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蛋白、高耐盐、高产、广适芝麻鲁芝1 号的选育
1
作者 宫慧慧 张玉娟 +2 位作者 刘延忠 任长博 孟维国 《中国种业》 2021年第1期91-92,共2页
鲁芝1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芝麻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适应芝麻生产加工需要,通过有性杂交与系统选育法相结合而育成的高蛋白、高耐盐、高产、广适的芝麻品种,2018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号20183562.0,公告号CNA024453E。... 鲁芝1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芝麻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适应芝麻生产加工需要,通过有性杂交与系统选育法相结合而育成的高蛋白、高耐盐、高产、广适的芝麻品种,2018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号20183562.0,公告号CNA024453E。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盐、抗病、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介绍,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芝1号 高蛋白 高耐盐 高产 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育处理对芝麻营养功能组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明辉 张桂香 +2 位作者 任长博 孟维国 张炳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5-862,共8页
为有效改善芝麻的营养,以中芝34号为研究对象,探讨萌育处理(即恒温恒湿避光培养72 h,温度35℃,相对湿度85%)对其主要营养组分(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抗营养因子(植酸)、功能组分(γ-氨基丁酸、黄酮、总酚)含量以及... 为有效改善芝麻的营养,以中芝34号为研究对象,探讨萌育处理(即恒温恒湿避光培养72 h,温度35℃,相对湿度85%)对其主要营养组分(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抗营养因子(植酸)、功能组分(γ-氨基丁酸、黄酮、总酚)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与萌发前相比,萌育处理可显著提升芝麻中的总糖、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但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萌发处理显著降低了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同时,萌发处理后,芝麻功能组分含量明显上升,γ-氨基丁酸含量由79.16 mg/100g增加到402.99 mg/100g;黄酮、总酚的含量分别增加736.54%和723.53%。萌育后芝麻提取物对氮自由基、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也显著提升。相关性分析表明,萌发过程中黄酮、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与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呈正相关,与脂肪和植酸含量呈负相关。可见,萌育处理可有效改善芝麻的营养和功能组分含量,降低抗营养因子组分含量,提升抗氧化能力,为萌育芝麻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生物萌育 营养组分 活性组分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酱对双侧卵巢切除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邱敏 王惠敏 +3 位作者 鹿杰 赵雷振 任长博 袁文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7-152,共6页
为了解芝麻酱是否有补钙效果,研究了芝麻酱对双侧卵巢切除雌性SD大鼠所致骨质疏松症的影响。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均采用切除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卵巢切除大鼠随机分为... 为了解芝麻酱是否有补钙效果,研究了芝麻酱对双侧卵巢切除雌性SD大鼠所致骨质疏松症的影响。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均采用切除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卵巢切除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葡萄糖酸钙组[0.56 g/(kg·d)],芝麻酱低[1.04 g/(kg·d)]、中[2.08 g/(kg·d)]、高剂量组[4.16 g/(kg·d)],分别灌胃生理盐水、葡萄糖酸钙、芝麻酱12周后,检测芝麻酱对大鼠体质量、脏器系数、血清生化指标、骨强度、骨钙含量、骨组织形态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卵巢12周后,与假手术组相比,切除双侧卵巢的大鼠体质量极显著增加(p<0.01),子宫形态明显萎缩,骨质疏松情况明显加重,提示造模成功。连续灌胃芝麻酱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芝麻酱各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脏器系数、骨强度、骨钙含量及骨组织结构无显著变化;芝麻酱低、中剂量组大鼠血清磷的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芝麻酱中剂量组大鼠血清钙的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芝麻酱高剂量组大鼠血清磷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芝麻酱各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变化。因此,芝麻酱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双侧卵巢切除大鼠与骨代谢相关的血液指标,但对骨骼系统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酱 卵巢切除 雌性大鼠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嗜热酯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研究
4
作者 赵妍 陈娟 +6 位作者 袁倩 王子卉 朱小辉 郝征红 毕文慧 任长博 孟维国 《中国果菜》 2023年第6期22-27,共6页
为获得可用于嗜热酯酶制备的高活性产酯酶微生物,满足果蔬制品精深加工用酶需求,本试验利用含三丁酸甘油酯的筛选培养基在堆肥高温期样品中筛选到一株高活性产嗜热酯酶菌株GRJ 2,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了... 为获得可用于嗜热酯酶制备的高活性产酯酶微生物,满足果蔬制品精深加工用酶需求,本试验利用含三丁酸甘油酯的筛选培养基在堆肥高温期样品中筛选到一株高活性产嗜热酯酶菌株GRJ 2,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了其最适发酵条件。结果发现,经鉴定筛选到的GRJ 2菌株为嗜热淀粉芽孢杆菌(Caldi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其最适生长温度为55℃;最适生长pH值为7,pH耐受范围5~9。菌种最佳活化时间为10 h,分批培养条件下嗜热酯酶最佳收获时间为16~22 h,及时补加新鲜培养液,可将产酶期延长4 h。菌株GRJ2具有较高的产酯酶活性,酸碱耐受性强,可以用于工业酯酶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酯酶 嗜热淀粉芽孢杆菌 生长曲线 产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