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中EGFR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郭琛 郭其森 +3 位作者 曾洪生 禚银玲 管燕 刘秀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107-111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中起重要作用,肿瘤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可为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检测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中起重要作用,肿瘤组织中EGFR表达水平可为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检测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利用外周血中EGFR表达水平来预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作为肿瘤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EGFR mRNA的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EGFR蛋白的表达,并以1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作对照。结果直线相关分析表明EGFR在外周血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R2=0.83,P=0.016)。结论血清中EGFR蛋白水平的测定有可能替代肿瘤组织中mRNA的检测,为无法取得肿瘤组织或取到肿瘤组织困难的患者提供一种更快捷、简便的替代检测方法,尽早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 血浆 肿瘤组织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结直肠癌内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恕平 刘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75-780,共6页
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10%。5-FU/LV方案治疗的中位生存期大约12个月。最近化疗方案的更新延长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研究发现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5-FU/LV或者卡培他滨等化疗方案使中位生存期延长到20个月。奥沙利铂,伊... 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10%。5-FU/LV方案治疗的中位生存期大约12个月。最近化疗方案的更新延长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研究发现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5-FU/LV或者卡培他滨等化疗方案使中位生存期延长到20个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5-FU/LV比传统的单药5-FU/LV使生活质量改善时间延长。目前转移性结直肠癌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为FOLFOX和FOLFIR I。正在进行的研究关注新的分子靶向药物(molecu lar targeted therapy)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且部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5-FU、新一代化疗药物以及分子靶向药物在转移性结肠癌治疗的演进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化疗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 mRNA和EGFR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管燕 郭其森 曾洪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127-1131,共5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一些分子标志物在肺癌的诊断、预测疗效、判断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mR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一些分子标志物在肺癌的诊断、预测疗效、判断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mR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VEGF-C mRNA、EGFR mRNA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肿瘤组织及淋巴结组织中两因子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的联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C mRNA和EGFR mRNA在肺癌组患者肿瘤组织及淋巴结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良性肺病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C、EGFR在肿瘤组织中与淋巴结组织中mRNA的表达明显相关(r=0.834,P<0.001;r=0.817,P<0.001)。结论 VEGF-C、EGFR基因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预测疗效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520例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喜格 杨锡贵 +1 位作者 姜超 王馨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26-431,共6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地区近3年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及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20例淋巴瘤患者资料,从性别、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发病部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目的:分析山东省地区近3年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及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20例淋巴瘤患者资料,从性别、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发病部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20例淋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1,中位年龄51岁,霍奇金淋巴瘤(HL)67例占12.9%,非霍奇金淋巴(NHL)453例占87.1%。NHL中75.9%为B细胞淋巴瘤,24.1%为T/NK细胞淋巴瘤。HL以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为主,占52.2%,年龄分布未见双峰性。NHL最常见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54.1%,其构成比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18%~42.7%),男女比例为0.9:1,发病年龄略早(中位年龄54岁)。HL和NHL发病部位均以颈部淋巴结多见,且NHL结外起病多于结内起病。结论:520例淋巴瘤以DLBCL最常见,多数亚型以男性发病比例较高,但DLBCL以女性发病率较高。结外淋巴瘤以鼻腔及胃肠道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发病特点 临床病理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相关性疼痛病人多维疼痛评估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振东 黄明 +14 位作者 金毅 罗素霞 柳江 路平 汪子书 庄莉 余慧青 仇晓霞 刘波 褚倩 王昆 刘勇 任敬 王杰军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4,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癌症相关性疼痛(简称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探索评估量表用于癌痛病人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临床癌痛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且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国内癌痛领域的指导性规范、临床诊疗指南、...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癌症相关性疼痛(简称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探索评估量表用于癌痛病人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临床癌痛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且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国内癌痛领域的指导性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本研究构建了癌痛病人评估量表初始条目池,采取德尔菲法选取我国癌痛领域的二十余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统计咨询结果,确认纳入的条目,形成最终的多维疼痛评估量表(multi-dimensional brief test scale for pain,BTS)。