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视化”互动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范俊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3-64,共2页
"互动式"教学与"可视化"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即"可视化"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在临床麻醉教学中采用"可视化"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树... "互动式"教学与"可视化"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即"可视化"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在临床麻醉教学中采用"可视化"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树立以诚为首、以德为高、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进一步提高其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互动教学模式 临床麻醉教学 “互动式”教学 “可视化”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麻醉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范俊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61-62,共2页
实践教学是临床麻醉医学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医学院校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临床麻醉医学专业应用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纠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有效提高临床麻醉专业... 实践教学是临床麻醉医学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医学院校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临床麻醉医学专业应用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纠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有效提高临床麻醉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效践行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保证临床麻醉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连贯性、衔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麻醉医学专业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临床应用能力 临床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期七氟醚神经毒性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贝贝 林晓婉 +5 位作者 郭航 孙立 马亚群 高明龙 郭文治 马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1-836,共6页
目的探讨孕酮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期七氟醚神经毒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40,雌雄各20只):空白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孕酮+七氟醚组(S+P组)。S+P组大鼠出生后第4~9天注射孕酮[8 mg/(kg.d)],第7~... 目的探讨孕酮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期七氟醚神经毒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40,雌雄各20只):空白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孕酮+七氟醚组(S+P组)。S+P组大鼠出生后第4~9天注射孕酮[8 mg/(kg.d)],第7~9天注射孕酮后行七氟醚暴露(浓度3%,流量2 L/min,2 h/d);C组和S组大鼠出生后于相同时间点以相同方式注射等量溶剂,C组大鼠第7~9天行混合气体暴露(空气和氧气混合,流量2 L/min,2 h/d),S组大鼠第7~9天行七氟醚暴露(浓度3%,流量2 L/min,2 h/d)。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中凋亡蛋白Casepase-3的表达。采用Y迷宫、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评价大鼠出生后第6周的空间认知能力。结果七氟醚可导致新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和Case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1);应用孕酮可明显减少七氟醚导致的海马组织CA1区神经细胞凋亡,降低海马组织中Casepase-3蛋白表达(P<0.01)。Y迷宫、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结果显示,七氟醚可降低大鼠的交替得分率(P<0.05),延长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寻找平台所需时间(P<0.05),增加大鼠在跳台中的错误次数(P<0.01);应用孕酮可明显增高大鼠的交替得分率(P<0.05),缩短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寻找平台所需时间(P<0.05),减少大鼠在跳台中的错误次数(P<0.01)。结论新生大鼠多次吸入七氟醚可引起中枢神经损伤并导致青年期认知损害,孕酮对七氟醚所致的新生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期神经毒性损伤可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孕酮 神经保护 细胞凋亡 神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联合电针疗法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秋云 薛朝霞 +1 位作者 刘立伟 南静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5-620,629,共7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爆发期后常见的后遗症,通常定义为急性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以上的剧烈神经病理性疼痛[1]。一项系统回顾显示,全球范围内的HZ发病率为3~5/1000人/年,5%~30%的H...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爆发期后常见的后遗症,通常定义为急性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以上的剧烈神经病理性疼痛[1]。一项系统回顾显示,全球范围内的HZ发病率为3~5/1000人/年,5%~30%的HZ病人进展为PHN[2]。PHN病人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自发痛(如疼痛、灼痛、刺痛、射击痛),可能伴有痛觉过敏、异常性疼痛和其他异常感觉(如麻木、震颤)[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脉冲射频 神经病理性疼痛 系统回顾 电针疗法 ZOSTER 痛觉过敏 PH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利佳 吕洁萍 王鑫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0~50岁,BMI 18~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两组麻醉诱导相...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0~50岁,BMI 18~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麻醉维持P组持续泵注丙泊酚4~12mg·kg-1·h-1,S组持续吸入七氟醚2.0%~3.0%,两组均靶控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h-1,术中维持BIS 40~50。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气腹后30 min(T2)、60 min(T3)、90min(T4)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中血栓烷素B2(TXB2)、内皮素-1(ET-1)、D-二聚体和Hb的浓度;采集肘静脉血,测定T1、T4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TXB2、ET-1和D-二聚体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T2~T4时P组TXB2、ET-1和D-二聚体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点两组间APT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比较,T4时两组PT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七氟醚较丙泊酚能更有效地抑制机体TXB2、ET-1和D-二聚体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丙泊酚 七氟醚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清醒镇静镇痛在高血压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余淑珍 郭永清 +1 位作者 郭剑津 郭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清醒镇静镇痛 结肠镜检查 高血压患者 雷米芬太尼 靶控输注 丙泊酚 心脑血管并发症 Rams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脊椎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建国 王海燕 +1 位作者 韩冲芳 张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711-713,共3页
