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EOF分析的山东省年降水区域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任建成 谷山青 卢晓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1,共8页
[目的]探究山东省不同气候分区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为该地区气候分析、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区域性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95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降水年值数据,首先对山东省年降水场进行气候分区,然后通过相关统计方法... [目的]探究山东省不同气候分区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为该地区气候分析、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区域性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95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降水年值数据,首先对山东省年降水场进行气候分区,然后通过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各分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山东省各降水模态降水偏少的年份更多,降水偏多的年份降水强度更大,年代际变化均较为明显,但各模态降水偏多偏少的年份分布及强度变化有所不同。(2)山东省年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场划分为东南沿海区(Ⅰ区)、西北平原区(Ⅱ区)和中部山地区(Ⅲ区)3个区域,各降水分区年降水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趋势率各不相同,突变均不明显。(3)山东省各降水分区年降水量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东南沿海区年降水场存在2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均为2~3 a,未来变化具有强持续性;西北平原区年降水场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分别为5~7 a, 3 a和2~3 a,未来变化具有持续性;中部山地区年降水场存在2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分别为2~3 a, 6 a,未来变化具有强持续性。[结论]山东省降水偏少的年份更多,降水偏多的年份降水强度更大,年降水场大致可分为3个分区,各分区年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且未来变化均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降水 区域特征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重标极差分析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害对山东省茶叶产量的影响评估
2
作者 朱秀红 郑芳 田洪良 《中国茶叶》 2024年第9期41-45,共5页
为科学评估山东省茶树冻害影响情况,将山东省茶树冻害分为越冬期和春茶期冻害两类,分别找出影响两类冻害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建立了山东省茶树越冬期和春茶期冻害减产预测模型。经验证,所得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可... 为科学评估山东省茶树冻害影响情况,将山东省茶树冻害分为越冬期和春茶期冻害两类,分别找出影响两类冻害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建立了山东省茶树越冬期和春茶期冻害减产预测模型。经验证,所得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可以用来指导茶农科学防冻,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推动山东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害 春茶 减产率 产量模型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擎的气象业务系统云化改造与实施
3
作者 李建明 冀玉超 +2 位作者 冯勇 朱辉 朱永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3期96-99,103,共5页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是气象部门为提升信息系统集约化水平而建设的“数算一体”支撑平台,原有业务信息系统需进行云化改造后融入云平台。为探索市级业务信息系统融入天擎的方案,以东营气象业务平台的改造与实施为例,利用微服务、容...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是气象部门为提升信息系统集约化水平而建设的“数算一体”支撑平台,原有业务信息系统需进行云化改造后融入云平台。为探索市级业务信息系统融入天擎的方案,以东营气象业务平台的改造与实施为例,利用微服务、容器云和算法加工流水线等技术,通过功能模块云化改造为天擎算法、云数据库替代自建库、数据接口改造、云主机替代物理服务器等方法,完成东营气象业务系统的云化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的东营气象业务平台全部集约到天擎部署,市级通过浏览器访问,实现“云+端”的业务架构,为其他信息系统的云化改造与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信息系统 大数据云平台 改造 集约 微服务技术 容器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和小波分析的山东省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任建成 王峰 卢晓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为了探究山东省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山东省29个国家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水量介于507.0~104... 为了探究山东省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山东省29个国家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水量介于507.0~1047.4 mm,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东省年降水场主要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分别为全省多雨型,全省少雨型,东南部降水偏多、西北部降水偏少型以及东南部降水偏少、西北部降水偏多型,山东省40 a来降水场表现出4种类型的年份数分别为12,12,2,4 a,4种降水类型分布年份实况验证的准确率达到96.7%;山东省年降水量存在3~9 a的年际变化周期,以及15~32 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其中主周期为28,18,4,7 a,分别经历了大约2,3,15,8.5个丰—枯转换期。综上,山东省年降水量由东南逐渐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场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且具备多时间尺度周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年降水 经验正交函数(EOF) 小波分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的山东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任建成 王峰 卢晓宁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135,共9页
