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7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1
作者 宋昱 谢亚贤 +6 位作者 于丽娜 高远 毕洁 江晨 王鲁慧 王希平 王明清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4,共9页
为了提高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稳定性及其在胃肠道中的缓释性,本文对其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以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为芯材,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复合壁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并考察其稳定性和... 为了提高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稳定性及其在胃肠道中的缓释性,本文对其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以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为芯材,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复合壁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并考察其稳定性和模拟胃肠道消化特性。结果显示,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微胶囊的最优工艺为芯壁比1:2.72、氯化钙质量分数2.0%、固化时间32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6.97%。微胶囊稳定性研究显示,微胶囊中肽的损失率随pH、温度、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由pH 6.8溶液处理8 h的肽损失率达12.86%,经60℃处理8 h的肽损失率为15.72%,在1 mol/L的钙溶液中处理8 h其损失率达23.42%。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表明,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2 h累计释放率仅为21.91%,而到达模拟肠液后,6 h累计释放率达68.87%。由上述结果可知,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微胶囊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具有延缓释放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 微胶囊 制备 稳定性 模拟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种用品质影响因素及相关标记研究
2
作者 于静 于桂爽 +6 位作者 孙昊杰 姜春姣 苑广迪 杨珍 王志伟 王超 王传堂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4,共11页
【目的】厘清品种、地点、气象因素和镉含量对花生种用品质的影响,并开发花生种用品质相关标记,为提高花生种用品质和实现花生高产稳产的产业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花生品种在北方区进行多点试验,对花生种用品质进行方差分析... 【目的】厘清品种、地点、气象因素和镉含量对花生种用品质的影响,并开发花生种用品质相关标记,为提高花生种用品质和实现花生高产稳产的产业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花生品种在北方区进行多点试验,对花生种用品质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种用品质指标为因变量、气象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对籽仁镉含量与种用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关联分析发掘花生种用品质相关分子标记。【结果】品种、地点、气象因素及其互作对花生种用品质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准。种植大粒花生的10个地点中,青岛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高于其他地点,唐山活力指数高于其他地点。种植小粒花生的12个地点中,青岛发芽势高于其他地点,青岛和唐山发芽率高于其他地点,青岛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高于其他地点。大粒花生镉含量与4项种用品质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镉含量与小粒花生发芽指数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标准发芽试验统计的4个种子活力性状数据与60对AhTE标记进行关联分析,选用的标记覆盖全部的花生20条染色体组,共发掘9个与花生种用品质显著相关的分子标记。【结论】品种、地点、气象因素和镉含量对花生种用品质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共获得9个与种用品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用品质 种植区域 气候因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杂交种AhMITE分子标记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鉴定研究
3
作者 毕竞男 樊兆博 +7 位作者 殷祥贞 赵旭红 赵健鑫 陈娜 姜骁 马俊卿 许静 迟晓元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3,共9页
