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甲状腺癌分期系统(第8版)修订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期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磊 董云伟 +12 位作者 胡神保 杨进宝 曹越 刘跃武 梁峰 石华 刘子文 陈革 陈曙光 商中华 孙庆贺 李延龙 李小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1-496,共6页
背景与目的:2017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发布了TNM分期系统第8版(TNM-8),该研究旨在比较TNM-8和第7版(TNM-7)分期规则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分期的变化。方法:该研究共纳入2013—2015年因甲状腺乳头状癌... 背景与目的:2017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发布了TNM分期系统第8版(TNM-8),该研究旨在比较TNM-8和第7版(TNM-7)分期规则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分期的变化。方法:该研究共纳入2013—2015年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而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行初治手术治疗的患者4 265例,手术范围至少包括患侧腺叶切除及患侧淋巴结清扫。根据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分别应用TNM-7及TNM-8分期规则进行分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 265例患者中,男性1 069例,女性3 196例。根据TNM-7分期,Ⅰ、Ⅱ、Ⅲ、Ⅳa、Ⅳb和Ⅳc期患者数量分别为3 093例(72.50%)、23例(0.54%)、942例(22.09%)、199例(4.67%)、1例(0.02%)和7例(0.16%);而根据TNM-8分期,Ⅰ、Ⅱ、Ⅲ和Ⅳb期患者数量则分别为3 996例(93.60%)、259例(6.00%)、9例(0.20%)和1例(0.02%)。共有1 163例(27.3%)患者分期发生了调整,均为降期。降期原因包括年龄的划分升至55岁(781例,67.1%)、TNM分期规则调整(265例,22.8%)和T分期规则调整(117例,10.1%)。在3 059例微小癌患者中,根据TNM-7分期,Ⅰ~Ⅳ期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 323例(75.94%)、3例(0.10%)、649例(21.22%)和84例(2.70%);根据TNM-8分期,Ⅰ~Ⅳ期的患者数量则分别为2 917例(95.30%)、138例(4.50%)、3例(0.10%)和1例(0.03%)。结论:应用TNM-8,与TNM-7相比,Ⅲ~Ⅳ期患者比例大幅减少,对于微小癌患者该特点更加突出,能更好地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TNM分期系统 第8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抑制胰腺纤维化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镇海 张炳太 +3 位作者 赵舸 李茂岚 王伟 刘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825-1826,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实验性胰腺纤维化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探索其缓解胰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胰胆管注射2%TNBS溶液的方法制备慢性胰腺纤维化大鼠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黄...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实验性胰腺纤维化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探索其缓解胰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胰胆管注射2%TNBS溶液的方法制备慢性胰腺纤维化大鼠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黄芪注射液治疗;造模后第6周,ELISA检测血清MDA含量和GSH-PX活性、免疫组化检测胰腺α-SMA和Ⅰ型胶原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随着黄芪注射液的剂量的增加,除了GSH-PX活力逐渐恢复以外,治疗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逐渐降低且胰腺中α-SMA和Ⅰ型胶原含量逐渐较少,且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减弱CP的氧化应激,抑制PSC活化,缓解胰腺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纤维化 黄芪注射液 氧化应激 慢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武亚娟 王琦 +3 位作者 武希润 董胜利 刘晓丽 张晓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原发性肝癌细胞、癌旁肝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和(或)肝穿刺所取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原发性肝癌细胞、癌旁肝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和(或)肝穿刺所取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IDO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DO在原发性肝癌细胞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在癌旁肝硬变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P<0.01)。IDO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无关(P>0.05);与患者大体病理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浸润型IDO表达强度较块状型明显增高(P<0.05);有血管浸润及癌栓形成患者IDO也呈高表达状态(P<0.05);IDO的表达还与病理组织学分化情况相关,低分化肿瘤组织IDO的表达强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IDO的表达与肝细胞癌恶性有一定的相关,故IDO拟可以作肝癌预后差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肝癌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腹腔镜微创手术开展的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微创外科 微创手术 传统手术 传统外科 治疗模式 诊断和治疗 医学 B超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疫苗抑制了Flt3-L介导的小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5