脊椎手术患者术后会有持续性的疼痛,易引起机体内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而影响术后健康的恢复,可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不自主运动等不良情绪和症状,造成二次损伤,因此为脊椎手术患者提供可靠的术后镇痛具有重要意义[1].以阿片类镇痛... 脊椎手术患者术后会有持续性的疼痛,易引起机体内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而影响术后健康的恢复,可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不自主运动等不良情绪和症状,造成二次损伤,因此为脊椎手术患者提供可靠的术后镇痛具有重要意义[1].以阿片类镇痛药为主的病人自控镇痛(PCA)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发生率较高.韩济生等将对穴位直通原理和低频电刺激参数的研究与电子科技结合发明了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HANS通过刺激人体穴位使机体产生脑啡肽、内啡肽等内源性镇痛物质而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还兼有减少恶心呕吐的作用[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疼痛 脊椎手术 ACUPOINT 神经内分泌反应 内源性镇痛物质 病人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食品召回机制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9
8
作者 程景民 闫果花 +1 位作者 郭丹 陈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60-63,共4页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召回机制,已成为许多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新型理念、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召回的法律保障、职责分工、召回程序、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和...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召回机制,已成为许多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新型理念、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召回的法律保障、职责分工、召回程序、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就我国在食品安全召回的法律体系、机构设置、技术支撑、实施过程、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并就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召回机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技术支撑建设、明确管理协调机构、建立完备溯源体系、加强教育宣传培训、完善应急处理体系等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召回 召回机制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09年我国食品出口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安全问题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程景民 孙艳飞 +3 位作者 闫果花 程颜荣 谢冰玉 郭宇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年第3期46-50,共5页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出口安全制度,保障我国食品出口安全,本文对2008、2009年我国食品出口美国、日本、欧盟受阻的种类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制约我国食品出口的四个原因,即贸易保护日益加剧...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出口安全制度,保障我国食品出口安全,本文对2008、2009年我国食品出口美国、日本、欧盟受阻的种类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制约我国食品出口的四个原因,即贸易保护日益加剧、质量监控管理落后、检疫技术标准滞后、食品消费理念转变,并提出了完善食品标准,适应贸易需求;提升企业素质,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政府监管,保护消费者利益;实施绿色营销,开拓产品市场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出口 贸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诱发大鼠神经退化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神经反应性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超杰 李兔平 郭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糖尿病大鼠心脏感觉神经病变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上胸段背根神经节(DRG)内 P 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诱发感觉神经退化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神经反应性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糖尿病大鼠心脏感觉神经病变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上胸段背根神经节(DRG)内 P 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诱发感觉神经退化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神经反应性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32只,180~200 g,其中16只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4周,并于喂养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制作糖尿病大鼠(DM 组)模型;另外16只采用一般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C 组)。实验中每周测量一次甩尾潜伏期。DM 组注射 STZ 10周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糖尿病假手术组(DM-Sham 组)两个亚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 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C 组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C-IR 组)和假手术组(C-Sham 组)两个亚组。取 T1~5 DRG,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 ELISA 检测 SP 和 CGRP 的表达。结果与 C 组比较,第5~10周 DM 组大鼠甩尾潜伏期明显延长(P 〈0.01)。与 C-Sham 组比较,DM-Sham 组 DRG内 CGRP 和 SP 含量明显降低(P 〈0.01和 P 〈0.05)。与 C-IR 组比较,DM-IR 组 DRG 内 CGRP 和SP 含量均明显降低(P 〈0.01)。与 DM-Sham 组比较,DM-IR 组 DRG 内 CGRP 含量明显升高(P 〈0.01)。结论糖尿病诱发显著感觉神经功能退化;糖尿病大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支配心脏的感觉神经细胞内 CGRP 和 SP 显著低于非糖尿病大鼠,提示神经细胞的反应性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缺血-再灌注 神经退变 P 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泵静脉输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唇裂修复中的应用
11
作者 邢宏萍 柳新华 +1 位作者 王俊锡 杜月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61-162,169,共3页
目的比较微量泵输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唇裂修复中的麻醉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和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600例唇裂修复术的患儿,年龄3~12个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术前评估Ⅰ~Ⅱ级,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目的比较微量泵输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唇裂修复中的麻醉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和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600例唇裂修复术的患儿,年龄3~12个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术前评估Ⅰ~Ⅱ级,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组),每组30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R组采用微量泵分别输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K组采用微量泵分别静脉输注氯胺酮和丙泊酚维持麻醉,2组均接带小儿储气囊吸氧管,保留自主呼吸,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所有药物。记录患儿术中心率、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以及术后的拨管时间和清醒程度。