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乏氧诱导因子-1与肿瘤乏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柳永蕾 宋现让 于金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乏氧是实体肿瘤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一系列基因表达的改变以适应环境。乏氧诱导 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其调控核心。一方面,HIF-1通过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中的HRE结合调控其表达, 增加肿瘤... 乏氧是实体肿瘤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一系列基因表达的改变以适应环境。乏氧诱导 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其调控核心。一方面,HIF-1通过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中的HRE结合调控其表达, 增加肿瘤新血管和红细胞生成、改变能量代谢途径等,以增加氧的利用率、减少氧的消耗,同时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另一方面,HIF-1的表达受多种基因产物的调控,如VHL,PTEN等。HIF-1 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促进红细胞生成、肿瘤血管形成、促进肿瘤的转移和侵袭等。通过药物或基因治疗的方式抑制HIF-1的 活性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乏氧 乏氧诱导因子-1 乏氧反应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敏树突状细胞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宋现让 魏玲 +2 位作者 王兴武 薛兴奎 宋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92-2196,共5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s)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抗肿瘤及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方法细胞因子诱生人PBMC未成熟DCs,加入肿瘤细胞抗原提取物致敏DCs产生成熟DCs;通过细胞形态、表面标记鉴定成熟DCs,MTT法测成熟DCs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s)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抗肿瘤及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方法细胞因子诱生人PBMC未成熟DCs,加入肿瘤细胞抗原提取物致敏DCs产生成熟DCs;通过细胞形态、表面标记鉴定成熟DCs,MTT法测成熟DCs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体外杀伤活性;裸鼠体内注射活化CTL观察其抑制移植瘤生长及发生的作用。结果经过7d培养,获得大量形态典型、具有强烈刺激增殖能力、高表达CD80(63.5%)、CD83(67.6%)和CD3/HLA-DR(83.2%)的DCs。其活化的CTL在20∶1效靶比时对抗原来源细胞株自身的杀伤率达75%以上,对同系细胞株的杀伤活性为35%-45%,对其它种系肿瘤细胞仅有微弱杀伤力(P<0.01)。CTL对裸鼠结肠癌HT-29移植瘤有特异性的生长抑制和预防生成作用(P<0.05)。CTL治疗组肿瘤组织中PC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细胞抗原活化的DC诱导CTL对肿瘤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体内应用可特异性抑制移植结肠癌的生长或预防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结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对人肿瘤细胞系和动物移植瘤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玲 董伟华 孔天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 :研究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 (APBMV)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 6 0和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及对小鼠肝癌H2 2 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体外应用MTT法、生长抑制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 ,观察APBMV对HL 6 0、SMMC 772 1及H2 2 瘤细胞的作用 ... 目的 :研究东亚钳蝎毒抗癌多肽 (APBMV)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 6 0和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及对小鼠肝癌H2 2 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体外应用MTT法、生长抑制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 ,观察APBMV对HL 6 0、SMMC 772 1及H2 2 瘤细胞的作用 ;体内实验采用小鼠H2 2 实体瘤模型 ,检测肿瘤生长抑制率 (IR)、白细胞计数(WBC)和脾脏指数 (SI) ,观察APBMV对H2 2 带瘤小鼠的影响。结果 :APBMV对HL 6 0和SMMC 772 1细胞均具较强的毒性作用 ,其IC50 值分别为 10 .74 μg ml和 11.33μg ml;APBMV可显著抑制两种细胞的生长 ,剂量效应关系明显 ,HL 6 0和SMMC 772 1细胞 2 4h、4 8h和 96h的IC50 值分别为 19.4 1μg ml、9.90 μg ml、11.4 1μg ml和l5 .87μg ml、13.0 5μg ml、8.70 μg ml;APBMV浓度 >8μg ml时 ,可明显抑制SMMC 772 1细胞的集落形成 (P <0 .0 1) ,IC50 为 10 .83μg ml。H2 2 细胞经APBMV处理后 ,代谢MTT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但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 (P >0 .0 5 )。APBMV能显著抑制H2 2 带瘤小鼠的肿瘤生长 ,IR最高达 4 0 .30 % (P <0 .0 1) ,小鼠WBC和SI无明显变化或略高于对照组 ,而 5 Fu组小鼠WBC和SI均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APBMV是东亚钳蝎蝎毒中有效低毒的抗肿瘤成分 ,对HL 6 0、SM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毒 抗癌多肽 人肿瘤细胞系 动物移植瘤 APB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的食管鳞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小虎 童雷 杨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9-664,共6页