杂交育种是花生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杂交后代进行杂种的真实性鉴定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前提。本研究以12个杂交组合F1代和3个杂交组合F1代自交获得的F2种子为材料,利用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 杂交育种是花生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杂交后代进行杂种的真实性鉴定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前提。本研究以12个杂交组合F1代和3个杂交组合F1代自交获得的F2种子为材料,利用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标记和近红外技术对F1代杂交种进行真伪性检测。共筛选出10对在杂交亲本中有明显差异条带的AhMITE引物,对215个F1代单株(12个杂交组合)进行真伪杂种鉴定。每个杂交组合同时使用两对AhMITE引物进行鉴定,保证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根据PCR扩增的父母本带型,共鉴定出91个真杂种单株,真杂种比例为42.33%。其余3个普通油酸×高油酸杂交组合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选择油酸含量大于75%的F2单粒种子,即为真实的杂交后代。本研究的鉴定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花生品种选育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AhMITE 分子标记 杂种鉴定 近红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花生种植现状及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应用
4
作者 宋丽花 陈静 李培习 《农业工程》 2025年第4期16-20,共5页
作为我国花生生产的重要基地,山东省花生生产机械化程度尚显不足。2022年花生播种面积达到60.98万hm^(2),总产量270.10万t,收获机械化率却仅有55%。在介绍山东省花生种植规模、模式及主要栽培品种的基础上,对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进... 作为我国花生生产的重要基地,山东省花生生产机械化程度尚显不足。2022年花生播种面积达到60.98万hm^(2),总产量270.10万t,收获机械化率却仅有55%。在介绍山东省花生种植规模、模式及主要栽培品种的基础上,对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整地、种子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各个环节的机械化现状与存在问题,以进一步提升山东省花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植现状 生产机械化 全程机械化 花生收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不同生态区花生品质差异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才斌 刘云峰 +5 位作者 吴正锋 郑亚萍 万书波 孙奎香 孙学武 冯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38-1142,共5页
为明确不同类型花生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品质差异及其稳定性,采用3个不同类型花生品种在山东花生主产区进行了多点实验,结果表明:全省花生籽仁脂肪含量为43.67%-52.75%,平均47.98%,鲁东高于鲁中和鲁西,夏套显著低于春播;全省花生籽仁蛋... 为明确不同类型花生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品质差异及其稳定性,采用3个不同类型花生品种在山东花生主产区进行了多点实验,结果表明:全省花生籽仁脂肪含量为43.67%-52.75%,平均47.98%,鲁东高于鲁中和鲁西,夏套显著低于春播;全省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为18.18%-25.73%,平均22.36%,鲁中南含量较高,鲁西较低,鲁东居中,春播与夏套无显著差异。品种和环境对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作用显著,且环境的作用大于品种;无论脂肪还是蛋白质,春播传统出口大花生“花育22号”稳定性最好,夏套普通高产大花生“鲁花11号”稳定性最好,小花生“花育23号”稳定性最差;无论春播还是夏套,选用“花育22号”可得到较高且相对稳定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生态区 品种类型 脂肪 蛋白质 品质多样性 品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域花生种植方式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才斌 郑亚萍 +4 位作者 成波 沙继锋 张鲁江 孙秀山 李安东 《花生学报》 2002年第3期15-19,共5页
大田试验表明,在小麦花生两熟制栽培中,不同种植方式的小麦产量基本随小麦行距的增加而降低,无论鲁东、鲁西,小麦产量均以畦田麦最高,大垄宽幅麦最低。除春花生外,花生产量大垄宽幅麦套种最高,一般等行麦套种(鲁东)和畦田麦夏直播(鲁西... 大田试验表明,在小麦花生两熟制栽培中,不同种植方式的小麦产量基本随小麦行距的增加而降低,无论鲁东、鲁西,小麦产量均以畦田麦最高,大垄宽幅麦最低。除春花生外,花生产量大垄宽幅麦套种最高,一般等行麦套种(鲁东)和畦田麦夏直播(鲁西)最低;不同种植方式小麦、花生单作经济效益高低与各自的产量表现一致。在鲁东,全年效益大垄宽幅麦套种最高,达到15921.0元/hm2,一般等行麦套种最低,在12000元/hm2以下。在鲁西,小垄宽幅麦套种和一般等行麦套种效益较高,在16000元/hm2以上,春花生最低;不同种植方式前茬小麦单季光能利用率高低与产量水平一致,畦田麦达到了1.6%以上。花生单作光能利用率明显高于小麦,且并不与产量表现完全一致。鲁东春播最高,达到了2.23%,大垄宽幅麦和夏直播次之,达到了2%左右。鲁西夏直播最高,达到了2.28%,春花生次之,达到了2.22%。全年光能利用率,鲁东畦田麦夏直播最高,鲁西小垄宽幅麦套种最高,此两种方式光能利用率均在1.8%以上。春花生全年光能利用率最低,约为1%。综合本研究结果,大垄宽幅麦套种、畦田麦夏直播和春花生为鲁东较为适宜的种植方式;小垄宽幅麦套种、畦田麦夏直播为鲁西较为适宜的种植方式,除非旱薄地鲁西一般不宜采用春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生态区域 花生 种植方式 综合评价 产量 光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花生土著根瘤菌耐盐、耐旱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迟玉成 王绛辉 +4 位作者 樊堂群 禹山林 蒋春姬 周国 李会志 《花生学报》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对分离自山东省不同地区58株花生根瘤菌进行NaCl、干旱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花生根瘤菌资源中存在耐盐、耐干旱较强的菌株,且耐受性水平差异较大,但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山东省花生根瘤菌耐盐耐旱能力呈现多样性,来自同一地... 对分离自山东省不同地区58株花生根瘤菌进行NaCl、干旱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花生根瘤菌资源中存在耐盐、耐干旱较强的菌株,且耐受性水平差异较大,但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山东省花生根瘤菌耐盐耐旱能力呈现多样性,来自同一地区的花生根瘤菌耐盐耐旱能力也呈现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根瘤菌 耐盐性 耐旱性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花生田杂草类群及其分布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秀娟 毕国金 +2 位作者 崔凤高 石延茂 于安臣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200-203,共4页
