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与研究
1
作者 张杰 《山西林业》 2025年第S1期12-13,共2页
介绍了山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状况,分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野生动物救护及疫源疫病监测、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 生物多样性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废菌渣磁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对水中诺氟沙星的吸附
2
作者 赵晋 李红艳 +3 位作者 张峰 董颖虹 崔佳丽 王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4-1570,1574,共8页
以氧化铝行业废弃物赤泥和食用菌产业废弃物菌棒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赤泥/废菌渣磁性生物炭(RMMBC),解析其形貌特征、孔隙结构及表面官能团变化等情况,探究其对水中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效果,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性探究其吸... 以氧化铝行业废弃物赤泥和食用菌产业废弃物菌棒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赤泥/废菌渣磁性生物炭(RMMBC),解析其形貌特征、孔隙结构及表面官能团变化等情况,探究其对水中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效果,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性探究其吸附机制,并在实际废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原料比(赤泥、废菌渣、尿素)1∶2.5∶0.5、煅烧时间1 h、煅烧温度700℃。水中NOR浓度为10 mg/L,投加0.25 g RMMBC,其对NOR的最大去除率为96.3%。结果表明,RMMB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59.295 m^(2)/g)、孔体积(20.157 cm^(3)/g)和饱和磁化率(16.735 emu/g)。RMMBC准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NOR在RMMBC上的吸附过程,表明化学吸附可能是NOR在RMMBC上吸附的主要机制,主要为π-π相互作用、表面络合、疏水作用、氢键和静电作用。利用赤泥和废菌渣制备磁性生物炭吸附效果显著,兼具便于从水体中分离的优势,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仅为低成本处理抗生素废水提供新思路,还有助于实现赤泥与废菌渣的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实现“以废治废”的环保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废菌渣 磁性生物炭 吸附 诺氟沙星 磁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研究
3
作者 赵晓芳 《山西林业》 2024年第5期40-41,56,共3页
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多样且独特的植被类型。分析了保护区内植被分布规律,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丛、草甸6个方面介绍了区内主要植被类型。
关键词 山西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 植被类型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神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植被修复技术
4
作者 刘璇 《山西林业》 2024年第5期48-49,共2页
湿地植被修复对于恢复湿地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神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从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3个层次介绍了湿地植被修复技术。
关键词 山西神溪湿地公园 植被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耳菌丝发酵产物抗血栓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春卉 谢红 +2 位作者 苏槟楠 韩建欣 刘艳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9-292,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药用真菌 980 0金耳菌丝发酵产物对小白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和对大鼠脑脂质过氧化物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0 .8g/kg·d剂量的金耳菌丝发酵产物能明显对抗小鼠体内血栓的形成 ,高剂量组对脑组织缺血其过氧化脂质的分解... 本试验研究了药用真菌 980 0金耳菌丝发酵产物对小白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和对大鼠脑脂质过氧化物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0 .8g/kg·d剂量的金耳菌丝发酵产物能明显对抗小鼠体内血栓的形成 ,高剂量组对脑组织缺血其过氧化脂质的分解产物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对动物凝血酶原的作用时间有延长作用 ,给药 5分钟后能明显增加动物脑膜血流量。本实验结果表明该产物对动物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菌丝发酵产物 血栓形成 抑制作用 生物活性 担子菌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白中科 李晋川 +5 位作者 王文英 丁新启 柴书杰 陈建军 卢崇恩 赵景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本矿生态系统演变分为生态系统破损阶段、生态系统雏形建立阶段和生态系统动态平衡阶段 ;生态受损引发因子包括土地挖损、土地压占、土地占用和土地污染 ;生态重建的实质为土壤再造、植被重建和耕地恢复 ;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包括排土场... 本矿生态系统演变分为生态系统破损阶段、生态系统雏形建立阶段和生态系统动态平衡阶段 ;生态受损引发因子包括土地挖损、土地压占、土地占用和土地污染 ;生态重建的实质为土壤再造、植被重建和耕地恢复 ;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包括排土场的设计、有毒物质的消除、黄土的覆盖、侵蚀的控制、植物筛选与配置、施肥管理等 ;其重建后的生态优于采矿前的原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退化土地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生产过程中不挥发酸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光明 杨林娥 +2 位作者 张磊 赵欣 王争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3,共3页
