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swe/PS1dE9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行为学及病理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石辉 原丽 +4 位作者 张军 曲雪松 焦娟娟 祁金顺 武美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9-506,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APPswe/PS1dE 9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病理学的变化特征,为合理运用该模型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旷场实验、新物体辨别实验、Y迷宫以及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月龄的APP/PS1转基因小...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APPswe/PS1dE 9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病理学的变化特征,为合理运用该模型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旷场实验、新物体辨别实验、Y迷宫以及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月龄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运动、新物体辨别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月龄转基因小鼠脑内Aβ含量及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等病理特征的变化。结果:APPswe/PS1dE 9双转基因小鼠的运动能力随月龄增加逐渐下降,9月龄时对新物体的识别、工作记忆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均出现明显损害。同时,该转基因小鼠的海马在6月龄时开始出现Aβ沉积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9月龄时各种病理变化更为明显。结论:APPswe/PS1dE 9双转基因小鼠在6月龄时开始出现脑内病理改变,9月龄时各种认知行为发生明显异常。提示该转基因小鼠脑内病理改变可能早于行为异常,因此可根据实验目的选取相应月龄的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swe/PS1dE9 阿尔茨海默病 旷场实验 新物体识别 Y迷宫 MORRIS水迷宫 Β淀粉样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鼠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联合试验的多任务行为学测试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孔林林 张军 +1 位作者 乔枫 祁金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多任务联合试验与单独水迷宫或Y迷宫试验的结果差异,探讨两种记忆相关行为学试验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干扰。方法:30只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单独水迷宫、单独Y迷宫和水迷宫+Y迷宫(简称联合组)三组。水...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多任务联合试验与单独水迷宫或Y迷宫试验的结果差异,探讨两种记忆相关行为学试验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干扰。方法:30只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单独水迷宫、单独Y迷宫和水迷宫+Y迷宫(简称联合组)三组。水迷宫试验记录小鼠寻找水下平台的逃避潜伏期、逃避距离、撤除平台后在目标象限内游泳时间和距离占全部时间与距离的百分比;Y迷宫试验记录小鼠在光-电刺激下逃往安全区的错误次数。结果:联合组与单独水迷宫组相比,小鼠逃避潜伏期、逃避距离以及目标象限内游泳所占的时间和距离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与单独Y迷宫组相比,第1和第2 d两组小鼠到达安全区的错误次数无明显差异,第3和第4 d联合组较单独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两种行为学联合序贯试验对小鼠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及第1至2 d Y迷宫工作记忆均不产生干扰;超过2 d的联合实验有助于增强小鼠Y迷宫工作记忆。因此,本研究为联合开展小鼠空间记忆和工作记忆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提示合理地联合不同行为学实验将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RIS水迷宫 Y迷宫 空间记忆 工作记忆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25-35伤害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和在体海马长时程增强的联合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周丽薇 武美娜 +2 位作者 韩维娜 高秀萍 祁金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海马内注射β-amyloid protein 25-35(Aβ25-35)所致Alzheizer’s病(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海马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LTP)机制,为联合开展AD动物行为学和在体电生理学研究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在脑立体定位仪上给... 目的:探讨海马内注射β-amyloid protein 25-35(Aβ25-35)所致Alzheizer’s病(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海马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LTP)机制,为联合开展AD动物行为学和在体电生理学研究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在脑立体定位仪上给予大鼠双侧海马分别注射4 nmol/L Aβ25-35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每侧2μl,手术后恢复2周,每只大鼠依次进行行为学和电生理两部分实验。首先,利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测试;之后,进行在体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引导记录实验,观察突触可塑性指标长时程增强(LTP)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马内注射Aβ25-35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和在体海马突触可塑性LTP均有改变,其中:逃避潜伏期和逃避距离明显增加(P<0.01);目标象限内游泳时间和距离明显缩短(P<0.01);在体海马LTP幅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海马内注射Aβ25-35可导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联合实验中Aβ25-35同样可引起在体海马LTP改变。