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2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春辉 张健 +2 位作者 王瑞云 王计平 李润植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4期82-84,共3页
在简述植物学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从深度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以及实施实践教学等多个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植物学课程思政资源库、构建植物学课程思政教育路径、增强课程的人才培养内涵、... 在简述植物学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从深度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以及实施实践教学等多个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植物学课程思政资源库、构建植物学课程思政教育路径、增强课程的人才培养内涵、拓宽学生课外学术视野等,探讨了植物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为提高学生的全面技能水平,培育出“了解农业、理解农业、热爱农业”的专业人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课程思政 融合路径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产业学院“1234”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超 冯美臣 +6 位作者 乔星星 郭新惠 贾瑶镟 肖璐洁 赵钰 郭数进 杨武德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29-32,37,共5页
智慧农业是近年来国内外的重点和热点研究领域,也是实现我国农业强国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未来,涉农行业、企事业单位对智慧农业人才的需求将呈快速增长态势,而当前智慧农业人才难以满足智慧农业产业的需求。同时,智慧农业是... 智慧农业是近年来国内外的重点和热点研究领域,也是实现我国农业强国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未来,涉农行业、企事业单位对智慧农业人才的需求将呈快速增长态势,而当前智慧农业人才难以满足智慧农业产业的需求。同时,智慧农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也是新型专业,尚未形成系统性的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因而,加快推进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该文在坚持“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围绕智慧农业发展目标,面向智慧农业产业需求,以山西农业大学省级智慧农业学院为例,探索出智慧农业产业学院“1核心、2导师、3平台、4体系”的“1234”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为我国智慧农业产业学院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产业学院 “1234”模式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夏初室外空气细菌污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彩萍 张金梅 +2 位作者 郝艳平 闫喜中 郝赤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了解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夏初空气细菌含量及日间变化情况,采用自然沉降法对校园6个采样点进行室外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结果表明:5号教学楼区距地面100、50、0cm三个高度处的平均细菌含量分别为(2 868±44)、(4 236±99)、(... 为了解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夏初空气细菌含量及日间变化情况,采用自然沉降法对校园6个采样点进行室外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结果表明:5号教学楼区距地面100、50、0cm三个高度处的平均细菌含量分别为(2 868±44)、(4 236±99)、(4 563±91)cfu·m^-3,均达到轻微污染水平;在该区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下,午间空气细菌含量最高,其中100cm处午间的空气细菌含量为(4 074±109)cfu·m^-3,属轻微污染,50和0cm处的午间的空气细菌含量分别为(7 167±228)和(7 107±605)cfu·m^-3,均达到污染水平。比较6个采样点午间空气细菌含量,11~19号学士公寓楼区处于污染水平(7 619±63)cfu·m^-3,谷园、5号教学楼和体育场均处于轻微污染水平,分别为(3 879±82)、(4 142±70)、(3 180±48)cfu·m^-3,而思想湖和图书馆的空气达清洁水平,分别为(1 040±18)、(2 315±42)cfu·m^-3。校园空气微生物受时间、地点等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可对山西农大空气微生物污染防治和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 夏季 空气 细菌含量 污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大型真菌种类研究[Ⅰ] 被引量:3
4
作者 贺冰 贺运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529-531,共3页
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内,林木和草地生长的大型真菌种类的调查,鉴定结果表明:该校园大型真菌隶属担子菌门,其中伞菌目7个种隶属于5个属(Agaricus,Mycena,Schizophyllum,Coprinus,Calvatia);多孔菌目4个种隶属于4个属(Oligoporus,Ganod... 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内,林木和草地生长的大型真菌种类的调查,鉴定结果表明:该校园大型真菌隶属担子菌门,其中伞菌目7个种隶属于5个属(Agaricus,Mycena,Schizophyllum,Coprinus,Calvatia);多孔菌目4个种隶属于4个属(Oligoporus,Ganoderma,Coriolus,Phellinus);鬼笔目2个种隶属于2个属(Simblum,Lysusus);鸡油菌目1个种隶属于1个属(Cantharellus);花耳目1个种隶属于1个属(Dacryopinax)。其中伞菌目和多孔菌目中种类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菌目 多孔菌目 鬼笔目 鸡油菌目 花耳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大学学科建设研究
