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善光 张洪宇 +1 位作者 安国营 王为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腔镜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76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4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48例、ASD修补术+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1例、VSD+ASD修补术2例、左房黏液瘤1例... 目的观察胸腔镜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76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4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48例、ASD修补术+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1例、VSD+ASD修补术2例、左房黏液瘤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例、二尖瓣置换(MVR)5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置换2例],该组患者采用右腹股沟处股动脉插供血管,股静脉插回血管,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经第3或4肋间进胸,AVR及双瓣膜置换者采用右胸前外侧第3肋间入胸;其余先天性心脏病如ASD、VSD等,采用右胸前外侧第4肋间入胸,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畸形矫治手术。在腋中线第7肋间切开约1 cm小口,置入胸腔镜。结果全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时间45~178(62±17)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24~119(51±23)min,其中2例MVR+AVR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平均127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27(14±6)h;术后右胸腔引流量45~560(254±72)m L;术后住院时间9~16(11±3)d。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右侧皮下气肿2例、室间隔2 mm残余漏1例,均未做特殊处理,患者恢复良好;1例左房黏液瘤患者术中发现右股静脉切口附近大块血栓形成,立即取出可见血栓,为防治残余血栓,术后给予尿激酶及链激酶溶栓治疗,经复查股静脉超声,痊愈出院。全部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韶辉 刘立新 +4 位作者 魏广和 高荣华 王铁成 杨国良 蔺跃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61-663,共3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风湿热发病率的降低,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的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AHA统计,在美国年龄≥65岁人群的CAVD发病率达20%~30%,而年龄≥85岁的人群患病率达高48%~57%。C...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风湿热发病率的降低,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的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AHA统计,在美国年龄≥65岁人群的CAVD发病率达20%~30%,而年龄≥85岁的人群患病率达高48%~57%。CAVD已成为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第3大心血管疾病[1]。在中国,随着风湿热发病率的下降及人口的老龄化,CAVD的发病率也正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瓣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围术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费忠化 仇杰 +3 位作者 刘宏生 马冬纹 刘新梅 褚衍林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外科危重患者中应用指征、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的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IABP 40例,其中冠心病28例;瓣膜病10例(包括同时合并冠心病4例),复杂先心病2例。结果 IABP辅助时...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脏外科危重患者中应用指征、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的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IABP 40例,其中冠心病28例;瓣膜病10例(包括同时合并冠心病4例),复杂先心病2例。结果 IABP辅助时间18.5~168(68±42)h。36例患者成功撤除IABP,脱机率90%。死亡10人,其中6例已成功撤除IABP,死于其他并发症,4人未撤除IABP。并发症为血小板(PLT)减少10例,下肢缺血1例。结论 IABP可有效改善危重心脏病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对冠心病围术期并发低心排综合征(LCOS)效果最佳,术前预防性植入及尽早使用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 体外循环 低心排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漏误诊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袁国珍 隋桂玲 +3 位作者 胡军利 范东晨 王洪军 王少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299-1302,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及漏误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1例TAPV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心上型22例,心内型13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4例;超声心动图诊断TAPVC40例... 目的探讨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及漏误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1例TAPV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心上型22例,心内型13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4例;超声心动图诊断TAPVC40例,诊断符合率为97. 6%(40/41),4例混合型超声漏诊部分引流途径,误诊1例,超声确切诊断符合率为87. 8%(36/41)。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混合型易漏诊部分引流途径,联合CT血管成像可提高混合型TAPVC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诊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值与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魏君臣 李保朋 +3 位作者 翟宁 孙新海 王晓莉 胡喜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通过椎体压缩骨折外伤时间与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推断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外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40例及志愿者10名。根据外伤时间分为7个时段,分别进行磁共振跟踪扫描... 目的通过椎体压缩骨折外伤时间与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推断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时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外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40例及志愿者10名。根据外伤时间分为7个时段,分别进行磁共振跟踪扫描。脊柱线圈TSE序列,常规行矢状位T2WI、T1WI、T2WI-Fs扫描,轴位T2WI、DWI扫描,观察各时段信号强度,测量ADC值。结果随着骨折愈合时间的延长,ADC值逐渐下降,骨折≥60天的患者其ADC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磁共振成像量化指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可以推测外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损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表观扩散系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白雪 陈东风 王少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变化。