经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第一轮纳入21位专家,第二轮纳入10位专家,第一轮纳入19个评估维度,选取重要性评分≥4.5分且变异系数≤20%的7个评估维度,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这7个评估维度和条目的重要性结果与第一轮一致,由此最终构建的BTS共包含7个评估维度,15个条目。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癌痛病人,使用构建的BTS评估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共纳入166例病人,经过数据清洗,最终纳入分析的病人例数为138例。BTS的信度检测Cronbachα系数为0.78,效度检测的KMO值为0.8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构建的BTS条目共纳入7个评估维度,15个条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于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相关性疼痛 疼痛评估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洛替尼联合DC/CIK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时圣彬 李春华 +1 位作者 唐晓勇 马廷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本实验研究厄洛替尼(Erlotinib,特罗凯)联合DC/CIK生物免疫治疗和单用特罗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6例Ⅲb、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一线治疗为4个周期的含铂两药方案化疗,将疗效达到稳定或以上患者随... 目的:本实验研究厄洛替尼(Erlotinib,特罗凯)联合DC/CIK生物免疫治疗和单用特罗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6例Ⅲb、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一线治疗为4个周期的含铂两药方案化疗,将疗效达到稳定或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特罗凯和DC/CIK生物免疫治疗,另一组给予特罗凯治疗,评价两组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PFS分别是5.30个月(95%CI 5.02~5.58)和4.42个月(95%CI 4.20~4.63)(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联合组在DC/CIK输注过程中2例出现胸闷,3例出现乏力,3例出现发热。结论:特罗凯联合DC/CIK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特罗凯 DC C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8
7
作者 孔荣华 王雅莉 +3 位作者 葛胜燕 李媛媛 徐志娟 韩成会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304例术后年轻乳腺癌患者。结果患者病耻感量表贬低-歧视感知(3.83±0.31)、误解(2.87&... 目的了解年轻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304例术后年轻乳腺癌患者。结果患者病耻感量表贬低-歧视感知(3.83±0.31)、误解(2.87±0.39)、保密(2.81±0.43)、退缩(2.71±0.36)、教育(2.93±0.36)、挑战(3.09±0.43)和分离(2.73±0.42)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量表中点(均P<0.05)。年龄大、已婚、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高、自尊和社会支持水平高是病耻感的保护性因素,而术后时间长、乳房全切除是病耻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病耻感,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及自尊水平越高者、已婚者病耻感越低,而术后时间长及乳房全切除者病耻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病耻感 影响因素 自尊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8
作者 陈阵 王哲海 李长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 观察紫杉醇 (PTX)加顺铂 (DD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PTX 13 5~ 180mg/m2 静脉滴注 ,第 1天 ;DDP 40mg/次 ,静脉滴注 ,第 1~ 3天。每 2 1天为一个周期 ,连用 2或 3周期。结果 可评价疗效者 46例 ,其... 目的 观察紫杉醇 (PTX)加顺铂 (DD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PTX 13 5~ 180mg/m2 静脉滴注 ,第 1天 ;DDP 40mg/次 ,静脉滴注 ,第 1~ 3天。每 2 1天为一个周期 ,连用 2或 3周期。结果 可评价疗效者 46例 ,其中CR 1例 ( 2 .2 % ) ,PR 16例 ( 3 4.8% ) ,总有效率为 3 7.0 %。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结论 PTX +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高疗效 ,毒副反应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非小细胞肺痛 PTX DDP 治疗 化疔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16例晚期肝癌 被引量:6
9
作者 盛立军 宋恕平 +3 位作者 牛作兴 李长征 郭珺 刘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7-68,74,共3页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 (健择 )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疾病相关症状的改善。方法 :吉西他滨 1 0 0 0~ 1 2 50mg m2 ,平均使用剂量 1 1 2 0mg m2 ,静脉滴注 30分钟 ,第 1 ,8天 ,顺铂 2 5mg m2 ,静脉滴注 ,第1~ 3天 ,2 1...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 (健择 )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疾病相关症状的改善。方法 :吉西他滨 1 0 0 0~ 1 2 50mg m2 ,平均使用剂量 1 1 2 0mg m2 ,静脉滴注 30分钟 ,第 1 ,8天 ,顺铂 2 5mg m2 ,静脉滴注 ,第1~ 3天 ,2 1天为 1周期 ,至少完成 2周期评价。结果 :1 6例患者中无CR患者 ,PR 4例 (2 5 % ) ,MR 6例 (37 5 % ) ,SD4例 (2 5 % ) ,PD 2例 (1 2 .5 % ) ,总有效率 2 5 % ,临床获益患者 (CR +PR +MR +SD) 1 4例 ,占 87.5 %。疾病相关症状改善 (DRSI) :1、2周期化疗结束后分别为 31 .3 % (5 1 6)和 68.8% (1 1 1 6)。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 ,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中白细胞减少占周期数的 1 5 .4% ,血红蛋白减少占 1 2 .8% ,血小板减少占 2 5 .6 % ;血小板最低值中位时间为化疗第 1 5天 ,不行任何治疗中位恢复时间为 1 0天 ,无血小板减少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非血液毒性轻微。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肝癌具有较好的客观有效率 ,毒副反应能耐受 ,尤其是疾病相关症状改善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晚期肝癌 药物治疗 吉西他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EGFR-TKI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媛 宋丽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发展,以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和厄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s inhibitors,EGFR-TKIs)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 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发展,以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和厄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s inhibitors,EGFR-TKIs)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发现许多患者对此药物存在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使该类药物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就近年来对EGFR-TKIs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肺肿瘤 耐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亚红 张卫华 +5 位作者 任国华 盛立军 安玉姬 宋鹏远 王淑兰 何伟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8-870,共3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复发转移性胃癌的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目前尚无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本研究通过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观察其对晚期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获益的情况。