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本与放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东刚 韩春 +1 位作者 李保生 崔慧先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艾本(伊班膦酸钠)全身用药与局部放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局限性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恶性肿瘤局限性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本静脉滴注加局部放疗40例(治疗组);单放组40例,只采用局部放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疼痛... 目的:探讨艾本(伊班膦酸钠)全身用药与局部放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局限性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恶性肿瘤局限性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本静脉滴注加局部放疗40例(治疗组);单放组40例,只采用局部放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92.5%,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2.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溶骨病灶再钙化的有效率治疗组为76.7%,而对照组仅为2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出现第二部位骨转移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本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骨转移,具有止痛快、疗效确切、高效修复溶骨病灶,并能防止新转移灶的发生及较高的生存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膦酸钠 放疗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恶性黑色素瘤1例
2
作者 李慧 张英杰 +4 位作者 陈玉茹 赵学焕 杜魏燕 徐倩 王晴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1-432,共2页
患者男性,46岁。2021年8月因“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恶性黑色素瘤2个月余”就诊于菏泽市立医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7 cm左右见巨大桑葚样肿物堵塞食管腔,表面色黑、结节样(图1)。胃镜病理诊断:(食管)1小片面膜鳞... 患者男性,46岁。2021年8月因“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恶性黑色素瘤2个月余”就诊于菏泽市立医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7 cm左右见巨大桑葚样肿物堵塞食管腔,表面色黑、结节样(图1)。胃镜病理诊断:(食管)1小片面膜鳞状上皮查见成片异型细胞增生伴色素样物沉积,考虑恶性黑色素瘤(图2)。免疫组织化学示:Vimentin(+),HMB-45(+),S-100(+),Melan-A(-),CKAE1/AE3(-),CK8/18(-),CK5/6(-),Ki-67(+,增殖指数占15%)(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 恶性黑色素瘤 放化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 FDG PET/CT对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方法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于金明 范廷勇 +3 位作者 邢力刚 李建彬 付政 孙晓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48例恶性肿瘤治疗前行PET/CT扫描,对扫描前后检出病灶进行定性分析,重新确定期别和治疗方法。结果:PET/CT扫描发现恶性或可疑病灶79个,25个病灶排除或修正诊断。52例检出病灶...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48例恶性肿瘤治疗前行PET/CT扫描,对扫描前后检出病灶进行定性分析,重新确定期别和治疗方法。结果:PET/CT扫描发现恶性或可疑病灶79个,25个病灶排除或修正诊断。52例检出病灶与检查前不符,28例重新分期,12例修正诊断,57例治疗方法发生改变。结论:放射治疗前PET/CT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定位的精确性,减少病灶的遗漏,对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协同诱导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建东 于金明 +3 位作者 张晓涛 刘德军 张秀春 张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协同诱导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128例,分为两组,Ⅰ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70例,Ⅱ组诱导化疗协同三维适形放疗58例。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协同诱导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128例,分为两组,Ⅰ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70例,Ⅱ组诱导化疗协同三维适形放疗58例。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1、2年生存率。结果:Ⅰ组CR41.4%,PR32.8%,总有效率(CR+PR)74.3%;Ⅱ组CR51.7%,PR31.0%,总有效率(CR+PR)82.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1年生存率Ⅰ组为41.4%,Ⅱ组为56.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2年生存率Ⅰ组为27.1%,Ⅱ组为44.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协同诱导化疗是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与单纯放疗相比可延长生存期,但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立体适形放射治疗 诱导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剂量对晚期胆管癌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郑爱青 于金明 +2 位作者 徐瑾 赵献光 王学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9-341,344,共4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3D CRT)剂量对不可切除的胆管癌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4 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胆管癌患者采用 3D CRT技术 ,根据放疗剂量分为 3组 ,低剂量组 12例 ,DT33~ 39Gy ,中等剂量组 2 3例 ,DT4 0~ 5 8G...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3D CRT)剂量对不可切除的胆管癌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4 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胆管癌患者采用 3D CRT技术 ,根据放疗剂量分为 3组 ,低剂量组 12例 ,DT33~ 39Gy ,中等剂量组 2 3例 ,DT4 0~ 5 8Gy ,高剂量组 13例 ,DT5 9.4~ 6 8Gy。低剂量组 3Gy/次 ,中等剂量组及高剂量组 1.8~ 2 .0Gy/次 ,5次 /周。结果 :所有患者局部复发的中位时间是 10月 ,中位总生存期是 12月。影像学显示 2 4例 (5 0 % )疾病进展 ,其中 2 1例 (87.5 % )以局部复发作为疾病进展的第一影像学证据 ,其余 3例出现远处转移。 3组间局部复发时间 (P =0 .2 2 0 )及中位生存时间 (P =0 .2 32 )差异无显著性。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在各放疗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4 85 )。结论 :局部进展是本组胆管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虽然因本研究病例数较少不足以进到统计处理 ,但高放疗剂量组具有局部控制率较高、总生存期较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程超分割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郝俊芳 董伟 +5 位作者 徐瑾 杨新华 钱明 于水 姚春萍 刘兰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0-404,共5页
