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西晚古生代海相凝缩层沉积特点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大炜 李增学 +2 位作者 魏久传 刘海燕 宁文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0,189,共7页
依据钻井资料、地层资料及相关地质资料,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煤地质学多学科相结合方法,对鲁西地区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进行层序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体系域与凝缩层的关系,探讨了凝缩层与成煤作用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鲁西陆... 依据钻井资料、地层资料及相关地质资料,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煤地质学多学科相结合方法,对鲁西地区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进行层序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体系域与凝缩层的关系,探讨了凝缩层与成煤作用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鲁西陆表海沉积地层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24个小层序,每个三级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凝缩层主要分布在海侵体系域顶部,即中期基准面旋回顶部,为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表现为微晶灰岩沉积,局部地区是深水泥岩;该区凝缩层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浓缩层有着本质区别,可全区对比;凝缩层与煤层形成具有重要的耦合关系,层序1凝缩层为十四灰和下伏炭质泥岩,层序2的为十灰和16煤,层序3的为三灰和7煤组合,对应煤层的煤化作用开始时间与灰岩形成时间一致,可以用海侵事件成煤模式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缩层 层序地层 体系域 鲁西地区 海侵事件成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古庄油田京58断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谢俊 陈盼盼 +4 位作者 李存磊 王梦琪 杨宸 陈双艳 李百川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6,共3页
前人研究多认为别古庄油田京58区块沙四上段发育湖泊三角洲-滩坝体系,本文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与描述,结合测井、录井资料,从单井相剖面分析入手,对研究区沙四上段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京58-4井沙四上段取心岩性较粗,... 前人研究多认为别古庄油田京58区块沙四上段发育湖泊三角洲-滩坝体系,本文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与描述,结合测井、录井资料,从单井相剖面分析入手,对研究区沙四上段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京58-4井沙四上段取心岩性较粗,以底部见冲刷构造的正韵律层序为主,为典型的河道层序,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沙四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道沙坝、河道间、河口沙坝、沙席等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沙四上亚段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西油田窿6区块下白垩统下沟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侯乾 彭立才 +1 位作者 杨仁超 王言龙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34-38,42,共6页
运用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对青西油田窿6区块下沟组沉积岩的颜色、岩性、沉积构造、测井相等相标志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下沟组主体为扇三角洲相沉积,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 运用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对青西油田窿6区块下沟组沉积岩的颜色、岩性、沉积构造、测井相等相标志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下沟组主体为扇三角洲相沉积,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和前缘滑塌7种沉积微相。在单井相、剖面相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典型小层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并建立了下沟组的沉积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西油田 窿6区块 扇三角洲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巴喀气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鑫 彭立才 徐丽萍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36-40,154-155,共5页
巴喀气田位于吐哈盆地北部凹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是巴喀气田重要的产气层位。根据测井、录井、岩心资料,对巴喀气田工区内沉积岩的颜色、岩性、沉积构造、测井相等相标志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巴喀气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主要... 巴喀气田位于吐哈盆地北部凹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是巴喀气田重要的产气层位。根据测井、录井、岩心资料,对巴喀气田工区内沉积岩的颜色、岩性、沉积构造、测井相等相标志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巴喀气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主要沉积相为辫状河三角洲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河口坝、前辫状河三角洲泥坪和沼泽5种沉积微相。在单井相,连井剖面相研究的基础之上,描述了区内典型小层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最终确立了研究区八道湾组的沉积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喀气田 下侏罗统 八道湾组 沉积微相 辫状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共伴生矿产定义内涵及分类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建强 迟乃杰 +2 位作者 从培章 刘海政 赵鲁阳 《山东国土资源》 2015年第9期30-34,共5页