跟踪采集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熏醅、淋醋4个阶段样品,对山西老陈醋整个生产过程中各阶段不挥发酸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挥发酸的含量在老陈醋整个生产过程中变化较小,其含量在酒精发酵初期与总酸含量接近,均较低;在醋酸发... 跟踪采集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熏醅、淋醋4个阶段样品,对山西老陈醋整个生产过程中各阶段不挥发酸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挥发酸的含量在老陈醋整个生产过程中变化较小,其含量在酒精发酵初期与总酸含量接近,均较低;在醋酸发酵阶段前2 d急剧下降后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而后在熏醅阶段又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生产过程 不挥发酸 总酸 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陈酿时间山西老陈醋中功能成分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磊 王争争 +5 位作者 李婷 吴光明 李慧 赵欣 杨宇霞 杨林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6,共4页
采集传统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不同陈酿时间的老陈醋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功能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在陈酿过程中川芎嗪、氨基酸、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都呈逐渐上升趋势。川芎嗪和氨基酸含量的增加,... 采集传统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不同陈酿时间的老陈醋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功能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在陈酿过程中川芎嗪、氨基酸、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都呈逐渐上升趋势。川芎嗪和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可能与陈酿过程中美拉德反应有关;总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黄酮醇配糖体的降解而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川芎嗪 氨基酸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8
9
作者 彭晓光 杨林娥 +2 位作者 李婷 韩建欣 王争争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8期151-153,共3页
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在510nm处测定山西老陈醋中的总黄酮,结果显示,该方法在20min内测定稳定,在中性条件下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的提取量最大,其含量为1525.30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5%(n=6),加标回收率在93.60%~97.... 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在510nm处测定山西老陈醋中的总黄酮,结果显示,该方法在20min内测定稳定,在中性条件下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的提取量最大,其含量为1525.30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5%(n=6),加标回收率在93.60%~97.65%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良好、准确度较高,可作为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总黄酮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糟菌糠对3种作物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董卿 程红艳 +5 位作者 张建国 王效举 孟丽君 王腾 王强 田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5-1662,共8页
为研究醋糟菌糠作为一种生物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解决食用菌菌糠对环境污染及其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对玉米、高粱、糯玉米3种作物基施醋糟菌糠后不同生育期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细菌、放线菌和... 为研究醋糟菌糠作为一种生物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解决食用菌菌糠对环境污染及其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对玉米、高粱、糯玉米3种作物基施醋糟菌糠后不同生育期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醋糟菌糠显著提高了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加入醋糟菌糠的土壤细菌数量比对照提高32%-54%;放线菌数量在成熟期提高明显,玉米田土壤放线菌数量增幅最大,为101%;真菌数量变化总体趋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醋糟菌糠的施入增加了作物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种植高粱、玉米和糯玉米土壤的脲酶活性增长率分别为239%、189%和185%;3种作物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抽穗期最高,最大增长率为40%;3种作物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在不同生育期变化趋势不同,玉米各生育期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较为稳定,其增长率分别为38%、28%、48%。3)醋糟菌糠的施入增加了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含量,不同生育期3种作物的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增幅为58.10-407.67 mg·kg-1,微生物氮含量增幅为11.98-27.55 mg·kg-1。由此可见,醋糟菌糠的施用可以增强土壤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效果。同时该研究也为醋糟菌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糟菌糠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生物量碳氮 玉米 高粱 糯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中乙偶姻和川芎嗪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宇霞 杨林娥 +2 位作者 张磊 韩建欣 彭晓光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山西老陈醋中乙偶姻(ACT)和川芎嗪(TMP)的含量,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Agilent TC-C18(2)色谱柱分析,乙偶姻、川芎嗪的回收率在96.5%~104.1%,相对标准偏差≤1.67%,方法简便、准确...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山西老陈醋中乙偶姻(ACT)和川芎嗪(TMP)的含量,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Agilent TC-C18(2)色谱柱分析,乙偶姻、川芎嗪的回收率在96.5%~104.1%,相对标准偏差≤1.67%,方法简便、准确,适合山西老陈醋中乙偶姻和川芎嗪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乙偶姻 川芎嗪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山西老陈醋中微量元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欣 杨庆文 +3 位作者 韩建欣 杨宇霞 李慧 彭晓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5-169,共5页