5
作者 郭晓丽 孔照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2,共5页
学科是大学存在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标识”,大学发展往往视学科建设为“龙头”与“主线”。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建立在传统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大学学科建设正面临着“知识同质化”“组织排他性”“制度稳定性”“文化封闭性”等困... 学科是大学存在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标识”,大学发展往往视学科建设为“龙头”与“主线”。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建立在传统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大学学科建设正面临着“知识同质化”“组织排他性”“制度稳定性”“文化封闭性”等困境。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学科建设应基于现有的学科框架,聚焦问题域,绘制不同学科互涉背景下的“知识地图”;改革垂直科层式学科组织,构建纵横结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革新学科制度,实现大学学科制度的创新;打破文化隔阂,营造兼容并包的学科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大学 学科建设 学科知识 学科组织 学科制度 学科文化 学科互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多样性构建山西大豆地方品种核心种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妍 杨午 +2 位作者 万坤 聂萌恩 张海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为解决山西省大豆种质资源数量多,保存、更新负担大,优良种质利用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依据山西省种质库数据对1999份山西大豆地方品种的20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采用非加权类平均聚类分析方法对每个地区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后随机取样,构建的... 为解决山西省大豆种质资源数量多,保存、更新负担大,优良种质利用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依据山西省种质库数据对1999份山西大豆地方品种的20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采用非加权类平均聚类分析方法对每个地区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后随机取样,构建的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总数量的10.66%。利用多个特征值(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和评价参数,包括均值差异百分率(MD)、方差差异百分率(VD)、极差符合率(CR)、变异系数变化率(VR)等对核心种质的代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核心种质和原始种质19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t检验结果不显著,均值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变异系数变化率、方差差异百分率分别为0、136.29%、106.44%、15.79%。核心种质和原始种质的前7个主成分相同,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5.761%和85.857%。结果表明,核心种质的213份种质能够代表山西大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表型性状 核心种质 原始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庭院绿地弹尾纲群落多样性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庭院绿地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贾俊丽 李友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221-225,共5页
2010年5月,对暖温带地区山西农业大学庭院四种绿地类型进行了土壤弹尾纲动物的调查,用干漏斗法(Tullgren)提取鉴定到属,应用个体密度、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等指数,研究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特征,了解不同绿地类型的差异对土壤弹尾... 2010年5月,对暖温带地区山西农业大学庭院四种绿地类型进行了土壤弹尾纲动物的调查,用干漏斗法(Tullgren)提取鉴定到属,应用个体密度、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等指数,研究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特征,了解不同绿地类型的差异对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共获得弹尾虫个体1724只,分属3目4科8属,其中,Entomo-bryidae(长跳科)为优势科包括3属,而Hypogastruridae(球角跳科)个体数却占绝对优势。不同绿地类型对弹尾纲的种群组成有显著影响,多样性指数H′特征为:样地Ⅰ>样地Ⅱ>样地Ⅲ>样地Ⅳ,I号和Ⅱ号样地弹尾纲群落分布均匀且优势类群明显,其多样性指数高,群落发育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尾纲 群落多样性 庭院绿地 山西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种质在山西省不同生态条件下表型及品质的变异分析
8
作者 朱慧珺 么杨 +8 位作者 乔嘉伟 张泽燕 闫虎斌 高伟 王茜 闫建俊 郝青婷 赵雪英 张耀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1341,共11页