【目的】探究山东省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使用山东省2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气温、降水月值数据,计算了各站点季节尺度和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线性回归、泰森多边形、空间插值、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 【目的】探究山东省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使用山东省2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气温、降水月值数据,计算了各站点季节尺度和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线性回归、泰森多边形、空间插值、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1)山东省秋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其他季节及全年降水量都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各季节、全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2)山东省季节及年时间尺度以干湿状态交替出现为主,夏季及全年的干湿状态变化相对比较平缓。(3)山东省春季、秋季干旱覆盖面积呈不显著的增长趋势,夏季、冬季及全年的干旱覆盖面积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4)山东省春季干旱频率大体上由鲁西南、鲁东南向北逐渐上升;夏季和全年各地干旱频率差别较小,没有很明显的走向;秋季干旱频率大体上由北向南逐渐上升;冬季干旱频率大体上由鲁西南和鲁中山区逐渐向西北和东南上升。(5)山东省春季干旱变化的主周期为10、29、4、17 a,夏季主周期为20、4、7、10 a,秋季主周期为14、6、25、8、3 a,冬季主周期为5、24、16、10 a,年尺度主周期为23、14、4、10、7 a。【结论】山东省气温上升趋势显著,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干湿状态交替出现,且干湿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变化特征 趋势分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任建成 谷山青 +1 位作者 冯存峨 卢晓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7,共11页
【目的】为了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根据山东省2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81年1月—2021年2月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重标极差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山东省气温、... 【目的】为了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根据山东省2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81年1月—2021年2月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重标极差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山东省气温、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结果】结果显示:(1)山东省年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4℃·(10 a)-1,年均气温在1986年发生较明显突变,鲁南东部和西部、鲁西北东部及半岛西部增温最快。山东省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倾向率为26.5 mm·(10 a)^(-1),未发生明显突变,鲁西北东部和鲁南东部降水增加最明显。(2)山东省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春季0.5℃·(10 a)^(-1)、夏季<0.3℃·(10 a)^(-1)、秋季0.3℃·(10 a)^(-1)和冬季0.4℃·(10 a)^(-1);春季、夏季、冬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倾向率分别为5.5 mm·(10 a)^(-1)、19.7 mm·(10 a)^(-1)和3.1 mm·(10 a)^(-1),秋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趋势率为-1.7 mm·(10 a)^(-1)。各季节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的地区差异较大。(3)山东省年均气温波动能量中心有2个,中心尺度分别为5~6 a和2~3 a,未来变化具有强持续性,平均循环长度为6 a;年降水波动能量中心有2个,中心尺度分别为3~4 a和2~3 a,未来变化具有持续性,平均循环长度为5 a。【结论】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省气温变暖趋势显著,1986年发生较明显突变;降水增加趋势不显著,未发生较明显突变;气温和降水变化均具有周期性特征,且未来变化均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特征 趋势 山东省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山东省臭氧浓度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义 陈乐奇 +1 位作者 高飞 邬铭法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112-117,共6页
基于ChinaHighO3数据集,提取山东省2013—2020年臭氧(O3)浓度数据,分析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建立10 km×10 km网格,分析山东省臭氧时空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山东省臭氧浓度年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年内各月均... 基于ChinaHighO3数据集,提取山东省2013—2020年臭氧(O3)浓度数据,分析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建立10 km×10 km网格,分析山东省臭氧时空分布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山东省臭氧浓度年均值均呈上升趋势。年内各月均值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呈“倒V形”特征,存在6月、9月一大一小2个峰值;夏季高、冬季低。年均值空间上呈西南(鲁南)高、东部(半岛)低的特征,夏季臭氧浓度西高东低,鲁西北为高值,半岛地区为低值。臭氧浓度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正自相关,集聚性较强,夏季空间正自相关性最强。年均臭氧浓度中,内陆地区多为高值聚类区(HH区);半岛地区及周边多为低值聚类区(LL区),高值聚类区面积大于低值聚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时空特征 空间自相关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政务区数据同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辉 冯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0,共5页