以山西老陈醋为原料,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Zn、Fe、K、Ca、Mg 5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混酸体系、混酸体积比、样液与消解液体积比和消解时间单因素试验,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的最佳条件。结果表... 以山西老陈醋为原料,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Zn、Fe、K、Ca、Mg 5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混酸体系、混酸体积比、样液与消解液体积比和消解时间单因素试验,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以HNO_3-H_2O_2为消解试剂的混酸体系中,Zn、Fe、K、Ca四种微量元素最佳消解条件为混酸体积比7:1,样液与消解液体积比1:4,消解时间为20 min,微量元素Mg最佳消解条件为混酸体积比7:1,样液与消解液体积比1:4,消解时间为25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样品回收率在95.0%~106.0%,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42%~1.13%。优化后的微波消解法具有反应快、消解彻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等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山西老陈醋的营养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微量元素 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黑鹳的数量分布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焕金 苏化龙 +5 位作者 冯敬义 陈林娜 申守义 高云 张万成 任建强 《生态学报》 CAS 1985年第2期193-194,共2页
黑鹳(Ciconia nigra)是著名的涉禽。有关黑鹳的研究报道,有寺振黄(1936),禹瀚(1963)、郑作新(1955、1976)及张兴录(1983)、山阶(1941)、清栖(1954)等。 1962年以来,特别是1980—1983年,我们先后在中条山、吕梁山、太岳山、系舟山、五台... 黑鹳(Ciconia nigra)是著名的涉禽。有关黑鹳的研究报道,有寺振黄(1936),禹瀚(1963)、郑作新(1955、1976)及张兴录(1983)、山阶(1941)、清栖(1954)等。 1962年以来,特别是1980—1983年,我们先后在中条山、吕梁山、太岳山、系舟山、五台山和贯穿山西南北的汾河流域,对黑鹳的数量分布进行了普查。在此基础上,1982和1984年的4—10月在文峪河和三川河流域,对黑鹳的数量进行了固定的路线统计和有关的生态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鹤 路线 数量分布 三川河 苏家湾 汾河流域 文峪河 乌马河 太岳山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的山西老陈醋有机酸特征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晓光 杨林娥 +2 位作者 杨宇霞 张磊 李婷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9期105-108,共4页
以市售山西老陈醋为试验样品,对其不挥发酸和有机酸进行测定,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山西老陈醋中的不挥发酸与乳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共6种有机酸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乳酸、琥珀酸、α-酮戊二酸... 以市售山西老陈醋为试验样品,对其不挥发酸和有机酸进行测定,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山西老陈醋中的不挥发酸与乳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共6种有机酸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乳酸、琥珀酸、α-酮戊二酸与不挥发酸的关联度高,因此初步确定乳酸、琥珀酸、α-酮戊二酸、苹果酸为山西老陈醋有机酸特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灰关联分析 有机酸 特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ASBR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组成及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宏英 李亚新 +2 位作者 岳秀萍 王慕华 苏槟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6,共5页
在35℃下以奶粉人工合成废水为底物连续运行了两段厌氧反应器(ⅠⅡ-ASBR),且于ⅠⅡ两柱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厌氧颗粒污泥,为了解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态结构及生物学特性,对ⅠⅡ两柱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态及微生物组成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 在35℃下以奶粉人工合成废水为底物连续运行了两段厌氧反应器(ⅠⅡ-ASBR),且于ⅠⅡ两柱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厌氧颗粒污泥,为了解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态结构及生物学特性,对ⅠⅡ两柱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态及微生物组成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测定了其不同基质中的比产甲烷活性、辅酶F420和胞外多聚物的含量。结果表明:ⅠⅡ-ASBR反应器ⅠⅡ两柱中厌氧颗粒污泥形态及微生物组成差异明显,Ⅰ柱的厌氧颗粒污泥大而密实,Ⅱ柱的较小,呈多孔的网状结构,Ⅰ柱中厌氧颗粒污泥以甲烷八叠球菌、球菌及短杆菌为主,丝状菌较少,Ⅱ柱则以丝状菌、短杆菌为主,球菌较少;Ⅰ柱颗粒污泥利用葡萄糖、甲酸、丙酸的产甲烷活性较高,利用乙酸的活性相对较低,Ⅱ柱颗粒污泥利用葡萄糖、乙酸的产甲烷活性较高,而利用甲酸、丙酸的产甲烷活性较低;辅酶F420的含量Ⅱ柱比Ⅰ柱明显要高,而胞外多聚物含量Ⅰ柱比Ⅱ柱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Ⅱ-ASBR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辅酶F420 比产甲烷活性 胞外多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山西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1
16
作者 牛天堂 田良才 +1 位作者 李晋川 王宇宏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3-7,共5页