方法:30例晚期胃癌患者,全组均采用二线... 背景与目的:晚期复发转移性胃癌的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目前尚无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本研究通过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观察其对晚期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获益的情况。方法:30例晚期胃癌患者,全组均采用二线以上化疗方案。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加卡培他滨。每例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2~7个周期),共114个周期。结果:30例患者客观有效率(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80%,进展(PD)占26.7%;中位缓解期4.5个月,中位生存期10.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者占33.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者占30.1%,Ⅲ~Ⅳ度手足综合征占8.8%。无一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使治疗延期。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二线治疗胃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疾病控制率高,对多程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的选择,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化疗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吉西他滨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环孢霉素A逆转恶性淋巴瘤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锡贵 贾丽雅 +1 位作者 魏玲 姜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78-983,共6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环孢霉素A逆转恶性淋巴瘤(ML)多药耐药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复发、耐药的ML患者随机分入A组(川芎嗪+环孢霉素A+化疗)、B组(环孢霉素A+化疗)、C组(川芎嗪+化疗)、D组(化疗)。流式细胞仪分析P... 目的:探讨川芎嗪、环孢霉素A逆转恶性淋巴瘤(ML)多药耐药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复发、耐药的ML患者随机分入A组(川芎嗪+环孢霉素A+化疗)、B组(环孢霉素A+化疗)、C组(川芎嗪+化疗)、D组(化疗)。流式细胞仪分析P-gp的表达,根据P-gp的表达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08例患者有完整数据可供评估,A组较D组有无进展生存期(PFS)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6),而其他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ORR率方面,逆转剂组(A、B、C组)较对照组(D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亚组分析:P-gp(+)76例,在PFS方面,A、C组较D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较D组有一定的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8);A组较B、C组有一定的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ORR率方面,逆转剂组(A、B、C组)较对照组(D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较B、C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32例患者,在PFS,ORR方面,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川芎嗪、环孢霉素A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环孢霉素A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ML的多药耐药,与P-gp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多药耐药 逆转剂 川芎嗪 环孢霉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俊彦 王哲海 +1 位作者 郭珺 刘利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9-431,共3页
目的:分析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83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临床特点、生存状况及预后因素。结果:随访至2011年8月15日,死亡42例(50.6%),总生... 目的:分析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83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其临床特点、生存状况及预后因素。结果:随访至2011年8月15日,死亡42例(50.6%),总生存期(OS)为27.8个月(95%CI20.3~35.3)。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年龄、是否绝经、复发转移后是否接受一线化疗及化疗疗效、放疗对患者的OS有显著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年龄、是否接受一线化疗以及疗效是影响晚期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短期内即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可能与其侵袭性较高有关。化疗能够改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放疗也是可选择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预后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雪莹 许翠萍 +4 位作者 褚梁梁 刘凯 葛洪霞 薛秀娟 刘庆芝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调查山东省三级综合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工作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6所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546名护士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工作的主力... 目的:调查山东省三级综合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工作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6所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546名护士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工作的主力是大专学历、初级职称及工作年限1~3年的护士,夜班护理工作主要由大专学历、护士职称及工作年限1~3年的护士承担;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士从事各护理项目有所侧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均从事所有工作项目。结论: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士任职标准、岗位职责不明确,应构建合理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人员能级体系,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能级体系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关爱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褚梁梁 许翠萍 +2 位作者 刘凯 葛洪霞 杨雪莹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关爱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关爱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592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关爱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关爱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关爱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592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关爱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关爱能力得分平均为184.52分;是否结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生育、工作年限以及不同职称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的关爱能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它们能解释48.2%的关爱能力变异量,其中是否结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生育是主要的预测力,其解释量为41.