含煤岩系中存在着多种矿产和元素,统称为煤的共伴生矿产。然而,煤的共生矿产与伴生矿产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成矿过程、赋存方式及其后期开采形式等方面,至今二者概念较为模糊,需要进一步区分。通过详细分析了煤共生、伴生矿产的特征,根... 含煤岩系中存在着多种矿产和元素,统称为煤的共伴生矿产。然而,煤的共生矿产与伴生矿产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成矿过程、赋存方式及其后期开采形式等方面,至今二者概念较为模糊,需要进一步区分。通过详细分析了煤共生、伴生矿产的特征,根据矿产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存在位置及与煤的关系,认为煤的伴生矿产包括煤层气、煤成气、镓、铀、锗、钒等,共生矿产包括页岩气等,而油页岩、粘土与高岭土则既是伴生矿产也是共生矿产。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煤的共生、伴生矿产分类方案,对煤系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岩系 共伴生矿产 煤系气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邓清海 张丹丹 +2 位作者 张丽萍 曹家源 林永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88,192,共6页
以2001年和2013年2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采用ENVI的监督分类和分类后处理功能,并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模型和转移矩阵分析法,对日照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特征、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 以2001年和2013年2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采用ENVI的监督分类和分类后处理功能,并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模型和转移矩阵分析法,对日照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特征、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2013年,日照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等方面。其中,耕地面积减少446.08km2,年变化率为-2.22%,主要转化为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林地面积减少192.55km2,年变化率为-2.43%,主要用于建筑用地和耕地,也有部分被转化成未利用地;建筑用地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2001—2013年,建筑用地面积增加一倍多,年变化率为8.05%,主要来自于未利用地和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65.69km2,年变化率为-1.16%,主要被用于建筑用地。最后分析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认为主要驱动因子是城市化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土地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日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薄砂体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7
作者 张义 尹艳树 秦志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研究区储层具有厚度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相变快等特点,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受制于地震频带,很难精确地刻画薄储层。地质统计学反演结合了地质统计学建模和地震反演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地震横向覆盖面广、分辨率高、测井纵向采样密集... 研究区储层具有厚度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相变快等特点,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受制于地震频带,很难精确地刻画薄储层。地质统计学反演结合了地质统计学建模和地震反演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地震横向覆盖面广、分辨率高、测井纵向采样密集的特点,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文中在测井资料质控和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分析、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参数分析、随机模拟的基础上,确定了运用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方法对核三段Ⅳ—Ⅵ油组进行储层预测,并与确定性反演、随机模拟方法生成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统计学反演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垂向分辨率,可以有效识别出薄层砂体,为研究区有利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反演 储层预测 薄储层 变差函数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滕县煤田滕南矿区水文地质单元划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肖乐乐 魏久传 +3 位作者 牛超 郭建斌 亓宏兵 彭慧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4-639,共6页
根据滕县煤田滕南矿区煤层开采现状,针对太原组煤层开采受底板突水威胁的问题,分析了滕南矿区的自然地理、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按照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依据,并将其划分为3个二级、8个三级水文地质单元。通过对滕南矿区水文地... 根据滕县煤田滕南矿区煤层开采现状,针对太原组煤层开采受底板突水威胁的问题,分析了滕南矿区的自然地理、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按照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依据,并将其划分为3个二级、8个三级水文地质单元。通过对滕南矿区水文地质单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得到了其含水层主要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单元 水文地质条件 滕南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以大庆某采油厂井间地震勘探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桂花 朱光明 马德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2,164+171,共7页
本文以大庆油田A区井间地震资料为实例,介绍了井间地震数据采集的方法,并对资料处理的难点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互相关叠加、波场分离、直达波层析成像和反射波成像)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通过对三口井的井间地震剖... 本文以大庆油田A区井间地震资料为实例,介绍了井间地震数据采集的方法,并对资料处理的难点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互相关叠加、波场分离、直达波层析成像和反射波成像)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通过对三口井的井间地震剖面首尾相接,可看出剖面接缝并不明显,同相轴连续性很好,信噪比和分辨率较高,说明该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波场分离 互相关叠加 层析成像 反射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Z30区块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东旭 杜支文 +3 位作者 张涛 王秀平 王言龙 高福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68-76,83,共10页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及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山1段及盒8段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孔低渗特点。