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芜市薄地山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兆祥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7期273-275,共3页
莱芜市山楂园多建在山丘薄地、水源奇缺的地方,通过近三年对山楂树进行穴贮肥水、地膜覆盖和树盘覆草、深翻扩穴、改良土壤、增肥养根技术的推广,加上科学的整形修剪和激素控冠技术,树势明显增强,亩产量增加455 kg。
关键词 山楂 低产园 改造 增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市核桃产量的时序性分析及预测
2
作者 吕政涛 《经济林研究》 1996年第S2期237-239,共3页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粮油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树种抗旱、耐瘠薄,多分布于北部山区,由于生长期长,结果晚,产量低,栽培量一直发展缓慢,管理粗放。我市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760.9mm,为暖温带半干旱半...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粮油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树种抗旱、耐瘠薄,多分布于北部山区,由于生长期长,结果晚,产量低,栽培量一直发展缓慢,管理粗放。我市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760.9mm,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山区水分奇缺且无灌溉条件,林木结实量受气候的影响较大,产量低而不稳,本文将利用莱芜市46年的历史资料,从气候与结实量之间的密切关系出发,利用时间序列分析莱芜市核桃产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对未来的产量趋势作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市 回归方程 核桃生产 时序性 周期性变化 趋势产量 产量预测 谐波方程 结实量 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市桃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3
作者 赵萍 张霞 +2 位作者 张玉贞 乔树文 王孝波 《落叶果树》 2005年第3期38-38,共1页
目前全市有桃树7000hm2,其中结果树4667hm2,年产量5.9万t.钢城区5333hm2主要分布在黄庄镇、里辛镇和艾山办事处;莱城区1667hm2,分布在羊里镇、和庄镇和张家洼办事处等.
关键词 生产现状 莱芜市 主栽品种 1999年 潍坊甜油桃 街道办事处 中华寿桃 早红宝石 汶源蟠桃 早露蟠桃 仲秋蟠桃 栽培面积 曙光油桃 结果树 年产量 分布 莱城区 五月火 早红珠 桃品种 保护地 蜜桃 桃树 春蕾 艳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山东省杨树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陈瑞荣 封军亭 +2 位作者 王宗泉 高龙增 王守亭 《防护林科技》 2004年第5期71-72,共2页
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杨树生产的最新研究、调查成果和我省实际 ,对目前存在而且又需要迫切解决的杨树的市场需求、适地适树和经营周期 3个热点问题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阐述 。
关键词 山东 杨树生产 市场需求 适地适树 经营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海棠种质资源调查与选育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仁德 李传磊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1期50-51,54,共3页
对莱芜海棠进行了种质资源调查,筛选了优良单株10株,并对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同时测定了嫁接繁育的1代苗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莱芜海棠的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分属于楸子和西府海棠两个种的不同类型,优良单株2号和优良单... 对莱芜海棠进行了种质资源调查,筛选了优良单株10株,并对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同时测定了嫁接繁育的1代苗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莱芜海棠的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分属于楸子和西府海棠两个种的不同类型,优良单株2号和优良单株9号具有性状特异性,对其子代进行遗传分析,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均达到了高等遗传水平,且性状稳定,适宜作为新品种进行选育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 优良单株 类型 莱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选择及与挥发物的关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平彦 亓玲美 +2 位作者 孙绪艮 孙垒光 曲若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95,共5页