提示同批动物先后进行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测试的方法是可行的,行为学实验不会影响后续LTP的实验结果。因此,本实验为行为学改变后进行在体LTP机制探讨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有效开展行为学和电生理学实验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25-35 空间学习记忆 长时程增强 MORRIS水迷宫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内注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向整流钾通道激动剂对大鼠异丙肾诱发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超红 陈依春 +1 位作者 翟旭雯 封启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观察内向整流钾通道(IK1通道)激动剂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利用麻醉状态大鼠体表心电图观察Zac对ISO诱发心律失常的效应;2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 目的观察内向整流钾通道(IK1通道)激动剂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利用麻醉状态大鼠体表心电图观察Zac对ISO诱发心律失常的效应;2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Zac对大鼠右心室乳头肌细胞静息电位及ISO联合高钙诱发延迟后除极(DADs)和触发活动(TA)的效应。结果 1 ISO组大鼠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及ST段下移;与之相比,ISO+Zac组大鼠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从100%降至50%(n=6,P<0.05),1 h内室性期前收缩的个数从1 574±521降至33±40(n=6,P<0.05)。2 Zac(1μmol·L-1)使正常大鼠右心室乳头肌细胞静息电位从(-74.42±1.95)m V增加至(-78.50±2.07)m V(n=6,P<0.05)。3 Zac(1μmol·L-1)可明显抑制ISO联合高钙诱发的大鼠右心室乳头肌DADs和TA,使其发生率从93.75%降至25%(n=16,P<0.05),且这一作用可被1μmol·L-1Ba Cl2反转。结论选择性IK1通道激动剂扎考必利可明显抑制ISO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其机制与它增强IK1,使膜电位负值增大和抑制延迟后除极有关。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适度增强IK1是一条可行的抗心律失常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向整流钾通道 扎考必利 静息电位 延迟后除极 触发活动 异丙肾上腺素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在体海马CA1区场电位引导新技术——刺激/记录/给药一体化装置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晖 杨威 +4 位作者 原丽 李少凤 杨东 潘艳芳 祁金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0-377,共8页
大鼠海马场电位记录是研究学习记忆的一个重要手段,尤以在体记录更具生理学意义.为克服目前在体海马场电位记录的弊端和诸多不便,提高实验效率,设计并完善了一套简便易行,融刺激、记录、给药于一体的大鼠海马在体CA1区场电位实验技术.... 大鼠海马场电位记录是研究学习记忆的一个重要手段,尤以在体记录更具生理学意义.为克服目前在体海马场电位记录的弊端和诸多不便,提高实验效率,设计并完善了一套简便易行,融刺激、记录、给药于一体的大鼠海马在体CA1区场电位实验技术.将雄性SD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利用自制的刺激/记录/给药联合装置,引导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表明,使用刺激/记录/给药联合装置能长时间稳定记录由测试刺激诱发的海马CA1区fEPSP.高频刺激条件下,能成功诱导早期时相长时程增强(E-LTP)和晚期时相型长时程增强(L-LTP).海马内注射AMPA受体阻断剂CNQX(100μmol/L,1μl)可迅速抑制fEPSP,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AP-5(100μmol/L,1μl)可明显压抑LTP,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较侧脑室给药明显缩短,剂量减少.采用此联合装置还成功实现了PPF的稳定记录.总之,采用刺激/记录/给药一体化技术进行在体海马CA1区场电位记录的特点是简单、可靠、高效,可以为开展脑认知功能活动的电生理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电位 刺激/记录/给药一体化装置 海马 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钙交换体单克隆抗体NCX-3F10对大鼠心室肌主要离子电流的影响及对缺血/再灌注诱发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明珠 陈依春 +4 位作者 王晓露 张堉琪 薛晓艳 封启龙 吴博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4-941,共8页
目的观察NCX-3F10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主要离子电流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1)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Na^+/Ca^(2+)交换电流(INa/Ca)及其他主要离子电流;(2)结扎... 目的观察NCX-3F10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主要离子电流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1)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Na^+/Ca^(2+)交换电流(INa/Ca)及其他主要离子电流;(2)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在体及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抗体对心律失常的影响;(3)利用Ion Optix离子影像分析系统观察抗体对单个心室肌细胞钙瞬变的影响。