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白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琦 石晶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3,共5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50%。为了提高生存率和预后,应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阶段及早进行干预,口腔白斑病(oral leukoplakia,OLK)为...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50%。为了提高生存率和预后,应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阶段及早进行干预,口腔白斑病(oral leukoplakia,OLK)为最常见OPMDs,建立一个理想的OLK动物模型可以对肿瘤演变的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将对常见的OLK动物模型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病 口腔鳞状细胞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口腔黏膜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宏 杨晓文 +1 位作者 石晶 鲍喆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口腔黏膜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331名大学生进行口腔黏膜病知识的问卷调查,并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吸烟、饮酒及不健康饮食的现象普遍存在;81.87%的大学生从未通过任何途径了解过口腔黏膜病;各种来源途径中,学校... 目的:调查大学生口腔黏膜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331名大学生进行口腔黏膜病知识的问卷调查,并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吸烟、饮酒及不健康饮食的现象普遍存在;81.87%的大学生从未通过任何途径了解过口腔黏膜病;各种来源途径中,学校教育和医生讲解最少;各项口腔黏膜病知识知晓率均较低。结论:大学生的口腔黏膜病知识匮乏严重。学校及口腔科医生应积极行动,大力宣传口腔黏膜病知识,为口腔黏膜病的预防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病 知晓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丽娟 石晶 +1 位作者 郭杰华 张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评估半导体激光作为辅助手段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18名慢性牙周疾病患者,洁治后2周作为基线。应用分口设计法,同颌对称同名患牙随机分组:实验组(超声龈下刮治+手工根面平整+半导体激光治疗组),对照组(超声龈下刮... 目的:评估半导体激光作为辅助手段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18名慢性牙周疾病患者,洁治后2周作为基线。应用分口设计法,同颌对称同名患牙随机分组:实验组(超声龈下刮治+手工根面平整+半导体激光治疗组),对照组(超声龈下刮治+手工根面平整治疗组),每组52颗牙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情况;对基线,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由另外一名不知道实验设计的专业牙周科医生进行牙周检查,包括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牙周临床附着丧失(CAL)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2组的PD、CAL、BI、PLI较基线都明显降低(P<0.001),且实验组在每个复查时间点的PD、CAL、B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半导体激光作为辅助手段治疗慢性牙周炎可以减轻患者在牙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时疼痛,并且临床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慢性牙周炎 龈下刮治 根面平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和iRoot BP Plus对乳牙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霄燕 李宏 石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2-674,共3页
目的:比较三氧矿化物凝聚体(MTA)和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对乳牙深龋露髓后行活髓切断术的疗效影响。方法:纳入乳牙深龋露髓的患牙126颗,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n=63)。A组用MTA覆盖活髓切断术牙髓组织断面,B组则使用iRoot BP Plus覆盖... 目的:比较三氧矿化物凝聚体(MTA)和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对乳牙深龋露髓后行活髓切断术的疗效影响。方法:纳入乳牙深龋露髓的患牙126颗,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n=63)。A组用MTA覆盖活髓切断术牙髓组织断面,B组则使用iRoot BP Plus覆盖;比较2种材料的临床疗效,术后1、3、6、12、18月观察患牙的牙齿变色、牙髓、牙周膜及根分叉病变情况、根管内钙化情况以及根管的内外吸收情况,术后无任何不适症状视为治疗有效。结果:A组和B组成功率分别为96.8%和98.4%(P>0.05);牙齿变色率分别为100%和0%(P<0.05)。结论:用MTA和iRoot BP Plus作为乳牙活髓切断术盖髓剂,都能很好的保留乳牙根髓,但是iRoot BP Plus有更好的临床操作性并能避免乳牙出现牙体变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矿化物凝聚体(MTA) iRoot BP PLUS 乳牙活髓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丽娟 李涛 +1 位作者 郭晓峰 石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7-360,共4页
目的:为了评价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氟斑牙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人):实验组采用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微研磨和冷光美白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VITA比色板在治... 目的:为了评价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氟斑牙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人):实验组采用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微研磨和冷光美白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VITA比色板在治疗前后记录色阶的变化值和术后牙本质敏感的情况为基准,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轻度氟斑牙2组疗效近似(P>0.05),对中度氟斑牙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重度氟斑牙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佳(P<0.01)。另外,实验组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仅有2例有轻微的牙本质敏感的症状,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牙本质敏感的症状。结论: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冷光美白治疗氟斑牙的方法微创、美观、舒适、有效,对于中重度氟斑牙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树脂 微研磨 冷光美白 氟斑牙 牙本质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牙周治疗手术中的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霄燕 鲍喆煊 +1 位作者 郝梅 石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6-868,共3页
