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游憩行为的城市绿道规划研究
1
作者 薛敏 左宜 赵楠楠 《绿色中国》 2025年第6期58-60,共3页
城市绿道规划旨在提高城市宜居性、保护景观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以滨州市惠民县为例,促进绿道规划建设与城市游憩生活发展相辅相成,将4大类、12小类评价因子作为游憩型绿道选线的依据,利用绿道串联现有游憩... 城市绿道规划旨在提高城市宜居性、保护景观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以滨州市惠民县为例,促进绿道规划建设与城市游憩生活发展相辅相成,将4大类、12小类评价因子作为游憩型绿道选线的依据,利用绿道串联现有游憩资源,建设游憩型绿道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城市市民游憩、城市环境与交通等问题,促进城市走向可持续、可量化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型绿道 自然游憩资源 人文游憩资源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德智 张卫国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3,共5页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一种新的规划类型和当前的规划热点。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对该类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方法、内容和深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市县域...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一种新的规划类型和当前的规划热点。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对该类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方法、内容和深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市县域范围内最大的规划,在"三规合一"中应代替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 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规划上解决城乡脱节问题的对策建议——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效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5期224-225,229,共3页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城乡在规划上的脱节既是城乡二元特征的重要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乡二元结构延续的原因。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解决城乡规划脱节问题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规...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城乡在规划上的脱节既是城乡二元特征的重要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乡二元结构延续的原因。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解决城乡规划脱节问题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规划界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山东省为例,介绍了其城乡规划编制情况,分析了城乡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规划上解决城乡脱节问题提供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脱节 乡村规划 时空压缩城镇化 乡村规划技术标准 乡村规划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研究——以山东省梁山县为例
4
作者 丁勇 曹枭 +1 位作者 邵光平 张东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33-237,共5页
2009年3月,山东省启动和部署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工作,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从现状需求出发,以村庄划分归类、合村并点为前提,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需求落实到社区布... 2009年3月,山东省启动和部署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工作,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从现状需求出发,以村庄划分归类、合村并点为前提,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需求落实到社区布局中,并确定新建社区的位置、规模及占地面积,从而切实有效地指导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建设 危房改造 农村社区 梁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泉定村”的济南乡村泉水聚落择址营建理法研究
5
作者 赵亮 蒋笛 +2 位作者 于爱民 黄仲 周易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泉水塑造了济南乡村泉水聚落独特的地域空间特征。通过样本梳理与田野调查,筛选并落位了242个乡村泉水聚落和359处泉水,从泉域、泉貌、泉地3个方面对乡村泉水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总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级对乡村泉水聚落的空... 泉水塑造了济南乡村泉水聚落独特的地域空间特征。通过样本梳理与田野调查,筛选并落位了242个乡村泉水聚落和359处泉水,从泉域、泉貌、泉地3个方面对乡村泉水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总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级对乡村泉水聚落的空间择址进行研究,总结划域分区、因貌成群和相地别类3种择址营建理法。分别总结泉域尺度的11个特征分区,泉貌尺度的9个谷壑集群、4个峪口集群、1个平原集群的特征分群,以及泉地尺度的“三大类+10个小类”特征分类。结合图谱化、圈层化、结构化和图景化的保护传承方法,提出面向未来乡村泉水聚落保护传承的地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以泉定村 乡村泉水聚落 营建理法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战略与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关系剖析——兼议山东省城镇空间结构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兰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0,36,共6页
