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印军 宋平平 +1 位作者 张百江 张为迪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56-459,共4页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患者5年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肺癌的复发和转移。血行播散是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发生远处转移。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是肿瘤发...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患者5年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肺癌的复发和转移。血行播散是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发生远处转移。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因此对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我们就相关研究进展加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循环 肺癌患者 恶性肿瘤 细胞检测 相关研究进展 肺癌转移 远处转移 血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O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甄亚男 徐忠法 +4 位作者 孙燕来 郭洪亮 公维鹏 柴杰 李增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64-567,共4页
目的:研究DOF方案(多西他赛、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和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住院可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Ⅱ~Ⅲ、M(M_0)患者68例,行DOF方案新辅助化... 目的:研究DOF方案(多西他赛、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和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住院可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Ⅱ~Ⅲ、M(M_0)患者68例,行DOF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75 mg/m^2,第ld,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200 mg/m^2,第1、2d应用5-FU前静脉滴注30min;5-FU 400 mg/m^2,第1、2d,静脉注射,5-FU 1 200 mg/m^2,持续46 h经静脉泵入;奥沙利铂75 mg/m^2,d2,静脉滴注2 h。每21d1为1个周期,连续应用3个周期。化疗结束21d后评价化疗效果,于21~28d期间行手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未经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68例对照分析。对照组确诊后2周内手术。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及胃癌的规范治疗原则行辅助化疗。结果:化疗组:CR5例,PR 43例,SD 18例,PD 1例,总有效率为70.6% 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外周神经毒性等;R_0切除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62.3%)(P=0.01),术后并发症率(2.9%和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9)。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l00%,化疗组2年生存率(73.5%)明显高于对照组(54.3%)P=0.01 3结论:DO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率高,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可缩小瘤体,降低分期,提高R_0切除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多西紫杉醇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奥沙利铂 化学疗法 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孔荣华 王雅莉 +3 位作者 葛胜燕 李媛媛 徐志娟 韩成会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304例术后年轻乳腺癌患者。结果患者病耻感量表贬低-歧视感知(3.83±0.31)、误解(2.87&... 目的了解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304例术后年轻乳腺癌患者。结果患者病耻感量表贬低-歧视感知(3.83±0.31)、误解(2.87±0.39)、保密(2.81±0.43)、退缩(2.71±0.36)、教育(2.93±0.36)、挑战(3.09±0.43)和分离(2.73±0.42)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量表中点(均P<0.05)。年龄大、已婚、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高、自尊和社会支持水平高是病耻感的保护性因素,而术后时间长、乳房全切除是病耻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病耻感,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及自尊水平越高者、已婚者病耻感越低,而术后时间长及乳房全切除者病耻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病耻感 影响因素 自尊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为迪 宋平平 +3 位作者 刘希斌 李辉 罗景玉 张百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前外侧小切口 肺癌患者 临床应用 改良 手术中 全肺切除术 总结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国范 张百江 +4 位作者 李道堂 王绍平 罗京玉 刘希斌 杨瑞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8,共4页
摘要目的:研究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的适应证、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本院1989年7月~l999年8月,52例接受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1/52),主要为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摘要目的:研究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的适应证、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本院1989年7月~l999年8月,52例接受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1/52),主要为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术后30天内死亡率5.8%(3/52)。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44/49)、56.7%(17/30)及33.3%(7/21)。结论: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且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随着麻醉技术和外科技术的提高,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30天内死亡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 气管支气管成形术 肺血管成形术 手术治疗 适应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抑制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魏玲 王兴武 +2 位作者 宋现让 左文述 李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7-761,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基因表达和钙含量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As2O3对U25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As2O3处理后U251细胞周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蛋白...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基因表达和钙含量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As2O3对U25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As2O3处理后U251细胞周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蛋白Fas和Bcl-2阳性细胞百分率及细胞内钙离子(IECa2+)含量变化。