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在肝硬化并发症中的作用
1
作者 王溢 李晚晴 赵婕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3-1678,共6页
肝硬化是肝实质被纤维化组织和再生结节替代的一种慢性肝病,其主要并发症包括门静脉高压、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细胞癌。尽管在治疗和管理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并发症仍然给个人及社会造成重大负担。近年来,维生素D的... 肝硬化是肝实质被纤维化组织和再生结节替代的一种慢性肝病,其主要并发症包括门静脉高压、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细胞癌。尽管在治疗和管理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并发症仍然给个人及社会造成重大负担。近年来,维生素D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维生素D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还具有抗纤维化、抗炎及抗肿瘤的多重作用。本文旨在总结目前维生素D在肝硬化主要并发症中的作用及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探索预防和延缓并发症发展的辅助性治疗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肝性脑病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肝细胞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样病变内镜检查中的常见分型与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鑫慧 武希润 +1 位作者 安亚楠(综述) 刘晓娜(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居全球癌症发病谱第3位,结直肠息肉的早期检出及切除可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死亡风险。在多种检查方法中,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分型通过观察病变黏膜腺管开...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居全球癌症发病谱第3位,结直肠息肉的早期检出及切除可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死亡风险。在多种检查方法中,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分型通过观察病变黏膜腺管开口形态、毛细血管(微血管)以及表面微结构预测结直肠息肉组织病理学,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对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镜下结直肠息肉分型主要有巴黎分型、Sano分型、NICE分型、JNET分型、pit pattern分型等。本文对临床常见的结直肠息肉内镜分型的诊断性能、临床意义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各分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优缺点,旨在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内镜分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分型 诊断性能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Ad-hTERTp-HSV-TK/GCV系统的构建及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燕 邓志华 +4 位作者 杨长青 刘京龙 贾静 郭素雅 杨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肝癌的基因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探讨Ad-hTERTP-HSV-TK/GCV系统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作用;并观察其过程中旁观者效应的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Ad-hTERTP-HSV-TK系统分别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肝... 背景与目的:肝癌的基因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探讨Ad-hTERTP-HSV-TK/GCV系统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作用;并观察其过程中旁观者效应的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Ad-hTERTP-HSV-TK系统分别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肝细胞L-02,加入前体药物更昔洛韦(GCV),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其对感染后细胞的杀伤作用;将感染后的TK阳性HepG2细胞和未感染的TK阴性HepG2细胞按不同比例浓度(0∶10、1∶9、2∶8、3∶7、4∶6、5∶5、6∶4、7∶3、8∶2、9∶1、10∶0)混合,观察其旁观者效应。结果:肝癌细胞HepG2的存活率随病毒感染复数(MOI)和GCV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L-02细胞无明显变化。旁观者效应表明,在TK阳性HepG2细胞为10%时,细胞抑制率达28.06%,70%时达90.44%。结论:重组腺病Ad-hTERTP-HSV-tk/GCV系统对肝癌细胞HepG2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及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肝肿瘤 重组腺病毒载体 HTERT启动子 自杀基因 培养的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志华 杨长青 +1 位作者 王桂琴 王晶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以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L3-hTERT-tk和相应的荧光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用GCV干预,荧光显微...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以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L3-hTERT-tk和相应的荧光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用GCV干预,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转染效率,TUNEL标记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转染后胃癌细胞的凋亡;以上实验均以正常肝细胞L-02为对照。结果:经鉴定,重组质粒pGL3-hTERT-tk中tk片段的长度为1100 bp。荧光素酶标记的阳性、阴性对照及治疗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均能有效转染高表达端粒酶活性的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效率为(8.2±1.14)%。重组质粒转染胃癌细胞后与GCV共育4 d,细胞的凋亡率为(60.0±1.56)%;被pGL3-hTERT-tk转染的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发生了变化,处于细胞周期早期的细胞大量凋亡,早期凋亡率为(47.1±1.35)%。结论:pGIB-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但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基因治疗 HTERT启动子 自杀基因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启动子驱动的肿瘤抑素靶向肝癌细胞表达及其抗血管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倩倩 邓志华 +1 位作者 郎伟宁 贺丹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目的: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启动子驱动的肿瘤抑素(tamsta-tin)基因在肝癌细胞HepG2内特异性表达及其体外抗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构建phTERT-tumstatin、pCMV-tumstatin(阳性对照)、... 目的: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启动子驱动的肿瘤抑素(tamsta-tin)基因在肝癌细胞HepG2内特异性表达及其体外抗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构建phTERT-tumstatin、pCMV-tumstatin(阳性对照)、phTERT-EGFP(阴性对照)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肝癌细胞、L-02正常肝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umstatin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MTS法检测稳定转染后HepG2细胞的增殖以及含或不含tumstatin蛋白的条件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的影响。通过计数管样分支数检测tumstatin蛋白对HUVEC管道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hTERT-tumstatin、pCMV-tumstatin和phTERT-EGFP质粒,质粒转染后tumstatin基因在肝癌细胞HepG2中特异地表达,在正常肝细胞L-02中无表达。phTERT-tumstatin和phTERT-EG-FP转染均不影响HepG2细胞的增殖。含tumstatin蛋白的条件培养基CM-T抑制HUVEC的增殖[抑制率为(56.49±0.33)%];CM-T与不含tumstatin蛋白的条件培养基CM-N、CM-NT相比显著抑制了HUVEC血管结构的形成[(3.33±1.53)%vs(24.44±3.11)%、(23.94±2.92)%,P<0.01)]。结论:phTERT基因启动子可驱动tumstatin靶向表达于肝癌细胞,并抑制HUVEC血管管道结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素 肝肿瘤 HTERT启动子 基因治疗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主次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被引量:7
6
作者 何阳 苏亚荣 韩子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5-1559,共5页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诸多,主要表现在门静脉高压、破裂处血栓形成及血液凝固、硬化部位或套扎点数、内环境、营养不良风险程度、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出血程度和门静脉内径等方面。对肝硬化食...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诸多,主要表现在门静脉高压、破裂处血栓形成及血液凝固、硬化部位或套扎点数、内环境、营养不良风险程度、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出血程度和门静脉内径等方面。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主次划分及讨论,认为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主要因素是门静脉压力大小、破裂处血栓快速形成能力、是否急诊处理、内环境状态、营养不良风险程度和肝功能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危险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帕替尼治疗克罗恩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樊慧丰 周秀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5-930,共6页
克罗恩病(CD)是一种进展性、破坏性、复发缓解性的慢性炎症性肠病,随着疾病进展会导致不可逆性的肠道结构改变和功能损害,造成肠腔狭窄、瘘管形成和肛周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乌帕替尼可改善CD患者的... 克罗恩病(CD)是一种进展性、破坏性、复发缓解性的慢性炎症性肠病,随着疾病进展会导致不可逆性的肠道结构改变和功能损害,造成肠腔狭窄、瘘管形成和肛周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乌帕替尼可改善CD患者的预后。本综述从乌帕替尼治疗CD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药物安全性等方面总结其相关研究进展,乌帕替尼可提高CD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及内镜反应率,对改善CD患者的长期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为CD患者的生物制剂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帕替尼 克罗恩病 发病机制 疗效 药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