目的:评价后程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60例Ⅲ~Ⅳa期鼻咽癌采用随机分组为常规组、后程超分割同步化疗组。均先采用面颈联合野常规分割对穿照射40 Cy,20次4周完成。后超组缩野后改用后程超分割调强放疗,1.2... 目的:评价后程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60例Ⅲ~Ⅳa期鼻咽癌采用随机分组为常规组、后程超分割同步化疗组。均先采用面颈联合野常规分割对穿照射40 Cy,20次4周完成。后超组缩野后改用后程超分割调强放疗,1.2 Gy/次,2次/天,共14~15天完成。鼻咽病灶总DT 73.6~76 Cy/7周。且在放疗同时给予PF方案治疗对照组缩野后给予常规照射2Gy/次,鼻咽病灶DT 70~74Gy/35~37次/7~7.5周。结果:后程超分割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组与常规组肿瘤消退率分别为96.6%(29/30)、93.3%(28/30)(P>0.05),1、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1%、89.6%和82.1%、67.8%。1、3年生存率分别为96.5%、93.1%和92.8%、71.4%(P<0.05)。后程超分割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组的急性放疗反应显著高于常规分割放疗组。远期不良反应如口干及颈部软组织纤维化低于常规分割放疗组。结论:后程超分割调强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局控率及生存率,放化疗结合可降低远处转移率,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后程超分割调强放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诱导因子-1与肿瘤乏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柳永蕾 宋现让 于金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乏氧是实体肿瘤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一系列基因表达的改变以适应环境。乏氧诱导 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其调控核心。一方面,HIF-1通过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中的HRE结合调控其表达, 增加肿瘤... 乏氧是实体肿瘤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一系列基因表达的改变以适应环境。乏氧诱导 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其调控核心。一方面,HIF-1通过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中的HRE结合调控其表达, 增加肿瘤新血管和红细胞生成、改变能量代谢途径等,以增加氧的利用率、减少氧的消耗,同时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另一方面,HIF-1的表达受多种基因产物的调控,如VHL,PTEN等。HIF-1 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促进红细胞生成、肿瘤血管形成、促进肿瘤的转移和侵袭等。通过药物或基因治疗的方式抑制HIF-1的 活性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乏氧 乏氧诱导因子-1 乏氧反应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雄蛾提取液对荷瘤大鼠放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维东 张月英 +3 位作者 王朝霞 贾青 王兆朋 于金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15-1116,共2页
关键词 柞蚕 雄蛾 提取液 免疫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保护尺度空间的形变配准方法及在自适应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登旺 李洪升 +3 位作者 王惠 王洪君 尹勇 彭玉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1-758,共8页
计划CT图像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图像的配准是基于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系统中实现自适应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的关键部分.边缘保护多尺度空间基于非线性扩散模型,可以... 计划CT图像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图像的配准是基于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系统中实现自适应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的关键部分.边缘保护多尺度空间基于非线性扩散模型,可以为基于互信息的配准提供丰富的空间位置信息.为了提高系统中配准算法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保护尺度空间与自由形变模型(Free form deformation,FFD)相结合的多尺度形变配准方法.我们采用了在不同的尺度上根据精细程度选择相应的自由形变控制点数,由粗及精地恢复形变.同时,提出了自动获取非线性扩散模型中平滑参数λ的方法来实现全自动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用于基于CBCT的图像引导放射系统时,可实现日常放疗时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准确且快速的配准.通过获得的形变域,可实现CBCT图像肿瘤靶区、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R)和等剂量线的自动勾画,从而实现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分析.最终实现了放疗计划从CT到CBCT的自适应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形变配准 边缘保护 多尺度 自适应放疗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剂量学相关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军 李建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4-296,300,共4页
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是肺癌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本文现将近年来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s,DVH)有关参数评估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现状并作系统回顾。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肺炎 剂量体积直方图 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影像确定肿瘤放射治疗生物靶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于金明 邢力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功能性影像 肿瘤 放射治疗 生物靶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瘤病毒联合放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2