结果(1)5~40 mg·L^(-1)的NCX-3F10抗体对I_(Na/C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外向和内向电流的IC_(50)分别为11.15和11.69 mg·L^(-1),最大抑制率分别达到61%、62%;该抗体对钙电流(I_(Ca-L))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内向整流钾电流(I_(K1))、瞬时外向钾电流(I_(to))、钠电流(I_(Na))均无影响;(2)在离体大鼠心脏I/R组,100%大鼠发生室速,88.89%大鼠出现室颤;再灌注前5 min给予NCX-3F10抗体(10 mg·L^(-1))干预后,大鼠的室速发生率下降至44.43%,室速、室颤持续时间明显减少(P<0.05);(3)麻醉大鼠再灌注前5 min给予NCX-3F10抗体(50μg·kg-1)预处理后,大鼠室早个数、室速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室颤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4)5~40 mg·L^(-1)的NCX-3F10抗体对心肌细胞钙瞬变幅度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NCX-3F10抗体对大鼠离体和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抗心律失常效应与抑制钠-钙交换电流和L-型钙电流、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钙交换体 单克隆抗体 全细胞膜片钳 离子电流 心律失常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糖尿病药物GLP-1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玉峰 张升校 祁金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2,共6页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大量证据表明,AD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等方面关系密切。近年来,已有不少有关...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大量证据表明,AD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等方面关系密切。近年来,已有不少有关T2DM最新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用于AD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报道,GLP-1及其类似物极有可能成为防治AD的一个新策略。本文将就AD和T2DM的相关性、GLP-1及其类似物、GLP-1受体分布及生理作用、GLP-1神经保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 神经保护 阿尔茨海默病 糖尿病 c AMP PI3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小鼠衰老过程中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丽君 张丽霞 +5 位作者 王郝莹 张琼 李莉红 轩瑞晶 王昭君 郭建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38,共6页
目的探究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过程中补充二甲双胍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衰老组、衰老+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16周。监测各组小鼠体重及食物摄取量;行为学检测小鼠学习... 目的探究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过程中补充二甲双胍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衰老组、衰老+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16周。监测各组小鼠体重及食物摄取量;行为学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结构;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结果与衰老组相比,衰老+二甲双胍组小鼠体重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游泳路程明显减少(P<0.01或P<0.05),目标象限内游泳时间延长(P<0.05),游泳速度加快(P<0.05);穿梭实验中主动回避次数升高(P<0.05);HE染色显示海马齿状回中核皱缩、深染的海马神经元明显减少;海马组织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充二甲双胍可以明显延缓小鼠衰老过程中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维持海马神经元正常结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小鼠体重及增强海马组织抗氧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衰老 氧化应激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钠钙交换体特异位点抗体对离体大鼠心脏功能和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其与哇巴因、(±)Bay K8644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白晓洁 封启龙 吴博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93-1797,共5页
目的:比较抗钠钙交换体(NCX)特异位点(α-1重复序列124HNFTAGDLGPSTIVGSAAFNMF145)抗体、传统强心药哇巴因以及L型Ca2+通道激动剂(±)Bay K8644对离体大鼠心脏和血管功能的影响,以探求新的强心作用靶点。方法:选用成年大鼠,体重250... 目的:比较抗钠钙交换体(NCX)特异位点(α-1重复序列124HNFTAGDLGPSTIVGSAAFNMF145)抗体、传统强心药哇巴因以及L型Ca2+通道激动剂(±)Bay K8644对离体大鼠心脏和血管功能的影响,以探求新的强心作用靶点。方法:选用成年大鼠,体重250~300 g,快速分离心脏和胸主动脉,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和血管环张力测定系统观察10 nmol/L、20 nmol/L和40 nmol/L抗NCX特异位点抗体以及哇巴因(0.5mmol/L)、(±)Bay K8644(0.1 mmol/L)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冠脉阻力以及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10 nmol/L、20 nmol/L和40nmol/L抗NCX特异位点抗体剂量依赖性地使大鼠离体心脏左室发展压、+dp/dt max和-dp/dt max增加,表明心脏收缩和舒张效率均增强。给药过程中均没有发生心律失常。哇巴因(0.5 mmol/L)和(±)Bay K8644(0.1 mmol/L)对正常离体灌流大鼠心脏左室发展压及+dp/dt max也有增强作用,作用强度与抗NCX特异位点抗体(40 nmol/L)的作用相当,但(±)Bay K8644(0.1 mmol/L)对-dp/dt max无明显影响,哇巴因(0.5 mmol/L)则有使-dp/dt max下降的趋势。哇巴因(0.5 mmol/L)在给药5 min后,多数离体心脏出现≥5 beats/min的早博,(±)Bay K8644(0.1 mmol/L)给药过程中离体大鼠心脏没有出现心律失常。