绿豆是山西省特色农作物,探明不同种植区域生态条件对绿豆表型及品质的影响,对于优化种植策略、提高产量和营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分析了10份绿豆种质在榆次、怀仁和临汾三地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怀仁地区绿豆平均... 绿豆是山西省特色农作物,探明不同种植区域生态条件对绿豆表型及品质的影响,对于优化种植策略、提高产量和营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分析了10份绿豆种质在榆次、怀仁和临汾三地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怀仁地区绿豆平均单株荚数(30.87个)显著高于榆次(24.07个)和临汾(20.70个)两地,而临汾地区绿豆株高(66.14 cm)显著高于榆次(47.46 cm)和怀仁地区(42.36 cm)。在品质方面,临汾地区绿豆的平均蛋白质含量最高(26.80%),显著高于怀仁(23.82%)、榆次(23.19%)。榆次地区绿豆的淀粉含量(47.35%)显著高于怀仁地区,但与临汾地区无显著性差异。此外,榆次地区绿豆的脂肪含量(2.49%)、总多酚含量(3.30 mg GAE/g)、总黄酮含量(2.34 mg RE/g)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55.55μmol/g)、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28.75μmol/g)均显著优于怀仁和临汾地区。相关性分析发现绿豆株高、脂肪含量、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牡荆素含量和异牡荆素含量等均与产地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其中怀仁地区的相对低温可促进绿豆中总黄酮含量的积累,榆次地区较高的相对湿度可能抑制了脂肪的合成。本研究结果可为绿豆的品质育种提供指导,也为高品质绿豆的种植与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气候条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小麦地方品种四月黄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牛慧珍 任永康 +2 位作者 唐朝晖 张晓军 牛瑜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真菌病害,从现有资源中鉴定抗病种质并挖掘新的抗病基因是持续改良小麦抗病性的重要途径。四月黄是课题组前期从山西省小麦种质资源中鉴定出的一个抗白粉病小麦地方品种,本研究采用苗期单小种人工接...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真菌病害,从现有资源中鉴定抗病种质并挖掘新的抗病基因是持续改良小麦抗病性的重要途径。四月黄是课题组前期从山西省小麦种质资源中鉴定出的一个抗白粉病小麦地方品种,本研究采用苗期单小种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四月黄与晋麦47以及二者构建的遗传群体进行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并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和90K SNP芯片扫描对四月黄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四月黄对白粉病的抗性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暂命名为PmSYH。SNP芯片结果显示,多态性SNP标记主要富集在小麦7D染色体110~140 Mb区段和570~610 Mb区段。在上述区段分别开发SSR分子标记并利用抗、感病小群体进行连锁性筛选,结果从110~140 Mb区段筛选出6个与抗病基因连锁的SSR标记,从570~610 Mb区段未筛选出连锁标记。利用6个与PmSYH连锁的SSR标记对晋麦47/四月黄的F2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将PmSYH定位于位于7D染色体上132.6 Mb~137.5 Mb的物理区段,两侧标记分别为Sxau7DS-37和Sxau7DS-48,遗传距离分别为1.8 cM和3.1 cM。与前人定位结果比较分析表明,PmSYH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本研究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在北部冬麦区小麦白粉病抗性改良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地方品种 白粉病 抗病基因 分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谷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及相关性状GWAS分析
10
作者 秦慧彬 任觐 +6 位作者 娄坤 商春悦 阳世杰 侯森 李萌 王海岗 穆志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为研究山西谷子萌发期耐盐性、筛选与谷子耐盐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了解谷子种子在盐胁迫下萌发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本试验共抽取333份山西核心种质,在光照培养室采用170 mmol/L NaCl溶液胁迫,对萌发期谷子进行耐盐性鉴定。采用隶属函值... 为研究山西谷子萌发期耐盐性、筛选与谷子耐盐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了解谷子种子在盐胁迫下萌发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本试验共抽取333份山西核心种质,在光照培养室采用170 mmol/L NaCl溶液胁迫,对萌发期谷子进行耐盐性鉴定。采用隶属函值法对谷子耐盐等级进行分类,以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相对芽长、相对发芽指数5个相关性状的综合评价D值对谷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评价。结合核心种质重测序结果,开展耐盐性全基因组在萌发期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谷子核心种质耐盐性差异显著,利用综合评价D值,把333份谷子核心种质的耐盐性划分为5类,其中高耐盐种质有17份。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84个与萌发期耐盐性相关的SNP位点,对显著关联SNPs所在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筛选到与萌发期相关的耐盐候选基因Millet_GLEAN_10019153,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单倍型分析。本研究结果对耐盐谷子种质的鉴选及耐盐基因挖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核心种质 萌发期 耐盐性 GW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三普”食用豆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11
作者 郝晓鹏 邱傅懿 +11 位作者 杨彩玉 李佳 赵敏 王燕 董雪 赵建栋 秦慧彬 李萌 侯森 畅建武 王海岗 穆志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5-1277,共13页
