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共熔溶剂分离生物质资源提取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鲁俊良 郞金燕 +1 位作者 杨鸿燕 张恒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1,共6页
在传统溶剂法提取纤维素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新型深度共熔溶剂法分离生物质资源提取纤维素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深度共熔溶剂在节能减排、生物降解、工艺操作方面的应用优势以及其黏度较高、电导率差、与酶相容性不好等缺陷,为进一... 在传统溶剂法提取纤维素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新型深度共熔溶剂法分离生物质资源提取纤维素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深度共熔溶剂在节能减排、生物降解、工艺操作方面的应用优势以及其黏度较高、电导率差、与酶相容性不好等缺陷,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溶剂法提高纤维素和副产物木质素得率提供理论支持,并对其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溶剂 生物质资源 深度共熔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制鸡翅根加工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菌相分析及溯源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庆培 刘琳 +5 位作者 谢静雯 杨焕彬 刘晓丽 宋琳 杨锡洪 解万翠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6,共7页
通过模拟烤制鸡翅根的加工过程,对实验环境、解冻水、接触面、肉制品进行微生物取样和检测,研究烤制鸡翅根加工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及菌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烤制鸡翅根加工过程中,实验环境空气中菌落总数最高的是解冻区,为165 CFU... 通过模拟烤制鸡翅根的加工过程,对实验环境、解冻水、接触面、肉制品进行微生物取样和检测,研究烤制鸡翅根加工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及菌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烤制鸡翅根加工过程中,实验环境空气中菌落总数最高的是解冻区,为165 CFU/皿,其次是预处理区,为105 CFU/皿;解冻水中的微生物数量在解冻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预处理区实验人员手部的菌落总数高于真空包装区实验人员手部,且预处理区实验人员的手部有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和真菌;解冻池、预处理区的剪刀和筐接触面上的菌落总数较多,包装筐接触面上的菌落总数达到最高值4.1 CFU/cm 2;随着加工工序的进行,烤制鸡翅根中微生物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解冻、预处理、滚揉过程中,半成品菌落总数明显较多,烘烤后微生物数量明显下降.通过采取控制原料的卫生状况、实时对实验环境进行消毒、严格遵守操作规定、缩短解冻时间、减少二次污染等措施,可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保证产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制 鸡翅根 微生物 腐败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尿酸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蒋林宏 杨锡洪 +1 位作者 谢静雯 解万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0-216,共7页
文章基于嘌呤代谢及尿酸的生成途径,概述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4种降尿酸方式及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天然提取物、蛋白酶解物及多肽、益生菌等活性物质的降尿酸作用方式及研究成果,并对药食资源开发、医学辅助食品及抗痛风天然药物的研制前... 文章基于嘌呤代谢及尿酸的生成途径,概述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4种降尿酸方式及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天然提取物、蛋白酶解物及多肽、益生菌等活性物质的降尿酸作用方式及研究成果,并对药食资源开发、医学辅助食品及抗痛风天然药物的研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物质 降尿酸 益生菌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微生物对发酵海鲜调味品风味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于靖 杨锡洪 +2 位作者 梁晨 郁东兴 解万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3-207,234,共6页
文章综述了嗜盐微生物在海鲜调味品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机制,介绍了嗜盐菌代谢途径对传统发酵调味品特征风味的影响,阐述了其在盐胁迫、风味形成及生物胺降解中的作用,并从微生物组学影响的氨基酸代谢、支链醛形成及基因调控等层面论述了... 文章综述了嗜盐微生物在海鲜调味品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机制,介绍了嗜盐菌代谢途径对传统发酵调味品特征风味的影响,阐述了其在盐胁迫、风味形成及生物胺降解中的作用,并从微生物组学影响的氨基酸代谢、支链醛形成及基因调控等层面论述了嗜盐微生物对风味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微生物 海鲜调味品 发酵 风味 速酿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头足类墨黑色素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谢静雯 杨锡洪 +3 位作者 车红霞 张景禹 郁东兴 解万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1-236,共6页
文章基于其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比较不同方法分离纯化鱿鱼等海洋头足类动物的墨黑色素的特点,概述了墨黑色素的抗氧化、免疫调节、防辐射、抗病毒、螯合金属离子、抗肿瘤、器官保护、抗炎抗菌和DNA保护等生物活性,重点探讨了抗氧化、金... 文章基于其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比较不同方法分离纯化鱿鱼等海洋头足类动物的墨黑色素的特点,概述了墨黑色素的抗氧化、免疫调节、防辐射、抗病毒、螯合金属离子、抗肿瘤、器官保护、抗炎抗菌和DNA保护等生物活性,重点探讨了抗氧化、金属螯合、抗肿瘤和防辐射作用的特点及机制,展望了制备方式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头足类 鱿鱼 墨鱼 墨黑色素 提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哌嗪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岳涛 魏凤 +3 位作者 李培培 陈琦 周倜 冯维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3-1416,共4页
