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节同源盒-1基因A448T多态性与山西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相关性
1
作者 谢耕耘 南欣荣 李点典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肌节同源盒(msx)-1基因A448T的多态性与山西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病间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行msx-1基因A448T的多态性检测,并行其遗传统计分析。结果 msx-1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肌节同源盒(msx)-1基因A448T的多态性与山西部分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病间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行msx-1基因A448T的多态性检测,并行其遗传统计分析。结果 msx-1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和NSCL/P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位点频率明显高于NSCL/P组(对照组0.55,NSCL/P组0.26)。结论 msx-1/A448T(rs13127820)基因的多态性与山西部分人群NSCL/P发病可能相关,此位点的T等位基因在NSCL/P的发生中可能起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节同源盒-1基因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体引导种植体周软组织成形和转移方式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远帆 孙晓军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5,共6页
种植体周软组织成形是改善种植体周软组织形态的有效方案,根据种植位点软组织具体情况利用修复体引导软组织形成与周围天然牙相似的形态和轮廓,有助于实现理想的种植美学修复效果。本文就种植修复过程中种植体周软组织的改建和附着方式... 种植体周软组织成形是改善种植体周软组织形态的有效方案,根据种植位点软组织具体情况利用修复体引导软组织形成与周围天然牙相似的形态和轮廓,有助于实现理想的种植美学修复效果。本文就种植修复过程中种植体周软组织的改建和附着方式,常见的修复体引导软组织成形方式及成形后的转移方式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 美学 软组织塑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在人口腔鳞癌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武云霞 梁萍 +2 位作者 南欣荣 焦艳军 孙晓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4,68,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Ang)家族中Ang_1、Ang_2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口腔鳞癌病 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34例口腔鳞癌组织及1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Ang_1和 Ang_2蛋白的表达。结果 Ang_...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Ang)家族中Ang_1、Ang_2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口腔鳞癌病 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34例口腔鳞癌组织及1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Ang_1和 Ang_2蛋白的表达。结果 Ang_1、Ang_2蛋白在口腔鳞癌细胞均有表达。Ang_1在正常口腔黏膜和口腔鳞癌组织及 各级口腔鳞癌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Ang_2在口腔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5),且 Ang_2的表达随口腔鳞癌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强(P<0.05)。结论 Ang_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并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水平升高。作为肿瘤血管新生的标志之一,可能与口腔鳞癌的血管生成和早期转移 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口腔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角化软组织缺损兔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磊 范亚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构建一个具有科学性、重复性、相似性、可靠性、标准化的口腔角化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并对其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进行评估。方法:12只3月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7、14d和21d组(n=3)。在硬腭中1/3中份,距上颌牙10mm和两侧黏... 目的:构建一个具有科学性、重复性、相似性、可靠性、标准化的口腔角化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并对其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进行评估。方法:12只3月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7、14d和21d组(n=3)。在硬腭中1/3中份,距上颌牙10mm和两侧黏膜边缘2.5mm处制备10mm角化黏膜缺损。术中随机挑选三块切取下来的组织块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缺损组织块的平均厚度,排除因其厚度不同所带来的误差。分别于术后3、7、14、21d进行大体观察和创面愈合率分析,并于术区取材后行HE染色和VG染色,观察其炎症反应、上皮的修复和胶原纤维的合成状况。结果:大体观察:3d炎症最重,随后炎症逐渐减轻,缺损组织逐渐恢复。组织学观察:3d炎症细胞最多,术后7d,细胞不断增殖,肉芽组织大量形成,角化上皮和纤维结缔组织开始逐渐恢复。