目的 :食管鳞癌是一种在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不易被早期发现且缺乏临床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因此,本研究拟使用基于核磁共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来寻找食管鳞癌相关的代谢分子标志物。方法:使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了发现组(2... 目的 :食管鳞癌是一种在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不易被早期发现且缺乏临床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因此,本研究拟使用基于核磁共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来寻找食管鳞癌相关的代谢分子标志物。方法:使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了发现组(29例食管鳞癌患者和31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中代谢物的差异,进而在验证组(20例食管鳞癌和21例正常人)中验证了相关结果。使用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和食管鳞癌相关的代谢组学指纹图谱。结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我们发现脯氨酸和谷氨酰胺为食管鳞癌相关血清代谢标志物,并使用聚类分析对这两个标志物进行验证。这两个代谢物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脯氨酸和谷氨酰胺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结论:基于核磁共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是一种潜在的食管鳞癌早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抑制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玲 王兴武 +2 位作者 宋现让 左文述 李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7-761,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基因表达和钙含量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As2O3对U25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As2O3处理后U251细胞周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蛋白...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基因表达和钙含量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As2O3对U25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As2O3处理后U251细胞周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蛋白Fas和Bcl-2阳性细胞百分率及细胞内钙离子(IECa2+)含量变化。Annexin V-FITC+PI双参数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As2O3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生长,且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显著(P<0·05),其24h、48h和72h的IC50值分别为14·28μmol/L、13·63μmol/L和2·34μmol/L。(2)As2O3能显著增加Fas蛋白表达和IECa2+含量(P<0·01),下调PCNA蛋白表达(P<0·01),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但对Bcl-2表达无影响(P>0·05)。(3)U251细胞经As2O3处理后可出现凋亡。结论:As2O3在体外可显著抑制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生长并引起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as表达和IECa2+含量、降低PCNA蛋白表达及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神经胶质瘤 蛋白质Fas 蛋白质BCL-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_2O_3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对Fas表达和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魏玲 王兴武 +1 位作者 宋现让 左文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99-1400,共2页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人肝癌细胞 FAS蛋白 钙离子含量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及其与DNA倍体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左文述 魏玲 +2 位作者 王兴武 王永胜 于志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bcl-2蛋白表达及DNA倍性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定量分析63例原发性乳腺癌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22例乳腺良性肿瘤中bcl-2蛋白表达及DNA倍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bcl-2蛋白表达及DNA倍性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定量分析63例原发性乳腺癌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22例乳腺良性肿瘤中bcl-2蛋白表达及DNA倍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DNA指数(DI)、S期比例(SPF)和增殖指数(PI)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肿瘤(P<0.05),而后两者在上述指标上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患者DI、SPF和PI明显高于早期浸润癌患者和浸润性特殊类型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DI和SPF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P<0.05)。