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干扰技术抑制耐药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晓菁 温泽清 +1 位作者 张华玲 石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载体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并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浓度梯度诱导法和人MDR1基因载体转染法建立阿霉素耐药细胞株OVCAR/AR和多药耐药亚株OVCAR/MDR细胞。脂质体介导将MDR1特异性siRN... 目的:探讨载体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并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浓度梯度诱导法和人MDR1基因载体转染法建立阿霉素耐药细胞株OVCAR/AR和多药耐药亚株OVCAR/MDR细胞。脂质体介导将MDR1特异性siRNA的表达载体(pSN/mdr1a和pSN/mdr1b)转染耐药细胞,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MDRl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gp的表达,MTT法检测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的抵抗性。结果:耐药细胞OVCAR/MDR细胞MDR1 mRNA的表达高于OVCAR/AR细胞,两者均高于其亲代细胞OV-CAR-3;转染pSN/mdr1a和pSN/mdr1b可显著抑制两株耐药细胞MDR1 mRNA和P-gp的表达,OVCAR/MDR和OV-CAR/AR细胞对阿霉素抗药性的逆转率分别为79.5%和93.9%。结论:载体表达的MDR1特异性siRNA可抑制卵巢癌耐药细胞亚株MDR1基因的表达,因而增加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基因 MDR1 卵巢肿瘤 抗药性 耐药细胞 MDR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与肿瘤耐药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穆玉兰 温泽清 汤春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关系研究由来已久 ,较明确的有某些微量元素 ,如硒、锌、铜等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作为某些肿瘤诊断的辅助指标 ,并可提示预后。近年来的研究又有更重要的进展 ,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微量元素如硒、铜、锌、铁、铋、... 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关系研究由来已久 ,较明确的有某些微量元素 ,如硒、锌、铜等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作为某些肿瘤诊断的辅助指标 ,并可提示预后。近年来的研究又有更重要的进展 ,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微量元素如硒、铜、锌、铁、铋、钙、镉、镁、钒等与肿瘤治疗时的耐药有关。微量元素可导致耐药 ,改善微量元素营养环境可降低或提高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从而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寻找到一条简便、低廉的途径 ,能够提高肿瘤化疗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肿瘤耐药性 研究进展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表达小干扰RNA逆转卵巢癌的多药耐药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晓菁 温泽清 +2 位作者 白爱民 石敏 姚晓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载体表达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逆转卵巢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浓度梯度诱导法建立人卵巢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OVCAR/AR;脂质体介导将MDR1特异性siRNA的表达载体(pSN/mdr1a和pSN/mdr1b)转染OVCAR/AR细... 目的:探讨载体表达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逆转卵巢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浓度梯度诱导法建立人卵巢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OVCAR/AR;脂质体介导将MDR1特异性siRNA的表达载体(pSN/mdr1a和pSN/mdr1b)转染OVCAR/AR细胞;实时定量RT-PCR检测MDRl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gp的表达,罗丹明试验检测P-gp的药物转运功能;MTT法检测OVCAR/AR细胞对化疗药的抵抗性。结果:转染pSN/mdr1a和pSN/mdr1b后,OVCAR/AR细胞的MDR1mRNA和P-gp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gp的转运功能减少,OVCAR/AR细胞对阿霉素、泰素的耐药性逆转。结论:载体表达的siRNA可持久有效地抑制卵巢癌耐药细胞MDR1mRNA和P-gp的表达,并逆转其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MDR1基因 多药耐药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及CA125对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滕剑波 王克 万小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71-573,共3页
目的 分析对比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CA12 5的准确性 ,为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寻求最佳方法。方法 术前应用二维超声及CDFI对 72例附件肿块进行形态结构观察及血流分析 ,测定最小RI值 ,同时抽取外周血测定CA12 5 ,... 目的 分析对比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CA12 5的准确性 ,为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寻求最佳方法。方法 术前应用二维超声及CDFI对 72例附件肿块进行形态结构观察及血流分析 ,测定最小RI值 ,同时抽取外周血测定CA12 5 ,并与术后组织学对比。结果 ①二维超声可以对具有典型征象的良性肿瘤作出正确诊断 ;②卵巢良恶性肿瘤之间RI及CA12 5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③以上述三种方法逐一筛选检出良性病变 ,敏感性 96.15 % ,特异性95 .65 %。结论 二维超声辅以CDFI及CA12 5测定 ,以逻辑排除法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普勒 彩色 CAL25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的综合性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昕 肖春玲 +6 位作者 尹福波 王秋燕 杨钟莉 孙航克 张莉 候洪春 陈彦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1-375,共5页