各组缺损的平均厚度无统计学差异。愈合率:3d<7d<14d<21d(P<0.01)。炎症等级评分:3d和7d分别都高于对照组(P<0.05)。上皮平均厚度:14d小于对照组和21d(P<0.05)。胶原纤维的密度评分:3d和7d都低于对照组(P<0.05),21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口腔角化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为后续研究促进口腔角化软组织修复的方法、材料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愈合 动物模型 硬腭 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舌侧减张技术在骨增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启航 高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骨增量技术是解决种植位点牙槽嵴高度和宽度不足的有效方法,术区稳定无张力一期愈合是保证复杂骨增量手术成功的关键。下颌舌侧减张技术近年来逐渐在临床应用,在颊侧减张的基础上该技术能进一步降低组织瓣张力,维护术区稳定性,提升手术... 骨增量技术是解决种植位点牙槽嵴高度和宽度不足的有效方法,术区稳定无张力一期愈合是保证复杂骨增量手术成功的关键。下颌舌侧减张技术近年来逐渐在临床应用,在颊侧减张的基础上该技术能进一步降低组织瓣张力,维护术区稳定性,提升手术成功率。本文就下颌舌侧重要解剖结构、常用减张器械及下颌舌侧减张术式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下颌骨 骨增量 减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整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高莺 李继华 +4 位作者 李玉宝 左奕 胡静 马永清 王雪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0,2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材料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及BMSCs作为种子细胞、多孔n-HA/PA6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鼠颅骨极限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整复效果。方法...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材料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及BMSCs作为种子细胞、多孔n-HA/PA6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鼠颅骨极限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整复效果。方法矿化诱导的第3代BMSCs与n-HA/PA6多孔材料复合培养,MTT检测细胞增殖,ALP染色检测骨向分化。将BMSCs与n-HA/PA6复合物植入大鼠颅骨8mm骨缺损处,4、8、16周时,应用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植入物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成骨修复情况,并与单纯n-HA/PA6植入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n-HA/PA6复合培养的BMSCs生长良好,细胞增殖未受影响,ALP染色阳性。BMSCs复合n-HA/PA6植入4周时,有较多新骨长入支架孔穴;8周时,材料和宿主骨融为一体,接近正常骨;16周时,材料和天然骨形成骨性结合。单纯n-HA/PA6组植入4周时,新骨形成较少;8周时,新骨明显增加,但骨钙化程度较低;16周时,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多孔n-HA/PA6支架材料对种子细胞BMSCs的增殖和骨向分化无影响;BMSCs作为种子细胞、n-HA/PA6多孔复合体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能够加速界面骨愈合,有效修复颅骨缺损,具有潜在的骨组织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 颅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提高植入体骨整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莺 张海波 胡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991-993,共3页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A)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停经后骨质疏松状态下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20只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术后3个月进行胫骨植入体植入术,再喂养3个月处死,样本进行显微CT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缓释bFGF导致BV...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A)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停经后骨质疏松状态下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20只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术后3个月进行胫骨植入体植入术,再喂养3个月处死,样本进行显微CT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缓释bFGF导致BV/TV、%OI、Tb.N、Tb.Th等骨小梁微观结构参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植入体最大推出力值和相对剪切力值亦高于对照组。结论:以HA为缓释载体局部应用bFGF能够增强停经后骨质疏松状态下植入体周围新骨形成、植入体-骨整合以及机械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经后骨质疏松 植入体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指数评价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单颌拔牙和双颌拔牙的矫治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彤彤 米宇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1-233,239,共4页