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隙,次生孔隙以溶蚀粒间...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及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山1段及盒8段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孔低渗特点。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隙,次生孔隙以溶蚀粒间孔为主。根据物性及压汞曲线特征参数将储层分为4类,其中Ⅱ类、Ⅲ类储层所占比重最大。研究认为,物源、沉积环境、成岩作用、裂缝等是决定储层特征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石灰岩矿山综合整治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磊 施龙青 +2 位作者 邱梅 孙红华 徐东晶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2年第5期49-52,共4页
针对露天石灰岩矿山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范围分成三大类(即地质灾害隐患、生态环境破坏、视觉污染)和7亚类,并对各类特征、成因机理及相互联系进行了分析;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前提下,提出了科... 针对露天石灰岩矿山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范围分成三大类(即地质灾害隐患、生态环境破坏、视觉污染)和7亚类,并对各类特征、成因机理及相互联系进行了分析;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前提下,提出了科学、系统的露天石灰岩矿山综合整治模式,并辅以实例加以说明治理的流程和效果;同时针对矿山治理资金断链等问题,提出借鉴美国超级基金法和欧洲的经验,引进信托基金以保障矿山治理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露天矿山 综合治理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貌单元划分及其聚煤规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大炜 魏欣伟 +1 位作者 刘海燕 刘彬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7,共4页
基于陆表海盆地演化的背景、沉积特征和古地理分布,研究认为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貌起伏不平,并将其古地貌分成3级:一级地形起伏单元位于环阴山南麓地区,主要以三角洲、扇三角洲、河流等陆相—过渡相为主,形成的层序可划分为低水位体系... 基于陆表海盆地演化的背景、沉积特征和古地理分布,研究认为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貌起伏不平,并将其古地貌分成3级:一级地形起伏单元位于环阴山南麓地区,主要以三角洲、扇三角洲、河流等陆相—过渡相为主,形成的层序可划分为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二级地形起伏单元分布最为广泛,主要由障壁—泻湖和潮坪沉积体系组成,形成的层序可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三级地形起伏单元为整个板块最低处最先接受海侵的区域,主要以台地相为主,形成的层序可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单元的聚煤规律。结果表明:一级地形起伏单元易形成分布局限的厚煤层,为高水位体系域成煤;二级地形起伏单元易形成分布广泛的海侵体系域薄煤层,根据古地理特征及煤层沉积组合特征可区分出海侵事件成煤和海侵过程成煤;三级地形起伏单元由于海水占据时间较长,不易形成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古地貌单元 海侵过程成煤 海侵事件成煤 陆表海盆地 聚煤规律 华北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表移动ARMA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丽萍 于锐 黄超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75-379,共5页
以某矿区一个监测点2001—2010年地表移动监测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样本数据的自相关函数(AC)和偏自相关函数(PAC)都是拖尾的,符合ARMA(p,q)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EViews软件进行了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 以某矿区一个监测点2001—2010年地表移动监测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样本数据的自相关函数(AC)和偏自相关函数(PAC)都是拖尾的,符合ARMA(p,q)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EViews软件进行了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工作,建立了该矿区地表移动ARMA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模型预测显示了良好的准确性,特别是在时间步长较短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矿山地表移动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 ARMA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多属性反演在巴喀气田八道湾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杰 彭立才 +3 位作者 林年添 彭立勇 王守进 薛世团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36-38,41,共4页
巴喀气田位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是巴喀气田重要的产气层位。选择地震多属性反演方法,建立已钻井点储层参数与多种优势地震属性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依据其关系反演得到储层参数数据体。该方法精度高,可以精... 巴喀气田位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是巴喀气田重要的产气层位。选择地震多属性反演方法,建立已钻井点储层参数与多种优势地震属性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依据其关系反演得到储层参数数据体。该方法精度高,可以精细刻画储层空间分布特征。将该方法应用于巴喀气田八道湾组的储层预测研究,通过反演得到目标储层的自然伽马和孔隙度信息,预测出了储层含气砂体的分布规律及范围,统计分析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油气显示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喀气田 致密砂岩储层 地震多属性反演 储层参数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排污河道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武倩倩 任加国 王其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1813-1814,1860,共3页