将64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肌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T组)和利多卡因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组(L组)(n=32)在牙周手术治疗时采用VAS评估镇痛效果,并记录患者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术中2组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 h和12 h... 将64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肌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T组)和利多卡因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组(L组)(n=32)在牙周手术治疗时采用VAS评估镇痛效果,并记录患者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术中2组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 h和12 h KT组VAS评分明显低于L组(P<0.05);术中L组全部出现口腔内局部轻度不良反应,KT组无任何局部不良反应出现(P<0.05);术后L组和KT组各观察到2例和1例轻度不良反应(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KT) 利多卡因 牙周龈下刮治术 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前牙根管再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程珏 刘青梅 +2 位作者 王俊 杨计亮 李国宝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经切缘开髓路径对下颌前牙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进行再治疗,探讨下颌前牙开髓路径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临床收集79例下前牙因根管治疗失败后需要再治疗的患牙共计94颗,去除原根充材料,探查是否遗漏根管,采用经切缘开髓路径对... 目的:经切缘开髓路径对下颌前牙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进行再治疗,探讨下颌前牙开髓路径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临床收集79例下前牙因根管治疗失败后需要再治疗的患牙共计94颗,去除原根充材料,探查是否遗漏根管,采用经切缘开髓路径对患牙进行根管再治疗,治疗前后拍摄X线片,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根管的充填情况及下颌前牙根尖病变的愈合情况。结果:94颗患牙中共发现72例下前牙为双根管,其中下颌中切牙为双根管33例,下颌侧切牙为双根管19例,下颌尖牙双根管20例。所有患牙经根管再治疗后根管充填结果满意,患牙根尖病变明显好转。结论:下颌前牙切缘开髓根管路径趋于直线不仅视野良好,且能有效提高复杂根管的发现率及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牙 双根管 开髓路径根管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解剖形态的显微CT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丹 牛赟 彭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69-771,共3页
目的:运用显微CT技术观察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36颗离体人上颌第一恒磨牙,进行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其近颊根管的根管数目与根管形态。结果:近颊根管双根管检出率为78%,根管形态按W... 目的:运用显微CT技术观察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36颗离体人上颌第一恒磨牙,进行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其近颊根管的根管数目与根管形态。结果:近颊根管双根管检出率为78%,根管形态按Weine法分为4型:Ⅰ~Ⅳ型的百分比依次为22%、33%、28%和17%,侧副根管的检出率为75%。结论:显微CT显示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的双管及侧副根管发生率高,解剖形态复杂,在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CT 三维重建 上颌第一恒磨牙 近颊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和表现及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汤艳杰 石晶 武云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7-599,共3页
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JS)是一种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消化道息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病因可能与肝激酶B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和p53基因密切相关。PJS除了消化道息肉可能发生恶... 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JS)是一种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消化道息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病因可能与肝激酶B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和p53基因密切相关。PJS除了消化道息肉可能发生恶变之外,还可伴发其他肿瘤。皮肤黏膜黑色素斑是PJS独有的特征,患者常常首诊于口腔科,其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冷冻、磨皮、电干燥和激光等,而息肉则以手术切除为主。PJS的癌变率较高,应尽早治疗并定期监测预防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 色素沉着 癌变 肿瘤易患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颌前突中国成人拔牙正畸治疗后唇组织变化预测方法初探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晓波 牛赟 张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索并建立双颌前突中国成人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正畸治疗后的唇组织改变的预测方法。方法:筛选满足纳入标准的32位双颌前突中国成人患者,在计算机辅助下对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行头影测量分析并行配对t检验,软组织变化的相关分析及... 目的:探索并建立双颌前突中国成人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正畸治疗后的唇组织改变的预测方法。方法:筛选满足纳入标准的32位双颌前突中国成人患者,在计算机辅助下对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行头影测量分析并行配对t检验,软组织变化的相关分析及逐步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水平向唇组织改变有统计学意义而垂直向改变无统计学差异。上唇水平向的位置变化(H-LS)与上切牙颈部的位置变化(H-Pro)正相关,下唇水平向的位置变化(H-Li)与上切牙突点(H-UIP)的位置变化正相关。结论:双颌前突中国成人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正畸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切牙回收量较好地预测其唇组织水平向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双颌前突 预测 唇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欢 原韶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677-683,共7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堆积为特征的疾病,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已有研究发现两者密切相关,但对两者的相关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牙周炎伴随着口腔炎症和微生物组的病理变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堆积为特征的疾病,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已有研究发现两者密切相关,但对两者的相关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牙周炎伴随着口腔炎症和微生物组的病理变化,诱导肠道生态失调,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也可能在NAFL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本文将从NAFLD与牙周炎的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机制、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期待从口腔医学视角为NAFL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口腔-肠-肝轴 牙龈卟啉单胞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