方法左前降支梗阻的UA患者35例(观察组),采用PCI治疗;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变化。方法左前降支梗阻的UA患者35例(观察组),采用PCI治疗;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左心室整体功能参数、节段功能参数及同步性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整体收缩末期容积(g ESV)、R-R间期校正的左心室16节段达到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增加,整体射血分数(g EF)、峰值射血率(PER)/左心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g EDV)减小;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g ESV、Tmsv16-SD%减小,g EF、PER/g EDV增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前壁心尖段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 EDV)增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前壁心尖段r EDV减小。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左前降支供血节段(除前间隔基底段外)的节段收缩末期容积(r ESV)增加;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左前降支供血节段(除前间隔基底段外)r ESV减小。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左前降支供血节段(除前间隔基底段外)节段射血分数(r EF)减小;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左前降支供血节段(除前间隔基底段外)r EF增加。P均<0.05。结论 UA患者PCI术前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均降低,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及节段收缩功能增强,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颈总动脉管壁弹性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军利 陈东风 +3 位作者 王少春 郭丙成 袁国珍 隋桂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索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方法。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取冠心病患...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索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方法。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取冠心病患者60例,分别为单支病变组19例,双支病变组19例,多支病变组22例,另外选取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VVI技术定量分析各组颈总动脉短轴各壁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Vs)、峰值应变(Ss)及峰值应变率(SRs),计算冠脉阻塞积分(coronary artery obstacle score,CAO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总动脉短轴各壁平均Vs、Ss及SRs测值:多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单支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颈总动脉短轴各壁平均Vs与CAOS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VVI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短轴各壁平均Vs、Ss及SRs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明显降低,有望成为早期无创预测冠心病病变程度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冠心病 颈总动脉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高糖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尉希清 张洪生 +3 位作者 张金国 谭洪勇 马玲 刘志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7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糖所致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SD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72h后,随机分为5组并加入相应的处理药物,即对照组(control组);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组(GS组);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干预组,分别为GS...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糖所致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SD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72h后,随机分为5组并加入相应的处理药物,即对照组(control组);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组(GS组);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干预组,分别为GS+10^-7MSim组、GS+10^-6MSim组和GS+10^-5MSim组。测定各组心肌细胞活力及心肌细胞培养基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细胞内总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辛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高糖损伤乳鼠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P〈O.01);培养基中MDA的生成减少(P〈0.05),而SOD活力及GSH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稳定细胞膜、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提高清除氧自由基,对高糖所致的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发挥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氧化应激 心肌细胞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A在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玉红 陈月芹 +1 位作者 王林省 李传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分析肾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s,RAA)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探讨MSCTA在R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RAA患者的MSCTA原始图像和后处理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共检出RAA 27个:单发13例,单侧多发3例,双... 目的分析肾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s,RAA)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探讨MSCTA在R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RAA患者的MSCTA原始图像和后处理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共检出RAA 27个:单发13例,单侧多发3例,双侧多发2例;瘤体的体积最大者约40mm×31mm×52mm,最小者约7mm×6mm×8mm,16个位于肾动脉主干分叉处,3个位于一级分支,8个位于二级及以下分支;9个瘤壁可见斑点状、条片状钙化,5个瘤腔内可见血栓形成,1例动脉瘤破裂伴有肾周及腹腔积血。结论 MSCTA结合后处理技术对RAA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RAA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研究的基本方法及流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韶辉 魏广和 刘立新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MicroRNA(miRNA)属于非编码RNA大家族,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长约21~25个碱基的单链小分子RNA。