反应强度 PH CACO3 黄土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工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畅功民 李建华 张强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972-974,980,共4页
素有"煤铁之乡"之誉的山西,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矿产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及原材料工业的粗放生产,成为全国工矿区土地与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矿区土地复垦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针对山西省工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及存在问... 素有"煤铁之乡"之誉的山西,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矿产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及原材料工业的粗放生产,成为全国工矿区土地与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矿区土地复垦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针对山西省工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工矿区土地 复垦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靳东升 张强 +1 位作者 张变华 郜春花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369-371,422,共4页
山西省煤炭开采在促进山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山西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重点对山西近10 a因煤炭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了分析,并以2014年为例进行了经济核算,提出了一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期恢复... 山西省煤炭开采在促进山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山西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重点对山西近10 a因煤炭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了分析,并以2014年为例进行了经济核算,提出了一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期恢复山西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生态环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采煤区农户复垦意愿研究
11
作者 靳东升 郜春花 +3 位作者 张强 卢朝东 李建华 张变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350-351,共2页
以山西省主要采煤破坏区的67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影响农户复垦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支持复垦主要与农户人均收入、国家是否投入复垦资金、技术,能否给予农户补贴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采煤区复垦 农户意愿 LOGISTIC模型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镁素供应状况及镁肥施用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丁玉川 焦晓燕 +3 位作者 聂督 程滨 赵瑞芬 刘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9-143,180,共6页
采用田间调查、土壤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镁素供应状况及镁肥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耕层(0-20cm)交换性镁含量在78.1~641.8mg/kg范围内,平均含量为255.1mg/kg。不同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 采用田间调查、土壤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镁素供应状况及镁肥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耕层(0-20cm)交换性镁含量在78.1~641.8mg/kg范围内,平均含量为255.1mg/kg。不同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高低依次为潮土>褐土>栗褐土>石灰性褐土>黄绵土>褐土性土。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生物消耗试验表明,褐土和石灰性褐土的镁生物有效性较高,其次是褐土性土和黄绵土,栗褐土和潮土的镁生物有效性最低。与不施镁肥相比,施镁大豆增产2.77%~9.04%,玉米增产2.98%~10.21%;大豆籽粒粗蛋白含量提高4.56%~7.52%,玉米籽粒粗蛋白、总淀粉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9.96%~15.36%,2.41%~6.42%和8.52~12.50%。相关分析表明,大豆籽粒中镁含量与籽粒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玉米籽粒中镁含量与籽粒产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曲线关系,而与粗脂肪含量呈现显著线性负相关。研究表明,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及生物有效性存在显著差异,籽粒中镁与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密切相关,适量施用镁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镁素状况 生物有效性 镁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南部日光节能温室土壤化学特征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立革 王劲松 +2 位作者 焦晓燕 董二伟 韩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8-221,共4页
为了明确山西南部碳酸盐褐土日光节能温室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和指导菜农科学地进行日光节能温室养分资源管理,系统地研究了栽培0~10年日光节能温室土壤的pH、EC值、OM、全N、有效P、硝态N、速效K、交换性Ca和交换性Mg的变化趋势。结果表... 为了明确山西南部碳酸盐褐土日光节能温室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和指导菜农科学地进行日光节能温室养分资源管理,系统地研究了栽培0~10年日光节能温室土壤的pH、EC值、OM、全N、有效P、硝态N、速效K、交换性Ca和交换性Mg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栽培年限与土壤EC值、OM、全N、有效P、硝态N、交换性Mg呈显著正相关,其中OM、全N的相关系数最高,速效K增加相关系数最低;随栽培年限增加,土壤pH和交换性Ca下降,栽培年限与二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4和-0.281。对土壤化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栽培年限增加引起的土壤养分元素变化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节能温室 土壤 化学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太原市旱作农区大气活性氮干湿沉降年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平 刘学军 +6 位作者 刘恩科 韩彦龙 李丽君 白光洁 许稳 吕薇 张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5-633,共9页
鉴于大气氮素沉降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我国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不同尺度的大气氮素干、湿沉降的研究,但少有农业区多年连续监测的资料。本研究利用DELTA系统、被动采样器和雨量器在山西省太原市郊区阳曲县河村旱作农业区进行了4年的... 鉴于大气氮素沉降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我国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不同尺度的大气氮素干、湿沉降的研究,但少有农业区多年连续监测的资料。本研究利用DELTA系统、被动采样器和雨量器在山西省太原市郊区阳曲县河村旱作农业区进行了4年的监测试验,观测大气氮素干、湿沉降的时间变异。结果表明:2011年4月—2015年3月,河村4年大气活性氮NH_3、HNO_3、NO_2、颗粒态NO_3^-(pNO_3^-)、颗粒态NH_4^+(pNH_4^+)平均沉降量分别为4.50 kg(N)·hm^(-2)·a^(-1)、3.54 kg(N)·hm^(-2)·a^(-1)、2.56 kg(N)·hm^(-2)·a^(-1)、1.62 kg(N)·hm^(-2)·a^(-1)、2.75 kg(N)·hm^(-2)·a^(-1),大气氮素干沉降总量为12.38~18.95 kg(N)·hm^(-2)·a^(-1),以2011年的氮干沉降量最高,2014年的最低。2011年4月—2015年3月各月氮干沉降量与氨气沉降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09 8~0.937 1,由此可知,该地区活性氮沉降主要受农业氨气排放的影响。河村4年雨水中NO_3^-、NH_4^+平均浓度分别为3.20 mg(N)·L^(-1)和2.43 mg(N)·L^(-1),大气氮素湿沉降11.67~41.31 kg(N)·hm^(-2)·a^(-1)。年度间氮素湿沉降存在很大差异,以2012年氮素年湿沉降量最高,2014年最低,每年大气氮素湿沉降占氮总沉降量的份额超过50%。此外,4年湿沉降中不仅NO_3^--N和NH_4^+-N之间、且二者与降雨量也呈显著线性或二次相关关系,说明降雨量对NO_3^--N和NH_4^+-N的湿沉降影响较大。本研究表明太原市旱作农区不同年份间氮素湿沉降比干沉降差异更大,且总沉降数量较高。虽然是旱作区,该地区氮素干沉降略低于湿沉降。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农田氮肥施用和氮素循环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氮 干沉降 湿沉降 年度变化 旱作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农牧生产体系磷流动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建杰 郭彩霞 +1 位作者 张一弓 张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3-562,共10页