作者 赵振林 赵晨野 +2 位作者 谢燕兵 杨波 苏继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供体抗原特异性T细胞疫苗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理,同时对肝移植"自动耐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CBA小鼠作为受体,以B6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T细胞疫苗:用B6小鼠的脾细胞免疫CBA小鼠,... 目的:探讨供体抗原特异性T细胞疫苗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其机理,同时对肝移植"自动耐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以CBA小鼠作为受体,以B6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T细胞疫苗:用B6小鼠的脾细胞免疫CBA小鼠,取CBA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加以灭活,制备成T细胞疫苗(TCV)备用;实验分为3组:组1:单纯移植组,以CBA小鼠作为受体,以B6小鼠作为供体,做原位肝移植。组2:用Flt3-L治疗的B6小鼠作为供体,以CBA小鼠作为受体,做原位肝移植。组3:用Flt3-L治疗的B6小鼠作为供体,以TCV免疫过的CBA小鼠作为受体,进行原位肝移植。组间比较移植物存活时间(MST);测定肝移植小鼠血清中的IL-10、IL-4和IFN-γ水平;组内比较移植前后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分离移植物浸润细胞(GICs)组间比较GICs凋亡率。结果:Flt3-L诱导了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应用TCV于移植前和移植后可以显著抑制Flt3-L诱导的同种肝移植排斥反应。在没有Flt3-L刺激作用的情况下移植排斥反应非常轻微。肝移植小鼠血清中的IL-10、IL-4和IFN-γ水平检测发现,Flt3-L治疗组IFN-γ水平显著升高,IL-10、IL-4水平降低;TCV免疫组IL-10、IL-4水平显著升高,IFN-γ水平显著下降;单纯移植自动耐受组与TCV免疫组变化趋势一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显示:在单纯移植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不明显,CPM为3 318±1 190;在Flt3-L治疗组,效应细胞增殖显著增强,CPM为9 790±1 369,在TCV免疫组,TCV免疫加Flt3-L治疗,淋巴细胞增殖效应被显著抑制,CPM为4 017±880。分离肝脏移植物内浸润细胞凋亡,TCV免疫组引起TIL凋亡率为(54.20±3.12)%,有效抑制了TIL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诱导了免疫耐受。而在Flt3-L治疗组,TIL凋亡率为(3.34±2.49)%。结论:小鼠同种肝移植存在"自动耐受"现象;这种"自动耐受"现象的免疫平衡可以被Flt3-L打破,从而诱发急性排斥反应。针对排斥效应T细胞的特异性T细胞疫苗可以显著抑制Flt3-L诱导的同种肝移植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疫苗 同种移植 免疫耐受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胆囊畸形合并梗阻性黄疸1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栗宏红 赵舸 +4 位作者 薛军军 宁亚文 郭宏义 李文龙 郭春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35-1537,共3页
先天性胆囊畸形缺乏特异临床症状,多系偶然发现,极其罕见,容易误诊,临床诊治较为困难。双胆囊畸形为胆囊形态异常之一,现将收治的1例双胆囊畸形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3岁,主因"皮肤、巩膜黄染伴尿色加深、皮肤瘙痒27日余... 先天性胆囊畸形缺乏特异临床症状,多系偶然发现,极其罕见,容易误诊,临床诊治较为困难。双胆囊畸形为胆囊形态异常之一,现将收治的1例双胆囊畸形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3岁,主因"皮肤、巩膜黄染伴尿色加深、皮肤瘙痒27日余"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 黄疸 阻塞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球囊扩张术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巨大胆总管结石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任效瑛 吴永彪 +2 位作者 丁相元 李雪 闫慧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0-854,共5页
目的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球囊扩张术(ESBD)处理巨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19年7月8日的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等中... 目的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球囊扩张术(ESBD)处理巨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19年7月8日的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同时检索相关会议论文等,纳入ESBD vs EST治疗巨大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共计1926例患者,其中ESBD组973例,EST组9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SBD组和EST组结石清除率[比值比(OR)=1.53,95%可信区间(95%CI):1.03~2.29,P=0.04]、一次清除率(OR=1.77,95%CI:1.06~2.93,P=0.03)、机械碎石率(OR=0.40,95%CI:0.25~0.63,P<0.0001)、出血率(OR=0.23,95%CI:0.11~0.50,P<0.001)、胆管炎发生率(OR=0.31,95%CI:0.12~0.78,P=0.01)、早期并发症(OR=0.59,95%CI:0.42~0.84,P=0.003)、手术时间(MD=-8.89,95%CI:-17.56^-0.22,P=0.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穿孔(OR=0.27,95%CI:0.05~1.30,P=0.10)、内镜后胰腺炎(OR=1.03,95%CI:0.66~1.61,P=0.91)方面二者结果相似。结论在内镜下处理巨大胆总管结石中,ESBD在结石清除率、机械碎石率、出血率、胆管炎发生率、手术时间方面比EST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气囊扩张术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Meta分析(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