随着气象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和山东数字强省建设的深入推进,气象数据在地方政府的发展和决策制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政府数据应用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同步方案,以实现政务区的... 随着气象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和山东数字强省建设的深入推进,气象数据在地方政府的发展和决策制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政府数据应用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同步方案,以实现政务区的数据同步,提升气象数据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依据气象数据的类型和特点,将其划分为一般结构化数据、特色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三类,针对每类数据提出了相应的同步技术方案,构建了针对政务区数据同步的综合解决方案,并以山东省气象数据为例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备高度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为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 数据同步 政务DMZ区 Binlog日志同步技术 ETL同步技术 消息路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招远地区苹果主要生育期气象条件评估
9
作者 樊献政 王鹏凯 +3 位作者 张娟 林明华 杨金玲 张翠英 《农学学报》 2024年第8期96-100,共5页
本研究基于2022年招远地区苹果物候期的观测数据,对苹果主要物候期(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的气象条件(光照、温度、水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这些条件对苹果生长的影响。同时,对苹果关键生长期的土壤相对湿度和整个生... 本研究基于2022年招远地区苹果物候期的观测数据,对苹果主要物候期(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的气象条件(光照、温度、水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这些条件对苹果生长的影响。同时,对苹果关键生长期的土壤相对湿度和整个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特征也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苹果在全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基本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具体而言,生育期内土壤的水分条件适宜;开花期的温度略偏高,但并未影响花期的正常进行;果实膨大期降水较为充足,有利于果园土壤墒情的维持;而在果实采摘期,气象条件有助于苹果的成熟,进而提高苹果的甜度和色泽,最终获得品质良好的苹果。该研究结果为确定苹果生育期内的最佳气象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对于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帮助果农科学管理苹果种植、发展苹果生产以及提高苹果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该研究还为特色气象服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生长 气象条件 物候期 土壤湿度 生育期评估 招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MISS地面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10
作者 宋萍 杨秋彦 +2 位作者 国婷婷 杨伟超 高阳 《信息技术》 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
文中详述了行业气象服务中,通过对接CIMISS(China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及云平台应用实现的数据服务和可视化服务流程。文中通过替换非公开国家站数据及观测要素不同范围的随机偏移保障了气象观测数... 文中详述了行业气象服务中,通过对接CIMISS(China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及云平台应用实现的数据服务和可视化服务流程。文中通过替换非公开国家站数据及观测要素不同范围的随机偏移保障了气象观测数据的安全性;在对接CIMISS时,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设计对应的补调流程,保证了服务数据和数据源的高度一致性;最后,在稳定统一的底层数据环境基础上,根据交通行业用户的需求,采用B/S模式设计实现了交通三要素展示系统,为行业用户提供了较好的数据和服务支持,切实提高了行业用户的决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ISS 数据脱敏 数据补调 可视化 交通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风险知识普及常见问题及措施
11
作者 高翔 林婧君 +2 位作者 李涛 王冰 高瑞华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11期37-39,共3页
为落实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具体分析近几年重大气象灾害事件暴露出的对极端灾害性天气风险估计不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易被群众理解、基层防灾减灾宣传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气象... 为落实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具体分析近几年重大气象灾害事件暴露出的对极端灾害性天气风险估计不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易被群众理解、基层防灾减灾宣传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风险 普及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玉米作物种植区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12
作者 王洪明 李茂桐 崔兆韵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9期107-110,共4页
气象灾害风险的综合评估指标选取全面性较差,导致玉米作物种植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准确性较差,为此文中构建基于GIS技术的玉米作物种植区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从气象灾害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能... 气象灾害风险的综合评估指标选取全面性较差,导致玉米作物种植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准确性较差,为此文中构建基于GIS技术的玉米作物种植区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从气象灾害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能力四个方面选择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以其归一化处理为前提,通过熵权法完成其权重的计算后,运用GIS技术实现种植区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的空间分析,构建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划分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实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实现单一、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有利于玉米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玉米作物 气象灾害 风险评估模型 防灾减灾 熵权法 归一化 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枣庄市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13