对山东花生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山东花生田杂草26科70余种,种群最大的为禾本科,马唐为最主要杂草。不同条件下,杂草分布情况有较大差异,平泊地较山丘地杂草密度大,沿海地带较内陆密度大,夏播较春播密度大,平种较垄种密度大... 对山东花生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山东花生田杂草26科70余种,种群最大的为禾本科,马唐为最主要杂草。不同条件下,杂草分布情况有较大差异,平泊地较山丘地杂草密度大,沿海地带较内陆密度大,夏播较春播密度大,平种较垄种密度大。平泊地、沿海地带杂草种类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田 杂草 类群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品质与气候环境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梁煜莹 张加羽 +6 位作者 姜骁 王露欢 张晓吉 刘齐妹 薛云云 迟晓元 白冬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花生是我国分布极广的重要油料和经济作物,地理环境因子对其品质产生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花生品种对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各不相同。因此,研究花生品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是有必要的。为了深入研究花生生长过程中... 花生是我国分布极广的重要油料和经济作物,地理环境因子对其品质产生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花生品种对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各不相同。因此,研究花生品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是有必要的。为了深入研究花生生长过程中各种地理环境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在2018-2020年间以12个花生品种共30种环境的花生品质性状及其对应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利用描述性统计、变异系数、AMMI模型、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探讨了地理环境对花生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含油量与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和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纬度和平均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油酸含量与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气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亚油酸含量与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日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降水、昼夜温差、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花生品质的主要气象因素。该研究结果为花生生产区域品质地理优势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质 环境 相关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垄缩行种植模式下播种方式和密度对盐碱地花生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慈敦伟 谢宏峰 +7 位作者 张建成 王冕 信志红 唐朝辉 张佳蕾 王秀贞 任超 杨吉顺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提高单产成为当前保障花生生产的迫切需求。合理群体结构是提高花生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选用高产大花生品种花育60为试验材料,在盐碱地宽垄缩行种植模式...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提高单产成为当前保障花生生产的迫切需求。合理群体结构是提高花生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选用高产大花生品种花育60为试验材料,在盐碱地宽垄缩行种植模式下设置单粒和双粒2种播种方式,每种播种方式设置3个密度。研究表明相同播种方式下,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与O/L、光合速率、各层次冠层透光率、产量构成因素等均随着穴(株)距的增加而增大;而亚油酸含量随着穴(株)距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播种方式中,单粒精播产量随着株距的增加而降低,但株距10.0与12.5 cm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而双粒穴播产量则随着穴距的增大而升高;单粒精播除株距15.0 cm处理产量低于双粒穴播各处理外,株距10.0与12.5 cm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双粒穴播各处理;单粒精播的蛋白质、脂肪、油酸含量及O/L值、光合速率、各层次的透光率均高于双粒穴播各处理。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认为,盐碱地宽垄缩行种植模式下单粒精播12.5 cm株距为最优配置。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盐碱地花生产量潜力和盐碱地花生生产大面积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盐碱地 种植模式 产量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花生种质资源籽仁营养品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栾文琪 韩守萍 《作物品种资源》 1990年第2期22-25,共4页