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关爱能力整体偏低,仍待提高,需要家庭、医院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建议针对不同职称、学历、聘用形式的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通过为护士提供体验关怀、实践关怀的机会提高护士关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关爱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柔比星、亚叶酸钙、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化疗方案(ECF-L)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强 金懋林 +9 位作者 沈琳 张晓东 吴晴 王清水 陈黎 李楠 袁耀宗 王永华 刘端祺 安晓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评价表柔比星、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以及顺铂 (ECF L)联合化疗方案对无法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入选对象为经病理学证实的具有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的原发性或转移至其他部位的无法手术切除的胃... 目的 :评价表柔比星、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以及顺铂 (ECF L)联合化疗方案对无法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入选对象为经病理学证实的具有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的原发性或转移至其他部位的无法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所用化疗方案为 :表柔比星 50mg/m2 第一天 ,亚叶酸钙 2 0 0mg/m2 第1~ 3天 ,氟尿嘧啶 60 0mg/m2 第 1~ 3天 ,以及顺铂 2 0mg/m2 第 1~ 3天静脉给药。 3周为 1周期 ,3个周期为一次疗程。治疗过程中允许必要的支持治疗。结果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8月期间 ,各院共有 79例患者入选并接受化疗 (1 6例为Ⅲ期 ,63例为Ⅳ期 ;37例为初治患者 ,42例为复治患者 ;53例为术后复发患者 )。最终 66例患者可以评价疗效 ,其中CR 4例、PR 1 8例 ,总缓解率为 33 .3 % (2 2 /66) ;初治患者缓解率为 36 .7% (1 1 /30 ) ,复治患者缓解率为 30 .6 % (1 1 /36) ,具有淋巴软组织转移的患者其缓解率为 50 .0 % (1 5/30 )。除缓解病例外 ,NC患者 2 5例 ,PD患者 1 9例 ,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组患者 1 3例 (出组率 1 6 .4 % ,1 3/79)。化疗过程中发生的毒副反应 (WHO标准 )Ⅲ度~Ⅳ度主要为骨髓抑制 2 0 .1 %、脱发 5 .1 %和恶心、呕吐 2 .3 %。结论 :本研究提示E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柔比星 亚叶酸钙 氟尿嘧啶 顺铂 联合化疗 治疗 晚期 胃癌 安全性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煎剂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周智恩 卢萍 +2 位作者 韩丽 刘艳 雷晋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918-192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64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102例,加用大黄煎剂(醋大黄30 g,乌梅30 g,川朴15 g)水煎200 mL,2剂/d,...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64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102例,加用大黄煎剂(醋大黄30 g,乌梅30 g,川朴15 g)水煎200 mL,2剂/d,早晚灌肠,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均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苏醒时间,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血氨水平,肝功能指标,数字连接实验(NCT)及SF-36生活质量表。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4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16%。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苏醒时间和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氨及肝功能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P<0.05);NCT及SF-36生活质量表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黄煎剂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大黄煎剂 保留灌肠 血氨 中西医结合治疗 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治的晚期食管癌胃癌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斌 刘继红 +5 位作者 郭其森 宋丽华 张燕 张保轩 孙亚红 湛玉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卡培他滨 顺铂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信息告知态度的调查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孙雯雯 王哲海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4,69,共3页
为了解患者及家属对于告知患者癌症病情及相关信息的态度,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有常见癌症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大部分患者希望医生完全告知自己的病情,他们主要认为了解病情对治疗有帮助、有利于心理安定、有助于对今后生活... 为了解患者及家属对于告知患者癌症病情及相关信息的态度,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有常见癌症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大部分患者希望医生完全告知自己的病情,他们主要认为了解病情对治疗有帮助、有利于心理安定、有助于对今后生活的预先安排,而患者家属主要因担心告知病情会导致患者心理崩溃而希望部分告知病情。患者和其家属对病情的告知态度存在明显差异,医务人员有必要充分了解患者方面的知情需求,恰当、合理、准确地优化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癌症诊断 病情告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在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玲 宋丽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377-1380,共4页
微RNA分子(miRNA,miR)是一类长约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起内源性RNA干扰作用。微RNA从转录后水平调控上百种靶基因表达,因而能控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抑制m... 微RNA分子(miRNA,miR)是一类长约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起内源性RNA干扰作用。微RNA从转录后水平调控上百种靶基因表达,因而能控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抑制mRNA翻译或增加其稳定性而发挥作用。大部分微RNA定位于基因组肿瘤相关的脆性位点、杂合子缺失点、扩增区及常见断裂区,提示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各种肿瘤中miRNAs表达上调或下调,可能起致癌或抑癌基因作用。一直以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一系列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逐步形成的。随着非编码RNA的发现,此传统观念被改变。研究表明非编码RNA中的成员microRNA对肿瘤形成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不同的miRNA与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乃至治疗预后的关系。肺癌位居世界癌症死因之首,其病因学主要是遗传和吸烟引起的后天损伤。对上百种基因的RNA和蛋白质系统分析有助于明确肺癌发生的分子网络。miRNA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能在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文献报道的与肺癌关系比较密切的miRNA有miRNA-126、miRNA-221、miRNA-222、has-mir-221、miR-17-92簇、miRNA-128b、has-mir-137、has-mir-182、has-mir-372及miRNA-let7家族成员等。本文就这些miRNAs在肺癌的遗传易感性、诊断、侵袭转移、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肺癌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