从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入手,剖析两者的关系及主要差异,分析了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区域发展战略在空间上表现为政策区概念,面向封闭的均质区域,区内具有普适性,其实施是自上而下的... 从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入手,剖析两者的关系及主要差异,分析了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区域发展战略在空间上表现为政策区概念,面向封闭的均质区域,区内具有普适性,其实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过程,不同发展战略在空间上不具有排他性;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则表现为开放性特征,以"点、线、网络"等结构化语言为基本要素,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更多地体现了发展的规律性,且同一尺度的不同城镇群体在空间上一般不应交叉。当前山东省城镇空间结构表述中存在过于依赖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叠过多的问题,并对省域城镇空间结构进一步发育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城镇空间结构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域城镇体系发展中的小城镇问题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明俊 刘志红 +1 位作者 李剑波 李军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5期102-107,共6页
小城镇是省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基础。基于山东省小城镇发展特征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明确指出乡村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可复制。山东省小城镇发展应着重理顺非农生产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对公共服务职能,按照相对均衡、均等化的目标进... 小城镇是省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基础。基于山东省小城镇发展特征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明确指出乡村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可复制。山东省小城镇发展应着重理顺非农生产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对公共服务职能,按照相对均衡、均等化的目标进行建设。对于非农生产职能,要立足于发展潜力、职能类型、区域战略目标等,实施差异化发展、分类指导。同时,应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扩权强镇、差异化的区域政策、财政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全面改善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服务职能 生产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保护地体系框架下的山东省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策略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邵飞 张乐乐 +4 位作者 苏娜 邢成龙 张雅萌 张鹏远 赵文太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15-119,共5页
为解决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矛盾冲突、历史遗留等问题,山东省在上一轮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工作。文章系统梳理了山东省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背景、思路,提出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路径策略... 为解决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矛盾冲突、历史遗留等问题,山东省在上一轮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工作。文章系统梳理了山东省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背景、思路,提出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路径策略、方案,并对整合优化后的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提出建议,为自然保护地体系框架下的我省风景名胜区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地 整合优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湿地公园发展状况与建设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胜永 刘冬梅 王晓艳 《风景园林》 2007年第1期95-97,共3页
在分析山东省湿地公园发展历程,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建议在规划与管理层面明确管理机制和规划导引对选定建设的地域,尽快依法取得土地资源权属、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对所辖区域进行有效管理、做好长远保护和发展规划、建设基本... 在分析山东省湿地公园发展历程,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建议在规划与管理层面明确管理机制和规划导引对选定建设的地域,尽快依法取得土地资源权属、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对所辖区域进行有效管理、做好长远保护和发展规划、建设基本的旅游设施;在详细设计层面应以滞留利用雨水、保护原生环境、植被多样化和乡土化、水岸处理自然化以及设施建造生态化等措施作为综合的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湿地公园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生态的国际食品城规划设计探析——以中国食品谷为例
10
作者 孙旭光 祁丽艳 房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9-135,共7页
近年来,中国食品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中国尚缺少国际知名食品城,因此如何创建中国食品谷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同时,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人们对健康城... 近年来,中国食品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中国尚缺少国际知名食品城,因此如何创建中国食品谷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同时,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人们对健康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建设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对国际食品城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以中国食品谷为例,以打造健康生态的国际食品城为目标,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生态建设和特色营造五个方面探讨具体的规划设计策略及内容,以期为同类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食品城 规划设计 健康 生态 中国食品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艳艳 董慧慧 +3 位作者 张乐乐 张晓芳 崔聘 邵飞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在分析山东省40个风景名胜区类型、分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全省风景名胜区与其他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情况,以崂山、昆嵛山和临淄齐故城3个风景名胜区为例,提出了山东省风景名胜区的整合优化初步思路。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地 整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南下河街区改造规划设计