bcl-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癌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SPF和PI呈负相关(P<0.05)。结论:bcl-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DI和SPF与淋巴结转移有关;DNA含量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DNA倍体 BCL-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性启动子HRE.CArG的构建及对肝癌细胞乏氧和射线应答的调控 被引量:2
8
作者 郑爱青 宋现让 +2 位作者 于金明 王兴武 魏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9-71,共3页
实体瘤中乏氧区的存在是影响放疗效果最主要的因素之一[1].在一个基因启动子内利用乏氧和射线应答元件联合,限制治疗基因仅在乏氧和/或受照组织激活,可提高治疗比率.该文研究目的是构建包含HREs和CArG元件的乏氧-辐射嵌合性基因启动子,... 实体瘤中乏氧区的存在是影响放疗效果最主要的因素之一[1].在一个基因启动子内利用乏氧和射线应答元件联合,限制治疗基因仅在乏氧和/或受照组织激活,可提高治疗比率.该文研究目的是构建包含HREs和CArG元件的乏氧-辐射嵌合性基因启动子,并观察乏氧及照射时该启动子诱导增强的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在BEL7402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乏氧 射线 HRE 嵌合性基因启动子 protein BEL7402 调控 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应答元件 治疗基因 研究目的 表达变化 实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软组织肉瘤中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及与化疗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宋现让 魏玲 +1 位作者 王兴武 李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12-2017,共6页
目的:探讨4种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肺耐药蛋白(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骨肉瘤细胞株Saos2和U2OS以及34例骨软组织肉瘤的表达及与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4种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肺耐药蛋白(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骨肉瘤细胞株Saos2和U2OS以及34例骨软组织肉瘤的表达及与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蛋白表达;MTT法评估化疗耐药。结果:Saos2细胞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低于U2OS,阿霉素(ADM)、顺铂(DDP)、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MMC)、氮烯咪胺(DTIC)和长春新碱(VCR)的敏感性高于U2OS。两细胞株经1/5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ADM和DDP分别处理24 h后,GST-π增幅达33%-43%。34例患者对ADM、DDP、5-Fu、MMC、DTIC、VCR和MTX的不敏感率分别为41.18%、17.65%、47.06%、50.00%、76.47%、61.76%和52.94%。肿瘤组织P-gp、GST-π、LRP和MRP表达分别为1.54、2.58、1.91和1.86。相关分析显示,P-gp表达与ADM耐药呈正相关(r=0.485,P<0.01),GST-π表达与ADM、DDP、5-Fu、MMC耐药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2、0.458、0.364和0.500,P值分别为<0.05、<0.01、<0.05和<0.01)。耐药相关蛋白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不同肿瘤大小患者间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P>0.05)。经术前化疗的患者GST-π表达显著升高,且随访复发患者术前GST-π表达显著高于无复发患者(P<0.05)。结论:骨软组织肉瘤患者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及化疗敏感性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化疗可引起GST-π表达上调。原发GST-π高表达是骨软组织肉瘤耐药的主要机制并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软组织肿瘤 P糖蛋白类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诱导因子结构、表达及调控 被引量:9
10
作者 柳永蕾 宋现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乏氧诱导因子(HIF)是乏氧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一直是乏氧研究的焦点.HIF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α亚基包括HIF-1α、HIF-2α和HIF-3α,其中α亚基因诱导条件不同通过选择性剪接产生不同变体.β亚基包括ARNT、ARNT2和ARNT3.α与... 乏氧诱导因子(HIF)是乏氧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一直是乏氧研究的焦点.HIF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α亚基包括HIF-1α、HIF-2α和HIF-3α,其中α亚基因诱导条件不同通过选择性剪接产生不同变体.β亚基包括ARNT、ARNT2和ARNT3.α与β亚基在乏氧等应激反应时形成二聚体HIF启动靶基因转录表达,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目前为止,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于野生型HIF-1α,对它的结构、表达调控及其调控做了相对全面而清楚的了解.