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值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闰平 荣湘民 侯希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1-334,共4页
以山西省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仍然处于主要依赖人力有机能和环境资源的传统农业阶段;系统能值投资率为1.07,能值产出率为0.99,环境负载率为6.55.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畜牧业取得了... 以山西省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仍然处于主要依赖人力有机能和环境资源的传统农业阶段;系统能值投资率为1.07,能值产出率为0.99,环境负载率为6.55.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小杂粮、蔬菜和干鲜果的能值产出仍较小,远未成为优势产业;农业生态系统整体的回报效率较低,承受的压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农业生态系统 指标体系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孟志兴 秦作霞 +1 位作者 殷海善 石莎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642-645,共4页
基于对山西农村和农业整体发展情况的详细分析,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项主体指标和18项个体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及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对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11年... 基于对山西农村和农业整体发展情况的详细分析,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项主体指标和18项个体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及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对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11年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为53.09,比照农业现代化进程阶段的有关划分标准可以判断,目前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接近初步实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农业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能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闰平 荣湘民 +1 位作者 侯希红 高志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52-1258,共7页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的发展状况、生产效率和环境负荷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优等类型区能值投入总量较大,集约化程度较高(能值功率密度1.67E+12sej·m-2),但人力能值投入过多(占能值投入总量的70.6...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的发展状况、生产效率和环境负荷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优等类型区能值投入总量较大,集约化程度较高(能值功率密度1.67E+12sej·m-2),但人力能值投入过多(占能值投入总量的70.62%),工业辅助能值投入相对偏低,制约了人力能值的发挥,因而净能值产出率低(0.70),环境压力较大(9.33)。提高该类型区生产效率的途径在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增加工业辅助能、特别是高科技含量的工业辅助能的投入。中等类型区工业辅助能值(占能值投入总量的23.36%)与人力能值(占能值投入总量的51.67%)配合较好,能值产出总量大,净能值产出率高(1.25),农业生产效率较高,但仍需加强科技能值的投入,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差等类型区环境条件恶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能值产出总量和生产效率都很低。如果该类型区能合理布局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等生产功能区,注意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则农业生产效率可能会有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农业生态类型区 能值分析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经济效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志兴 孟会生 王广斌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682-685,共4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需要得到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以山西省为例,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选取山西省1980—2009年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需要得到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以山西省为例,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选取山西省1980—2009年农业经济和财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量化分析了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包括增长效应和收入效应);并提出了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及农民收入增加的财政支农政策建议,旨在探索完善这些地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财政支农支出 经济效应 C-D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种植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研究——以山西省21个县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孟志兴 孟会生 殷海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12期3-6,46,共5页
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2005—2007年山西统计数据资料,对两市21个县的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与调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种植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与调整是诱发农业结构变动的... 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2005—2007年山西统计数据资料,对两市21个县的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与调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种植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与调整是诱发农业结构变动的微观基础,其种植行为的调整必修以尊重农户意愿为前提,因地制宜,引导农户选择种植效益比较高的农作物,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种植行为 经济发展水平 比较效益 农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弼胜 李政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1期207-208,共2页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结果,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山西战略转型时期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山西农业产业化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经济学...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结果,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山西战略转型时期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山西农业产业化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对适应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做了分析,并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进行简单研究,提出了加快山西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志远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108-110,共3页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之一。从理论和实例2个方面对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山西省农民专业...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之一。从理论和实例2个方面对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概况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山西省清徐县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茜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348-349,共2页
山西省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以全局循环、高端循环为着力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两型"社会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基本功能、基本模式,对科学而有序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具... 山西省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以全局循环、高端循环为着力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两型"社会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基本功能、基本模式,对科学而有序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现代农业 示范区 山西清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后山西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9
作者 王广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59,共3页
加入 WTO后我省农业面临着激烈竞争 ,必须认真研究和正确判断山西农业的发展战略 ,确立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是我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农业发展中结构调整是长期的、复杂的 ,要加快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以及农业的基础工程... 加入 WTO后我省农业面临着激烈竞争 ,必须认真研究和正确判断山西农业的发展战略 ,确立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是我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农业发展中结构调整是长期的、复杂的 ,要加快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以及农业的基础工程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山西 农业发展 比较优势 发展战略 结构调整 管理体制 粮食安全 可持续发展 经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闰平 崔克勇 +1 位作者 陈凯 赵月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9-201,共3页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为代价的;化石燃料生态足迹比重很大(79%),是山西省生态赤字最基本部分,资源利用效...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山西省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为代价的;化石燃料生态足迹比重很大(79%),是山西省生态赤字最基本部分,资源利用效率相当低下。山西省亟需改变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蔬菜贸易的基本格局、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李峰 武拉平 刘庞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7-40,共4页