对山东省379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品质分析表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在类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筛选出高脂肪(53.0%以上)材料6份,高蛋白质(33.0%以上)材料8份。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分析表明,普通型花生品种品质优于其他类型,其中油酸/亚油酸比值均在... 对山东省379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品质分析表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在类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筛选出高脂肪(53.0%以上)材料6份,高蛋白质(33.0%以上)材料8份。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分析表明,普通型花生品种品质优于其他类型,其中油酸/亚油酸比值均在1.6以上,个别的达2.0以上,17种氨基酸中有12种以普通型品种含量最高,对今后花生品种的品质改良提出了初步设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籽仁营养 品质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花生高产栽培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华鑫 张佳蕾 +6 位作者 王建国 慈敦伟 杨莎 唐朝辉 郭峰 刘珂珂 万书波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48,共7页
盐碱地是我国宝贵的后备耕地资源,进一步挖掘盐碱地作物产量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花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开发利用盐碱化耕地进行花生栽培促高产,对于盐碱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食用油安全意义重大。本文简述了盐... 盐碱地是我国宝贵的后备耕地资源,进一步挖掘盐碱地作物产量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花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开发利用盐碱化耕地进行花生栽培促高产,对于盐碱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食用油安全意义重大。本文简述了盐碱地改良的科学原理,结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课题组开展的一系列试验,从花生抗盐胁迫分子调控机理、物理和化学改良措施及农艺治理措施等方面概述了盐碱地条件下缓解花生盐碱胁迫及促进高产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提升盐碱地花生绿色生产所面临的挑战。本研究可为盐碱地花生绿色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对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和改善盐碱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盐碱地 高产栽培 产量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荚果力学特性评鉴及早熟种质筛选
13
作者 迟晓元 毕竞男 +7 位作者 赵健鑫 陈娜 潘丽娟 姜骁 殷祥贞 赵旭红 马俊卿 许静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3-957,共15页
花生荚果的力学特性是花生机械化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早熟品种的筛选是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499份来自世界各地的花生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果柄强度、荚果破壳力和成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果柄强度... 花生荚果的力学特性是花生机械化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早熟品种的筛选是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499份来自世界各地的花生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果柄强度、荚果破壳力和成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果柄强度测定结果显示,499份种质材料之间变异广泛(3.55~15.54 N),265份种质的成熟荚果果柄强度(7.13 N)大于未成熟荚果果柄强度(6.99N),38份种质材料的果柄强度在不同成熟度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平均秧-柄脱落力(7.51N)大于果-柄脱落力(7.11N),48份种质材料在秧-柄节点的脱落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果-柄节点;荚果侧压破壳力>正压破壳力>立压破壳力,3个方向的荚果破壳力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花生荚果的果柄强度与果-柄脱落力的相关性最大(r=0.99,P<0.01);花生荚果力学特性的13个性状综合成为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3.8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果-柄脱落力、果-柄脱落百分率、荚果层厚度、未熟荚果果柄强度和秧-柄脱落力是影响果柄强度的主要性状;最终筛选出16份荚果力学特性优异、早熟的优异种质资源,为后续培育早熟且适应机械化收获的花生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荚果力学特性 果柄强度 荚果破壳力 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野螟交尾行为与产卵特性研究