后来通过多种策略及方法,陆续发现并克隆出了除HIF-1α外的HIF各亚基.研究不再局限于HIF-1α,而是扩展至HIF整个系统,如相继发现的HIF-2α和HIF-3α亚基,以及它们的变体,对HIF-1α的研究也更深入了,但是关于HIF-1α的变体、HIF-2α、HIF-3α及β亚基的表达调控及功能还不明确,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全面介绍HIF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HIF各亚基的结构、表达调控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诱导因子 芳烃受体核转位蛋白 变体 辅氨酰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后辐射敏感启动子CArG调控HSVtk基因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爱青 韩晨光 +3 位作者 宋现让 于金明 魏玲 王兴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3-123,共1页
放射-基因治疗是将放射敏感性调控序列与治疗基因相耦联,在肿瘤受照射时诱导治疗基因仅在肿瘤内表达,以提高治疗效率。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策略。Egr-1属即刻早期应答基因家族成员之一,是编码533个氨基酸的核酸蛋白转录因子,含6个高... 放射-基因治疗是将放射敏感性调控序列与治疗基因相耦联,在肿瘤受照射时诱导治疗基因仅在肿瘤内表达,以提高治疗效率。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策略。Egr-1属即刻早期应答基因家族成员之一,是编码533个氨基酸的核酸蛋白转录因子,含6个高度保守的CC(A/T)。GG结构域,又称为cA以元件。据报道CArG元件比天然的Egr-1基因射线应答性更强。本研究为了构建包含CArG元件和增强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或HSVtk基因的载体,观察射线照射时CArG元件诱导EGFP在SPCA1和A549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变化;将pDNA.CArG.HSVtk质粒短暂结逝SPCA1和AS49细胞株,照射后加入G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基因治疗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针对VEGF和p53腺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干扰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褚衍六 赵幼安 +4 位作者 李文通 郭成浩 宋现让 迟伟玲 魏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构建能同时干扰VEGF和p53基因表达的RNAi腺病毒干扰载体,观察其对肿瘤细胞VEGF和p53的干扰作用。方法:先分别构建能干扰p53和VEGF的质粒载体,依次将构建干扰载体的干扰序列和H1启动子序列切下并连接到pAdTrack上,构建成pAdTrack/VE... 目的:构建能同时干扰VEGF和p53基因表达的RNAi腺病毒干扰载体,观察其对肿瘤细胞VEGF和p53的干扰作用。方法:先分别构建能干扰p53和VEGF的质粒载体,依次将构建干扰载体的干扰序列和H1启动子序列切下并连接到pAdTrack上,构建成pAdTrack/VEGF/p53,将构建的质粒转染含有pAdEasy-1的BJ5183工程菌中,回收并酶切鉴定重组腺病毒载体,将阳性腺病毒载体感染293细胞并收集病毒,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腺病毒干扰载体同时降低VEGF和p53表达的作用。结果:经过酶切鉴定,pad/VEGE/p53载体中含有插入的2个启动子和干扰序列。转染腺病毒干扰载体后,肿瘤细胞中的VEGF和p53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构建能同时干扰VEGF和p53基因的腺病毒干扰载体可以显著降低MCF-7 细胞中VEGF和p53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腺病毒 基因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沉默对肺癌细胞乏氧应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现让 宋宝 +2 位作者 魏玲 柳永蕾 王兴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64-869,共6页
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肿瘤细胞适应乏氧微环境的关键调控因子,具有作为治疗靶基因的潜力,以克服乏氧诱导的治疗抗拒等效应.下调其表达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内一系列乏氧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已构建的HIF-1αRNAi慢病毒载体... 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肿瘤细胞适应乏氧微环境的关键调控因子,具有作为治疗靶基因的潜力,以克服乏氧诱导的治疗抗拒等效应.下调其表达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内一系列乏氧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已构建的HIF-1αRNAi慢病毒载体转导肺腺癌A549细胞,经杀稻瘟素(blasticidin)筛选建立HIF-1α基因稳定沉默的A549细胞株.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检测并比较HIF-1α基因沉默A549细胞株和其亲本细胞株在常氧和乏氧状态下的基因表达谱改变.应用定量RT-PCR方法验证部分cDNA芯片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改变.HIF-1α基因稳定沉默细胞株A549/HIF-1α(-),在常氧和乏氧条件下HIF-1α mRNA水平分别较A549细胞下降89.2%和88.1%,HIF-1α蛋白水平分别下降97.2%和88.4%.在乏氧条件下,cDNA微阵列检测的1280个基因中,52个基因表达上调,15个基因表达下调.HIF-1α基因沉默显著影响其中27个基因的乏氧诱导效应.定量RT-PCR验证其中ENO2、BCL-2、CXCR4和MMP11的表达水平,与cDNA芯片结果相符合.结果提示,HIF-1α基因沉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肺癌细胞的乏氧应答,在克服乏氧导致的肺癌治疗抗拒方面具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诱导因子-1Α RNA干扰 A549细胞 乏氧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抗癌多肽对H_(22)带瘤小鼠放疗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玲 董伟华 +5 位作者 孔天翰 韩雪飞 陈华艳 杨志华 琚济杭 郭进武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 :观察蝎毒抗癌多肽 (APBMV)与放疗 (RT)合用对H2 2 带瘤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取H2 2 带瘤小鼠 10 0只 ,观察不同剂量APBMV与放疗合用后肿瘤生长抑制率 (IR)、血清SOD活力和LPO含量的变化。