为阐明排污河道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德州市某排污河道为例,进行河道污水对沿岸土壤和地下水有机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排污河渠两侧的浅层地下水已经受到较严重的污染,污染物主要为三氮、重金属和邻二氯苯等有机污染... 为阐明排污河道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德州市某排污河道为例,进行河道污水对沿岸土壤和地下水有机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排污河渠两侧的浅层地下水已经受到较严重的污染,污染物主要为三氮、重金属和邻二氯苯等有机污染物;土壤中多吸附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和苯并芘等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河道 地下水 有机污染 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丘市石灰岩矿山综合整治方式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磊 施龙青 +2 位作者 邱梅 徐东晶 王莹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3年第1期79-81,共3页
综合分析章丘市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根治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兼顾植物学和经济效应,运用景观美学和景观分析研究方法对矿山提出综合整治方法。通过工程治理去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产生一定储量经济效益,推动山石企业自发进行生态恢复,... 综合分析章丘市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根治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兼顾植物学和经济效应,运用景观美学和景观分析研究方法对矿山提出综合整治方法。通过工程治理去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产生一定储量经济效益,推动山石企业自发进行生态恢复,同时进行地质监测,为山石最优化治理提供保障。有效地解决山石开采与安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突出矛盾,促进山石企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同时,对矿山治理资金断链等导致矿山治理缺乏连续性问题提出公众参与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矿山 综合治理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地质理论的研究现状、进展与方向评述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赵迪斐 郭英海 +5 位作者 刘静 曹磊 崇璇 李冠霖 王玉杰 魏源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6期1-4,共4页
非均质性是页岩储层的固有性质,影响了页岩储层的物性、含气性及其勘探开发。对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地质认识,目前还集中在对不同参数的评述表征上,非均质性地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缺乏标准工作流程、量化程度不足、未以动态指标纳... 非均质性是页岩储层的固有性质,影响了页岩储层的物性、含气性及其勘探开发。对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地质认识,目前还集中在对不同参数的评述表征上,非均质性地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缺乏标准工作流程、量化程度不足、未以动态指标纳入评价预测体系,以及对多影响因素下的关键控制因素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总结、评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方案、思路与建议,为非常规油气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页岩储层 非常规油气 储层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储层孔隙纳米尺度表征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精细、量化与机理耦合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迪斐 卢琪荣 +1 位作者 郭英海 尹俊凯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1期108-118,100,共12页
煤储层的纳米孔隙特征是决定煤层含气性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明确、总结煤层气储层纳米孔隙的研究进展,针对煤储层纳米孔隙表征这一问题,开展国内外文献系统调研与总结归纳工作。结果表明,煤储层纳米孔隙表征涉及多领域、多学科方法、技... 煤储层的纳米孔隙特征是决定煤层含气性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明确、总结煤层气储层纳米孔隙的研究进展,针对煤储层纳米孔隙表征这一问题,开展国内外文献系统调研与总结归纳工作。结果表明,煤储层纳米孔隙表征涉及多领域、多学科方法、技术,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影响气体赋存运移机理,是煤储层纳米孔隙表征的研究方向;对20 nm以下孔径纳米孔隙的准确量化表征是关键难点。进一步丰富研究手段,定性定量表征结合,提高表征精度,综合考虑沉积环境、演化程度、构造运动及开采过程气体运移多个因素对煤纳米孔发育的影响,并在真实表征的基础上加深煤层气赋存、扩散、运移机理的研究,将是煤纳米孔研究的重要方向。总结归纳煤储层纳米孔隙表征的研究进展,有为煤层气赋存富集机理、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 煤储层 煤层气 非常规油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影响因子及分形理论危险性评价综合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虹 徐东晶 付青 《山东煤炭科技》 2013年第5期174-176,共3页
通过断层影响因子和断裂构造分维方法,将万福井田3煤层开采突水危险性分区图进行了综合叠加,结合其岩体破碎、复杂程度及导水性等特征,得到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突水危险性综合分区图,不仅在可信度上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可以适当地降低煤矿生... 通过断层影响因子和断裂构造分维方法,将万福井田3煤层开采突水危险性分区图进行了综合叠加,结合其岩体破碎、复杂程度及导水性等特征,得到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突水危险性综合分区图,不仅在可信度上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可以适当地降低煤矿生产中的危险系数,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断层影响因子 分形 构造分维 突水危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岗井田矿井涌水量及奥灰突水量预计
20
作者 王颖 施龙青 丛培章 《山东煤炭科技》 2016年第3期140-142,共3页
何岗井田目前开采-600 m水平16上煤层,面临顶板十下灰含水层和底板十三灰含水层及奥灰含水层突水威胁,因此需要科学合理预计矿井涌水量。在分析含水层、隔水层及含水层水力联系等水文地质特征基础上,采用大井法对直接顶板十下灰含水层... 何岗井田目前开采-600 m水平16上煤层,面临顶板十下灰含水层和底板十三灰含水层及奥灰含水层突水威胁,因此需要科学合理预计矿井涌水量。在分析含水层、隔水层及含水层水力联系等水文地质特征基础上,采用大井法对直接顶板十下灰含水层放水量进行了预计,利用单位涌水量及疏降水深度,对底板十三灰含水层疏水量进行了预测,获得了矿井正常涌水量预计值。采用最新研究成果,对奥灰含水层突水量进行了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岗井田 水文地质特征 涌水量预计 奥灰突水量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