为揭示山西省农牧生产体系磷流动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为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提供科学建议,本研究使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FER)与Arc GIS相结合,以2011年山西省11个地市农牧生产体系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农牧生产体系中的磷流动、损失及账户... 为揭示山西省农牧生产体系磷流动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为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提供科学建议,本研究使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FER)与Arc GIS相结合,以2011年山西省11个地市农牧生产体系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农牧生产体系中的磷流动、损失及账户平衡,并对各个生产体系的磷利用效率(PUE)、有机废弃物中磷的循环利用效率、磷的损失途径等重要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描述了2011年山西省各地市农牧生产体系与区域尺度的磷流动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地市农牧体系磷的投入和损失差异较大,农田生产体系投入范围在22.5~83.0 kg·hm^(-2),而整个农牧生产体系损失区间在2.7~8.8 kg·hm^(-2);磷的投入和损失均总体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地市农田磷素均有盈余但程度不均,为9.4~48.4 kg·hm^(-2)。农田生产系统的磷素利用效率(PUEc)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生产体系的磷利用效率(PUEc+a)较低,全省平均水平仅为30.3%,主要是由于农牧分离较为严重;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效率较低(60%)。省域东南部存在潜在环境风险,晋城、晋中等地市有大量的粪尿磷未得到回收利用,可作为周边农业主产区的农田养分资源。因此通过提高农牧生产体系的养分管理水平和区域间养分资源协同管理,能够大幅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同时有效降低环境风险,实现山西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生产体系 磷流动 磷利用效率 NUF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 被引量:20
16
作者 解文艳 周怀平 +3 位作者 关春林 张建杰 颜晓元 王书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1083-1087,共5页
利用在山西省采集的75个典型农田剖面数据,系统分析了山西省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山西省主要农田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15,141.80,63.29 mg/kg,山西省整体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丰... 利用在山西省采集的75个典型农田剖面数据,系统分析了山西省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山西省主要农田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15,141.80,63.29 mg/kg,山西省整体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的速效养分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土壤速效磷具有从南向北、从西北至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分布总体呈现从南向北降低的趋势;土壤碱解氮则呈现自东南向西北、自南向北依次降低的趋势。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农田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速效养分 空间分布 农田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解文艳 周怀平 +4 位作者 关春林 张建杰 杨振兴 颜晓元 王书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493-497,共5页
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进行合理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利用山西全省采集的75个典型农田剖面数据,测定其0~20,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山西省主要农田耕层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 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进行合理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利用山西全省采集的75个典型农田剖面数据,测定其0~20,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山西省主要农田耕层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7,0.85 g/kg,均属中等偏上水平,变异系数为中等程度变异;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5,0.45 g/kg。其剖面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山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主要受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全氮 空间变异 农田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3
18
作者 卢朝东 李建华 +1 位作者 靳东升 郜春花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52-154,182,共4页
山西煤炭开采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但与这些破坏不相符的是全省的土地复垦率只有2%左右。因此,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中,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山西省农业生产、... 山西煤炭开采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但与这些破坏不相符的是全省的土地复垦率只有2%左右。因此,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中,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山西省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通过对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现状的分析,提出山西省土地复垦工作未来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煤炭可持续发展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山西省发展果园绿肥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9
19
作者 郝保平 张鑫 +5 位作者 张延芳 冯悦晨 赵瑞芬 滑小赞 曹卫东 郑普山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193-1196,共4页
阐述了果园绿肥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平衡土壤温度、提高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害虫天敌数量等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增加果农收入、保持山西果业可持续发展等... 阐述了果园绿肥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平衡土壤温度、提高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害虫天敌数量等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增加果农收入、保持山西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山西省果园土壤管理中长期清耕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果园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果品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在果园土壤管理上大力发展果园绿肥的倡议及选择果园绿肥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绿肥 土壤理化性状 果园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以山西省中南部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范远 刘李硕 +4 位作者 宋凯悦 张丽春 秦洁 李华 程芳琴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93-97,共5页
选取山西省中南部4个典型地区(太原市、晋中市、长治市、临汾市)的设施菜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7种重金属(As,Cd,Cr,Cu,Ni,Pb,Zn)的含量特征,并对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4个典型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 选取山西省中南部4个典型地区(太原市、晋中市、长治市、临汾市)的设施菜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7种重金属(As,Cd,Cr,Cu,Ni,Pb,Zn)的含量特征,并对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4个典型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了山西省土壤背景值,Cd,Pb和Ni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GB 15618—2008);Cd与Cr,Ni无显著相关性,Pb与其他重金属呈负相关,其余重金属(As,Cu,Zn)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些重金属具有相同的污染源;4个地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大小排序为太原市>晋中市>长治市>临汾市,整体风险等级在中等以上,其中,Cd,Pb呈中等以上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很高,是研究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因此,需注意Cd,Pb带来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土壤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