12
作者 王同会 《城市规划》 1988年第1期52-53,共2页
南下河街区位于潍坊市中心,北跨东风大街,西接白浪河,东靠工农路,南以南大街为界。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50米,街区开发总用地55公顷。
关键词 潍坊市 规划设计 东风 白浪 住宅 商业 传统文化 街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时代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评《低碳约束下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13
作者 袁珊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10-I0010,共1页
对发展低碳经济这一理念的普遍认可意味着世界由此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密集区,且聚集着大量贫困人口,因此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是低碳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低碳约束下黄河流域... 对发展低碳经济这一理念的普遍认可意味着世界由此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密集区,且聚集着大量贫困人口,因此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是低碳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低碳约束下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一书聚焦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问题,探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思路与路径,为不同类型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低碳经济时代 土地利用规划 低碳约束 生态屏障 黄河流域 应有之意 贫困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空间生产及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以厦门市高浦村为例
14
作者 肖铭 尹晨玉 +1 位作者 李雪萍 杨思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38-1249,共12页
在存量更新时代背景下,尽管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多数城中村仍面临治理挑战与发展迟滞困境。厦门高浦村则通过自我调整与优化机制,实现了与城市的协同发展转型,成为成功范例。文章以厦门高浦村为例,通过构建城中村的转型... 在存量更新时代背景下,尽管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多数城中村仍面临治理挑战与发展迟滞困境。厦门高浦村则通过自我调整与优化机制,实现了与城市的协同发展转型,成为成功范例。文章以厦门高浦村为例,通过构建城中村的转型动力机制分析模型,深入剖析高浦村的发展动力与外部政策、市场及在地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高浦村的发展与转变在受政策推动、市场引导的同时,“城/村同体”所具有的特殊文化起积极作用。具体而言,当外部市场发挥强大推动力时,在地文化起隐形稳定作用,减少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内耗,促进形成共识;当外部市场动力减退时,在地文化成为支撑高浦村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引导城中村继续前行。进一步分析提出,实现城中村良性自主发展的路径必须依赖其自有的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治理 空间生产 新内生发展 动力机制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研究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段德罡 黄博燕 +1 位作者 张晓荣 王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2,共5页
针对实际规划编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地方政府委托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区位和范围不尽合理进行了思考,探索性地提出"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的概念,并尝试建立"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评价"的初步方法。同时... 针对实际规划编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地方政府委托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区位和范围不尽合理进行了思考,探索性地提出"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的概念,并尝试建立"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评价"的初步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对"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评价"在国家法定规划程序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 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评价 规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R的城市扩张下生物量损失与城市形态格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童 陈爽 +1 位作者 李广宇 燕月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91-1898,共8页