14
作者 吴菊香 李长友 +3 位作者 孙开珍 张竹青 迟玉成 郑桂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豆野螟是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危害严重。本研究在室内对豆野螟的交尾行为和产卵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豆野螟在羽化后2天开始出现求偶行为和交尾活动,羽化后3~5天达到高峰;交尾活动主要发生在21∶00—06∶30间,高峰在23∶00—03... 豆野螟是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危害严重。本研究在室内对豆野螟的交尾行为和产卵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豆野螟在羽化后2天开始出现求偶行为和交尾活动,羽化后3~5天达到高峰;交尾活动主要发生在21∶00—06∶30间,高峰在23∶00—03∶00,一般一生只交尾一次,部分交尾2~3次,平均交尾时长为53.1 min;在雌雄比1∶1或雄蛾数较多的情况下,交尾率和产卵数较高;在20~27℃范围内,交尾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温度超过25℃时,交尾率在50%以上,平均产卵数在800粒以上;22~27℃雌成虫羽化后第3天开始产卵,第7~8天达到产卵高峰,至第12天产卵数达到总产卵数的80%。研究结果对豆野螟的室内饲养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野螟 交尾行为 产卵特性 温度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叶石楠诱控花生田金龟甲优势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曲春娟 蒋相国 +4 位作者 杜龙 姜晓静 鞠倩 李晓 曲明静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采用田间笼罩法和生测法,开展红叶石楠+杀虫剂对花生田优势金龟甲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诱杀试验。结果表明:与榆树、花生、玉米、大豆、桑树相比,红叶石楠对暗黑鳃金龟的引诱效果分别显著高于榆树25.48%、花生25.00%、玉米36.06%、... 采用田间笼罩法和生测法,开展红叶石楠+杀虫剂对花生田优势金龟甲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诱杀试验。结果表明:与榆树、花生、玉米、大豆、桑树相比,红叶石楠对暗黑鳃金龟的引诱效果分别显著高于榆树25.48%、花生25.00%、玉米36.06%、大豆36.54%、桑树36.54%;对铜绿丽金龟甲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榆树22.83%、玉米20.47%、大豆21.26%、桑树35.43%,但与花生无显著性差异。田间生测进一步表明,红叶石楠+60%吡虫啉悬浮剂对金龟甲诱杀效果最为显著,暗黑鳃金龟为(49.00±4.38)头,铜绿丽金龟为(10.50±2.47)头,其持效期可达10 d,显著优于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40%辛硫磷乳油、3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处理。综上,在花生田周边种植绿化植物红叶石楠,在金龟甲出土期内,喷施60%吡虫啉,间隔10 d重复喷施,可有效控制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成虫数量,达到降低幼虫蛴螬数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暗黑鳃金龟 铜绿丽金龟 红叶石楠 引诱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玉米间作对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曲春娟 姜晓静 +5 位作者 万书波 张正 杜龙 鞠倩 李晓 曲明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5,共9页
为探明花生/玉米间作模式对农业重要害虫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发生危害的影响,通过在笼罩栽培池、网室及大田3个条件下的试验,研究两种金龟子对花生/玉米的寄主选择性,探讨花生/玉米间作对两种金龟子幼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暗黑鳃... 为探明花生/玉米间作模式对农业重要害虫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发生危害的影响,通过在笼罩栽培池、网室及大田3个条件下的试验,研究两种金龟子对花生/玉米的寄主选择性,探讨花生/玉米间作对两种金龟子幼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暗黑鳃金龟对花生有明显的产卵选择偏好性,铜绿丽金龟对玉米有一定的产卵偏好性。花生单作区暗黑鳃金龟幼虫虫口密度是玉米单作区的3.55~6.59倍,而铜绿丽金龟幼虫虫口密度在两个单作区之间差异不显著;花生/玉米间作模式下,间作整体区域暗黑鳃金龟幼虫的平均虫口密度与花生单作区相比下降43.38%~70.84%,间作区花生带暗黑鳃金龟幼虫虫口密度与花生单作区相比下降33.55%~54.33%;铜绿丽金龟幼虫平均虫口密度与花生单作区和玉米单作区相比均略有变化但差异不显著。综上,花生/玉米间作种植模式可显著降低暗黑鳃金龟幼虫种群数量,但对铜绿丽金龟幼虫未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玉米间作 暗黑鳃金龟 铜绿丽金龟 寄主选择 虫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中镰刀菌抗性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挖掘及功能分析
17
作者 朱立飞 王冕 +5 位作者 唐月异 张初署 陈静 周海翔 曹世宁 张建成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4,133,共9页