目的 :本课题对综合医院妇产科医师在接受精神病学知识继续教育前后 ,治疗围绝经期伴发的焦虑 /抑郁症状的疗效与副反应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围绝经期伴发焦虑 /抑郁症状的女性病人 6 6例。主要评定工具为 RTHD、 HAMD... 目的 :本课题对综合医院妇产科医师在接受精神病学知识继续教育前后 ,治疗围绝经期伴发的焦虑 /抑郁症状的疗效与副反应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围绝经期伴发焦虑 /抑郁症状的女性病人 6 6例。主要评定工具为 RTHD、 HAMD、 HAMA、 TESS等 ,实验用药为氟西汀及雌激素尼尔雌醇、孕激素安宫黄体酮等 ;科研流程分 3阶段 :在妇产科医师接受教育前 ,按妇产科常规处理单用激素替代序贯疗法(教育前组 ) :在妇产科医师接受教育过程中 ,应用氟西汀并激素替代治疗 (教育中组 ) ;在妇产科医师接受教育后 ,应用氟西汀并激素替代治疗结合心理治疗 (教育后组 )。结果 :1.接受教育前后各组 HAMD评分的减分率显示 ,三组病人与治疗前评分的自身对照 ,均有明显好转。教育中与教育后两组间差异不明显 ,教育后与教育前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2 .接受教育前后各组 HAMA评分的减分率显示 ,三组病人与治疗前评分的自身对照 ,均有明显好转。教育中与教育后两组间的差异不明显 ,教育后与教育前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3.三组病人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中度以上副反应。结论 :综合医院妇产科医师接受精神病学继续教育前后对围绝经期伴发的焦虑 /抑郁症状的处理情况不同 ,激素替代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医师 焦虑 妇产科 抑郁症状 氟西汀 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胸水来源树突状细胞增强CIK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才擎 张嵩 王红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2-144,共3页
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病死率中增长最快、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就诊时多为晚期,即使经手术、化疗及放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仍难以改变,且预后极差。利用免疫效应细胞治疗作为辅助疗法,消除患者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可改善患者... 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病死率中增长最快、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就诊时多为晚期,即使经手术、化疗及放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仍难以改变,且预后极差。利用免疫效应细胞治疗作为辅助疗法,消除患者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效应细胞,具有增殖倍数高、细胞毒性强、抗瘤谱广、对化疗耐药细胞株敏感等特点,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较大价值。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肺癌 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妊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崔允峰 刘实 +1 位作者 汤春生 侯家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3年第3期62-63,共2页
诊断性超声是一技术发展迅速的领域,特别是最近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sraphy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扫描技术的引入和发展,使换能器探头能够置于与盆腔器官接近的部位,增加了盆腔内器官评价的精确性,同时,高频(5~7.... 诊断性超声是一技术发展迅速的领域,特别是最近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sraphy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扫描技术的引入和发展,使换能器探头能够置于与盆腔器官接近的部位,增加了盆腔内器官评价的精确性,同时,高频(5~7.5MHz)探头自勺_应用使扫描器官的影像分辨率增加。因此,与传统经腹部超声方法比较,能更早地和更好地评价早期妊娠、病理妊娠及胎儿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 超声波诊断 早期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DNA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贾瑞鹏 马庆铮 +5 位作者 刘军 程继义 许纯孝 王万忠 杜德利 姜玉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3,F003,共4页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IMD)、DNA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76例肾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IMD和DNA含量测定,并分析其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不同肾癌细胞类型、病理分级之间IMD值...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IMD)、DNA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76例肾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IMD和DNA含量测定,并分析其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不同肾癌细胞类型、病理分级之间IM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临床分期的升高,IMD增高(P<0.05)。转移组IMD值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随访5年内死亡者IMD、DNA含量均高于存活5年以上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表明:IMD与DNA蛋白含量具正相关性。结论:IMD值的变化与肾癌恶性程度相关,较高的IMD和DNA含量常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微血管密度 脱氧核糖核酸 I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持续腹腔化疗裸小鼠人卵巢癌腹腔移植瘤 被引量:5
9