作者 崔云鹏 邢丽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87-192,201,共7页
[目的]探究枣庄市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影响该市植被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方法]基于MODIS NDVI遥感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对枣庄市2001—2020年NDVI进行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枣... [目的]探究枣庄市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影响该市植被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方法]基于MODIS NDVI遥感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对枣庄市2001—2020年NDVI进行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枣庄市近20年间NDVI呈现不断改善特征,倾向率为0.011/10 a。平均气温与NDVI相关性较高的地区出现在枣庄市南部,枣庄市北部降水量与NDVI有较高的相关性,平均相对湿度与NDVI相关系数较高的地区出现在薛城区、市中区、滕州市,日照时数与NDVI相关系数高值区较为分散。人为因素对植被NDVI的影响主要作用在城区且表现为负贡献,在滕州市、市中区最为明显。[结论]枣庄市植被整体上得到有效恢复,其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因素和城市发展水平变化影响,枣庄市近年来的人为活动整体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变化特征 驱动因子 人类活动 MODIS 枣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博山碧玉猕猴桃种植适宜性区划
14
作者 李密 邱东凤 朱保美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碧玉猕猴桃已成为淄博市博山区水果重点发展对象,编制其种植区划可为果农建设桃园提供有力支持。针对气候差异细微的博山区,根据碧玉生长的生态特征,选择<-1℃日数、日照时数、≥35℃日数、<-7℃日数、≥10℃积温、年平均气温、... 碧玉猕猴桃已成为淄博市博山区水果重点发展对象,编制其种植区划可为果农建设桃园提供有力支持。针对气候差异细微的博山区,根据碧玉生长的生态特征,选择<-1℃日数、日照时数、≥35℃日数、<-7℃日数、≥10℃积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旱和洪涝发生频率作为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结合土壤和地形数据,利用极大值和极差标准化方法将各因子标准化,通过GIS技术和逻辑运算方法得到博山区碧玉猕猴桃种植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博山区适宜栽种的地域由东向西呈逐渐递减趋势,主要分布在该区东部的池上镇、源泉镇东部和博山镇东南角。该区划为当地优化猕猴桃生产布局、改进种植制度、制定碧玉种植布局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碧玉 GIS技术 种植 适宜性区划 加权 淄博市博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交互的精准农业气象服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玉华 褚希 张红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89-94,共6页
为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需要,更好地利用用户的农业生产经验来减少不良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网下,采用用户交互反馈气象服务相应的指标建立气象服务指标库,精准匹配气象服务产品,靶向推送用户,以实现精准农业气象服务。结... 为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需要,更好地利用用户的农业生产经验来减少不良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网下,采用用户交互反馈气象服务相应的指标建立气象服务指标库,精准匹配气象服务产品,靶向推送用户,以实现精准农业气象服务。结果表明:该方法依托"锄禾问天"APP,通过种植区域设置、生育期调整、指标配置等交互模块进行用户需求信息的采集,运用精准匹配气象产品生成技术,提供作物生长适宜度、农业气象灾害、关键农时农事活动建议等精准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实现定制化的、有效互动的农业气象服务。该方法已在山东气象部门为农气象服务中加以应用,满足了用户对精准化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交互 精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五莲无花果栽培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志超 陈修淼 朱秀红 《农学学报》 2022年第9期77-82,共6页
为在山区五莲引进推广无花果栽培,本研究依托山东五莲本地历年汇编气象资料及近年气象数据,结合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开展山东五莲无花果栽培气候适宜性分析,并对常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进行探讨,分析五莲主要气候条件对无花果生长的影响... 为在山区五莲引进推广无花果栽培,本研究依托山东五莲本地历年汇编气象资料及近年气象数据,结合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开展山东五莲无花果栽培气候适宜性分析,并对常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进行探讨,分析五莲主要气候条件对无花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气象灾害采取适当的防范和补救,五莲气候条件基本满足无花果的生长发育。研究为进一步推广五莲县无花果的栽培,防御气象灾害,振兴农村经济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山东五莲 栽培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庄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全景 陈立峰 +3 位作者 王倩 张越 陈连侠 胡园春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2175-2178,共4页
为满足特色农业(石榴)气象服务需求,提高科技为农发展赋能水平,推动石榴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本研究开发建设了特色农业(石榴)气象服务平台。该系统基于NET搭建了Web访问平台,整合了石榴气象服务技术项目组前期研究的石榴气象灾害模型资源... 为满足特色农业(石榴)气象服务需求,提高科技为农发展赋能水平,推动石榴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本研究开发建设了特色农业(石榴)气象服务平台。该系统基于NET搭建了Web访问平台,整合了石榴气象服务技术项目组前期研究的石榴气象灾害模型资源,实现了气象数据实时监测、石榴生长状况及时更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自动生成、气象服务信息即时生成等功能。该系统已在枣庄市推广使用,并在石榴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气象服务平台 石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栽期气象条件对大棚草莓的影响