高哌嗪的国内外工艺路线中,都存在工艺安全性能低,工业化生产难度大,废盐难分离等缺点,本工艺创造性研发了一种合成高哌嗪的新工艺,以乙二胺为原料,氢氧化钠作为剥氢试剂,1,3-二氯丙烷代替1,3-二溴丙烷,经磺酰化、环化、脱磺酰化、成盐... 高哌嗪的国内外工艺路线中,都存在工艺安全性能低,工业化生产难度大,废盐难分离等缺点,本工艺创造性研发了一种合成高哌嗪的新工艺,以乙二胺为原料,氢氧化钠作为剥氢试剂,1,3-二氯丙烷代替1,3-二溴丙烷,经磺酰化、环化、脱磺酰化、成盐,脱溴化氢五步反应合成高哌嗪,并采用催化量的醋酸和苯酚进行脱TOS反应,并用水蒸气蒸馏的方式提纯高哌嗪。高哌嗪产品的收率达到86%以上,纯度经GC检测,达到了99%以上,该新工艺路线可行,操作安全简便,三废少,适于工业化生产。且产品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认可,质量达到了国外进口产品的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哌嗪 对甲苯磺酰氯 乙二胺 氢氧化钠 N N’-二对甲苯磺酰基高哌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在机械加工切削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范金石 雷东 +2 位作者 刘丽娜 王超 徐桂云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51-56,共6页
基于响应曲面法Box-Behnken设计优化实验,以透光度作为评价标准,考察了初始pH、PAC的投加量、PAM的投加量等因素对切削废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响应值透光度(Y)与pH(x1)、PAC的投加量(x2)和PAM的投加量(x3)的二次响应曲面回归方程:Y=3... 基于响应曲面法Box-Behnken设计优化实验,以透光度作为评价标准,考察了初始pH、PAC的投加量、PAM的投加量等因素对切削废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响应值透光度(Y)与pH(x1)、PAC的投加量(x2)和PAM的投加量(x3)的二次响应曲面回归方程:Y=3.88-0.783x1-0.811x2-0.09x3+0.1521x21+0.0661x22+0.0138x23-0.0126x1x2+0.0019x1x3+0.0031x2x3,回归模型的失拟项P=0.185>0.05,不显著,该模型能较好的拟合实验数据;多元相关系数R 2为0.9541,相关性较好。设定目标透光度为95%时,初始pH为5,PAC的投加量为5.0 g·L^-1,PAM的投加量为3.0 mL·L^-1;实际透光度为93.5%,与模型的预测值相近,说明响应曲面法得到的工艺参数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透光度 聚合氯化铝 聚丙烯酰胺 切削废液 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咪唑啉在天然气输送管道减阻成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邢文国 冯维春 +2 位作者 张长桥 于萍 魏云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4-48,共5页
依据天然气减阻剂减阻机理及缓释作用机理,合成了一种新型天然气减阻剂硬脂酸咪唑啉,探讨了其在钢铁表面吸附成膜的机理,并在天然气减阻剂室内评价系统上进行了减阻率测试;通过电化学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在钢铁表面的成膜性能进行... 依据天然气减阻剂减阻机理及缓释作用机理,合成了一种新型天然气减阻剂硬脂酸咪唑啉,探讨了其在钢铁表面吸附成膜的机理,并在天然气减阻剂室内评价系统上进行了减阻率测试;通过电化学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在钢铁表面的成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咪唑啉能够牢固吸附在输气管道内表面上形成一层光滑的弹性分子膜,显著改善了输气管道内表面的粗糙度,在硬脂酸咪唑啉浓度为8g/L、成膜时间为1h时,测得最大减阻率8.7%,为天然气减阻剂的工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减阻剂 咪唑啉 输气管道 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微米氧化铝亲水疏油改性筛网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范金石 雷东 +3 位作者 段嘉昕 朱海涛 刘丽娜 徐桂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4-180,共7页
以壳聚糖、微米氧化铝为改性原料,以不锈钢筛网为基体,通过浸渍涂覆的方法制备系列改性筛网,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筛网进行表征。考察刻蚀时间、壳聚糖质量分数、氧化铝质量分数、氧化铝粒径、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改性筛... 以壳聚糖、微米氧化铝为改性原料,以不锈钢筛网为基体,通过浸渍涂覆的方法制备系列改性筛网,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筛网进行表征。考察刻蚀时间、壳聚糖质量分数、氧化铝质量分数、氧化铝粒径、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改性筛网水下亲水/疏油性能的影响,研究改性筛网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筛网具有良好的水下亲水疏油性,可分离不同类型的油水混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盐和耐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微米氧化铝 不锈钢筛网 水下亲水/疏油 接触角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隔水蒸鸡产业化生产关键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焕彬 曾庆培 +5 位作者 李京 刘晓丽 宋琳 杨锡洪 林光明 解万翠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共9页
以广东土鸡为原料制作广东隔水蒸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广东隔水蒸鸡产业化生产的关键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感官定量描述性测试和电子鼻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广东隔水蒸鸡与市售广东隔水蒸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东隔水蒸鸡产... 