1993年在线虫中发现第一个miRNA(lin-4),2001年《Science))报道了分别从线虫、果蝇和人体内找到的几十个类似1in-4的小RNA... MicroRNA(miRNA)属于非编码RNA大家族,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长约21~25个碱基的单链小分子RNA。1993年在线虫中发现第一个miRNA(lin-4),2001年《Science))报道了分别从线虫、果蝇和人体内找到的几十个类似1in-4的小RNA,并命名为miRNA,此后对miRNA的研究才取得了飞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研究方法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置换术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仇杰 马冬纹 +2 位作者 费忠化 刘宏生 程前进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间60例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于术后4h,8h及12h分别测定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并按ScvO2均数将60例患者分为≤65%(A组,n=... 目的研究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间60例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于术后4h,8h及12h分别测定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并按ScvO2均数将60例患者分为≤65%(A组,n=24)、>65%(B组,n=36)两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讨论它们在不同水平的ScvO2下的差异性。结果瓣膜置换术后,A、B两组患者心肺并发症(如低心排、心律失常、低氧血症)、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ScvO2水平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作为衡量术后患者组织氧供需平衡的良好指标,对预见和早期治疗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瓣膜病 术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心力衰竭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帅 张金国 闫波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急慢性心肌损伤发展的常见结局[1]。近年来,随着有关心力衰竭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循证医学的开展,人们对心力衰竭的发病诱因、病理生理机制及...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急慢性心肌损伤发展的常见结局[1]。近年来,随着有关心力衰竭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循证医学的开展,人们对心力衰竭的发病诱因、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防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小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高糖损伤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13
作者 尉希清 张金国 +4 位作者 谭洪勇 王悦强 张洪生 陈昱 刘志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糖损伤乳鼠心肌细胞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新生1~3 d SD雄性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组(GS组)、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干预组[分别为GS+...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糖损伤乳鼠心肌细胞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新生1~3 d SD雄性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组(GS组)、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干预组[分别为GS+10^(-7) mol/L Sim组(GS+10^(-7) Msim组)、GS+10^(-6) mol/L Sim组(GS+10^(-6) MSim组)、GS+10^(-5) mol/L Sim组(GS++10^(-5) MSim组),以MTT比色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活力;化学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活性氧水平:RT-PCR检测细胞内NADPH氧化酶p22phox mRNA、p47pho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GS组比较,GS+10^(-7) MSim组、GS+10^(-6) MSim组、GS+10^(-5) MSim组丙二醛含量、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p22phox mRNA、p47phox mRNA表达明显下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升高(P<0.05)。结论心肌细胞内NADPH氧化酶源性的活性氧升高是介导高糖损伤心肌细胞的重要机制,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氧化性应激 降血脂药 糖尿病 丙二醛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手术联合介入栓堵术治疗重症法洛四联征合并体肺侧支形成疗效观察
14
作者 仇杰 李清贤 +6 位作者 刘新梅 张春英 费忠化 刘宏生 马冬纹 蔡国强 褚衍林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8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法洛四联征根治术联合介入栓堵术治疗重症法洛四联征(TOF)合并主动脉—肺动脉侧支(体肺侧支)形成的效果。方法 TOF合并体肺侧支形成患者6例,术前行CTA及主动脉造影检查,均行法洛四联征根治术,介入栓堵体肺侧支。结果本组根治术... 目的观察法洛四联征根治术联合介入栓堵术治疗重症法洛四联征(TOF)合并主动脉—肺动脉侧支(体肺侧支)形成的效果。方法 TOF合并体肺侧支形成患者6例,术前行CTA及主动脉造影检查,均行法洛四联征根治术,介入栓堵体肺侧支。结果本组根治术前栓堵体肺侧支2例,术后未发生灌注肺,顺利恢复出院。术后栓堵4例,3例栓堵后血痰消失,撤离呼吸机顺利,其中2例治愈出院,1例因畸形矫正不满意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放弃治疗;另1例栓堵术后低氧血症加重,死亡。结论根治手术联合介入栓堵术治疗TOF合并体肺侧支形成可有效减少术中肺静脉回流和术后灌注肺的发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征 法洛四联征根治术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诊断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优化b值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翟宁 李保朋 +3 位作者 王晓莉 魏君臣 孙新海 胡喜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应用1.5T磁共振采用不同b值对骨折椎体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通过数据分析优选最佳b值。方法根据外伤时间,按T<7天、14天≤T<30天将患者分为二组,每组20例,共40例。所有入组病例均行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 目的应用1.5T磁共振采用不同b值对骨折椎体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通过数据分析优选最佳b值。方法根据外伤时间,按T<7天、14天≤T<30天将患者分为二组,每组20例,共40例。所有入组病例均行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b值分别取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 000s/mm2,测量骨折椎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比不同b值下椎体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质量,应用ROC曲线分析不同b值下ADC值对不同时间段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40例受检者骨折椎体DWI图像,随着b值由200s/mm2升高至1 000s/mm2,图像信噪比逐渐降低,b值为300s/mm2时图像对比噪声比最高;b值为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s/mm2时不同时间段压缩骨折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值为300s/mm2时诊断新近压缩骨折(T<7天)价值最大,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76%、81.87%。结论 b值为300s/mm2时,椎体DWI图像质量佳,所获得的ADC值诊断效能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功能的评价