目的采用PAR指数评价上颌单颌拔牙和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分为两组:单颌拔牙矫治组28例,双颌拔牙矫治组24例。采用PAR指数对两组患者矫治前后的牙齿排列、磨牙关系、覆盖、... 目的采用PAR指数评价上颌单颌拔牙和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分为两组:单颌拔牙矫治组28例,双颌拔牙矫治组24例。采用PAR指数对两组患者矫治前后的牙齿排列、磨牙关系、覆盖、覆及中线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双颌拔牙组患者的牙齿排列、PAR总分和加权总分在矫治前大于单颌拔牙组,矫治后与矫治前的差值亦大于单颌拔牙组(P<0.05),而两组患者矫治后PAR各项分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颌拔牙组患者的错较单颌拔牙组复杂,主要表现在牙齿拥挤方面;只要设计合理,适应证选择得当,两者均能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指数 拔牙矫治 错[牙合]畸形 安氏Ⅱ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下腺及Wharton导管同期切除治疗涎石病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莺 张晓敏 +1 位作者 田淳 张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探讨颌下腺及Wharton导管同期切除治疗涎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需要进行颌下腺切除术的60例涎石病患者分别进行传统颌下腺切除术、颌下腺及Wharton导管同期切除术,评价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传统颌下腺切除组术中切除Wharto... 目的:探讨颌下腺及Wharton导管同期切除治疗涎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需要进行颌下腺切除术的60例涎石病患者分别进行传统颌下腺切除术、颌下腺及Wharton导管同期切除术,评价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传统颌下腺切除组术中切除Wharton导管平均长度为(2.33±0.42)cm,颌下腺及Wharton导管同期切除组为(4.31±0.43)cm,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传统颌下腺切除组术后Wharton导管结石复发患者为2例,颌下腺及Wharton导管同期切除组为0例,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例在舌神经损伤、吞咽困难、舌下腺囊肿、慢性舌下腺炎、舌下神经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残余导管炎等并发症方面未发现差异。结论:颌下腺及Wharton导管同期切除治疗涎石病临床疗效满意,切除尽可能长的Wharton导管有助于最大程度减少结石复发可能性,对于涎石复发高风险患者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石病 颌下腺 颌下腺导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青年医师的人文情怀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俊杰 王科科 +4 位作者 孟兵 刘赟 王楠 宁丽晖 潘丽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0,共3页
青年医师是医学的未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医师成长于市场经济的变革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诱惑。他们在各种思潮交织的社会环境下,面对着复杂的医疗环境及医患关系,困顿于理想与现实的迷茫和困惑。他们在"技术至上... 青年医师是医学的未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医师成长于市场经济的变革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诱惑。他们在各种思潮交织的社会环境下,面对着复杂的医疗环境及医患关系,困顿于理想与现实的迷茫和困惑。他们在"技术至上"的培养模式下,忽略了临床基本功及医学人文的重要性,远离了对患者和生命的关爱,忽视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青年医师应该用最真诚的付出、坚定的职业信仰、无私奉献精神去对待每一位患者,做一名有人文情怀的青年医生,使医学回归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医师 人文情怀 医学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n der Woude综合征1例
11
作者 高莺 齐鸿亮 令狐清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88,共2页
Van der Woude综合征(Van der Woude syndrome)是最常见的唇腭裂综合征之一,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先天性下唇瘘、唇裂或腭裂、牙发育不全为独特临床表现[1],其中下唇瘘的发生率达到88%,唇腭裂的发生率达到21%,牙发育不全的发生... Van der Woude综合征(Van der Woude syndrome)是最常见的唇腭裂综合征之一,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先天性下唇瘘、唇裂或腭裂、牙发育不全为独特临床表现[1],其中下唇瘘的发生率达到88%,唇腭裂的发生率达到21%,牙发育不全的发生率达到25%[2,3]。Van der Woude综合征偶见伴发连颌畸形、睑球粘连、巨结肠症、房间隔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ude综合征 VAN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牙发育不全 房间隔缺损 唇腭裂 临床表现 睑球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骨质疏松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密 高莺 +2 位作者 闫文婷 周根祥 刘夏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应用二甲双胍干预双侧卵巢摘除大鼠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变化从而调控骨代谢的可行性。方法:使用SD雌鼠通过行双侧卵巢摘除术或假手术建立停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OVX组)及对照组模型(Sham组),3月后给予不同剂量二甲双胍灌... 目的:探讨通过应用二甲双胍干预双侧卵巢摘除大鼠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变化从而调控骨代谢的可行性。