Annexin V-FITC+PI双参数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As2O3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生长,且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显著(P<0·05),其24h、48h和72h的IC50值分别为14·28μmol/L、13·63μmol/L和2·34μmol/L。(2)As2O3能显著增加Fas蛋白表达和IECa2+含量(P<0·01),下调PCNA蛋白表达(P<0·01),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但对Bcl-2表达无影响(P>0·05)。(3)U251细胞经As2O3处理后可出现凋亡。结论:As2O3在体外可显著抑制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生长并引起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as表达和IECa2+含量、降低PCNA蛋白表达及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神经胶质瘤 蛋白质Fas 蛋白质BCL-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莫唑胺为主的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勇 岳晓 +2 位作者 朱玉方 陶荣杰 徐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30-1933,共4页
目的:评价以替莫唑胺为主的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2年3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4例PCNSL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之后,给予替莫唑胺+奈达铂+长春新碱化疗方案... 目的:评价以替莫唑胺为主的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2年3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4例PCNSL患者采用全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之后,给予替莫唑胺+奈达铂+长春新碱化疗方案行6~8个周期的辅助化疗。观察患者肿瘤缓解状态、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均完成治疗。随访3~6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治疗后CR者41.7%(10/24),PR者29.2%(7/24),SD者12.5%(3/24),PD者16.7%(4/24),客观肿瘤缓解率(ORR)为70.8%。Kaplan-Meier分析显示该治疗方案优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联合放疗治疗PCNSL的效果,亦优于单药替莫唑胺治疗PCNSL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小。结论:替莫唑胺为主的化疗联合放疗治疗PCNSL较安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替莫唑胺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邹磊 李道堂 +3 位作者 穆殿斌 李辉 罗景玉 刘曙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COX-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COX-2蛋白在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30例切缘正常食管粘膜中的表达,分析Survivin和COX-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COX-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COX-2蛋白在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30例切缘正常食管粘膜中的表达,分析Survivin和COX-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切缘正常食管粘膜中,Surviv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4.51%和6.67%;COX-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6.86%和16.67%。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Survivin和COX-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均高于切缘正常食管粘膜(Р<0.01)。Survivin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Р>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Р<0.05)。COX-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阳性率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均无关(Р>0.05)。5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与COX-2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Р<0.01)。结论:Survivin与COX-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均过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且两者表达具有相关性,提示Survivin与COX-2可能存在一个共同的分子通路,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增强各自的作用。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两者关系的分子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SURVIVIN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氧胺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延鹏 李玲 +1 位作者 潘祥林 张庆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03-504,共2页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29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胶质瘤患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7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外科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每例患者每日口服他莫昔芬40-60mg,分1-2...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29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胶质瘤患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7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外科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每例患者每日口服他莫昔芬40-60mg,分1-2次服用,连服6个月。并给予化疗,化疗方案为替尼泊甙,3周为1周期。传统治疗的21例恶性胶质瘤患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8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3例,手术及放射治疗后仅口服洛莫司汀,6-8周为1周期。两组化疗均给予2-4周期。结果29例联合应用三苯氧胺治疗及传统治疗的21例患者,治疗后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2个月、23.1个月(P〈0.01),肿瘤进展期分别为21.3个月、16.5个月(P〈0.05);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位生存期为38.9个月、29.6个月(P〈0.0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18.6个月、12.3个月(P〈0.005);肿瘤进展期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为26.8个月、22.9个月(P〉0.0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14.3个月、8.7个月(P〈0.05)。结论三苯氧胺联合化疗较传统治疗方法有一定优势,无明显毒副作用,为恶性胶质瘤化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恶性胶质瘤 三苯氧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P2增强结肠癌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悦 陈德喜 +3 位作者 侯庆生 公维鹏 朱振宇 郭洪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0-394,共5页