以广东土鸡为原料制作广东隔水蒸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广东隔水蒸鸡产业化生产的关键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感官定量描述性测试和电子鼻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广东隔水蒸鸡与市售广东隔水蒸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东隔水蒸鸡产业化生产的最佳关键工艺条件为香辛料添加量0.5%,腌制时间5h,蒸制时间20min,该条件下制作的广东隔水蒸鸡的感官综合评分达96.0分;与市售广东隔水蒸鸡相比,最佳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广东隔水蒸鸡具有相似的特征风味和香味,但甲基类挥发性成分更高,味道和质构均得到显著改善,香气、口感和咸度更均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隔水蒸鸡 蒸制 工艺优化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三氮唑在天然气输送管道减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文国 孟宪兴 +1 位作者 冯维春 张长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天然气减阻剂3-烷基-4-胺基-5-巯基-1,2,4-三氮唑(AAMT),在天然气减阻剂室内评价系统上进行了减阻率测试,通过电化学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在钢铁表面的成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AMT能够牢固吸附在输气管道内表面... 合成了一种新型天然气减阻剂3-烷基-4-胺基-5-巯基-1,2,4-三氮唑(AAMT),在天然气减阻剂室内评价系统上进行了减阻率测试,通过电化学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在钢铁表面的成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AMT能够牢固吸附在输气管道内表面上形成一层光滑的弹性分子膜,显著改善了输气管道内表面的粗糙度。在AAMT浓度为4g/L、成膜时间为1.5h时,测得最大减阻率为1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减阻 输气管道 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焗鸡用天然色素着色及护色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庆培 杨焕彬 +5 位作者 许艺馨 解万翠 宋琳 杨锡洪 林光明 刘晓丽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7,共8页
以天然黄色素代替合成色素对盐焗鸡进行着色,利用天然抗氧化剂对其进行护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护色剂配比,并分析复合护色剂对色素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及着色盐焗鸡块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015%的栀子黄... 以天然黄色素代替合成色素对盐焗鸡进行着色,利用天然抗氧化剂对其进行护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护色剂配比,并分析复合护色剂对色素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及着色盐焗鸡块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015%的栀子黄对盐焗鸡具有良好的着色效果;添加量为0.025%的GY60也具有较好的着色效果,但其光稳定性不如栀子黄;红曲黄和AY152都因色泽和稳定性较差而不适用于盐焗鸡的着色;由添加量为0.010%的异抗坏血酸钠、0.015%的茶多酚和0.010%的植酸钠复配而成的复合护色剂,对盐焗鸡的护色效果良好,其汤料煮后吸光度残存率为89.8%,经日光照射4 d后吸光度残存率为71.6%,均高于空白组,鸡块在室内自然光下的色泽褪色也比空白组缓慢,4 d后仍保持较好的色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焗鸡 天然色素 天然抗氧化剂 复合护色剂 保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Al-Zn合金熔体结构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文国 孟宪兴 +1 位作者 冯维春 张长桥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0,共5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高温55%Al-Zn合金熔体进行研究,给出熔体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Al-Zn合金熔体的结构因子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在加入Zn原子后,熔体中Al原子的分布变化不大,而Zn原子是随机均匀分布的;... 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高温55%Al-Zn合金熔体进行研究,给出熔体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Al-Zn合金熔体的结构因子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在加入Zn原子后,熔体中Al原子的分布变化不大,而Zn原子是随机均匀分布的;熔体中Al-Al配位数与Al-Zn配位数之比约为3:1,与熔体中原子含量的比值基本一致。同时研究表明,Al原子周围的第一近邻原子形成的笼体对Al原子运动的阻碍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Al-Zn合金 熔体结构 从头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浆造纸技术发展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欣辉 王娜 张恒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8-87,共10页
本课题通过分析我国制浆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勾勒出我国造纸业近40年的发展脉络,总结出不同时段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通过一定的筛选条件选择CNKI数据库中近40年发表在《中国造纸》《中国造纸学报》等5... 本课题通过分析我国制浆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勾勒出我国造纸业近40年的发展脉络,总结出不同时段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通过一定的筛选条件选择CNKI数据库中近40年发表在《中国造纸》《中国造纸学报》等5本制浆造纸期刊的18073篇有效文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我国制浆造纸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时段对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卡伯值、表面施胶、漂白、结构、打浆、废纸浆、新闻纸、造纸废水等是高频关键词,代表我国制浆造纸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突变词分析,对我国造纸业近40年的发展前沿按4个时间段依次分析,解析了我国制浆造纸技术发展的研究方向从造纸原料、设备、工艺向纸张性能、环境保护、新型材料的总体转变趋势。从整体上看,我国现代造纸工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环境保护已成为制浆造纸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型材料的开发和新型技术的应用逐渐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制浆造纸 研究热点 研究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香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解万翠 卢宽 +1 位作者 于靖 杨锡洪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1,共11页