结果K组患儿的术中血压和心率较R组高,术后苏醒程度较差,拨管时间较R组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和脉搏氧饱和度的差异不明显。结论微量泵静脉输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是小儿唇裂修复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氯胺酮 血流动力学 麻醉 小儿唇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柔比星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浩甲 王祥 +3 位作者 韩冲芳 姚太平 杨文曲 贺建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8-550,共3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痛觉超敏、火烧样痛、撕裂样痛、针刺样痛、刀割样痛、闪电样痛、绳索捆绑样绷紧痛等,临床上根据疼痛类型分为激惹触痛型,痹痛型,中枢整合痛型。病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痛觉超敏、火烧样痛、撕裂样痛、针刺样痛、刀割样痛、闪电样痛、绳索捆绑样绷紧痛等,临床上根据疼痛类型分为激惹触痛型,痹痛型,中枢整合痛型。病人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烦躁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和神经阻滞治疗,但效果均有限[2,3]。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不毁损神经的治疗慢性疼痛的介入技术,起效时间快,但效果维持时间较短,需要重复射频治疗[2]。表柔比星具有细胞毒性作用,椎旁注射表柔比星后3~5天,背根神经节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变性、坏死,注射后4~8周,背根神经节细胞完全死亡,治疗PHN疗效持久[3]。为了缩短治疗后起效时间,延长治疗作用时间,增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我科采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现总结其疗效及安全性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脉冲射频治疗 临床疗效评价 表柔比星 背根神经节细胞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阻滞治疗 细胞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压脉冲射频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大鼠模型下丘脑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姬高亮 薛朝霞 +1 位作者 耿宝梁 刘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电压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模型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探讨脉冲射频的镇痛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建立CCI疼痛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n=1... 目的:观察不同电压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模型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探讨脉冲射频的镇痛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建立CCI疼痛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n=18):假刺激组H0、PRF低电压组H1(45 V)、PRF中电压组H2(55 V),PRF高电压组H3(65 V)。PRF组:制模后7 d对其坐骨神经结扎近端行PRF,脉宽20 ms,频率500 k Hz,脉冲频率2 Hz,持续时间2 min,治疗电压分别为45 V、55 V、65 V。假刺激组:制模后7 d在相同位置放置射频电极,但无脉冲治疗,持续时间2 min。制模前、制模后7 d、PRF后1、7和14 d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PRF后1、7和14 d,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下丘脑中β-内啡肽表达量。结果:脉冲射频组在治疗后1天、7天和14天,与假刺激组比较,热痛阈均明显提高(P<0.01)。其中术后第7日,中、高电压组明显高于低电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实验结束时,与假刺激组大鼠比较,术后第1天,7天和14天,低、中、高电压组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7、14天,与低电压组相比,中、高组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14日,高电压组与中电压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压45 V、55 V、65 V的2 Hz脉冲射频均可引起CCI大鼠热痛阈的升高,可能与其增加下丘脑β-内啡肽的含量有关;脉冲射频电压大于55 V时,治疗效果没有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不同电压 CCI大鼠 神经病理性疼痛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预测紫绀型患儿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碧玉 高明龙 +2 位作者 吴庭楣 李红芳 刘永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rSO2)对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心肺转流(CPB)下接受心脏手术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岁,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 目的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rSO2)对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心肺转流(CPB)下接受心脏手术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岁,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升主动脉夹闭后5 min(T2)、升主动脉开放后5 min(T3)、CPB结束(T4)、超滤结束(T5)、CPB结束后3 h(T6)、CPB结束后8 h(T7)、CPB结束后24 h(T8)记录MAP、RrSO2、鼻咽温,同时抽取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Hb、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两组:急性肾损伤组(D组)和正常组(N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将不同时点MAP、RrSO2、鼻咽温、Hb、SaO2、Lac、ScvO2值、有意义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rSO2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T3-T6时D组RrSO2明显低于N组(P<0.01)。两组不同时点MAP、鼻咽温、SaO2、Hb、Lac和Sc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3-T6时RrSO2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术后AK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3-T6时RrSO2临界值分别为60.2%、57.2%、55.0%、54.0%,敏感性分别为66.7%、83.3%、66.7%、83.3%,特异性分别为100%、92%、100%、7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861、0.792、0.840。结论 RrSO2可作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AKI的一项无创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心肺转流 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氧合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弓利豪 杨保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年龄22~33岁,ASAⅠ或Ⅱ级,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将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分至E组,自愿放弃分娩镇痛的产妇分至S组,每组30例。E组:宫口开至3cm时,于L_(2-3)椎间... 目的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年龄22~33岁,ASAⅠ或Ⅱ级,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将自愿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分至E组,自愿放弃分娩镇痛的产妇分至S组,每组30例。E组:宫口开至3cm时,于L_(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注入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3ml,观察3~5min,注入0.1%罗哌卡因与0.2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液8~12ml作为首剂量,获得满意镇痛效果后接PCA泵,背景输注速率8~12ml/h,PCA量3~5ml,锁定时间30min,最大量20ml/h,胎儿胎盘娩出,缝合伤口全部结束后停药拔管。S组:按常规自然分娩程序处理。记录产妇宫口开3、6、8、10cm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min时Apgar评分;记录脐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乳酸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脐动脉血中脐血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白蛋白浓度。