为研究ASPP2对奥沙利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系HCT116 p53+/+(野生型)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利用ASPP2(rAd-ASPP2)及p53腺病毒(rAd-p53)感染HCT116 p53+/+细胞,经奥沙利铂50μmol/L诱导细胞凋亡及周期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ASPP2及p53的表达水平;... 为研究ASPP2对奥沙利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系HCT116 p53+/+(野生型)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利用ASPP2(rAd-ASPP2)及p53腺病毒(rAd-p53)感染HCT116 p53+/+细胞,经奥沙利铂50μmol/L诱导细胞凋亡及周期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ASPP2及p53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ASPP2腺病毒对奥沙利铂诱导的HCT116细胞活性的影响;Calcein/PI吸收试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ASPP2、p53共同过表达,或者ASPP2单独过表达均能增强奥沙利铂诱导的HCT116 p53+/+细胞增殖抑制,以及S期抑制并伴有细胞凋亡水平的升高;而无奥沙利铂诱导时,ASPP2对HCT116 p53+/+细胞的活性、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ASPP2能够增强奥沙利铂诱导HCT116 p53+/+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周期抑制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结肠癌 p53凋亡刺激蛋白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文锋 李道堂 +2 位作者 李静 陈绪霞 王善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47,55,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对94例食管癌组织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法(LSAB),分别检测VEGF、S100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VEGF与S100+DC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对94例食管癌组织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法(LSAB),分别检测VEGF、S100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VEGF与S100+DC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为74.46%(70/94),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癌组织的分化呈正相关(r=0.864,0.803,P<0.05)。临床分期越晚,病癌组织的分化越低,癌组织内S100+DC的密度越小(r=-0.763,-0.908,P<0.05)。随着癌组织内VEGF表达量的上升,S-100+DC的密度降低,二者呈负相关(r=-0.817,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可降低S100+DC的密度,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树突状细胞 S100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广旭 宋平平 张百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8-313,共6页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目前诊断易忽略微转移灶,造成肺癌预后极差,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ssociate dantigens,MAGE)基因作为一种特异性肿瘤抗原基因,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研究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目前诊断易忽略微转移灶,造成肺癌预后极差,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 associate dantigens,MAGE)基因作为一种特异性肿瘤抗原基因,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研究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转移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主动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18磷酸化增加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并提高其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晓东 石英 +4 位作者 冦卜心 朱振宇 柴杰 陈德喜 郭洪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8,43,共6页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OXA)作用下角蛋白18(K18)磷酸化与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HCT116细胞分别转染空载质粒、野生型K18和33、52磷酸化位点突变的K18质粒(Ser33/52A),用60μmol/L的OXA处理细胞,加入自噬...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OXA)作用下角蛋白18(K18)磷酸化与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HCT116细胞分别转染空载质粒、野生型K18和33、52磷酸化位点突变的K18质粒(Ser33/52A),用60μmol/L的OXA处理细胞,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或细胞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处理细胞。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以及钙黄绿素乙酰甲酯/碘化丙啶(calcein-AM/PI)染色法分析K18及其突变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K18的磷酸化水平、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的表达。结果 Ser33/52A质粒的转染可以明显降低K18的磷酸化水平,经过OXA处理后,转染K18质粒组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空载质粒转染对照组,而Ser33/52A质粒转染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空载体和K18质粒转染的细胞凋亡率,K18质粒转染组细胞自噬明显高于空载转染对照组,而Ser33/52A质粒转染组自噬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K18过表达促进HCT116细胞自噬及其对OXA的敏感性,而K18 Ser33和Ser52磷酸化水平的降低则抑制自噬并降低HCT116细胞的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奥沙利铂 HCT116细胞 角蛋白18 磷酸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microRNA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东旭 霍婷婷 +1 位作者 田耀文 赵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387-2390,共4页
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复杂的过程,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对转移机制的理解和深入研究有助于寻求解决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方法,当前研究认为microRNA参与了肿瘤的转移与复发,通过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microRNA的研究,为... 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复杂的过程,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对转移机制的理解和深入研究有助于寻求解决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方法,当前研究认为microRNA参与了肿瘤的转移与复发,通过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microRNA的研究,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归纳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回顾了microRNA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分子机制,表明microRNA在肿瘤转移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微RNAS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与争议 被引量:22
15
作者 江泽飞 徐兵河 +7 位作者 邵志敏 沈镇宙 杨名添 王永胜 刘荫华 段学宁 胡夕春 Angelo DiLeo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2-776,共5页