作者 穆玉兰 汤春生 +3 位作者 刘鸣 尹福波 温泽清 江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评价持续腹腔冲洗化疗对人卵巢上皮癌裸鼠腹腔瘤治疗的效果。方法 :首先用裸鼠建立卵巢浆液性上皮癌细胞株SKOV3腹腔瘤动物模型 ,然后分 3组 ,即常规cDDP化疗组 (常规组 )、持续冲洗化疗组 (冲洗组 )和对照组进行腹腔化疗的动物... 目的 :评价持续腹腔冲洗化疗对人卵巢上皮癌裸鼠腹腔瘤治疗的效果。方法 :首先用裸鼠建立卵巢浆液性上皮癌细胞株SKOV3腹腔瘤动物模型 ,然后分 3组 ,即常规cDDP化疗组 (常规组 )、持续冲洗化疗组 (冲洗组 )和对照组进行腹腔化疗的动物实验。二疗程后处死裸鼠 ,测其体重、腹腔瘤大小 ;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腹腔冲洗液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瘤组织C erbB2、Fas的表达。结果 :冲洗组的裸鼠末体重 (FBW ) 初体重 (IBW) =0 .886 ,冲洗组腹腔瘤的体积明显小于常规组 ,抑瘤率明显增高 ,差异显著 (P <0 .0 5 )。腹腔冲洗液中G1 期、S期比例明显下降 (P <0 .0 5 ) ,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细胞数无明显下降 (P >0 .0 5 )。C erbB2在常规组、冲洗组和对照组的表达率分别为 5 9%、42 %和 6 6 % ,3组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P <0 .0 1)。Fas凋亡基因在 3组的表达率分别为 2 2 %、2 9%和 13% ,均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P <0 .0 1)。结论 :腹腔持续冲洗化疗治疗裸鼠腹腔瘤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疗效 ,且毒性并未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裸小鼠模型 腹腔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小细胞癌诊治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德英 谭迎春 +1 位作者 刘鸣 汤春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宫颈小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ofcervix,SCCC)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妇科肿瘤,预后较宫颈鳞、腺癌差,治疗方案亦有差异。其诊断建立在组织病理形态学基础上,以形态大小均匀一致的小、圆肿瘤细胞(燕麦细胞)为特征,免疫... 宫颈小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ofcervix,SCCC)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妇科肿瘤,预后较宫颈鳞、腺癌差,治疗方案亦有差异。其诊断建立在组织病理形态学基础上,以形态大小均匀一致的小、圆肿瘤细胞(燕麦细胞)为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有助于诊断。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术后化疗采用VAC/PE/TP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新进展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符合率,改善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小细胞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细胞系克隆化亚系的转移潜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洁 刘鸣 汤春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9-351,共3页
目的:克隆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癌细胞亚系,并对其侵袭转移能力进行探讨。方法:应用有限稀释法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进行单细胞克隆,共分离出14个克隆亚系,根据细胞电泳率,筛选出3个电泳率差异较大的克隆亚系(S1、S6和S14)。并应用体内外... 目的:克隆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癌细胞亚系,并对其侵袭转移能力进行探讨。方法:应用有限稀释法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进行单细胞克隆,共分离出14个克隆亚系,根据细胞电泳率,筛选出3个电泳率差异较大的克隆亚系(S1、S6和S14)。并应用体内外试验包括生长曲线、人工基底膜侵袭试验、裸鼠异种接种及自发转移试验,检测各亚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侵袭转移能力。结果:经体内外多项实验检测证明:S1为高转移亚系,体外生长快,侵袭人工基底膜细胞数显著多于其他二者;而S14为不转移亚系,体外生长慢,侵袭人工基底膜细胞数显著少于其他二者。S1裸鼠体内100%成瘤,70.00%转移;而S14裸鼠体内仅20.00%成瘤,无一例发生转移。结论:该系统为来自同一肿瘤母系,遗传背景完全相同,却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异质性克隆,为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和克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提供了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转移 细胞系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对人卵巢癌KK细胞和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荣风年 胡新生 汤春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1-214,276,共5页
目的 :探讨丁酸钠 (NaB)对人卵巢癌KK细胞和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生长的影响和分子机制及其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潜力。方法 :Na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系KK和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HUA ,用HE染色及DNA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及染色... 目的 :探讨丁酸钠 (NaB)对人卵巢癌KK细胞和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生长的影响和分子机制及其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潜力。方法 :Na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系KK和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HUA ,用HE染色及DNA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及染色质改变 ,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 ,用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ladder ,用Westernblot分析PARP、Fas、Bcl 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NaB处理两种细胞 2 4小时后 ,低浓度 (≤ 2mol/L)出现细胞周期停止 ,G1期细胞百分率达 70 %以上 ;中浓度 (4mol/L和 10mol/L)出现典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和染色质改变 ,高浓度 (>10mol/L)则引起细胞坏死。Westernblot分析显示NaB能上调HHUA细胞Fas蛋白表达 ,而Bcl 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不变。