方法:使用SD雌鼠通过行双侧卵巢摘除术或假手术建立停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OVX组)及对照组模型(Sham组),3月后给予不同剂量二甲双胍灌胃,分为4组,分别是Sham组,OVX组,OVX+50mg/kg/d二甲双胍组,OVX+100mg/kg/d二甲双胍组,3月后处死大鼠,应用组织学方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骨质差异,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在血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的胫骨骨质明显呈现疏松多孔样,血清中AGEs含量明显升高;灌胃二甲双胍后,胫骨骨质量改善,骨小梁分布较OVX组密集,同时血清中AGEs含量较OVX组显著降低,但尚未达到Sham组水平,而OVX+50 mg/kg/d二甲双胍组与OVX+100mg/kg/d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中AGEs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的AGEs含量进而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开髓导板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鑫 范亚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基于CBCT数据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提出一种个性化开髓导板的设计制作方法。方法:对一名志愿者拍摄CBCT,导入MIMICS 17.0,提取出目标牙齿三维模型,分离髓腔形态,在UG8.0中设计出内管,将内管导入MIMICS 17.0插入牙齿三维模型合适位... 目的:基于CBCT数据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提出一种个性化开髓导板的设计制作方法。方法:对一名志愿者拍摄CBCT,导入MIMICS 17.0,提取出目标牙齿三维模型,分离髓腔形态,在UG8.0中设计出内管,将内管导入MIMICS 17.0插入牙齿三维模型合适位置,最后将内管和牙齿三维模型一起导入3-matic9.0,制作出个性化开髓导板。结果:成功设计出匹配21、25及26三种类型的开髓导板模型。结论:利用MIMICS、UG和3-matic三种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设计出任意洞形的个性化开髓导板,实现根管治疗中,开髓过程的个性化导板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开髓导板 微创牙髓病学 传统开髓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不同年龄Spee曲线形态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宗丽娜 王小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究安氏Ⅱ类不同年龄与Spee曲线深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9年7月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88例安氏Ⅱ类患者牙齿石膏模型的三维数字模型及头颅侧位片。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青年组(13周岁≤年龄≤18周岁... 目的:探究安氏Ⅱ类不同年龄与Spee曲线深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9年7月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88例安氏Ⅱ类患者牙齿石膏模型的三维数字模型及头颅侧位片。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青年组(13周岁≤年龄≤18周岁)、成人组(年龄﹥18周岁)。根据GoGn-SN角将各组分成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测量每组受试者的Spee曲线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Ⅱ类青年组与成人组Spee曲线深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安氏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间Spee曲线深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安氏Ⅱ类患者Spee曲线深度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Spee曲线 安氏Ⅱ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处理不同含量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对润湿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贾慧 崔晓华 +3 位作者 刘夏青 李英 秦温 马婧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55-58,共4页
为评估磺化处理不同含量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Ra)和润湿性的关系。采用注塑成型法制备CF质量分数为0、25%、30%、35%、40%CF/PEEK材料作为对照组,再用浓硫酸对以上材料进行磺化处理,得到S-PEEK、S-25CF/PEEK... 为评估磺化处理不同含量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Ra)和润湿性的关系。采用注塑成型法制备CF质量分数为0、25%、30%、35%、40%CF/PEEK材料作为对照组,再用浓硫酸对以上材料进行磺化处理,得到S-PEEK、S-25CF/PEEK、S-30CF/PEEK、S-35CF/PEEK、S-40CF/PEEK为实验组,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材料的表面粗糙度,用接触角测量仪检测材料的水接触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CF/PEEK经磺化出现典型三维多孔表面形貌后,粗糙度和水接触角明显增大,且伴随着CF含量的增加,粗糙度和水接触角也呈现增大趋势。因此,与未磺化的CF/PEEK相比,磺化后的CF/PEEK增大了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使水接触角也增大,说明磺化后CF/PEEK增大的粗糙度对材料表面润湿性有明显影响,降低了材料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 碳纤维 聚醚醚酮 粗糙度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