香气是水产品新鲜度和风味的重要评价指标,对产品品质评级及消费者消费导向均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是造成水产品香气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水产种类、新鲜程度和加工方式等均会影响其最终香气;水产品香气成分复... 香气是水产品新鲜度和风味的重要评价指标,对产品品质评级及消费者消费导向均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是造成水产品香气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水产种类、新鲜程度和加工方式等均会影响其最终香气;水产品香气成分复杂,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准确分析是研究其特征香气的关键。概述了水产品香气分析的感官品评和仪器分析技术,总结了不同水产品特征性香气物质。探讨在水产品中已发现的300余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酸类、含硫化合物等)的特征性,基于分子感官科学剖析生鲜水产品、热处理及发酵等加工水产品的关键香气活性物质,发现醛类、酮类和醇类等物质赋予生鲜水产品特有的清香,而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关键香气物质存在较大差异。为系统研究水产品固有香气的化学本质及其风味形成机理,应重点从分子层面揭示水产品关键香气物质的代谢途径。最后探讨了水产品基质与香气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腥味、异味的消减机制,提出现代仪器分析手段与分子感官科学结合,深入探讨水产品香气形成途径和香气释放机制等是未来水产品香气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香气 分子感官 香气活性物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冷冻干燥节能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新珂 杨锡洪 +3 位作者 吴帆 谢静雯 郁东兴 解万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6-232,共7页
分析比较了不同干燥技术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指出冻干产品的品质优势及产业化障碍;总结果蔬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的应用现状,探讨常用模型特点;阐明冷冻前处理、控制冷冻速率和调节冰晶成核等预冻处理的提质降耗作用;重点探讨联合干燥技术... 分析比较了不同干燥技术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指出冻干产品的品质优势及产业化障碍;总结果蔬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的应用现状,探讨常用模型特点;阐明冷冻前处理、控制冷冻速率和调节冰晶成核等预冻处理的提质降耗作用;重点探讨联合干燥技术在缩短干燥时间、改善品质、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微波—冷冻联合干燥技术的产业化前景;并对果蔬冷冻干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冷冻干燥 干燥动力学模型 节能降耗 联合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纤维调节2型糖尿病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艳峰 杨锡洪 +4 位作者 曹峻菡 曲长凤 张丽萍 缪锦来 解万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1,17,共7页
文章综述了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改善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和稳定餐后血糖作用(延迟葡萄糖吸收及抑制消化酶活性),从作用机制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膳食纤维 血糖调节 降糖 餐后血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蓄积及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呼晓群 解万翠 +2 位作者 李敏 董泽群 杨锡洪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7-194,共8页
文章阐述了有害毒藻产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具有的物种特异性,从PSTs的蓄积、转化、代谢及净化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将暂养净化、生物吸附法、微生物代谢等净化方式进行优化或组... 文章阐述了有害毒藻产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具有的物种特异性,从PSTs的蓄积、转化、代谢及净化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将暂养净化、生物吸附法、微生物代谢等净化方式进行优化或组合,对水产品进行高效脱毒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蓄积 转化 代谢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源活性物质对炎症性肠病营养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明爽 杨锡洪 +1 位作者 车红霞 解万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共6页
文章论述了海洋来源的活性物质在营养干预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机制,提出了现有试验模型下大分子活性物质的多重作用靶点,探究了脂肪酸、多糖、生物肽等物质作为炎症性肠病治疗辅助剂的可能性和潜在机制。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海洋来源 天然活性物质 营养干预 治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多酚改善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鹏程 曹峻菡 解万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5-210,共6页
文章概述了膳食多酚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保护肠黏膜屏障、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物改善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膳食多酚对炎症性肠病炎症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并展望了膳食多酚在炎症性肠病等疾病营养干预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多酚 炎症性肠病 营养干预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