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MR成像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瑞平 刘强 +2 位作者 李晶 李健丁 张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颗粒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记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MR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PIO-PLL复合物与培养基混合,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和检测细...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颗粒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记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MR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PIO-PLL复合物与培养基混合,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和检测细胞活力。应用1.5TMR仪,以T1WI和T2WI行磁标记干细胞成像。结果:SPIO可有效标记MSCs,标记后的铁颗粒位于细胞质内。SPIO标记的MSCs可引起T2WI信号降低,50、100、150较25μgFe/ml的信号强度降低明显。结论:SPIO可以简便标记MSCs,并在适当浓度下对细胞活力没有影响,此技术为干细胞移植的MR活体内示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递质P物质通过调控转录因子Osterix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海飚 刘强 +2 位作者 郭敏锋 张华平 陈君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6-719,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递质P物质调控成骨细胞分化的分子途径。方法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采用空白对照、P物质、P物质NK1受体拮抗剂、P物质+P物质NK1受体拮抗剂进行干预,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传代培养1~... 目的研究神经递质P物质调控成骨细胞分化的分子途径。方法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采用空白对照、P物质、P物质NK1受体拮抗剂、P物质+P物质NK1受体拮抗剂进行干预,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传代培养1~2周后,抽提细胞总RNA,用RT-PCR检测分化过程中Osterix基因的表达。检测结果重复3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生长对数增殖期为4~6d,采用RT-PCR检测发现P物质干预成骨细胞分化,导致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引子Osterix基因表达,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Osterix基因表达上调,从而刺激前成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而P物质+P物质NK,受体拮抗剂共同干预,Osterix基因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P物质通过P物质NK,受体对成骨细胞分化进行调控。结论P物质可调控前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Osterix基因表达促进其向成骨细胞分化。P物质对Osterix基因表达的调控依赖P物质NK1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成骨细胞 分化 OSTE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干预骨质疏松症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剑 孙海飚 +2 位作者 韩晓强 张子楠 郑彩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将会越来越高,尤其是绝经期女性,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较男性更高。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其给社会及家庭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将会越来越高,尤其是绝经期女性,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较男性更高。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尤其是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身体重要部位的骨折。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有限,药物的治疗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药物并不能彻底根治骨质疏松症且药物需长期使用,因此药物的副作用的问题不容忽视。在人类的肠道定植着数量繁多且对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的菌群,其中益生菌的健康效应也逐渐被挖掘。目前研究发现益生菌对机体诸多的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其中益生菌和骨质疏松症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益生菌可以通过复杂的方式干预骨质疏松症,但其具体机制仍未阐明。本文通过相关的报道进行综述,并从(1)炎症因子;(2)基因、配体及信号通路;(3)破骨细胞;(4)钙离子吸收等方面探讨益生菌干预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益生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郝政安 冯永亮 李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405-340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网络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选取ESWT治疗网球肘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网络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选取ESWT治疗网球肘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RCT,708例网球肘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体外冲击波能够降低网球肘患者VAS疼痛评分[SMD=-1.04,95%CI(-1.56,-0.51)],增加50%及以上症状改善人数[RR=1.50,95%CI(1.07,2.11)],提高上肢功能[SMD=-0.65,95%CI(-0.94,-0.35)]及Roles和Maudsley评分[RR=1.75,95%CI(1.12,2.74)]。纳入研究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显著减轻网球肘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肢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体外冲击波疗法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冯超 韩晓强 +2 位作者 陈剑 温杨宁 孙海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26-1529,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导致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越来越多见,显著增加了老年人死亡率以及社会经济负担。炎性肠病患者存在骨质丢失现象,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常...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导致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越来越多见,显著增加了老年人死亡率以及社会经济负担。炎性肠病患者存在骨质丢失现象,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常用酪酸梭菌辅助治疗炎性肠病,因而酪酸梭菌对骨质的影响应引起关注。本文通过联系炎性肠病引发骨质疏松、酪酸梭菌治疗炎性肠病的相关作用机制,以初步探讨酪酸梭菌可能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酪酸梭菌 炎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调节肠道MicroRNA治疗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2
6
作者 白浩 孙海飚 +6 位作者 韩晓强 张子楠 李光明 薛建刚 张锦涛 许磊 冯志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5-609,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退化进而极易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有关调节肠道菌群进而干预骨质疏松症的研究逐渐兴起。炎症性肠病是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炎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退化进而极易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有关调节肠道菌群进而干预骨质疏松症的研究逐渐兴起。炎症性肠病是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炎症免疫变态反应,而炎症性肠病与骨量丢失密切相关。近来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肠道MicroRNA直接的相互作用可以治疗炎症性肠病。为此,我们提出设想,肠道菌群可能调节肠道MicroRNA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症潜力,现从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MicroRNA与骨质疏松症;肠道菌群与MicroRNA;炎症性肠病与骨质疏松症四方面展开综述,支持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肠道MicroRNA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观点,为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
7
作者 许磊 韩晓强 +1 位作者 冯超 孙海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8-434,共7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观结构改变为特征的全身退化性骨骼疾病。随着世界人口逐步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是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传统治疗骨质疏松症的...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观结构改变为特征的全身退化性骨骼疾病。随着世界人口逐步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是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传统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虽然有一定成效,但长期有效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依然为大众所担忧。近年来,各个领域对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本文从间充质干细胞干预骨质疏松症可能的机制以及将其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动物实验出发,探讨未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人类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性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症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泽林 孙海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2-936,共5页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发生退化、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机体骨代谢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柚皮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该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分析并讨论了...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发生退化、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机体骨代谢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柚皮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该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分析并讨论了柚皮素通过调控CD4+T细胞、模拟雌激素作用以及抑制P38信号通路和促进SDF-1/CXCR4信号通路来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以证实其抑制破骨和促进成骨的作用。以期为柚皮素安全、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探索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骨质疏松 骨代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鸥 夏维波 +15 位作者 成志峰 夏培金 王亮 沈洁 孔西建 曾玉红 晁爱军 闫莉梅 林华 孙海飚 程群 朱梅 胡侦明 章振林 唐海 尚美霞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目的 评价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9年5月,前瞻性纳入来自全国16个中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随机分配患者至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目的 评价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9年5月,前瞻性纳入来自全国16个中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随机分配患者至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其中试验组口服金天格胶囊和碳酸钙片模拟剂,对照组口服碳酸钙片和金天格胶囊模拟剂,疗程均为52周。以干预52周时的腰椎1-4(L1-4)、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骨转换标志物[包括血清1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1NP)、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临床主要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及新发骨折与跌倒发生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血钙等血尿生化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金天格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66例及对照组(碳酸钙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68例完成了52周的治疗及随访。两组治疗24周时即观察到L1-4骨密度较基线明显升高,至52周时金天格组与对照组L1-4骨密度仍显著高于基线,分别较治疗前增加0.99%(-1.52%,3.55%)和1.46%(-0.71%,3.81%),均P<0.025。两组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在用药12周时出现,于24周时下降至最低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主要症状评分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且52周时试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00,3.00)vs.3.00(0.00,5.00),P<0.001]。两组疼痛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治疗24、36及52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新发骨折与跌倒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未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能够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其效果与碳酸钙片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类似。金天格胶囊较碳酸钙片组能够更有效改善中医证候总体评分,尤其在改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无力症状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天格胶囊 人工虎骨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随机对照试验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