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微生物与骨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健 韩金祥 +1 位作者 王延宙 鲁艳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8-392,403,共6页
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基因数量超过人体基因数量的100倍,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库",这些基因赋予各种细菌不同的功能,产生极其复杂多样的代谢产物,对于调节人体消化、免疫、内分泌、乃至神经系统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处于稳态... 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基因数量超过人体基因数量的100倍,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库",这些基因赋予各种细菌不同的功能,产生极其复杂多样的代谢产物,对于调节人体消化、免疫、内分泌、乃至神经系统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处于稳态的肠道微生物不但能依附于肠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阻止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和入侵,还能通过黏膜系统促进免疫系统成熟,有助于机体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果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那么宿主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就会随之升高。宿主健康与否会导致肠道微生物发生变化,进而通过间接刺激或抑制成骨细胞和激活破骨细胞而打破骨矿化平衡,影响骨健康。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通过维持免疫系统稳态参与调控骨代谢,通过影响生长因子调节、营养物质吸收和宿主代谢通路等参与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相关骨病的发生。目前关于肠道微生物菌群与骨病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菌群差异性对骨病的影响,而肠道菌群影响骨病的分子机制亟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肠道微生物与骨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骨病 骨质疏松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和应用述评 被引量:6
2
作者 崔正言 李翠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9-81,共3页
80年代中叶以来,肿瘤生物治疗已做为重要的肿瘤治疗模式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论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均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以期扬长避短,发挥生物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特点与疗效。 1 肿瘤生物治疗的演... 80年代中叶以来,肿瘤生物治疗已做为重要的肿瘤治疗模式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论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均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以期扬长避短,发挥生物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特点与疗效。 1 肿瘤生物治疗的演进 肿瘤生物治疗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疗法。上溯千余年,在中医药中就有“扶正祛邪”、“软坚散结”、“以毒攻毒”、“活血化瘀”等利用中药来治疗癌症的治则。19世纪末叶西方提出用Coley毒素治疗癌症。现代肿瘤免疫治疗概念的建立,始于1953年动物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的发现——肿瘤免疫学的诞生。此后至1983年多种非特异性生物制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等)的大量临床应用和通过动物实验,为人类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科学基础。80年代中叶,伴随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重组细胞因子的出现,第一例肿瘤病人自体CTL过继免疫治疗的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物疗法 抗癌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促性素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3
作者 张夫永 李俊玲 +2 位作者 覃荣活 贺芳 王世立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9-203,211,共6页
建立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提取及初步纯化工艺,提取不同地区绝经期妇女尿液中HMG成分,进行免疫效价和生物活性测定,以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卵巢经HMG中间体注射后的改变,比较不同地区原尿提取的HMG中间体的质量;以高岭土吸附,... 建立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提取及初步纯化工艺,提取不同地区绝经期妇女尿液中HMG成分,进行免疫效价和生物活性测定,以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卵巢经HMG中间体注射后的改变,比较不同地区原尿提取的HMG中间体的质量;以高岭土吸附,二级丙酮提纯得到HMG中间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卵泡刺激素(FSH)的免疫效价,生物测定法测定FSH生物活性。结果发现,采自临沂、济宁、济南、泰安、德州5地的样品的HMG中间体免疫效价分别为0.92、1.06、1.57、1.08、0.9 IU/mg,生物活性分别为1.02、0.94、1.21、0.77、0.76 IU/mg;经HMG中间体注射后,大鼠卵泡体积、质量均变大,且随剂量增加更明显;相比传统方法,本文中提取的HMG中间体活性有显著提高,采自济南地区的样品的HMG中间体生物活性最高,临沂、济宁两地的次之;同时,除临沂外,其他地区样品的HMG中间体生物活性均低于免疫效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卵泡刺激素 免疫效价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转导系统CNX_RS34865/CNX_RS34870对安丝菌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
4
作者 张堃钰 张佩佩 +5 位作者 付加芳 康妮 宗工理 马欣 张少伟 曹广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360,共7页