玉米是山西半干旱农区高产生态型作物,在巩固中部和晋东南地区中晚熟和中早熟传统玉米主产区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南部旱地春播晚熟玉米区和夏播中早熟玉米区以及北部盆地中熟玉米区和山地早熟玉米区,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望达到180万~200万h... 玉米是山西半干旱农区高产生态型作物,在巩固中部和晋东南地区中晚熟和中早熟传统玉米主产区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南部旱地春播晚熟玉米区和夏播中早熟玉米区以及北部盆地中熟玉米区和山地早熟玉米区,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望达到180万~200万hm2,山西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构建以秸秆还田为主体的保护性土壤生态耕作体系,提高地力,大力推广新一代紧凑耐密型杂交种,以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为中心的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玉米大田产量可由现在的5 000 kg/hm2提高到6 000kg/hm2,总产将达到1 000万~1 200万t。以玉米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畜牧业,开拓以玉米化工醇为源头的玉米生物化工业,延长产业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值可达千亿元以上,玉米产业将是山西煤炭后主要的生物资源替代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可持续发展 保护型耕作 高产 草食动物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阶段醋醅疏松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槟楠 萧晋川 +2 位作者 潘佩平 王慕华 蔡颖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2-55,共4页
通过对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醅质量容积的测定来反应醋醅疏松度的适合程度。经感官试验得知,质量容积在350.0~450.0g/L时醋醅疏松度适宜。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醋酸发酵时醋醅各项指标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含水量65.... 通过对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醅质量容积的测定来反应醋醅疏松度的适合程度。经感官试验得知,质量容积在350.0~450.0g/L时醋醅疏松度适宜。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醋酸发酵时醋醅各项指标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含水量65.0%~70.0%、酒精度5.0%vol^5.5%vol、麸皮量110.0%、质量容积350.0 g/L,在此条件下山西老陈醋总酸为4.96 g/100 g醋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陈醋 醋酸发酵 醋醅 质量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汾河源头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岳建英 李晋川 +3 位作者 郭春燕 卢宁 杨生权 王宇宏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384,共11页
汾河源头地处山西吕梁山北段的管涔山系腹地,暖温带北部。据调查,汾河源头共有种子植物94科398属87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属12种,被子植物91科391属863种。种子植物科、属、种各类分布型占总数百分比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汾河源头地处山西吕梁山北段的管涔山系腹地,暖温带北部。据调查,汾河源头共有种子植物94科398属87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属12种,被子植物91科391属863种。种子植物科、属、种各类分布型占总数百分比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科、属、种的区系成分特有现象不平衡。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40科,温带分布30科,没有中国特有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分布264属,北温带成分处于显著地位,中国特有属4属,反映出该区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最多,共501种,其次是温带亚洲和东亚分布,成为构成汾河源头地区森林植被和灌丛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区系地理成分 汾河源头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矿复垦地不同林龄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宇宏 王翔 +4 位作者 李晋川 岳建英 郭春燕 卢宁 杨生权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653-1658,共6页
为研究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对复垦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和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不同恢复年限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复垦年限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复垦2... 为研究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对复垦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和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不同恢复年限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复垦年限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复垦20 a的土壤酶活性优于复垦15,10 a和对照;不同复垦年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作用不同,复垦20 a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高于复垦15,10 a和对照。植被恢复可以促进土壤生态肥力提高,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林龄 酶活性 微生物区系 安太堡露天矿复垦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网络方法的市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以晋中市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钱云 翁丽珠 +1 位作者 于长明 朱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6-90,共5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经历了从以物种遗传保护为核心到以生境景观保护为核心的发展历程。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景观生态网络方法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区域"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的城市生...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经历了从以物种遗传保护为核心到以生境景观保护为核心的发展历程。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景观生态网络方法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区域"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实践已广泛开展,但缺乏基于上述理论和科学方法的应用。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将景观生态网络方法应用于市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订,为相关理论实践的科学化、合理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网络 晋中市 市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