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对除草剂世玛的响应及其机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伟 郭平毅 +1 位作者 原向阳 宋喜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0-543,共4页
为了探明冬小麦对除草剂世玛的光合响应及其机理,在不同浓度世玛处理下,测定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等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其... 为了探明冬小麦对除草剂世玛的光合响应及其机理,在不同浓度世玛处理下,测定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等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冬小麦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随着世玛浓度的升高,Pn显著下降。(2)Fo、Fm、Fv/Fm及Fv/Fo日变化均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对照的Fo以13∶00时最低;而世玛处理后的Fo最低点均推后到17∶00;各处理的Fm以13∶00~15∶00最低;与PAR呈正相关(r=0.730,P〈0.05);Fv/Fm和Fv/Fo值随着世玛浓度的升高而下降,11∶00时最低。(3)失活的PSⅡ反应中心数量(Fi-Fo)随世玛浓度的升高显著下降,QA的还原速率显著升高。拔节后,4.5 mL.hm-2浓度的世玛处理对冬小麦的安全性较高;大于4.5 mL.hm-2浓度处理下,冬小麦倒二叶光合作用PSⅡ电子传递受阻,PSⅡ反应中心的失活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导致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除草剂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黄芩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红刚 郭平毅 +1 位作者 原向阳 张瑾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522-528,共7页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黄芩幼苗期喷施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烟嘧磺隆和世玛等除草剂。研究了5种除草剂对黄芩幼苗光合作用相关的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按5种除草剂的推荐浓度...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黄芩幼苗期喷施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烟嘧磺隆和世玛等除草剂。研究了5种除草剂对黄芩幼苗光合作用相关的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按5种除草剂的推荐浓度处理后,叶绿素含量与CK相比分别下降了12.29%、14.29%、5.44%、27%、40.53%;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11.68%、17.32%、16.5%、40.1%、52.5%;而荧光参数则表现出喷施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后各项指标下降或升高的幅度小于喷施烟嘧磺隆、世玛各项指标的变化。除草剂对黄芩叶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即除草剂剂量越大,对黄芩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就越明显。由此得出结论: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推荐剂量0.75kg.hm-2、0.6kg.hm-2、0.6kg.hm-2是比较安全的,而烟嘧磺隆、世玛推荐剂量1.52kg.hm-2、0.35kg.hm-2已对黄芩产生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光合特性 荧光参数 除草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6 位作者 黄洁 张丽光 郭俊 解丽丽 聂萌恩 王玉国 王宏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1-228,共8页
为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方法,在大豆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草甘膦处理,5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供磷条件的清水处理,缺磷... 为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方法,在大豆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草甘膦处理,5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供磷条件的清水处理,缺磷胁迫下4.98 mL/L草甘膦处理的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最大荧光(F 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 max)和半饱和光强(I k)均呈下降趋势。而气孔限制值(Ls)、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类胡萝卜素(Car)、总叶绿素(Chl)含量和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均呈升高趋势。说明缺磷胁迫和喷施草甘膦显著降低了抗草甘膦大豆的光合速率。缺磷引起的气孔因素可能是导致大豆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光合速率的下降导致其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降低,活性减弱,参与CO2固定的电子较少,光化学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磷胁迫 草甘膦 抗草甘膦大豆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莽草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3 位作者 张丽光 王鑫 祁祥 邵冬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75-1081,共7页
为探明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1)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莽草酸(shikimic acid,SA)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大豆的第3复叶期进行水分胁迫5d和除草剂草甘膦处理,研究RR1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so... 为探明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1)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莽草酸(shikimic acid,SA)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大豆的第3复叶期进行水分胁迫5d和除草剂草甘膦处理,研究RR1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游离脯氨酸(free praline,FP)、莽草酸(shikimic acid,SA)含量和根系活力(RA)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前期RR1叶片的SP含量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46kg/hm2叶片SP的含量最高,胁迫后期SP含量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而降低;SS、FP和SA含量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RA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复水12d后,不同剂量草甘膦处理的各指标均有所恢复。