作者 邢力刚 孙晓蓉 于金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75-878,共4页
溶瘤病毒可通过病毒复制导致肿瘤细胞裂解。目前已有大量针对呼肠孤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腺病毒等溶瘤病毒的作用机制、结构改造、临床安全性的研究,同时有研究证实溶瘤病毒联合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并己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故该... 溶瘤病毒可通过病毒复制导致肿瘤细胞裂解。目前已有大量针对呼肠孤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腺病毒等溶瘤病毒的作用机制、结构改造、临床安全性的研究,同时有研究证实溶瘤病毒联合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并己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故该治疗方法将成为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溶瘤病毒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策略
13
作者 邱小琳 范秉杰 王琳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03-1610,共8页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esophagus,PSCCE)是一种罕见的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食管恶性肿瘤的0.05%~3.1%。其生物学特征与肺小细胞癌相似,表现为极强的侵袭性及早期播散倾向,常通过淋巴...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esophagus,PSCCE)是一种罕见的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食管恶性肿瘤的0.05%~3.1%。其生物学特征与肺小细胞癌相似,表现为极强的侵袭性及早期播散倾向,常通过淋巴道及血行途径快速转移,临床预后极不乐观,5年总生存率不足15%。由于缺乏大规模的病例随机对照研究,所以标准治疗策略尚未统一。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在传统治疗模式中,极早期可行内窥镜治疗,相对早期患者以根治性手术为主,而局部晚期患者,临床上最常采用两种治疗模式:一种是基于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另一种是以根治性放化疗为核心的治疗方案,最佳的治疗模式尚无定论。与此同时,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等新兴策略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为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带来新的治疗机会。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局限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治疗的研究进展,总结诊疗现状及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癌 食管癌 治疗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咽鳞状细胞癌整合诊治专家共识
14
作者 孙沫逸 何宗轩 +27 位作者 倪前伟 李小莹 孔琳 席庆 郭伟 唐瞻贵 任国欣 孙志军 孟箭 张杰 李吉辰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杨凯 韩冰 孙彦 陆海军 展晓红 郝大鹏 宋凯 徐豪越 卜令学 李洁莹 胡漫 徐名金 李昀 尚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304,共12页
口咽鳞状细胞癌(OPSCC)是原发于口咽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咽恶性肿瘤的90%以上。近年来HPV感染已成为口咽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HPV相关性口咽鳞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因其生物学行为和... 口咽鳞状细胞癌(OPSCC)是原发于口咽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咽恶性肿瘤的90%以上。近年来HPV感染已成为口咽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HPV相关性口咽鳞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因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与非HPV相关口咽鳞癌有显著差异,导致口咽鳞癌诊疗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口咽鳞癌的预防筛查极具重要性,其诊疗流程涉及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同参与,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过共同讨论形成以“防筛诊治康”为脉络、贯穿口咽鳞癌患者全生命周期的整合诊治共识,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多学科 整合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03靶向ERCC1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抵抗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蕾 王俊杰 +5 位作者 王济东 于甬华 张颖东 崔迪 张永 付志雪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9-975,共7页
目的:探讨miR-503通过调控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介导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放疗抵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在放疗抵抗的ESCC肿瘤组织及KYSE140、KYSE140R细胞中miR-503的表达水平。将miR-503模拟物、miR-503抑... 目的:探讨miR-503通过调控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介导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放疗抵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在放疗抵抗的ESCC肿瘤组织及KYSE140、KYSE140R细胞中miR-503的表达水平。将miR-503模拟物、miR-503抑制物或si-ERCC1转染至KYSE140和KYSE140R细胞中,经射线照射后,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实验检测KYSE140R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KYSE140R细胞的凋亡情况,WB实验检测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503与ERCC1的靶向关系。结果:miR-503在ESCC放疗抵抗组织和细胞中均低表达(均P<0.01)。过表达miR-503可显著抑制KYSE140R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ERCC1是miR-503的靶基因,且miR-503负调控ERCC1的表达。过表达miR-503显著下调KYSE140、KYSE140R细胞中ERCC1表达水平(均P<0.01),并显著抑制细胞增殖活力(均P<0.01)、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均P<0.01);敲降ERCC1有类似作用,而同时敲降ERCC1和miR-503则逆转以上影响。结论:过表达miR-503通过靶向ERCC1调控KYSE140R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miR-503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放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放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预测模型的特征降维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会娜 黄伟 刘毅慧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701,共5页