结论 :NaB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而抑制HHUA和KK细胞生长 ,浓度不同细胞的反应性也不同 ,低浓度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 ,中浓度诱导细胞凋亡 ,NaB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药物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 ,其诱导HHUA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上调Fas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卵巢癌 KK细胞 子宫内膜癌 HHUA细胞 抑制作用 妇科肿瘤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灭活嗜酸乳杆菌黏附于HeLa细胞后肿瘤细胞免疫学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红艳 吴晓燕 +4 位作者 张旭艳 邢永梅 周亚滨 贾继辉 田永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10-1513,共4页
目的:比较热灭活嗜酸乳杆菌黏附于宫颈癌HeLa细胞后对肿瘤细胞免疫学性状的影响。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热灭活嗜酸乳杆菌黏附于HeLa细胞后免疫分子表达状况,运用MTT法分析淋巴细胞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热灭活的嗜酸乳杆菌... 目的:比较热灭活嗜酸乳杆菌黏附于宫颈癌HeLa细胞后对肿瘤细胞免疫学性状的影响。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热灭活嗜酸乳杆菌黏附于HeLa细胞后免疫分子表达状况,运用MTT法分析淋巴细胞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热灭活的嗜酸乳杆菌黏附于HeLa细胞后不影响MHC-I分子的表达(P>0.05),可显著增强CD80、CD86的表达,并且可以显著增强NK细胞对其杀伤活性(P<0.05)。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对热灭活嗜酸乳杆菌黏附的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灭活嗜酸乳杆菌黏附于宫颈癌HeLa细胞后可增强其诱导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嗜酸 HELA细胞 免疫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自发性肝出血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德英 刘鸣 颜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2977-2977,共1页
患者27岁,因孕33+2周上腹部疼痛1d,以原发性高血压并重度子痫前期,腹痛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时情况: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1d,最初位于剑突下,渐扩散至左上腹,以至整个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间歇性加剧,向后背放射;无恶心,无呕吐,无腹泻。
关键词 妊娠晚期 肝出血 自发性 上腹部疼痛 重度子痫前期 原发性高血压 原因待查 上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丽娟 王秋红 汤春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KAI1蛋白表达与其临床分期、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上皮癌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转移及复发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KAI1蛋白表达与其临床分期、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上皮癌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转移及复发的关系。结果KAI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无相关关系(P>0.05),与原发癌直径大小亦无相关关系(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卵巢上皮癌KAI1蛋白表达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不同级别的卵巢上皮癌KAI1蛋白阳性、强阳性表达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卵巢上皮癌KAI1蛋白表达情况与Ⅲ、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复发者KAI1蛋白阳性、强阳性表达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1蛋白表达可能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有一定关系,可作为估测肿瘤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基因 KAI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反应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及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厉萍 张迎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1期874-876,共3页
综述了影响早孕反应的心理社会因素及护理。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个性、情绪、人际关系、对妊娠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社会地位、环境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常用支持疗法、中医治疗和心理治疗。提出对孕妇的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要从认... 综述了影响早孕反应的心理社会因素及护理。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个性、情绪、人际关系、对妊娠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社会地位、环境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常用支持疗法、中医治疗和心理治疗。提出对孕妇的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要从认知和行为上提高孕妇有效应对早孕反应的能力 ,以提高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反应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肿瘤细胞DNA及RNA含量的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尹格平 陈涌芬 +2 位作者 黄倩 李秀云 李福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83-486,共4页