目的探究珍贵束丝放线菌(Actinosynnema pretiosum)中双组分转导系统CNX_RS34865/CNX_RS34870对A.pretiosum中安丝菌素P-3(AP-3)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方法本研究以A.pretiosum X47菌株为出发菌株,构建双组分转导系统CNX_RS34865/CNX_RS3... 目的探究珍贵束丝放线菌(Actinosynnema pretiosum)中双组分转导系统CNX_RS34865/CNX_RS34870对A.pretiosum中安丝菌素P-3(AP-3)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方法本研究以A.pretiosum X47菌株为出发菌株,构建双组分转导系统CNX_RS34865/CNX_RS34870中调控基因CNX_RS34870的缺失突变菌株;利用HPLC分析及生物活性测定分析出发菌株X47与CNX_RS34870突变菌株(ΔRS34870)的AP-3产量差异;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菌株之间各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分析CNX_RS34870对菌株AP-3生物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与出发菌株X47相比,ΔRS34870菌株在液体发酵条件下AP-3生物合成量显著下降,在第6天时,ΔRS34870菌株AP-3产量降低了36.94%。转录水平分析显示ΔRS34870菌株中1524个基因的转录较X47明显不同,其中AP-3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asm1、asm2、asm30、asm32、asm33、asm34、asm35和asm37基因以及与初级代谢中与AP-3前体合成相关的pgk基因出现了显著下调。结论CNX_RS34870是菌株AP-3生物合成的正调控基因,可通过调控AP-3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转录以及影响初级代谢从而影响AP-3的产生。本研究将为了解AP-3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以及工业菌株的遗传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束丝放线菌 双组分转导系统 安丝菌素 生物合成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多肽提取物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6
5
作者 张维东 崔亚洲 +4 位作者 姚成芳 贾青 宋守琴 王朝霞 董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东亚钳蝎蝎毒的多肽提取物PESV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和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①用不同浓度的PESV(4~20mg·L-1)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BrdU参入的ELISA法观察HUVEC增殖活性和凋亡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 目的探讨东亚钳蝎蝎毒的多肽提取物PESV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和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①用不同浓度的PESV(4~20mg·L-1)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BrdU参入的ELISA法观察HUVEC增殖活性和凋亡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比例,免疫组化法检测Bal和Bax表达。②观察PESV对鸡胚尿囊膜(CAM)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③皮下注射PESV(0.3mg·kg-1),观察对S180肉瘤和H2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体外实验显示,PESV在8~20mg·L-1范围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P<0.01),而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无影响;PESV作用后HUVEC凋亡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加,P<0.05,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②0.5mg/CAM和0.8mg/CAM的PESV能明显抑制CAM新生血管的形成。③体内实验显示PESV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和H22肝癌的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水平,并降低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和bFGF的表达。结论PESV具有良好的体内和体外抗肿瘤血管生成活性,并籍此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血管生成 鸡胚尿囊膜 肉瘤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油酶解法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晓斌 李俊玲 +2 位作者 杨阳 李颖 王世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共4页
以复合蛋白酶为工具酶,研究采用酶解法从南极磷虾中提取油脂。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南极磷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中性环境,酶用量0.13%,酶解温... 以复合蛋白酶为工具酶,研究采用酶解法从南极磷虾中提取油脂。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南极磷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中性环境,酶用量0.13%,酶解温度43.8℃,酶解时间4.9 h;在此条件下,南极磷虾油提取率为96.06%。所得南极磷虾油磷脂含量为28.7%,虾青素含量为150mg/kg,DHA含量为8.99%,EPA含量为1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复合蛋白酶 酶解 磷脂 虾青素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晓静 张更林 张衡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3-326,共4页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分布 标志物 可塑性 移植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与骨细胞及相关骨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宇昂 鲁艳芹 +1 位作者 任秀智 韩金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07-1411,共5页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作为细胞内重要的膜性结构,负责分泌蛋白与膜蛋白的折叠加工,脂类的生物合成以及钙平衡的调节。