山西省的食用豆种质资源种类多样、类型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本研究基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下文简称“三普”)所获得的数据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三普”共收集食用豆资源1907份,隶属于1... 山西省的食用豆种质资源种类多样、类型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本研究基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下文简称“三普”)所获得的数据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三普”共收集食用豆资源1907份,隶属于1科、8属、14种。依据环境适应性和生态习性,将1907份食用豆资源划分为冷季豆类、暖季豆类和热季豆类3类;依据用途和利用方式,划分为6类。11个地级市种质资源收集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临汾、忻州、吕梁、运城、大同、晋中、长治、晋城、太原、朔州和阳泉。普通菜豆在11个地市中均有种植且占明显优势,其次为豇豆、绿豆和豌豆。从南北地理分布来看,14个豆种中冷季豆多种植于中北部地区,而暖季豆主要种植于山西省中南部地区,热季豆则南北均有种植;从海拔分布来看,801~1200 m的资源数量最多(863份),其次为1201~1600 m(594份),0~400 m和>2000 m的资源数量较少,分别为23份和4份;从种质资源来源地土壤类型来看,1907份资源来源地土壤类型分为7个土纲、10个土类、21个亚类。10个土类中以褐土占据绝对优势,共计1247份资源来源于该土类,其次为栗褐土、黄绵土,来源于棕壤的资源数量最少(1份)。通过对上述1907份山西省食用豆种质资源的调查分析和田间鉴定评价,能够对山西省“三普”中普查和收集资源的总体情况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可为山西省食用豆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豆 农作物普查 优异资源 种质资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谷子地方品种的品质分析与综合质量评估
12
作者 潘怡敏 阳世杰 +2 位作者 黄蕊 侯森 王海岗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6,共11页
[目的]谷子是重要的杂粮作物,具有耐瘠薄、耐干旱、生育期短等特点。谷子籽粒脱壳后俗称小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以及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随着公众对健康品质的意识逐渐提高,筛选出具有高品质的谷... [目的]谷子是重要的杂粮作物,具有耐瘠薄、耐干旱、生育期短等特点。谷子籽粒脱壳后俗称小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以及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随着公众对健康品质的意识逐渐提高,筛选出具有高品质的谷子品种变得至关重要。谷子的品质由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决定,但对大量地方品种进行全面的品质分析与综合质量评估的报道较少,限制了高品质谷子的筛选与育种。[方法]从山西省各种植区域挑选312份谷子地方品种进行品质分析,测定4个外观品质指标、7个蒸煮品质指标、3个营养品质指标后,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多元统计分析计算不同谷子品种3类品质的综合得分并进行综合质量评估。[结果]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所有品质指标指数均大于1.00,依次为淀粉含量>低谷黏度>崩解值>峰值黏度>最终黏度>蛋白质含量>回升值>L*>糊化温度>黄色素含量>CCI>糊化时间>a*>b*,表明不同谷子地方品种相关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山西地区312份谷子品种的淀粉含量和黄色素含量越高,其外观品质中的米色越黄、蒸煮品质中的糊化特性越高,适口性越好,进一步表明谷子的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间关系密切。主成分分析将14个指标降维生成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5.12%,能够基本涵盖地方品种中品质指标的信息。长治市沁源县的小红谷得分排名第1。[结论]312份谷子品种14个品质指标综合评估表明,来自沁源的小红谷品质最高,后期可作为培育优质谷子品种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地方品种 品质分析 综合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小麦醇溶蛋白多样性及其对面粉品质效应研究
13
作者 王天译 杨绣娟 +6 位作者 赵佳佳 郝宇琼 郑兴卫 武棒棒 李晓华 郝水源 郑军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4-1800,I0005-I0013,共26页
山西省小麦种质资源丰富,以抗旱性强和品质优异而著称,但醇溶蛋白多样性研究不足。为阐明山西小麦醇溶蛋白多样性及其对面粉品质的效应,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了421份山西小麦的醇溶蛋白谱带组成,分析了不同谱带对面粉品质的... 山西省小麦种质资源丰富,以抗旱性强和品质优异而著称,但醇溶蛋白多样性研究不足。为阐明山西小麦醇溶蛋白多样性及其对面粉品质的效应,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了421份山西小麦的醇溶蛋白谱带组成,分析了不同谱带对面粉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 421份材料醇溶蛋白多态性整体上较高,具有91种谱带类型,共分离出8585条谱带,平均每个品种含有20.39条,品种间谱带数量变异范围为15~27条,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所有品种可分为5大类。醇溶蛋白多态性信息含量、基因多样性以及遗传距离受品种亲缘关系和生态分布的影响,除不同麦区间的种质谱带数量存在差异外,育成品种平均谱带数量高于地方品种,水地品种高于旱地品种,育成品种的谱带多样性随育种年代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山西小麦同名地方品种的醇溶蛋白谱带数量和多样性均有差异,存在同名同种和同名异种的现象;进一步发现地方品种小红皮是由多个纯系组成的混合群体,有3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单元型。相关性分析发现34条谱带与5项面粉理化性质相关,58条谱带与12项面粉加工品质相关,正效应谱带为15条,其中迁移率为23.4和64.1的谱带可分别提高吸水率2.0%和2.1%,谱带45.2可提高湿面筋含量0.9%, 14.1、43.3和65.4等13条谱带可以提高粉质质量,其中谱带65.4的效应最高,可以提高11.3%,14.1、20.6和43.3等谱带可同时提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25条谱带与黏度特性显著相关,呈正相关的谱带共9条,其中谱带76.8效应最高,可提高最低黏度、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的21.7%、12.8%和20.0%,具有多效应谱带48条,这些谱带在今后的应用研究中潜力较大。