刘李峰等在分析近年中国蔬菜贸易的发展状况、进出口产品结构及国别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与贸易伙伴间蔬菜贸易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做了分析,针对中国蔬菜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贸易 中国 市场特征 基本格局 出口产品 国际市场 优势农产品 国际竞争力 蔬菜产品 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虫生真菌种类及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宏民 王曙光 +1 位作者 张仙红 郝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548,共4页
为了解山西省虫生真菌的种类及地域分布特点,于1996~2005年采集山西省各地罹病虫体并进行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表明,山西省虫生真菌资源十分丰富,10年共采集分离到虫生真菌17属72种,在山西省的四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大林区... 为了解山西省虫生真菌的种类及地域分布特点,于1996~2005年采集山西省各地罹病虫体并进行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表明,山西省虫生真菌资源十分丰富,10年共采集分离到虫生真菌17属72种,在山西省的四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大林区及太原等县市分别分离到虫生真菌63种、12种和22种,分别占分离到的山西省虫生真菌的64.9%、12.4%和22.7%。其中以庞泉沟、历山和蟒河三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虫生真菌种类最多。分离鉴定的虫生真菌中,曲霉属(AspergillusMicheliexFries)、青霉属(PenicilliumLinkexFries)、拟青霉属(PaecilomycesBainier)和镰孢霉属(FusariumLinkexFries)为山西省虫生真菌的优势类群,4属种类共占山西省虫生真菌种类的5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虫生真菌 种类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反哺农业的世界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富忠 陈凯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4,共4页
本文认为,国外一些国家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各有其特点,我们可从中得出某些启示。工业反哺农业首先应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体系,树立农业现代化与城市整体发展统筹布局的战略观念,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构建系统的法规体系... 本文认为,国外一些国家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各有其特点,我们可从中得出某些启示。工业反哺农业首先应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体系,树立农业现代化与城市整体发展统筹布局的战略观念,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构建系统的法规体系支撑反哺机制。其次要选准工业反哺农业的切入路径,成立并依托广泛的农民组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安全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突出重点,消除农业发展瓶颈,创建政府与农民互动的城乡耦合联动发展机制,整体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新格局,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于一体,促进城乡一体化。再次应设立工业反哺农业新郊区建设专职机构,成立工业反哺农业新农村建设民间组织,制定工业反哺农业新农村建设有关法规,重点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发展农村金融,保护耕地和失地农民的利益,解决农村能源紧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法规体系 组织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果贸易的现状及发展预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李峰 武拉平 刘庞芳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热带水果 国际贸易 优势农产品 预测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竞争力 农产品贸易 进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推动力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兴华 宗颖生 +1 位作者 王广斌 丁丽芳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400-1404,1408,共6页
在阐述山西经济发展以及农产品生产现状的基础上,从冷链物流需求推动力研究入手,针对山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冷链流通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加工比例低、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乏力、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冷链安全追溯系统、... 在阐述山西经济发展以及农产品生产现状的基础上,从冷链物流需求推动力研究入手,针对山西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冷链流通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加工比例低、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乏力、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冷链安全追溯系统、加大农产品加工比例、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政策优势促进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农产品 冷链物流 推动力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玉萍 晁娜娜 +1 位作者 杨燕 禹腊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06-408,共3页
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为主要目标,以山西省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作为现实依据,充分考虑体系的适用性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构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指标体系,... 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为主要目标,以山西省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作为现实依据,充分考虑体系的适用性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构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力图对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绩效测度 指标体系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下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晓莉 宗颖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4,共4页
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是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流通成本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低碳经济条件下,要缩短农产品物流链,... 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是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流通成本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低碳经济条件下,要缩短农产品物流链,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提高农产品物流标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农产品 现代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主要蔬菜产品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国贤 李富忠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40,共3页
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已具雏形,成为山西省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越夏延秋蔬菜甘蓝、胡萝卜、大葱、西红柿是山西省具有综合优势的产品,无论是与山西省其他蔬菜产品还是与主产区相比,都有较强的优势。为... 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已具雏形,成为山西省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越夏延秋蔬菜甘蓝、胡萝卜、大葱、西红柿是山西省具有综合优势的产品,无论是与山西省其他蔬菜产品还是与主产区相比,都有较强的优势。为更好地发挥优势,实现山西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应加快优势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进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品 规模优势指数 效率优势指数 综合优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理论指标体系构建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彩坋 王鹏 李富忠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638-641,645,共5页
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应由农业机械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智能化和观光农业4个一级指标组成,其分别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萌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与和谐发展阶段的形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业现代化成为实现"四化同... 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应由农业机械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智能化和观光农业4个一级指标组成,其分别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萌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与和谐发展阶段的形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业现代化成为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与重点。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以农业现代化为突破口,可以通过增强网络设施、农业物联网建设与农产品溯源追溯系统建设支出、出台现代农业企业进驻农村地区鼓励政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为观光农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加速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减少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实现,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理论指标体系 城乡发展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综合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闰平 高志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3,39,共4页
本文综合分析了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的发展空间 ,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对策。以林牧为主 ,建成林牧业基地是方向 ,并对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 ,实现目... 本文综合分析了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的发展空间 ,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对策。以林牧为主 ,建成林牧业基地是方向 ,并对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 ,实现目标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