干旱条件下,经草甘膦处理的RR1叶片的SP含量和RA低于草甘膦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的处理,而SS、FP和SA含量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FP和SA含量与草甘膦剂量的相关关系最明显;而SS和SA含量与干旱胁迫时间的相关关系最明显。说明正常水分条件下,草甘膦对RR1幼苗造成的伤害经过一段时间后有所缓解;干旱胁迫加剧了草甘膦对RR1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莽草酸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抗草甘膦大豆主要通过积累FP、SS和SA对草甘膦和干旱胁迫做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草甘膦 抗草甘膦大豆 渗透调节物质 莽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幼苗的光能利用及其耐光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宋宁 郭平毅 原向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83-2289,共7页
以盆栽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幼苗为试验材料,测量2种黄芪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光能利用率及耐光性等指标的日变化,以探讨它们的光能利用、热耗散以及耐光性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太阳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进程推进,2种黄芪... 以盆栽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幼苗为试验材料,测量2种黄芪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光能利用率及耐光性等指标的日变化,以探讨它们的光能利用、热耗散以及耐光性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太阳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进程推进,2种黄芪的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NPQ)、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均在光照最强时出现,且膜荚黄芪始终大于蒙古黄芪;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0)、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qP)、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先降低后升高,在光强最大时值均最低,蒙古黄芪始终大于膜荚黄芪。(2)在过剩激发能(E)相差不大情况下,蒙古黄芪的PSⅡ天线色素吸收能量中用于光化学反应相对份额(P)的日均值及光照最强时的值均显著大于膜荚黄芪;膜荚黄芪的天线色素热耗散相对份额(D)始终大于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初始斜率(α)略大于蒙古黄芪,但是膜荚黄芪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最小饱和光强(EK)均是小于蒙古黄芪。可见,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幼苗均能适应初夏强光照条件,但蒙古黄芪在强光下的PSⅡ反应中心活性、光能利用率、电子传递速率以及耐光性等方面的能力均高于膜荚黄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属 膜荚黄芪 蒙古黄芪 叶绿素荧光 热耗散 耐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4 位作者 张丽光 王鑫 吕苗苗 张红刚 宋喜娥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9-423,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用量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1)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甘膦情况下,抗草甘膦大豆(RR1)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用量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1)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甘膦情况下,抗草甘膦大豆(RR1)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2∶00和10∶00。RR1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CCI)的日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14∶00左右最低。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胞间CO2浓度(Ci)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波浪式变化,WUE在6∶00、10∶00和16∶00有3个小峰,而Ci在6∶00最高。(2)喷施草甘膦后,RR1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趋势总体与未喷药前相似。Pn和CCI随草甘膦用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当草甘膦用量大于4.48 L.hm-2时,CCI和Pn显著下降。12∶00以前(包含12∶00),除低用量(1.12 L.hm-2)的草甘膦促进RR1的Gs外,各用量抑制了RR1的Tr和Gs;而12∶00以后,草甘膦却促进了RR1的Tr和Gs。草甘膦增加了RR1的Ci,而大于2.24 L.hm-2的草甘膦却降低了RR1的WUE。表明光强和草甘膦会影响大豆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抗草甘膦大豆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对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4 位作者 张丽光 王鑫 宋宁 闫晗 宋喜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500-504,共5页
为探明草甘膦对普通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晋大7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 为探明草甘膦对普通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晋大7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甘膦情况下,晋大75的Pn和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时、16:00时和10:00时、14:00时左右;Tr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4:00时左右;WUE在上午和傍晚较高,14:00时左右最低。(2)喷施草甘膦后,晋大75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趋势总体与未喷药前相似。Pn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剂量达到0.92 kg.hm-2时严重抑制Pn。0.46 kg.hm-2的草甘膦促使Tr的峰值提前到12:00时出现,而0.92kg.hm-2处理却使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12:00时以前(包含12:00时),除低剂量(0.46 kg.hm-2)的草甘膦可提高晋大75的Tr和Gs外,其他各剂量在一天中均降低了其Tr和Gs。