结果 :放疗后第 6d和第 9d ,RT与A... 目的 :观察蝎毒抗癌多肽 (APBMV)与放疗 (RT)合用对H2 2 带瘤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取H2 2 带瘤小鼠 10 0只 ,观察不同剂量APBMV与放疗合用后肿瘤生长抑制率 (IR)、血清SOD活力和LPO含量的变化。结果 :放疗后第 6d和第 9d ,RT与APBMV合用后瘤重明显降低 ,IR最高达 78.2 8%和 70 .45 % ,高于单用RT组和APBMV组 (P <0 .0 5或P <0 .0 1) ;RT组SOD活力最低 ,LPO含量最高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 ) ,RT +APBMV高剂量组SOD活力明显提高 ,LPO含量显著降低 (与RT组比较 ,P <0 .0 1) ,接近空白对照水平。结论 :APBMV与放疗合用对H2 2 的抑制作用比单纯放疗和单用APBMV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抗癌多肽 肝肿瘤 放射治疗 脂质过氧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ATM基因RNA干扰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15
作者 郑爱青 宋现让 +2 位作者 穆海玉 王兴武 魏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构建针对ATM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质粒pRiATM,并观察其抑制SPCA1人肺癌细胞ATM表达的效果。方法:构建针对ATM基因的短发夹状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pRiATM,并短暂转染SPCA1细胞,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其抑制SPCA1细... 目的:构建针对ATM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质粒pRiATM,并观察其抑制SPCA1人肺癌细胞ATM表达的效果。方法:构建针对ATM基因的短发夹状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pRiATM,并短暂转染SPCA1细胞,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其抑制SPCA1细胞ATM表达的效果。结果:pRiATM1和pRiATM2转染SPCA1细胞后,与转染pRiG-FP非特异性对照组相比,ATMmRNA水平分别下降86.4%和77.6%(两组均P<0.01)。与转染pRiGFP对照组相比,pRi-ATM1组和pRiATM2组ATM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4.3%和10.6%(均P<0.01),以pRiATM1抑制ATM表达效果最显著。结论:pRiATM质粒构建成功,转染SPCA1细胞后可以明显抑制ATM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基因 RNA干扰 表达质粒 SPCA1 A1细胞 鉴定 真核表达载体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宋现让 魏玲 +3 位作者 李敏 王兴武 薛兴奎 宋丽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回输自动员人外周造血干细胞(PBSC)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S-3000血细胞分离系统分离9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动员乳腺癌患者PBSC,在体外经rhGM-CSF、rhIL-4诱导和自体肿瘤细胞提... 目的:探讨回输自动员人外周造血干细胞(PBSC)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S-3000血细胞分离系统分离9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动员乳腺癌患者PBSC,在体外经rhGM-CSF、rhIL-4诱导和自体肿瘤细胞提取物刺激后成为成熟DCs,收集并自体回输。用MTT法测定DCs在体内外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9例患者平均采集1.02×109PBSC,培养后平均收获2.3×108DCs,CD83表达率平均为68.7%。收获DCs的数量是等量未动员全血的57.5倍。在体外自体肿瘤抗原致敏的DCs激活CTL对自体原代培养的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活性。DC瘤苗自体回输除轻微发烧外,无任何其它不良反应,回输后患者PBMC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提高20倍。结论: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G-CSF动员肿瘤患者PBSC,在体外诱导制备自体DC瘤苗,回输治疗可提高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而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树突状细胞 乳腺癌 细胞毒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HIF-1α基因沉默肺癌细胞株的筛选及鉴定
17
作者 宋现让 迟伟玲 +3 位作者 柳永蕾 魏玲 王兴武 宋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肺癌 RNA干扰 慢病毒 乏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介导的哺乳动物细胞RNA干扰技术与基因治疗
18
作者 宋现让 柳永蕾 于金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3-225,共3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抵御病毒感染及由重复序列和突变引起基因组不稳定 性的保护机制。RNAi是由双链RNA引发的靶基因mRNA降解而导致基因转录后沉默的现象,研究者利用这一现象对要研 究的基因进行抑制,从...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抵御病毒感染及由重复序列和突变引起基因组不稳定 性的保护机制。RNAi是由双链RNA引发的靶基因mRNA降解而导致基因转录后沉默的现象,研究者利用这一现象对要研 究的基因进行抑制,从而形成了RNAi技术。RNAi具有特异高效的特点,因此该技术已在研究基因功能和进行基因治疗中得 到广泛应用。RNAi的实现途径有多种,每种方式都各有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SIRNA SHRNA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