为探讨苹果绵蚜与苹果树的互作关系,用Y形嗅觉仪测试该虫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嗅觉反应,顶空萃取枝条挥发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选择时,能被不同品种苹果枝条气味吸引;对珊夏的趋向性最强,平均选择率为71.25%,其次是... 为探讨苹果绵蚜与苹果树的互作关系,用Y形嗅觉仪测试该虫对不同苹果品种枝条的嗅觉反应,顶空萃取枝条挥发物,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选择时,能被不同品种苹果枝条气味吸引;对珊夏的趋向性最强,平均选择率为71.25%,其次是短枝富士、乔纳金、腾木1号,平均选择率均在60%以上;对首红的最弱,平均选择率仅为56.75%。珊夏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E-3-己烯-1-醇、甲酸己酯)的相对含量(14.74%,9.52%)均多于其他品种;首红枝条挥发物主要成分(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的相对含量(16.37%,10.27%)均多于其他品种。初步确定,E-3-己烯-1-醇、甲酸己酯可能是对苹果绵蚜有较强引诱作用的重要物质;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不是引诱苹果绵蚜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苹果枝条 Y形嗅觉仪 挥发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品种更替连作与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延平 王华田 +2 位作者 谭秀梅 姜岳忠 孔令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79-1389,共11页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均导致杨树人工林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非更替连作导致的林地土壤衰退现象更为严重。杨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在非更替连作中下降最为显著,土壤有机质的根际效应显著大于更替连作,而土壤速效N、P、K的根际效应在更替连作中显著增大。非更替连作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大幅度的上升;更替连作也导致土壤酶活性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下降(上升)幅度远小于非更替连作,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总体呈现非更替连作变化幅度强于品种更替连作的趋势。两种连作模式下土壤中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大致呈现一致趋势,连作将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整体下降,其中土壤细菌比例有所降低,真菌比例上升,土壤呈现从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的特点,非更替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明显大于更替连作。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差异可能由不同杨树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模式 杨树人工林 根际效应 根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基质理化性质变化对金叶榆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邓华平 杨桂娟 +1 位作者 王正超 蔺耀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5-40,共6页
通过2年来对金叶榆容器苗生长的观测以及基质分析,了解不同基质的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苗木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但每年各基质对苗木生长作用的排序有一定的变化。以农林废弃物为主... 通过2年来对金叶榆容器苗生长的观测以及基质分析,了解不同基质的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苗木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但每年各基质对苗木生长作用的排序有一定的变化。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要成分的轻型基质的理化性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大多数基质的营养成分(全氮、全磷和全钾)基本是同比下降,与此有关的EC值和ECE值也呈同比下降趋势,基质的pH和密度则同比上升。经过主成分分析,基质中全氮、pH、CEC值、全磷和密度是影响金叶榆容器苗生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榆 容器苗 轻型基质 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引种及良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文越 史作安 +3 位作者 张玉贞 徐清溪 马玉敏 赵萍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1期77-84,共8页
为加快扁桃产业的发展进程,对引进于美国、意大利等国的20余个扁桃良种的物候期、开花授粉特性、光合特性、抗逆性等性状特性进行了试验与调查,同时就栽培技术措施对其丰产优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扁桃品种具有较强的... 为加快扁桃产业的发展进程,对引进于美国、意大利等国的20余个扁桃良种的物候期、开花授粉特性、光合特性、抗逆性等性状特性进行了试验与调查,同时就栽培技术措施对其丰产优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扁桃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栽植密度、修剪措施、肥水管理、花期管理、化学控制、间作模式及病虫防治对扁桃的丰产优质都有极大的影响;通过加强扁桃试验园的综合管理,6年生意大利1号品种每公顷产扁桃仁1 365 kg以上,在干旱瘠薄山地,盛果期扁桃每公顷可达1 500 kg以上。在试验与调查的基础上,对引进的扁桃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筛选出意大利1号、浓帕尔等扁桃品种,并以之为泰沂山区的扁桃良种加以开发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引种试验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蚕变态期间神经分泌细胞的组织学研究(Ⅱ)——咽下神经节神经分泌细胞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彦文 许乐春 +2 位作者 牟志美 崔为正 张正印 《河北林果研究》 1997年第2期160-162,共3页