对93例不同性质的卵巢肿瘤细胞DNA及RNA含量进行定量研究。其中50例良性、43例恶性。并对患者进行1~5年的随访。结果表明:卵巢良性肿瘤的异倍率(假阳性)为44%,恶性肿瘤异倍率为83.7%。以"标准DI"及"标... 对93例不同性质的卵巢肿瘤细胞DNA及RNA含量进行定量研究。其中50例良性、43例恶性。并对患者进行1~5年的随访。结果表明:卵巢良性肿瘤的异倍率(假阳性)为44%,恶性肿瘤异倍率为83.7%。以"标准DI"及"标准RI"为指标判断卵巢肿瘤性质的准确率较以"异倍性"为高,且双指标同时应用高于任一单指标。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和95.3%。提出:"标准DI"和"标准RI"是判断卵巢肿瘤性质的理想指标。且DNA及RNA含量与卵巢癌预后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定量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产前诊断性取材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李红燕 王谢桐 +1 位作者 李士红 陈延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67-468,共2页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行产前诊断性取材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07例在我院优生遗传咨询门诊经过筛选符合产前诊断指征者行超声引导下产前诊断取材术。其中孕7~12周行绒毛吸取术42例,孕12~22周行羊膜腔穿刺术198例,孕22~37...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行产前诊断性取材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07例在我院优生遗传咨询门诊经过筛选符合产前诊断指征者行超声引导下产前诊断取材术。其中孕7~12周行绒毛吸取术42例,孕12~22周行羊膜腔穿刺术198例,孕22~37周行脐带穿刺术167例。结果:42例绒毛吸取术,一次进管成功17例、二次进管成功14例、三次进管成功10例、取材失败1例,成功率达96.4%。167例行脐带穿刺术者共穿刺172次,其中一次进针成功64例(38.3%)、二次进针成功53例(31.7%)、三次进针成功42例(25.1%)、失败8例(4.8%)。失败者中4例1~2周后重新穿刺成功,1例重新穿刺失败,另3例自动放弃穿刺。最终取血成功率为97.6%(163/167)。198例羊膜腔穿刺均1次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取材可以提高取材成功率和产前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产前诊断性取材术 脐带穿刺 羊膜腔穿刺 绒毛吸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哺乳和产后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相宇 周海侠 +1 位作者 常海燕 韦浩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型镇痛泵(PC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应用PCA镇痛、无禁忌证的剖宫产产妇5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剖宫产手术,采用肌内注射哌替啶和异丙嗪镇痛产妇50例为对照组。观察产妇术后12h及24h镇痛效果、母乳喂养情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型镇痛泵(PC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应用PCA镇痛、无禁忌证的剖宫产产妇5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剖宫产手术,采用肌内注射哌替啶和异丙嗪镇痛产妇50例为对照组。观察产妇术后12h及24h镇痛效果、母乳喂养情况、产后阴道流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12h、24h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泌乳时间早(P<0.01),24h平均哺乳次数多(P<0.05),产后阴道流血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PCA镇痛效果良好,能促进产妇乳汁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患者自控镇痛 母乳喂养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裸鼠子宫内膜癌细胞HHUA移植瘤生长及COX-2、CDK4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洪国 赵兴波 孟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3-256,共4页
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内膜癌中存在COX-2,CDK4的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近年来发现米非司酮有抗肿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不十分明了,我们研究米非司酮(mifeprisitone,MIF)对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株裸鼠移植瘤... 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内膜癌中存在COX-2,CDK4的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近年来发现米非司酮有抗肿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不十分明了,我们研究米非司酮(mifeprisitone,MIF)对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COX-2,CDK4的影响,以确定米非司酮能否通过干预肿瘤中COX-2,CDK4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生长。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裸鼠皮下接种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将10只移植瘤荷瘤裸鼠分为两组,MIF组采用灌胃法[50mg/(kg·d)],对照组灌等量溶剂。观察治疗前后移植瘤的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移植瘤组织COX-2、CDK4的表达,后采用Leica IM50免疫组织化学评分软件(HSCORE)对染色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MIF组移植瘤体积(115.25±10.97)mm3,对照组移植瘤体积(313.25±43.92)mm3,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HE染色见MIF组较对照组移植瘤坏死面积显著增加;MIF组COX-2HSCOREs为(78.2±11.3),对照组(205.9±26.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MIF组CDK4HSCOREs为(113.4±18.2),对照组HSCOREs为(238.7±35.9),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MIF具有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HUA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CDK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米非司酮 肿瘤移植 COX-2 CDK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