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山西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及演化,可以为小麦品质定向改良育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小麦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地方品种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原向阳 任一新 郭平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8-1419,1421,共3页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多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山西干旱缺水,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新的世纪,山西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一大课题。在分析山西农业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农业是...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多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山西干旱缺水,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新的世纪,山西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一大课题。在分析山西农业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农业是山西农业发展的方向,并对如何建设生态农业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山西 黄土高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贾亚敏 何化春 +5 位作者 赵丽 张丽光 郭虹霞 邓妍 王美霞 王创云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339-1342,共4页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以雨养和旱作农业为主,发展省域有机旱作农业是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分析梳理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省域内年降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集中降水时期与作物需水临界期...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以雨养和旱作农业为主,发展省域有机旱作农业是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分析梳理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省域内年降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集中降水时期与作物需水临界期重合较差、水土流失和风蚀严重等诸多制约因素,提出了适用于有机旱作模式的水肥高效利用措施:从作物生理节水、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地膜覆盖节水等方面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加强雨水集蓄、耕作保墒、增施有机肥、调亏灌溉等措施的科学合理利用,协调农田可用水、土壤水肥保蓄和供应性能,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全面促进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旱作 土壤水库 雨水集蓄 节水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能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闰平 荣湘民 +1 位作者 侯希红 高志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52-1258,共7页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的发展状况、生产效率和环境负荷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优等类型区能值投入总量较大,集约化程度较高(能值功率密度1.67E+12sej·m-2),但人力能值投入过多(占能值投入总量的70.6...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的发展状况、生产效率和环境负荷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优等类型区能值投入总量较大,集约化程度较高(能值功率密度1.67E+12sej·m-2),但人力能值投入过多(占能值投入总量的70.62%),工业辅助能值投入相对偏低,制约了人力能值的发挥,因而净能值产出率低(0.70),环境压力较大(9.33)。提高该类型区生产效率的途径在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增加工业辅助能、特别是高科技含量的工业辅助能的投入。中等类型区工业辅助能值(占能值投入总量的23.36%)与人力能值(占能值投入总量的51.67%)配合较好,能值产出总量大,净能值产出率高(1.25),农业生产效率较高,但仍需加强科技能值的投入,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差等类型区环境条件恶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能值产出总量和生产效率都很低。如果该类型区能合理布局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等生产功能区,注意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则农业生产效率可能会有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农业生态类型区 能值分析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农业节水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建国 薛增来 刘百宁 《山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8-10,共3页