通过PTh-Ph染色法,发现在变态期间,天蚕咽下神经节中只存在一类神经分泌细胞,即B细胞。主要分布在咽下神经节的腹、背部及咽侧神经索基部。同时对变态期间B细胞的大小及相对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天蚕 咽下神经节 神经分泌细胞 变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松流脂病防治试验
11
作者 杨超 李成凯 +2 位作者 邵云华 秦绪兵 郑金柱 《山东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53-55,共3页
雪松流脂死亡是侵染和非侵染性病原危害,导致细胞组织坏死,树皮出现伤口大量流脂所致;从树体细胞组织快速愈合生长生理调控出发,采取树干涂药和使用特殊肥料相结合,春夏两次防治,连续3年试验,防治效果达100%;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涂干防治。
关键词 雪松 流脂病 刘武肥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复合杨树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
12
作者 孔令刚 匡星星 +1 位作者 董玉峰 韩新英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6-19,共4页
对农林复合中杨树+留兰香、杨树+小麦、杨树+红薯和杨树纯林4种林地土壤微生物、杨树和间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及根际效应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间作显著增加了林地非根际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尤其在杨树根际土壤中变... 对农林复合中杨树+留兰香、杨树+小麦、杨树+红薯和杨树纯林4种林地土壤微生物、杨树和间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及根际效应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间作显著增加了林地非根际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尤其在杨树根际土壤中变化较大且无规律性,杨树+留兰香林地杨树根际土壤放线菌、氨化细菌数量最大,杨树+小麦林地杨树根际土壤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数量最大,杨树+红薯林地杨树根际土壤真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大;无论在间作林地还是杨树纯林,杨树具有较强的土壤微生物根际效应,其根际效应R/S值均大于1;但间作对其影响较大,土壤放线菌和亚硝酸细菌根际效应R/S值增大,土壤真菌、纤维素分解菌根际效应R/S值减小;土壤好气性固氮菌和氨化细菌因间作物不同而异。对于间作物来言,留兰香根际具有较强的吸引土壤微生物的能力和根际效应,留兰香根际土壤真菌、纤维素分解菌、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数量和际效应R/S值均大于小麦和红薯,且留兰香的真菌、纤维素分解菌和亚硝酸细菌的根际效应R/S值均大于杨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 杨树 土壤微生物 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复合杨树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增富 孔令刚 韩新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3期91-95,共5页
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农林复合中杨树+留兰香、杨树+小麦、杨树+红薯和杨树纯林4种林地的杨树生长量、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养分以及杨树和间作物养分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1)杨树+留兰香林地的杨树生长量明显小于对照,显著小于杨树... 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农林复合中杨树+留兰香、杨树+小麦、杨树+红薯和杨树纯林4种林地的杨树生长量、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养分以及杨树和间作物养分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1)杨树+留兰香林地的杨树生长量明显小于对照,显著小于杨树+小麦和红薯林地;2)间作林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pH值、非根际土壤养分不是影响杨树生长的关键因素,而根际土壤养分及根际效应的变化对杨树生长有直接影响;3)在杨树根际土壤中,杨树+小麦和红薯林地杨树根际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杨树+留兰香林地的杨树根际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质量分数高于对照,速效钾和速效氮质量分数则低于对照,而留兰香的根际养分质量分数除速效氮外均高于小麦和红薯;4)从养分的根际效应来看,杨树+留兰香林地杨树的养分根际效应值除有机质外小于对照并小于留兰香,杨树+小麦林地杨树的养分根际效应值除速效磷外均大于对照并大于小麦,杨树+红薯林地杨树的养分根际效应值除速效磷外均小于对照,除速效氮外均大于红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 杨树 根际效应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麻栎无性系蒸腾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郝蓬莱 张金平 +1 位作者 韩新英 董玉峰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5,共4页
