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干预措施对牙周炎大鼠颈动脉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量及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秀云 王冲 +5 位作者 刘欣 李豪 马千惠 林牧 石学雪 高晋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建立慢性牙周炎(CP)合并高脂血症(HL)的SD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口腔干预,检测大鼠颈动脉局部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情况及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量,探讨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HL组,... 目的建立慢性牙周炎(CP)合并高脂血症(HL)的SD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口腔干预,检测大鼠颈动脉局部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情况及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量,探讨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HL组,C组为CP+HL组。C组分为C1组(不治疗组),C2组(基础治疗组),C3组(拔牙组);C2组又分为C2-1组(单纯牙周基础治疗组),C2-2组(牙周基础治疗+米诺环素+抗生素组);C3组又分为C3-1组(拔除患牙组),C3-2组(拔除患牙+抗生素组)。建模开始15周后随机处死B组大鼠1只,取颈动脉分叉血管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到泡沫细胞形成则HL建模成功。建模成功后进行2次口腔干预,干预结束后5周处死所有大鼠,取双侧颈动脉血管分叉处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P相对含量,16s RNA半定量法检测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相对含量。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C组CRP阳性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与C1组相比,C组各干预组的CRP表达均降低(P<0.05),其中辅助抗生素组较不加抗生素组阳性表达更低(P<0.05),C2-2组在各干预组中阳性表达最低。牙龈卟啉单胞菌检测结果显示,C1组检出量最高,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各干预组的检出量均较C1组低(P<0.05),C3-2组最低(P<0.05)。结论伴HL的牙周炎大鼠不加干预任其发展,颈动脉血管中CRP的表达及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量都明显增加,血管病变逐渐加重。牙周基础治疗和拔牙均可有效降低颈动脉血管中CRP的表达及致病菌含量,其中牙周基础治疗对CRP表达的降低作用更明显,拔牙对降低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更有效;基础治疗或拔牙时若辅以局部及全身抗炎药物,均可以有效提高CRP和牙周致病菌的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C-反应蛋白 牙周基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以抗生素的牙周机械治疗对伴动脉粥样硬化牙周炎大鼠的颈动脉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任秀云 常乐 +3 位作者 岳姿洁 林牧 石学雪 孙丽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研究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慢性牙周炎(CP)大鼠模型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颈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辅以抗生素对As的影响。方法 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大组:A组(正常对照)和B组(CP+As),建立CP+AS模型后再... 目的研究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慢性牙周炎(CP)大鼠模型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颈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辅以抗生素对As的影响。方法 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大组:A组(正常对照)和B组(CP+As),建立CP+AS模型后再将B组分为4组,自然进程组(B1)、牙周机械治疗组(B2)、机械治疗+局部药物组(B3)、机械治疗+局部药物+抗生素组(B4),每组7只,接受相应的牙周干预治疗。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hsCRP的质量浓度,光镜下观察颈动脉血管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随着时间推移,B1组hsCRP质量浓度逐渐升高,在第2次干预后5周(第5次取样时间点)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1);B2、B3、B4组hsCRP先逐渐升高,在第2次干预后1周(第3次取样时间点)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低于其基线水平,但仍高于A组(P<0.05)。第2次干预后3周(第4次取样时间点)起,B3、B4组hsCRP显著低于B2组(P<0.001)。病理结果:B1组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大量泡沫细胞,弹性纤维明显紊乱破坏;B2组血管壁厚薄不均,可见泡沫细胞,弹性纤维紊乱;B3组血管壁轻度增厚,弹性纤维排列较整齐;B4组血管壁厚度较均匀,弹性纤维排列整齐。结论对于伴有As+CP的大鼠,牙周基础治疗短期内可能会增加As的发展风险,而从长期作用来看可能会改善As病变;在牙周机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局部抗炎、全身抗生素治疗可优化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牙周机械治疗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高脂血症牙周炎大鼠血清IL-6及牙槽骨吸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冲 刘欣 +3 位作者 李豪 马千惠 常乐 任秀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建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合并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的SD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炎症因子及牙槽骨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HL组(B)、CP... 目的:建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合并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的SD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炎症因子及牙槽骨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HL组(B)、CP组(C)、HL+CP组(D);进行相应的建模处理,从建模开始15周后随机处死B组大鼠1只,取颈动脉分叉血管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到泡沫细胞形成,则建模成功。再将C/D组随机分为2小组,C1/D1为自然进程组,C2/D2为牙周基础治疗组,进行2次牙周干预,分别于干预前1周、第1次干预后1周、第2次干预后1、3、5周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含量。