结果产妇宫口开6、8、10cm时E组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血清乳酸浓度和脐动脉血IMA浓度、白蛋白浓度以及IMA/白蛋白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脐血IMA浓度以及新生儿氧合无影响,且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分娩镇痛 缺血修饰白蛋白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晓芬 韩毅 +1 位作者 赵晓英 熊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辣椒素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辣椒素组(CAP组)和辣椒素+辣椒平组(... 目的探讨辣椒素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辣椒素组(CAP组)和辣椒素+辣椒平组(CPZ组),每组10只。S组仅分离双侧肾蒂不结扎,IR组、CAP组和CPZ组通过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与IR组在同时点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CAP组和CPZ组大鼠于缺血前30 min经腹腔注射辣椒素30 mg/kg。CPZ组大鼠于缺血前45 min经腹腔注射辣椒平20 mg/kg。于再灌注24 h后取血标本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P-STAT3)和caspase-3的蛋白含量。取肾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凋亡率(AI)。结果与S组比较,IR组、CAP组和CPZ组血清Cr、BUN、IL-6、TNF-α、IL-10浓度、P-JAK2/JAK2、P-STAT3/STAT3和caspase-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空泡变性,刷状缘脱落,部分肾小管管腔扩张,肾小管损伤评分和AI明显升高(P<0.05);与IR组和CPZ组比较,CAP组血清Cr、BUN、IL-6、TNF-α浓度、P-JAK2/JAK2、P-STAT3/STAT3和caspase-3含量明显降低(P<0.05),肾小管损伤减轻,肾小管损伤评分和AI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辣椒素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肾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JAK2/STAT3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和组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炎性因子 IL-6/JAK2/STAT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虹桥 薛朝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interferon alpha,IFN-α)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HN病人80例,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椎旁神经阻滞药物配方中加用IFN-α,B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interferon alpha,IFN-α)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HN病人80例,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椎旁神经阻滞药物配方中加用IFN-α,B组除在椎旁神经阻滞药物配方中未加用IFN-α外,其余治疗与A组相同。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并统计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次数。结果:A组病人治疗后1、2、3月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B组(P<0.05),治疗次数少于B组(P<0.05);A组病人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结论:IFN-α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PHN病人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椎旁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晓东 薛朝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0-214,共5页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广泛存在于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中,通过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等发挥营养支持及损伤修复等作用,维持着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神经病...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广泛存在于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中,通过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等发挥营养支持及损伤修复等作用,维持着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以往的研究表明GDNF可能参与了中枢及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GDNF在NP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DNF对NP有着强大的镇痛作用,并且随着其镇痛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GDNF在治疗NP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GDNF在NP中的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病理性疼痛 镇痛作用 镇痛机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联合干扰素α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嘉男 薛朝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阻滞联合干扰素α(interferon alpha, IFN-α)治疗三叉神经痛与常规神经阻滞药物相比较的临床疗效有无提高。方法: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连续行间隔时间为5天的3次神经阻... 目的:研究神经阻滞联合干扰素α(interferon alpha, IFN-α)治疗三叉神经痛与常规神经阻滞药物相比较的临床疗效有无提高。方法: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连续行间隔时间为5天的3次神经阻滞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病人治疗前后疼痛变化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价病人治疗前后睡眠情况变化,比较两组病人总体疗效和疼痛复发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两组病人VAS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病人PSQI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使用IFN-α联合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较常规神经阻滞疗效较好,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治疗时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神经阻滞 三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内源性孤啡肽可通过下调microRNA-1途径抑制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畅 任晓芬 +2 位作者 韩毅 王一迪 李占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孤啡肽(N/OFQ)对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A)的影响,以及microRNA-1(miR-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预处理组(U+I/R组),每组8只。通... 目的研究内源性孤啡肽(N/OFQ)对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A)的影响,以及microRNA-1(miR-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预处理组(U+I/R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各组大鼠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评分;采用qRT-PCR法检测miR-1、GJA1及KCNJ2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kir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拮抗内源性N/OFQ可明显降低大鼠RA及致心律失常评分(P<0.01)。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Sham组相比,I/R组miR-1表达增多(P<0.01),而Cx43及其mRNA表达下降(P<0.05),kir2.1表达下降(P<0.01);与I/R组比较,U+I/R组miR-1表达下降(P<0.05),Cx43及kir2.1表达增多(P<0.05)。结论内源性N/OFQ可上调miR-1,使Cx43及kir2. 1蛋白表达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啡肽 微小RNA-1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