以13个3年生麻栎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持续干旱胁迫条件下的麻栎无性系土壤水势、叶片水势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13个麻栎无性系土壤水势呈现出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 以13个3年生麻栎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持续干旱胁迫条件下的麻栎无性系土壤水势、叶片水势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13个麻栎无性系土壤水势呈现出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片水势的变化无一致规律,光合速率则先下降而后上升,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在13个麻栎无性系中,2、4、5、7、9和16号无性系的蒸腾速率、叶片水势和光合速率具有相同规律,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先下降而后上升,具有较强的适应干旱逆境的能力。对不同干旱条件下无性系的蒸腾速率、土壤水势、叶片水势和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干旱胁迫7天时,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达极显著正相关;干旱胁迫12天时,蒸腾速率和土壤水势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光合速率与土壤水势呈显著负相关;干旱胁迫17天时,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无性系 干旱胁迫 蒸腾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锈病发生危害及药剂防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成凯 薛德山 +3 位作者 邵云华 秦绪兵 战鑫 熊雄 《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47-49,共3页
杨锈病是杨树重要病害,高峰期发病率100%、病情指数56.8,严重影响杨树生长;病情指数超过50时,平均直径和高度与病情指数小于30的植株相比下降26.3%和37.2%;通过5种药剂的比较试验,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对杨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60%... 杨锈病是杨树重要病害,高峰期发病率100%、病情指数56.8,严重影响杨树生长;病情指数超过50时,平均直径和高度与病情指数小于30的植株相比下降26.3%和37.2%;通过5种药剂的比较试验,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对杨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60%,这两种药剂可作为与粉锈宁交替使用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锈病 发生危害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培速生楸青枯病及病原调查
16
作者 李成凯 邵云华 +2 位作者 薛德山 战鑫 熊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0-462,共3页
组培速生楸青枯病主要危害地茎和根部,症状类型:1.地茎变黑坏死,上部萎焉死亡,坏死地茎处出现许多小菌核;2.随苗木木质化增高,根部腐烂坏死,植株死亡,坏死病部出现粉状孢子。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重。经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主要... 组培速生楸青枯病主要危害地茎和根部,症状类型:1.地茎变黑坏死,上部萎焉死亡,坏死地茎处出现许多小菌核;2.随苗木木质化增高,根部腐烂坏死,植株死亡,坏死病部出现粉状孢子。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重。经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主要病原菌为Macrophomina phaseolina,其次是Fusarium oxyspo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培速生楸 青枯病 症状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苗木带菌状况与溃疡病发生的关系
17
作者 李成凯 邵云华 +2 位作者 秦绪兵 战鑫 熊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9-351,共3页
为探索杨树带菌苗木与溃疡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对莱芜市杨庄镇、羊里镇、牛泉镇、大王镇、口镇、方下镇等杨树病害统计调查,结合室内和田间诱发造林定植试验,结果表明:春季定植后杨溃疡病的暴发流行,主要来源于苗木带菌,不同苗源的... 为探索杨树带菌苗木与溃疡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对莱芜市杨庄镇、羊里镇、牛泉镇、大王镇、口镇、方下镇等杨树病害统计调查,结合室内和田间诱发造林定植试验,结果表明:春季定植后杨溃疡病的暴发流行,主要来源于苗木带菌,不同苗源的苗木生长状况及带菌量不同,定植后发病与危害程度有较大差异,杨树苗圃周围发病大树多,杨苗带菌率高,定植后发病重。彻底清除苗圃周围病源,减少苗木带菌数量,苗期和栽前集中喷药预防,是控制该病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带菌苗木 溃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与三辣(姜葱蒜)间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萍 毕于义 +4 位作者 张玉贞 乔树文 郭桂玲 亓海亮 王孝波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银杏茶 裁培技术 间作 葱蒜 太阳辐射总量 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 半湿润 莱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源蟠桃流胶病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增富 周霞 《中国果菜》 2006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汶源蟠桃 综合防治 流胶病 国家林业局 评审委员会 主导产业 农村致富 林木良种 抗逆性强 主栽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樱桃根癌病防治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光平 张金平 《落叶果树》 2009年第4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根癌病 甜樱桃 防治技术 肿瘤病 表面粗糙 地上部分 连接处 木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