建立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精确放疗后乙肝病毒(HBV)再激活的分类预测模型可以提前进行预防治疗,减少发病率。采用山东省肿瘤医院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后的临床指标作为研究数据。每例患者的检查记录都包括:性别、年龄、KPS评分、AF... 建立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精确放疗后乙肝病毒(HBV)再激活的分类预测模型可以提前进行预防治疗,减少发病率。采用山东省肿瘤医院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后的临床指标作为研究数据。每例患者的检查记录都包括:性别、年龄、KPS评分、AFP、HBV DNA水平、TNM等30个特征。提出用顺序特征选择进行关键特征的选取,将选取的特征组成新的特征子集,并建立贝叶斯分类预测模型。顺序后向选择发现KPS评分、HBV DNA水平、外放边界、TNM、全肝最大剂量是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建立贝叶斯分类模型,结果采用3折交叉验证,预测精度达到85.75%。顺序前向选择发现性别、KPS评分、HBV DNA水平、HBe Ag、外放边界两分类编码是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5折交叉验证下的贝叶斯分类预测精度达到84.06%。实验结果表明,贝叶斯分类器可以很好地用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研究,特征选择后的关键特征具有更优越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HBV)再激活 顺序特征选择 贝叶斯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整合诊治专家共识
17
作者 孙沫逸 何宗轩 +31 位作者 徐豪越 李小莹 张杰 陆海军 展晓红 郝大鹏 白石柱 郭伟 唐瞻贵 任国欣 孟箭 孙志军 李吉辰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杨凯 席庆 孔琳 韩冰 卜令学 冯元勇 宋凯 韩红钰 李洁莹 倪前伟 李昀 柴娟 杨小琛 胡漫 徐名金 尚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49,共13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原发于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烟草使用、酗酒及咀嚼槟榔等,在我国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国民健康。OSCC具有较高的局部侵袭性,早期诊断对改善预...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原发于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烟草使用、酗酒及咀嚼槟榔等,在我国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国民健康。OSCC具有较高的局部侵袭性,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其诊疗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修复重建科、影像科、病理科及营养支持团队等多学科紧密协作。鉴于口腔鳞癌疾病负担加重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快速发展,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充分讨论形成以“防筛诊治康”为核心,覆盖口腔鳞癌患者全病程管理的整合诊治共识,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多学科 整合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单药或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聂志凤 邢力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58-561,共4页
分子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单药为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一线治疗方案。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 分子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单药为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一线治疗方案。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其与放疗联合治疗时具有放疗增敏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其可改善晚期NSCLC患者生存且亦有可能作为无法耐受放化疗时的替代方案。EGFR-TKI单药治疗肺毒性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与放疗联合时肺毒性发生概率不一,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围绕EGFR-TKI类药物单药或联合放射治疗时肺毒性发生状况做一综述,为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TKI 放疗 肺毒性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内罹患4部位原发恶性肿瘤1例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庄绯菲 周涛 +1 位作者 张霞 张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6-478,共3页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在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或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短期内罹患4个部位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在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或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短期内罹患4个部位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肛管癌术后1年5个月,甲状腺癌术后3个半月,右颞部皮肤病变2个月,于2014年4月2日入院。2012年7月起患者自觉肛周疼痛不适,自查肛门口处有一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周围发红,未行特殊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癌 鲍温病 甲状腺癌 多原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8
20
作者 孔荣华 王雅莉 +3 位作者 葛胜燕 李媛媛 徐志娟 韩成会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304例术后年轻乳腺癌患者。结果患者病耻感量表贬低-歧视感知(3.83±0.31)、误解(2.87&... 目的了解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304例术后年轻乳腺癌患者。结果患者病耻感量表贬低-歧视感知(3.83±0.31)、误解(2.87±0.39)、保密(2.81±0.43)、退缩(2.71±0.36)、教育(2.93±0.36)、挑战(3.09±0.43)和分离(2.73±0.42)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量表中点(均P<0.05)。年龄大、已婚、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高、自尊和社会支持水平高是病耻感的保护性因素,而术后时间长、乳房全切除是病耻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病耻感,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及自尊水平越高者、已婚者病耻感越低,而术后时间长及乳房全切除者病耻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病耻感 影响因素 自尊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