草甘膦增加了晋大75的Ci,而>0.92 kg.hm-2的草甘膦却降低了其W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大豆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拿捕净对杂交谷张杂谷5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解丽丽 郭平毅 +5 位作者 原向阳 聂萌恩 郭俊 宁娜 郭美俊 高贞攀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223-228,241,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在张杂谷5号5~6叶期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拿捕净(60,120,240,480 mL/L),分别于药后7,15,30 d测定其倒三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绿素质量浓度.结果... 采用盆栽试验,在张杂谷5号5~6叶期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拿捕净(60,120,240,480 mL/L),分别于药后7,15,30 d测定其倒三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绿素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随拿捕净体积分数的增加,张杂谷5号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随之升高,CA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叶绿素质量浓度随拿捕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下降,随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晋谷21号的保护酶活性变化与张杂谷5号相似,而叶绿素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延长下降.晋谷21号在药后10d左右随拿捕净体积分数的增加叶片的萎蔫逐渐加重.试验得出,≤120 mL/L的拿捕净对张杂谷5号谷子生理特性影响较小,晋谷21号在拿捕净60 mL/L时死亡.因此,拿捕净对杂交谷张杂谷5号相对安全,而晋谷21号不能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捕净 张杂谷5号 保护酶 丙二醛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磷胁迫下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对抗草甘膦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原向阳 张丽光 +7 位作者 黄蕾 王斌强 冯雷 温银元 宋喜娥 王宏富 王玉国 郭平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4-568,共5页
【目的】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缺磷条件下抗草甘膦大豆种植时合理使用草甘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RR1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在RR1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 【目的】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缺磷条件下抗草甘膦大豆种植时合理使用草甘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RR1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在RR1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4.98 m L/L的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处理,5 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10 d后测量农艺性状。【结果】正常供磷条件下,草甘膦处理会降低RR1大豆的叶面积、总根长、主根长、地上鲜重、根鲜重、根冠比、根系活力、根系磷含量和叶片磷含量,而株高、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增加,但与清水处理差异均不显著(P>0.05)。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处理的RR1大豆的叶面积、总根长、地上鲜重、根系活力、叶片磷含量和根系磷含量降低,而株高、根鲜重、根冠比、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增加,其中SOD活性变化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缺磷胁迫下喷施草甘膦,大豆的根鲜重、根冠比、叶片MAD含量和SOD活性增加,叶面积、地上鲜重、根系含磷量和叶片含磷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磷胁迫 抗草甘膦大豆 草甘膦 农艺性状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55
10
作者 郭美俊 郭平毅 +7 位作者 原向阳 高虹 高贞攀 冯雷 王斌强 宁娜 余凯凯 董淑琦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9-1107,共9页
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灌浆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0,2.5,5,7.5,10,12.5,15g·667m-2)对谷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硒酸钠喷施浓度的增加,谷子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 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灌浆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0,2.5,5,7.5,10,12.5,15g·667m-2)对谷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硒酸钠喷施浓度的增加,谷子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变化呈现相反趋势。在灌浆期喷施亚硒酸钠对谷子千粒重、穗粒重、穗重影响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7.5g·667m-2的亚硒酸钠溶液,可显著提高谷子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性能,同时提高谷子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期喷施赤霉素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林林 原向阳 +4 位作者 邵冬红 田少华 陈嘉生 石洪芳 郭平毅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455-457,共3页
为了研究外源赤霉素对谷子灌浆的影响,并为激素调控籽粒的粒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以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在灌浆初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测量灌浆进程中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晋谷21号的株高、叶面积明显... 为了研究外源赤霉素对谷子灌浆的影响,并为激素调控籽粒的粒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以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在灌浆初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测量灌浆进程中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晋谷21号的株高、叶面积明显高于张杂谷5号,茎粗和产量明显小于张杂谷5号。叶面喷施赤霉素可以显著增加2个品种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产量;张杂谷5号表现为GA3>GA4>GA2>GA1>CK,晋谷21号表现为GA2>GA4>GA3>GA1>CK。30 mg/L的GA对张杂谷5号产量的提高幅度最大,20 mg/L的GA对晋谷21号产量的提高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赤霉素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