由镰刀菌感染引起的根腐病、果腐病等花生病害严重制约花生产业的发展,镰刀菌相关抗性基因的挖掘以及抗病新品种的培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接种镰刀菌的花育20幼苗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挖掘花生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因... 由镰刀菌感染引起的根腐病、果腐病等花生病害严重制约花生产业的发展,镰刀菌相关抗性基因的挖掘以及抗病新品种的培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接种镰刀菌的花育20幼苗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挖掘花生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因子预测、功能注释等方法筛选获得31个受镰刀菌诱导表达的WRKY转录因子;利用多序列比对、保守基序分析、GO分类和KEGG富集分类分析以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等方法对31个转录因子进行分类及功能鉴定。结果显示:镰刀菌侵染后,31个WRKY转录因子均为上调表达;31个转录因子根据结构域特点分为3类,Ⅰ类4个,Ⅱ类18个、Ⅲ类9个;在植物-病原体互作通路中有4个WRKY转录因子均与VQ蛋白互作,且共同富集在植物MAPK级联途径中。本研究为镰刀菌抗性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功能分析提供了新方向,也为后续开展花生中抗病调控网络机制的解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WRKY转录因子 镰刀菌 抗性基因挖掘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夏花生合理种植区划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澧 盖树人 +2 位作者 岳冠超 邢秋月 张云翔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全省夏花生生产现状、发展潜力以及农业自然资源状况,选定了33个县市为代表点,并依据夏花生的生育规律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确定了16项气象和土壤因素指标,采用层次分析、聚类分析和线性规划等数学方法,作出了全省的...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全省夏花生生产现状、发展潜力以及农业自然资源状况,选定了33个县市为代表点,并依据夏花生的生育规律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确定了16项气象和土壤因素指标,采用层次分析、聚类分析和线性规划等数学方法,作出了全省的夏花生种植区划和生产发展优化方案,将全省共划分为五个夏花生类型区,分别提出了1990、1995和2000三个年度的优化方案,为各级领导进行宏观决策、规划和指导夏花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植 区划 山东 夏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份花生种子萌发期抗逆性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19
作者 姜春姣 刘文强 +5 位作者 孙昊杰 苑广迪 王志伟 王秀贞 于静 王传堂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3,共8页
以90个花生品种(系)种子为材料,分别经盐(0.12 mol/L NaCl)、碱(0.10 mol/L NaHCO 3,pH=8.3)、干旱(15%PEG-6000)、低温(2℃浸种72 h)胁迫处理后进行常温发芽,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4项指标,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 以90个花生品种(系)种子为材料,分别经盐(0.12 mol/L NaCl)、碱(0.10 mol/L NaHCO 3,pH=8.3)、干旱(15%PEG-6000)、低温(2℃浸种72 h)胁迫处理后进行常温发芽,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4项指标,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法对参试花生芽期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逆性排名前十的品种(系)为HY666、21S400、21L186、HY669、21L119、HY9625、21L123、21L192、HY6620和HY9623。选用37对AhTE引物对参试花生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90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均值为0.7942,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40时,可将所有材料分为四大组。A组由高油酸材料和油酸含量较高的材料组成,B组可进一步分为B1和B2两个亚组,B1组多为高油酸花生,B2组多是高产普通花生,不同亚组包含的材料数差异较大。在综合抗性评价中,高耐材料主要分布在B组类群中,敏感材料主要分布在A组类群,中耐和低耐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芽期 胁迫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试验点分期播种筛选耐低温花生品种及建立田间耐低温评价模型
20
作者 张琪 李雪莹 +7 位作者 潘丽娟 白冬梅 许静 孙成彬 赵旭红 马俊卿 迟晓元 陈娜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9,183,共9页
花生种植区域不断向高纬度地区扩张,其抗低温能力成为主要限制因素,培育筛选耐低温品种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多个试验点对7个花生品种分6期播种,进行耐低温性鉴定。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确定耐低温适宜播种期,对花生苗期的主茎高、侧枝长、... 花生种植区域不断向高纬度地区扩张,其抗低温能力成为主要限制因素,培育筛选耐低温品种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多个试验点对7个花生品种分6期播种,进行耐低温性鉴定。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确定耐低温适宜播种期,对花生苗期的主茎高、侧枝长、饱果数、出苗率、荚果产量、荚果相对产量、总分枝数7个性状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将花生耐低温性分为高耐、中耐、低耐、不耐四个等级,从参试品种中筛选出4份高耐低温花生品种:花育33号、花育910、汾花15、汾花8号,为花生耐低温品种培育筛选提供了鉴选技术和种质资源。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花生田间耐低温性评价模型:Y=0.055+0.166μ(X1)+0.121μ(X2)+0.123μ(X3)+0.112μ(X4)+0.165μ(X5)+0.155μ(X6)。研究结果为花生田间耐低温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耐低温 品种筛选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