18
作者 卞磊 李妍 +2 位作者 葛瑞婷 张桂琴 孙丽莉 《农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0-64,共5页
通过对8月29日、9月5日、9月12日移栽的大棚草莓生育期跟踪观测,分析草莓各生育期叶面积、器官干物质含量、单棵产量、总产量和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移栽期气象条件对大棚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批移栽的草莓受连阴雨天气影响时间短,生... 通过对8月29日、9月5日、9月12日移栽的大棚草莓生育期跟踪观测,分析草莓各生育期叶面积、器官干物质含量、单棵产量、总产量和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移栽期气象条件对大棚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批移栽的草莓受连阴雨天气影响时间短,生长状况最好,叶面积指数高,各时期干物质积累均多于第2、3批;第2批受连阴雨影响时间较长,植株生长发育一般,产量也一般;而第3批受连阴雨天气影响时间最长,植株生长受严重影响,株高明显矮于前2批,生长状况也较差,前期营养积累少,果实相对较小。移栽期气象条件对大棚草莓后期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尤其是连阴雨天气的影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期 大棚草莓 连阴雨 生育期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公河典型区域旱雨季土地利用及土壤侵蚀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娜 张道熙 +4 位作者 韩东枫 陈小娟 邱娟 金瑶 龚昱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
以湄公河干流老挝沙湾拿吉至柬埔寨桔井段重要支流南蒙河、色丹河、色贡河、色桑河、斯雷博河及其左右岸缓冲区50 km范围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8遥感和河网数据,对比植被覆盖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区域内旱季(1-2月)、雨季(6-9月)土... 以湄公河干流老挝沙湾拿吉至柬埔寨桔井段重要支流南蒙河、色丹河、色贡河、色桑河、斯雷博河及其左右岸缓冲区50 km范围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8遥感和河网数据,对比植被覆盖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区域内旱季(1-2月)、雨季(6-9月)土地利用及土壤侵蚀变化。结果表明,季节性降雨导致土地利用变化明显,旱、雨季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河道沿岸水体动态变化;旱季水体面积较雨季净减少43 259 hm^(2),占总变化面积的93.8%;雨季至旱季耕地转化占总变化面积38.00%(17 514.44 hm^(2)),其次为灌木地(22.98%,10 590.54 hm^(2))和裸地(21.77%,10 033.32 hm^(2))。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导致土壤侵蚀变化,旱、雨季土壤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变化不大;旱季以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增加为主,净增加面积分别为4 107 hm^(2)和5 864 hm^(2),分别占总变化面积的36.9%和52.7%;增加面积主要由无侵蚀类型发展而来,体现在旱季沿岸水体面积的大幅降低。建议在水土保持过程中,改传统稻田种植为耕作、轮作和培肥一体化的水保措施,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岸带生态护坡建设与管理,降低自然洪水或人为工程对自然林地和植被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旱雨季 湄公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时空特征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峰 任建成 卢晓宁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2-60,共9页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特征,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等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及GIS系统,探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时空特征,探明蒸发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特征,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等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及GIS系统,探究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时空特征,探明蒸发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1)黄河三角洲地区春季、夏季和年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秋季和冬季蒸发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蒸发量空间分布大致上均由东北向西南递减。(2)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春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 a;夏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 a和5 a;秋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3、6 a和3 a;冬季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11 a和5~6 a;年蒸发量主循环周期为10 a。(3)黄河三角洲地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年日照时间、年平均风速、年平均云量和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显著相关,与年平均气温相关性不显著。各季节蒸发量与各季节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云量及气温日较差显著相关,与其他因子相关性各有不同。(4)黄河三角洲地区相对湿度对各时段蒸发量影响效果均显著,风速对春季、夏季、冬季蒸发量的影响均显著,气温对春季和夏季蒸发量影响显著,日照时间对年蒸发量的影响效果明显,降水量对春季蒸发量的负向影响效果明显。模拟预测的各时段蒸发量实测值和模拟值都分布在拟合线附近,模型预测效果均较好,各时段蒸发量模拟值合格率与回归方程解释能力吻合度较高。【结论】黄河三角洲地区蒸发受多种气候因子共同影响,存在一定的“蒸发悖论”现象,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空间分布大致上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回归预测模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量 变化特征 模型研究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