2013年4月,上海举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高峰论坛”专家讨论环节,与会的400名乳腺癌专业医师就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若干热点问题投票表决,文中问题后具体选项所列百分比为现场投票结果。讨论由江泽飞教授主持,徐兵河、邵志敏、沈镇... 2013年4月,上海举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高峰论坛”专家讨论环节,与会的400名乳腺癌专业医师就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若干热点问题投票表决,文中问题后具体选项所列百分比为现场投票结果。讨论由江泽飞教授主持,徐兵河、邵志敏、沈镇宙、杨名添、王永胜、刘荫华、段学宁、胡夕春教授和来自意大利的Angelo DiLeo教授作为特邀点评嘉宾,共同讨论了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热点问题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表决结果,现整理如下,供各位同道参考。1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治疗 专家讨论 乳腺癌 循证医学证据 术后辅助治疗 高峰论坛 专业医师 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度恶性型肺黏液表皮样癌5例分析
16
作者 蔡红许 宋平平 张百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2-343,共2页
目的:分析低度恶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发病年龄、影像学特点、临床特点、外科治疗、随访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总结5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行肺叶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加支气管袖状切除1例,肺楔形切除1例,并分析其临床特... 目的:分析低度恶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发病年龄、影像学特点、临床特点、外科治疗、随访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总结5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行肺叶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加支气管袖状切除1例,肺楔形切除1例,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5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恶性肿瘤,3例中央型术前行纤支镜检查,其中1例考虑肺黏液细胞癌,l例查出癌细胞,1例未查出癌细胞。4例完全切除病例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l、3、5年生存率均为100%。结论:低度恶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经彻底手术切除可获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脂肪肉瘤的CT特征及临床病理表现
17
作者 董印军 张百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纵隔脂肪肉瘤(mediastinal liposarcoma,MLPS)临床罕见,文献报道发生率仅占纵隔肿瘤的0.13%~0.75%。自1916年Pallase首次报道以来,世界文献报告仅百余例,且多为个例报道。日本学者报道纵隔肿瘤1546例,脂肪肉瘤仅2例,占0.1... 纵隔脂肪肉瘤(mediastinal liposarcoma,MLPS)临床罕见,文献报道发生率仅占纵隔肿瘤的0.13%~0.75%。自1916年Pallase首次报道以来,世界文献报告仅百余例,且多为个例报道。日本学者报道纵隔肿瘤1546例,脂肪肉瘤仅2例,占0.13%;Hahn等报道的MLPS患者平均年龄是5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脂肪肉瘤 CT特征 病理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直肠癌肝转移瘤中CD11b+髓系细胞分选方法的建立与鉴定
18
作者 王东旭 霍婷婷 +1 位作者 田耀文 赵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23-1728,共6页
目的:从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组织中分选出高纯度的CD11b^+髓系细胞,从而建立从一种组织中获得特异单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机械联合酶消化法将实体瘤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D11b^+髓系细胞,并回测细胞纯度;采用免疫细... 目的:从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组织中分选出高纯度的CD11b^+髓系细胞,从而建立从一种组织中获得特异单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机械联合酶消化法将实体瘤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D11b^+髓系细胞,并回测细胞纯度;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分选出细胞的特异性进行鉴定;采用吉姆萨和台盼蓝染色对获得细胞进行评价。结果:流式细胞术能从机械联合酶消化法制备的单细胞悬液中分选出高纯度、足够数量的CD11b^+细胞;分选前细胞阳性率与分选后纯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选后纯度达到实验研究的要求(P<0.05);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验证了分选细胞的特异性;分选后的细胞形态完整,活性良好。结论:机械联合酶消化法制备的单细胞悬液,经过流式细胞术分选,能够分选出高纯度、活性良好且形态完整的特异性细胞,操作方法稳定可重复,满足进一步研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 流式细胞术 细胞分选 CD11b+髓系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伴发趋化因子异变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52-556,共5页
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快速上升,已成世界第一结直肠癌大国。肝脏局部微环境通过趋化因子-受体轴,募集特定亚群髓系细胞,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CRLM)病灶进展。中国大部分CRC患... 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快速上升,已成世界第一结直肠癌大国。肝脏局部微环境通过趋化因子-受体轴,募集特定亚群髓系细胞,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CRLM)病灶进展。中国大部分CRC患者同时伴发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等非肿瘤性慢性肝脏疾病,上述慢性肝病中也伴随有趋化因子表达的异常改变,其中有部分已被发现与肿瘤转移相关。本文对CRC、CHB、NAFLD及ALD近年来在中国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进行简要回顾,对上述不同类型慢性肝病中所伴发的趋化因子的异常改变进行简要总结。对照已报道与CRLM相关的趋化因子种类及其机制,对不同慢性肝病可能通过类似的趋化因子-髓系细胞途径促进CRLM的发生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慢性肝病 趋化因子 髓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管内引流在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局限性纵隔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代小探 李子海 +2 位作者 张百江 宋平平 刘希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458-3459,共2页
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中,以胸内纵隔瘘的处理最为棘手,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发展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吻合口瘘与非吻合口瘘。而相关文献的诊疗多围绕后者。随着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视度提高和相关辅助检查的进步,在... 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中,以胸内纵隔瘘的处理最为棘手,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发展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吻合口瘘与非吻合口瘘。而相关文献的诊疗多围绕后者。随着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视度提高和相关辅助检查的进步,在早期吻合口瘘阶段即可做出诊断,而关于前者诊疗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本研究不同于传统引流方法:(1)胃管无需插入吻合口,避免了扩大吻合口的风险;(2)经改进的胃管同样可对脓液进行充分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瘘 引流方法 内引流 视度 肠内营养管 口服造影剂 颈部食管 空肠造瘘管 三管 持续负压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