在全球性城市扩张背景下,形态格局优化是城市可持续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植被生物量作为综合表征多环境目标的参量,在城市扩张的土地覆被变化过程中,与城市形态格局产生了内在联系,可作为城市形态环境性能的评判依据。基于长江三角洲50个... 在全球性城市扩张背景下,形态格局优化是城市可持续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植被生物量作为综合表征多环境目标的参量,在城市扩张的土地覆被变化过程中,与城市形态格局产生了内在联系,可作为城市形态环境性能的评判依据。基于长江三角洲50个城市样本的城市扩张和植被生物量损失数据,研究城市扩张下植被生物量损失(TBLI)与城市形态指数的定量关系,旨在为城市空间布局提供具体的优化手段。研究结果表明:50个城市的各类形态指标各具差异,其中Richardson紧凑度(0.452-0.402)、密度梯度(0.034-0.326)和Gini系数(0.527-0.995)的估算结果显示,总体上长三角城市用地呈极化分布,大城市的中心形态紧凑性普遍低于中小城市;研究期内由城市扩张造成的长三角生物量损失高达2.97 Tg,上海的损失量(0.529 Tg)最大,中小城市的生物量损失较小;TBLI与各类形态指标显著相关,由OLS分析构建的模型:TBLI=0.000 51[城市用地增量]-0.091 27[Richardson紧凑度]-0.113 52[密度梯度]-0.053 13[Gini系数]+0.118,可估算长三角生物量损失的平均概况;通过地理加权法分析地形条件及土地覆被类型等所造成的结果的空间非平稳性,表明可着重增强宁镇扬城市群的外部轮廓形态的趋圆紧凑性,提高台州城市群内部要素密度分布的紧凑性,以及增加宁波、慈溪等浙东南沿海区域内建设用地的集聚性,来显著减少生物量损失。在城市形态与植被生物量的动态响应机制方面值得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生物量 长三角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游线网络结构测评及规划优化——以重庆长寿湖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勇 王亚风 +2 位作者 黄晖 张启瑞 刘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为解决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偏重主观经验、缺少量化评价依据、科学性和系统性较差的弊端,以国家4A级景区重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原理和方法提出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网络结构测评体系,通过网络密度、聚类... 为解决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偏重主观经验、缺少量化评价依据、科学性和系统性较差的弊端,以国家4A级景区重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原理和方法提出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网络结构测评体系,通过网络密度、聚类系数、平均距离、中心度、中心势、n-派系和结构洞等结构测评指标,从网络完备程度和运行状态两方面对游线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游线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长寿湖景区现状游线网络完备程度较高,运行状态良好,总体合理,但存在相关游线数量偏少,部分景点承载压力过大等问题。为此,以不同类型游线产品为线索,从游线数量、中心景点和旅游点的修正、游览的层次性等方面提出规划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社会网络分析 旅游线路 结构测评 重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微通道内液滴形成过程及长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井志 陈武铠 +2 位作者 周乃香 雷丽 梁福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7-1013,共7页
利用高速摄像机研究截面为400×400μm的正T型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动特性,离散相(硅油)和连续相(质量分数为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蒸馏水)的体积流量范围分别为1~5、2~110 mL/h.结果表明,两相流型主要为弹状流和滴状流,前者的形... 利用高速摄像机研究截面为400×400μm的正T型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动特性,离散相(硅油)和连续相(质量分数为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蒸馏水)的体积流量范围分别为1~5、2~110 mL/h.结果表明,两相流型主要为弹状流和滴状流,前者的形成机理为挤压机理,后者为剪切机理.液滴的长度随离散相体积流量和离散相与连续相体积流量之比的增大而增大,随连续相的体积流量和毛细数的增大而降低.液柱长度的变化规律与液滴长度相反.液滴生成时间随离散相与连续相的体积流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剪切机理生成液滴所需时间小于挤压机理.依据实验结果,采用离散相与连续相体积流量比和连续相的毛细数,总结出无量纲液滴、液柱长度及液滴生成时间的预测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两相流 液滴 微尺度 毛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多模式公交线网级配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贤才 李亚辉 墨建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9,87,共7页
针对国内多模式公交线网规划缺乏依据的状况,以大城市多模式公交线网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城市居民的公交出行距离特征,借助双参数韦布尔分布建立了城市居民公交出行距离分布模型;基于广义出行费用,建立了各模式公交线网优势出行距离模... 针对国内多模式公交线网规划缺乏依据的状况,以大城市多模式公交线网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城市居民的公交出行距离特征,借助双参数韦布尔分布建立了城市居民公交出行距离分布模型;基于广义出行费用,建立了各模式公交线网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基于供需平衡思想,构建了大城市多模式公交线网级配模型.以哈尔滨公交线网为例,测算得到了哈尔滨市2020年各模式公交线网的合理规模与级配关系,结果表明,测算的结果与2020年的预期需求较一致,说明建立的级配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等级配置 优势矩阵 多模式公交线网 出行距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都市区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分异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胡畔 丛喜静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70,共7页
新时期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面临着由建设走向全过程管理、由满足共性到个性的多样化要求。文章以南京都市区为研究范围,通过问卷调研,分析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下的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分异特征。将南京都市区划分为城市中心区、城市内边缘... 新时期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面临着由建设走向全过程管理、由满足共性到个性的多样化要求。文章以南京都市区为研究范围,通过问卷调研,分析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下的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分异特征。将南京都市区划分为城市中心区、城市内边缘区和城市外边缘区三大圈层,从满意度水平及供需关系两个方面分析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空间差异;选择入住率为时间要素,评价满意度与设施供给的变化规律,并从3个方面提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管理的建议,分别为基于供需关系的管理评价体系、基于KANO模型的分阶段公共服务设施管理重点,以及对现有配套指标差异化发展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关系 满意度 中心区 内边缘区 外边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