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俊彦 王哲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74-876,共3页
唑来膦酸作为第三代双膦酸盐药物已广泛用于恶性实体瘤骨转移相关事件的防治。进一步研究发现,唑来膦酸可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途径中焦磷酸合酶的活性,使异戊烯焦磷酸大量蓄积,同时异戊烯焦磷酸与细胞内一磷酸腺苷结合形成三磷酸腺苷分解... 唑来膦酸作为第三代双膦酸盐药物已广泛用于恶性实体瘤骨转移相关事件的防治。进一步研究发现,唑来膦酸可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途径中焦磷酸合酶的活性,使异戊烯焦磷酸大量蓄积,同时异戊烯焦磷酸与细胞内一磷酸腺苷结合形成三磷酸腺苷分解类似物蓄积于细胞中,从而改变细胞周期蛋白和凋亡蛋白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具有一定的直接和/或间接抗肿瘤作用。有关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肝癌等前期临床试验提示唑来膦酸与细胞毒药物、内分泌药物及靶向药物联合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并且在抗肿瘤药物之后序贯应用效果更好。一些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抗肿瘤 联合治疗 异戊烯焦磷酸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内罹患4部位原发恶性肿瘤1例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庄绯菲 周涛 +1 位作者 张霞 张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6-478,共3页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在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或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短期内罹患4个部位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在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或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短期内罹患4个部位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肛管癌术后1年5个月,甲状腺癌术后3个半月,右颞部皮肤病变2个月,于2014年4月2日入院。2012年7月起患者自觉肛周疼痛不适,自查肛门口处有一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周围发红,未行特殊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癌 鲍温病 甲状腺癌 多原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P方案化疗相关性白细胞减少与化疗疗效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承锁 王哲海 陈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81-484,共4页
目的:评价NP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CIL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8例Ⅰ~Ⅳ期NSCLC患者采用NP化疗方案:顺铂35mg/m2,静脉滴注,第1,2天;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每21天为1周期。根据CIL程度进行分组:无CIL的患者为A组... 目的:评价NP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CIL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8例Ⅰ~Ⅳ期NSCLC患者采用NP化疗方案:顺铂35mg/m2,静脉滴注,第1,2天;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每21天为1周期。根据CIL程度进行分组:无CIL的患者为A组;轻度CIL(GⅠ~Ⅱ)为B组;重度CIL(GⅢ~Ⅳ)为C组。主要研究目的为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和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共有128例患者入组。A、B、C三组RR率分别为30.8%,56.8%和71.4%,P=0.010,出现CIL的患者RR率明显增高。DCR率分别为61.5%,83.8%和92.9%,P=0.009,CIL患者DCR率也明显提高。中位TTP分别为150天(95%CI:91~209),189天(95%CI:181~197)和207天(95%CI:172~242),P=0.009,CIL患者TTP明显延长。CIL持续至少10天的患者TTP延长明显,P=0.0213。轻度CIL伴ECOG0的患者TTP也明显延长,P=0.0412。结论:CIL与NP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RR和TTP有关,随CIL的出现患者RR率提高,TTP延长,尤其是轻度CIL伴ECOG0和CIL持续10天以上的患者。因此,CIL可以作为反映药物活性和预测化疗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白细胞减少 NP方案 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肾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德刚 王哲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4-597,共4页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5~10/10万。转移性肾细胞癌在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治疗失败后,尚无明确的二线治疗措施。随着对乏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相关蛋白的研究,转移性肾细胞癌分子靶向治...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5~10/10万。转移性肾细胞癌在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治疗失败后,尚无明确的二线治疗措施。随着对乏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相关蛋白的研究,转移性肾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较有前景的靶向药物,包括Bevacizumab(贝伐单抗)、Sorafenib(索拉非尼)、Sunitinib(舒尼替尼)、AG-013736、Vatalanib(PTK787)、Thalidomide(沙利度胺)及Temsirolimus(CCI-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转移性 分子靶向治疗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骶髂关节型布鲁氏菌病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丰哲 程凯 +2 位作者 李安宁 张敏 李因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7-280,共4页
布鲁氏菌病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每年世界范围内新增病例5 0万,主要接触感染的动物(如羊、牛、猪等)或动物制品(如未经消毒的牛奶)等引起[1]。布鲁氏菌可以侵犯机体任何系统,潜伏期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 布鲁氏菌病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每年世界范围内新增病例5 0万,主要接触感染的动物(如羊、牛、猪等)或动物制品(如未经消毒的牛奶)等引起[1]。布鲁氏菌可以侵犯机体任何系统,潜伏期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反复发热、盗汗、萎靡不振、厌食、关节痛、背痛、头晕、头痛或抑郁等,国外文献报道约3 0%患者会累及局部器官而出现并发症[2_3],其中骨关节受累是最常见的并发症[4]。目前国内关于布鲁氏菌引起骶髂关节炎的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髄髂关节型布鲁氏菌病,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以期减少误诊及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骶髂关节炎 文献复习 关节型 人畜共患传染病 布鲁氏菌感染 临床表现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最新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1
6
作者 程森森 马原 +1 位作者 宋宝 刘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31-1036,共6页
肺癌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预后也较差。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虽然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疗效... 肺癌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预后也较差。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虽然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疗效并不令人满意,晚期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随着肿瘤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肺癌的免疫治疗得到广泛关注,并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免疫治疗种类繁多,有免疫检测点受体抑制剂、主动性免疫疫苗和过继性免疫疫苗等。I期临床试验显示了较高缓解率,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亦在进一步探索中。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 检测点阻滞剂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