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提高奶牛产奶量十措施
1
作者 王宪超 《北方牧业》 2004年第1期12-12,共1页
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为8℃-21℃,温度过低,可因放出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而降低产奶量。因此,冬季应将牛舍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前面的门窗要挂草帘,或钉塑料薄膜,以保舍温。
关键词 冬季 奶牛 产奶量 饲养标准 饮水 运动 卫生防疫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杆菌病引起母羊流产的预防
2
作者 王宪超 《北方牧业》 2004年第10期22-22,共1页
羊只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地方性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期短者2周,长者可达半年。多数病例为隐性传染。早期呈现结膜炎,体温升高,但这些表现不易察觉而被忽略,乳房可形成暂时性硬块,有时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 母羊 流产 预防 免疫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管不放松 牛奶产量增
3
作者 王宪超 《北方牧业》 2003年第21期12-12,共1页
实践证明,凡是夜间管理较好的奶牛,产奶量明显提高(可提高产奶量15%-25%).因此,养牛户应积极采取夜管措施,以促进奶牛产奶量的提高。
关键词 牛奶 产量 夜间管理 饲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希国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9期62-62,共1页
近日,在山东省期刊协会举办的第十七届省期刊优秀论文评选中,山东畜牧兽医编辑部的焦景旭同志撰写的论文《文化大发展视域下期刊品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关键词 论文评选 核心竞争力 优秀论文 评价体系 畜牧兽医 山东省 期刊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羔羊全精料 育肥效益高
5
作者 王文召 《北方牧业》 2005年第10期22-22,共1页
羔羊断奶以后,利用全精料进行短期育肥,到了3月龄出栏,充分利用了羔羊幼龄期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日增重大、屠宰率高的优势。羔羊断奶后只喂精料而不喂粗料,管理简单,加快了羊群周转,提高了出栏活重和胴体品质,从而实现了养羊... 羔羊断奶以后,利用全精料进行短期育肥,到了3月龄出栏,充分利用了羔羊幼龄期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日增重大、屠宰率高的优势。羔羊断奶后只喂精料而不喂粗料,管理简单,加快了羊群周转,提高了出栏活重和胴体品质,从而实现了养羊的最佳经济效益,适合现代高效养殖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精料育肥 羔羊 最佳经济效益 短期育肥 充分利用 饲料报酬 胴体品质 生产要求 高效养殖 幼龄期 日增重 屠宰率 断奶后 出栏 月龄 周转 羊群 活重 养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补液抢治羔羊脱水
6
作者 王文召 《北方牧业》 2004年第19期19-19,共1页
药物配伍 50%的葡萄糖盐水,20%葡萄糖水各250毫升,安钠咖0.8克,维生素C50克,碳酸氢钠4克,维生素B150毫克,混合均匀后分两次注射,第一次给药液的三分之一,第二次隔2-3小时再给三分之二,用前需将药液加温到30℃左右。
关键词 皮下补液 羔羊 葡萄糖水 糖盐水 药液 加温 混合均匀 药物配伍 注射 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大肠杆菌病与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7
作者 贾伟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7期123-124,共2页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由于疾病防控意识薄弱和防控措施不到位,容易引发相关疾病,肉牛的腹泻性疾病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肉牛的生长性能,甚至导致死亡,给肉牛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相关研究表明,引起肉牛腹泻的因素很多,...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由于疾病防控意识薄弱和防控措施不到位,容易引发相关疾病,肉牛的腹泻性疾病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肉牛的生长性能,甚至导致死亡,给肉牛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相关研究表明,引起肉牛腹泻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细菌性因素、病毒性因素、寄生虫性因素及管理性因素,肉牛腹泻病具有病原复杂、发病率高、很难控制等特点,且在临床呈现混合感染的情况比较多见,致病性较强,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球虫病 腹泻性疾病 大肠杆菌病 肉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