分析了山西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各种节水措施的适用条件,提出了适合山西不同区域的4种农业节水模式,即自流、泵站灌区更新改造农业节水模式,缺水井灌区有限灌溉农业节水模式,山丘区旱作农业节水模式和城市郊区高新农业节水模式。
关键词 农业节水 节水潜力 节水模式 节水改造 高新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方法的山西农业科技创新微生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卓 何云峰 +1 位作者 李建军 高志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55-264,共10页
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宏观科技创新生态的优化,为农业科技创新带来重大契机。从创新微生态视角出发,基于550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物质保障、研究支持、工作激励、职业发展、职场人文五大工作环境对任务... 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宏观科技创新生态的优化,为农业科技创新带来重大契机。从创新微生态视角出发,基于550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物质保障、研究支持、工作激励、职业发展、职场人文五大工作环境对任务绩效及工作状态2个方面工作绩效的影响路径及程度,结果表明,山西农业科技创新微生态整体处于中等满意水平;工作激励环境对农业科技工作者作用最强,职场人文环境略有作用,物质保障及科研支撑环境没有影响,职业发展环境作用不甚明晰;低年龄农业科技工作者群体偏重物质保障环境的稳定,高学历群体渴望科技支撑环境的改善,高职称群体对职业发展环境更为敏感。最后从创新投入、人才引育、平台建设及评价制度方面提出优化创新微生态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微生态 工作环境 工作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蕊 阳世杰 +3 位作者 王杨 冯链 潘怡敏 王海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87-1896,I0001-I0006,共16页
由于山西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规律尚不清楚,育种工作中其谷子资源难以被有效利用。为研究山西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603份山西谷子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5个环境下鉴定其14个表型性状,进行正态... 由于山西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规律尚不清楚,育种工作中其谷子资源难以被有效利用。为研究山西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603份山西谷子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5个环境下鉴定其14个表型性状,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不同环境下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3年5点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971~2.090,平均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单穗重(2.076);变异系数变化为7.74%~33.87%,穗粒重平均变异系数最高为30.38%。聚类分析将603份山西谷子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千粒重与抽穗天数、颈长和码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主成分分析结果将14个表型性状归为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4.95%。山西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综合得分F值均值为0.516,其中,来自吕梁的红流沙(CC599)F值最高(0.685),来自朔州的垅谷(CC295)得分最低仅为0.242;逐步回归法确定株高、叶长、穗粒重、节数、穗长和叶宽为表型鉴定和筛选优异种质资源的关键指标。本研究表明,山西谷子种质资源变异丰富,遗传多样性指数高,可以为谷子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多样性的材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谷子主要农艺性状与黄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怡敏 阳世杰 +2 位作者 黄蕊 侯森 王海岗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
为探明影响小米黄色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谷子育种中优异种质的筛选提供依据,以山西292份地方品种为材料,于2020年和2022年种植在山西农业大学东阳示范基地,对谷子米色、黄色素2个品质性状和株高、颈长、叶长、叶宽、主穗长度、主穗... 为探明影响小米黄色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谷子育种中优异种质的筛选提供依据,以山西292份地方品种为材料,于2020年和2022年种植在山西农业大学东阳示范基地,对谷子米色、黄色素2个品质性状和株高、颈长、叶长、叶宽、主穗长度、主穗直径、主茎节数、主茎直径共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基于主成分分析计算其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山西谷子地方品种的颈长变异最为丰富,黄色素含量变异系数为22.42%,次于颈长而高于主茎直径。相关性分析表明,黄色素含量与株高、颈长、叶长、主茎直径4个农艺性状和a*、b*、CCI共3个米色相关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穗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主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3.62%,可用于表述谷子黄色素含量、米色和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可见,小米米色是黄色素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谷子株高、颈长、叶长、主茎直径、主穗直径、主茎节数可能影响小米黄色素含量。依据综合得分,发现第266号来自于忻州市繁峙县的金点鱼综合得分最高,其黄色素的含量为27.27μg/g,CCI值为3.71,表型性状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黄色素含量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