实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取单侧上颌骨,剥离牙龈,进行亚甲基蓝染色,使用电子数显卡尺在徕卡显微镜(16X)下测量离体上颌骨实验牙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cementoenamel junction and alveolar bone crest,CEJ-ABC)的距离(第一、二磨牙共12个位点)作为牙槽骨吸收值以检测牙槽骨吸收情况。使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IL-6含量C、D组明显高于A组(P<0.05),其中,C1/D1组随时间推移一直呈现上升趋势,C2/D2组则在第2次干预后1周血清IL-6含量达到高峰,随观察时间延长则逐渐下降并低于基线水平(P<0.05);牙槽骨丧失量:C、D组>A组(P<0.001),而C2/D2组较C1/D1组牙槽骨丧失略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槽骨吸收与血清IL-6水平呈Pearson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高脂血症可加重牙周炎病变,牙周干预后短期内表现为机体炎症反应加重,远期则可能因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而减轻全身病变进程。血清IL-6水平升高后,牙周局部表现为牙槽骨的吸收量增加。牙周基础治疗一定程度上可改善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的牙周炎大鼠牙槽骨丧失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高脂血症 牙周基础治疗 白介素6 牙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健康技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4
作者 古丹 张倩 任秀云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68,73,共5页
目的对数字健康技术在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为优化相关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数字健康技术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依从... 目的对数字健康技术在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为优化相关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数字健康技术提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相关研究并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1日。结果共纳入14项相关研究,干预措施包括移动应用程序、远程监测系统和基于网络平台的直接观察疗法。数字健康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个人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疾病管理。然而,只有少数研究涉及双向沟通疗法,例如交互式短信和反馈系统。结论数字健康技术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但需进一步开发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强化长期疗效验证并建立精准化用药评估体系,以提升临床转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依从性 数字健康 移动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慢性牙周炎模型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牧 任秀云 +3 位作者 常乐 岳姿洁 石学雪 孙丽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模型大鼠颈总动脉血管组织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含量,探讨其与慢性牙周炎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2只SD大鼠平分为6组,每组7只。A组:正常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B1~B5组为实验组,按照同一建模形式建成牙周炎...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模型大鼠颈总动脉血管组织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含量,探讨其与慢性牙周炎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2只SD大鼠平分为6组,每组7只。A组:正常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B1~B5组为实验组,按照同一建模形式建成牙周炎的动物模型,再按照不同的牙周干预措施具体分组:B1组,不施加干预措施;B2组,施加机械治疗干预;B3组,行全身药物治疗;B4组,对患牙施加拔除措施;B5组,拔除患牙后应用抗生素3 d。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分别截取各组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血管组织,采用16S rRNA聚合酶链反应法半定量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含量。结果在所有大鼠中,均检出牙龈卟啉单胞菌;B1~B5组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相对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1组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对含量最高,显著高于B4、B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5组的统计学差异更为明显(P〈0.01)。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作为牙周常驻菌可能会入侵并定植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相关功能障碍;尽早拔除重度松动的患牙可以更彻底地清除牙龈卟啉单胞菌,同时于拔牙后加用抗生素能够较为明显地降低牙龈卟啉单胞菌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大鼠 牙龈卟啉单胞菌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与Dycal单层垫底治疗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玮 曹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6-668,共3页
目的:观察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和Dycal单层垫底在儿童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中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00例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患者随机分组为第1组和第2组,第1组采用Dycal氢氧化钙垫底、玻璃离子夹层垫底至釉牙本质界,最后用3M复合... 目的:观察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和Dycal单层垫底在儿童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中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00例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患者随机分组为第1组和第2组,第1组采用Dycal氢氧化钙垫底、玻璃离子夹层垫底至釉牙本质界,最后用3M复合树脂分层充填牙釉质层。第2组采用Dycal单层垫底后,3M树脂分层充填牙釉质层。结果:对于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树脂充填的病例,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在成功率方面高于Dycal单层垫底组;临床症状发生率和脱落率来讲,低于Dycal单层垫底组。结论:针对临床中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树脂充填的病例,建议采用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CAL 玻璃离子 邻面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