16
作者 张天义 陈东风 +1 位作者 王少春 何敬海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1-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联合诊断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前后左室局部心肌功能的变化,判断手术疗效。方法 28例CABG患者,于术前7d分别完成多层螺旋CTA及VVI技术检查,同时,根据有无心肌梗死病史和室...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联合诊断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前后左室局部心肌功能的变化,判断手术疗效。方法 28例CABG患者,于术前7d分别完成多层螺旋CTA及VVI技术检查,同时,根据有无心肌梗死病史和室壁运动情况将全组患者分为2组:心肌梗死12例,非心肌梗死16例。并于术前7d,术后7d、3个月测定左室各节段的收缩期应变率(SRs)。同时分析CTA与相应室壁节段VVI的相关性。结果无心梗组术后SRs明显增加(P<0.05),心梗组术后SRs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与相应室壁节段SRs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γ=0.963,P<0.05)。结论多层螺旋CTA和VVI技术联合使用,互相补充,可方便、全面、无创地评价CABG术前检查及术后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牛珩 刘帅 张金国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51-452,共2页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胚胎早期心内膜心肌发育不良导致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具有家族发病倾向,200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将其归类为原发性心肌病中的遗传性心肌病。NVM可并发室间隔缺损、...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胚胎早期心内膜心肌发育不良导致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具有家族发病倾向,200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将其归类为原发性心肌病中的遗传性心肌病。NVM可并发室间隔缺损、左右流出道梗阻等其它心脏畸形,也可单独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肌疾病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指数及高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德光 李清贤 +2 位作者 王彦富 石胜伟 李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9-331,347,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情及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CS患者171例及3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身高、体重、甘油三酯(TG)、总胆固...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情及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CS患者171例及3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身高、体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计算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估IRI(HOMA-IR)、冠脉阻塞积分(CAO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CS患者TC、LDLc、FPG、Fins、HOMA-IR、hsCRP、CAOS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S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IRI及hsCRP水平对不同病情AC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IRI及hsCRP水平在ACS病情的诊疗及预后的判断中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指数 HSCRP CAOS积分 血脂 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冠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vWF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千会 王彦富 李清贤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82例,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414例(DM-CHD组)、不合并冠心病患者168例(DM-NCHD组),另选择100例非糖尿病非冠...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82例,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414例(DM-CHD组)、不合并冠心病患者168例(DM-NCHD组),另选择100例非糖尿病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空腹取血测定3组血浆vWF、TC、LDLC、HDL-C、TG、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记录DM-CHD组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及Gensini积分;同时根据ACC/AHA冠脉病变分型建议,将患者冠脉病变分为A、B、C型并比较分析。结果 DM-CHD组血浆vWF水平高于DM-NCHD组和对照组,P均<0.05。DM-CHD组血浆vWF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1、0.635,P均<0.05);冠脉C型病变患者血浆vWF水平高于B型病变和A型病变(P均<0.05),且B型病变高于A型病变血浆vWF水平(P<0.05)。DM-CHD组血浆vWF与糖尿病病程、FBG、HbA1c、IR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1、0.508、0.616、0.796,P<0.05),其中与IRI的相关性最高(标准化回归系数0.976,P=0.023)。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vWF水平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FBG、HbA1c、IRI密切相关。vWF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监测血浆vWF水平有助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GENSINI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洪振 陈东风 +1 位作者 王少春 徐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1-43,共3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单纯性二尖瓣反流患者(MR)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MR患者60例,其中中度32例(中度MR组)、重度28例(重度MR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各组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LAX)、心尖四腔心切...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单纯性二尖瓣反流患者(MR)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MR患者60例,其中中度32例(中度MR组)、重度28例(重度MR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各组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LAX)、心尖四腔心切面(4C)和心尖两腔心切面(2C)的二维动态图像,采用二维应变自动功能成像获取左心室6个心室壁共18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LC)、左心室3个心尖切面的峰值收缩总应变(GLS)及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平均总应变(GLS-Arg)。结果各组LAX-GLS、4C-GLS、2C-GLS、GLS-Avg比较,重度MR组<中度MR组<对照组,P均<0.01。重度MR组及中度MR组前壁LS与对照组比较应变值降低(P均<0.01);各组除前壁外的5个室壁LS比较,重度MR组<中度MR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 2DSTI能通过测得MR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的减低早期识别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二尖瓣反流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