结论:抗NCX特异位点抗体可以同时增强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并且不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同时对灌流心脏冠脉阻力以及离体大鼠的胸主动脉环张力也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钙交换体 抗体 血流动力学 血管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向整流钾通道激动剂对异丙肾诱发心肌肥厚大鼠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依春 李超红 +2 位作者 杨明珠 王晓露 封启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研究内向整流钾通道激动剂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发的心肌肥厚大鼠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1 51只SD大鼠(200~230 g),随机分为对照组、ISO组和ISO+Zac组(n=17)。连续7 d经腹... 目的研究内向整流钾通道激动剂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发的心肌肥厚大鼠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1 51只SD大鼠(200~230 g),随机分为对照组、ISO组和ISO+Zac组(n=17)。连续7 d经腹腔注射5 mg·kg^(-1)ISO,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2利用体表心电图观察Zac对ISO诱发的心肌肥厚大鼠心律失常的效应;3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测Zac对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_(K1))、静息电位(RMP)、延迟后除极(DADs)及触发活动(TA)的影响。结果 1 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降低,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均增高(P<0.05),提示ISO诱发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成功;2体表心电图显示,ISO组肥厚大鼠88.89%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未观察到心律失常的发生。在连续7 d给予15μg·kg^(-1) Zac干预后,肥厚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降至11.11%(P<0.05);3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大鼠RMP由(-71.05±1.27)m V降低至(-69.38±1.21)m V(P<0.05);连续7 d给予15μg·kg^(-1) Zac后,RMP增加至(-73.86±1.33)m V,较对照组和ISO组均明显增大(P<0.05);4 ISO+Zac组大鼠单个心肌细胞DADs和TA发生率较ISO致心肌肥厚组明显降低,由88.24%降低至11.76%(P<0.05);5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大鼠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I_(K1))明显降低,在给予Zac(15μg·kg^(-1))后I_(K1)明显增加(P<0.05)。结论选择性I_(K1)通道激动剂Zac可明显抑制ISO诱发的心肌肥厚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与它通过增强I_(K1)使膜电位负值增大和抑制延迟后除极的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内向整流钾通道 静息电位 延迟后除极 全细胞膜片钳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钠-钙交换体α-1(106-145)抗体对大鼠离体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啸燕 李明华 +4 位作者 赵雷 高亚男 封启龙 武冬梅 吴博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观察1~103nmol·L-1抗钠-钙交换体(NCX)α-1(106-145)肽段抗体对离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化学合成的NCXα-1(106-145)肽段主动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并纯化抗体,利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系统观察其对大... 目的观察1~103nmol·L-1抗钠-钙交换体(NCX)α-1(106-145)肽段抗体对离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化学合成的NCXα-1(106-145)肽段主动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并纯化抗体,利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系统观察其对大鼠离体心功能的影响;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其对心肌细胞钠-钙交换电流、L-型钙电流、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影响。结果经主动免疫后兔体内抗α-1(106-145)抗血清滴度明显升高,Protein A纯化后抗体浓度为13.1 g.L-1。与对照组相比,1~10 nmol·L-1α-1抗体可使大鼠离体心脏左室发展压(LVDP)和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明显增加(P<0.01),并使左室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减小(P<0.01),且KB-R7943(2μmol·L-1)可使α-1抗体(1 nmol·L-1)的上述效应进一步增强。然而,102~103nmol·L-1α-1抗体则可使大鼠离体心脏LVDP、±dp/dtmax呈不同程度地下降(P<0.01)。全细胞膜片钳实验结果表明,在1~103nmol·L-1浓度范围内,抗α-1抗体对大鼠心肌细胞外向和内向Na+/Ca2+交换电流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效应,对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均无明显影响。此外,102~103nmol·L-1α-1抗体对L-型钙电流也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低浓度α-1抗体(1~10 nmol·L-1)可明显增强心肌收缩,这一效应与其在低浓度时专一性抑制Na+/Ca2+交换电流有关;高浓度α-1抗体(102~103nmol·L-1)则可同时抑制心肌收缩和舒张,该作用与其同时抑制Na+/Ca2+交换电流和L-型钙电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钙交换体 抗体 心功能 全细胞膜片钳 钠-钙交换电流 L型钙电流 离体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减轻STZ所致的大鼠AD样痴呆行为和脑病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旭姣 周红艳 +3 位作者 张军 杨俊婷 胡梦明 祁金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1-657,共7页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链脲佐霉素(STZ)所致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D)样痴呆行为和海马区Aβ斑块沉积的改善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TZ模型组和西格列汀治疗组。模型组...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链脲佐霉素(STZ)所致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D)样痴呆行为和海马区Aβ斑块沉积的改善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TZ模型组和西格列汀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均经侧脑室注射3μl的STZ溶液(3 mg/kg),对照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侧脑室注射结束后开始灌胃给药,治疗组给予西格列汀(20 mg/kg,用1 ml生理盐水稀释);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3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期间持续给予药物治疗。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分别用刚果红染色检测大鼠海马脑区Aβ斑块的分布以及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含量。结果:与STZ模型组相比,西格列汀治疗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 05),平均穿台次数以及目标象限游泳距离/游泳总距离比值显著增加(P <0. 05);在组织切片染色和ELISA实验中,治疗组大鼠海马Aβ斑块密度降低(P <0. 05),INS、GLP-1和GIP水平明显升高。结论: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可有效拮抗STZ所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损伤和Aβ斑块沉积,这可能与西格列汀上调海马组织中INS、GLP-1和GI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链脲佐霉素 空间学习记忆 淀粉样斑块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钙交换体单克隆抗体NCX-2D2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成年大鼠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晓艳 王苗苗 +3 位作者 王晓露 杨明珠 吴博威 封启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08-1314,共7页
目的观察钠-钙交换体单克隆抗体NCX-2D2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电生理机制。方法利用ISO建立大鼠离体和在体心律失常模型,观察NCX-2D2抗体对心律失常的影响;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NCX-2D... 目的观察钠-钙交换体单克隆抗体NCX-2D2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电生理机制。方法利用ISO建立大鼠离体和在体心律失常模型,观察NCX-2D2抗体对心律失常的影响;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NCX-2D2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_(Na/Ca)、I_(Ca-L)和DADs的作用。结果 10 mg·L^(-1) 2D2抗体可明显抑制ISO诱发大鼠离体心脏心律失常的发生(P<0.01);80μg·kg^(-1) 2D2抗体可明显抑制ISO诱发麻醉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P<0.01);5 mg·L^(-1) 2D2抗体可部分抑制ISO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_(Na/Ca)的增大作用(P<0.01),以及对I_(Ca-L)的增大效应(P<0.01),并可有效抑制ISO诱发大鼠心室肌细胞DADs的发生(P<0.05)。结论钠-钙交换体单克隆抗体NCX-2D2可明显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其抗心律失常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和L-型钙通道,从而减轻钙超载和抑制延迟后除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钙交换体 L-型钙通道 心律失常 单克隆抗体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延迟后除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考必利对哇巴因诱发的成年大鼠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
14
作者 王晓露 杨明珠 +4 位作者 薛晓艳 张堉琪 陈依春 封启龙 吴博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71-1378,共8页
目的:观察内向整流钾通道激动剂扎考必利(zacopride)对哇巴因(ouabain)诱发的成年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电生理机制。方法:利用ouabain建立成年大鼠离体和在体心律失常模型,观察zacopride对各类心律失常的作用。应用全细胞膜片钳... 目的:观察内向整流钾通道激动剂扎考必利(zacopride)对哇巴因(ouabain)诱发的成年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电生理机制。方法:利用ouabain建立成年大鼠离体和在体心律失常模型,观察zacopride对各类心律失常的作用。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zacopride对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_(K1))、静息膜电位(RMP)及延迟后除极(DADs)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μmol/L的zacopride使ouabain诱发的离体心脏期前收缩个数、室速和室颤持续时间及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在麻醉大鼠,15μg/kg的zacopride使ouabain诱发的期前收缩个数、室速和室颤持续时间及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Ouabain使I_(K1)明显减小(P<0.05),而0.1~10μmol/L zacopride可部分恢复甚至完全逆转ouabain对I_(K1)的抑制作用,其中1μmol/L为最大效应浓度。Ouabain使RMP减小(P<0.05),应用zacopride(0.1~10μmol/L)后,RMP呈不同程度地增大,zacopride在1μmol/L时达最大效应浓度,使RMP增大至接近正常水平。1μmol/L的zacopride可有效抑制ouabain诱发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DADs,使其发生率由91.67%下降至12.50%(P<0.05);在灌流液中加入1μmol/L BaCl_2后,DADs再次出现。结论:内向整流钾通道激动剂zacopride对ouabain诱发的成年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与zacopride适度增强I_(K1)、使RMP负值增大并抑制DAD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内向整流钾通道 静息膜电位 延迟后除极 全细胞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