当ER环境发生改变,如缺血、缺氧、突变蛋白的大量堆积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作为细胞内重要的膜性结构,负责分泌蛋白与膜蛋白的折叠加工,脂类的生物合成以及钙平衡的调节。当ER环境发生改变,如缺血、缺氧、突变蛋白的大量堆积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启动,并引发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超负荷反应和固醇调节级联反应。在应激状态下,ER对维持细胞内稳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ERS有助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生长,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并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另一方面在高强度长时间应激状态下,ERS无法维持细胞稳态,会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加速细胞更新。根据近几年已有报道的文献研究整理,在骨质疏松、成骨不全、氟骨症等相关骨病的研究中,ERS同样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发病早期,ERS通过对多种骨细胞的调节,缓解病情。当病情严重ERS会触发内质网凋亡信号,导致细胞凋亡和生物体的损伤。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ERS与骨细胞及相关骨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骨病 骨髓间充质细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不全环状RNA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马翔 鲁艳芹 +6 位作者 王延宙 刘军龙 苏学利 张遥 左清利 任秀智 韩金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1-436,共6页
目的对成骨不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21、miR-26a、miR-29a、miR-29b、miR-30e、miR-34c、miR-133a、miR-145、miR-210、miR-489与miR-1297等共11种miRNAs进行circRNAs及其靶基因的预测,同时分析其与circRNAs及靶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方... 目的对成骨不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21、miR-26a、miR-29a、miR-29b、miR-30e、miR-34c、miR-133a、miR-145、miR-210、miR-489与miR-1297等共11种miRNAs进行circRNAs及其靶基因的预测,同时分析其与circRNAs及靶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starbase软件对11种差异性表达miRNAs相关circRNAs进行预测,将得到的miRNA-circRNA进行频数分布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分析寻找核心分子。采用miRWALK软件对11种差异性表达miRNAs相关靶基因进行预测,将得到的miRWALK-靶基因进行频数分布分析并通过cytoscape,DAVID软件进行网络分析寻找核心分子。结果 Starbase软件对11种不同miRNAs所预测的靶circRNAs的总数量为222个,非重叠circRNAs为141个。其中MIB1_hsa_circ_000886,MIB1_hsa_circ_002013,CPNE1_hsa_circ_000657,CYP4F3_hsa_circ_001395,KIAA1586_hsa_circ_001439与其中4种miRNA相互作用。另有14个circRNAs与3种miRNA相互作用。miRWALK软件对11种不同miRNAs所预测的靶基因中CNOT6、ELF2、NAV3等基因在不同数量级数据库中与相应不同种miRNAs作用密切。通过对11种miRNA相应circRNA以及靶基因生物学预测分析得到YES1基因与miR-133a、miR-145以及FAT1_hsa_circ_000713与LMNB2_hsa_circ_001499之间存在相互作用。PPP2CA与miR-29a、miR-29b、miR-133a以及KIAA1586_hsa_circ_001439之间存在相互作用。NTN4和SRGAP1与miR-26a、miR-145以及RFC1_hsa_circ_001649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对成骨不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11种miRNAs及其相互作用的circRNAs、靶基因与相关信号通路进行了网络分析与预测,为进一步分析之间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MIRNA circRNA 靶基因 信号通路 生物信息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维酸高产菌的诱变育种及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宗工理 钟传青 +2 位作者 王新圆 覃荣活 曹广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为满足从棒状链霉菌突变库中筛选棒酸高产菌株的需求,建立一种新的克拉维酸高产菌株筛选方法。方法以克拉维酸生产菌株—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SC5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NTG联合诱变方法,以链霉素抗性作为筛选标记... 目的为满足从棒状链霉菌突变库中筛选棒酸高产菌株的需求,建立一种新的克拉维酸高产菌株筛选方法。方法以克拉维酸生产菌株—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SC5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NTG联合诱变方法,以链霉素抗性作为筛选标记,从不断增加链霉素浓度的平板上,筛选链霉素抗性突变菌株,以此突变菌株为实验菌株,对碳源、氮源、前体三油酸甘油酯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链霉菌浓度60μg/m L的平板上筛选到链霉素抗性突变菌株SCM0943,效价达到2955μg/m L,且遗传性能稳定;优化的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120h,克拉维酸效价可达3437μg/m L,较出发菌株提高49.1%。结论棒状链霉菌的链霉素耐受性与克拉维酸的产量存在正相关性,本试验结果对克拉维酸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维酸 诱变育种 链霉素筛选 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拟核结合蛋白Lsr2阻遏调控rv1057基因转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加芳 张佩佩 +3 位作者 宗工理 王新圆 刘萌 曹广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1-197,共7页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拟核结合蛋白Lsr2是否是rv1057基因转录的阻遏蛋白。利用凝胶阻滞迁移试验分析Lsr2在体外与rv1057启动子片段的特异性结合能力;通过lacZ报告基因和荧光定量PCR检测rv1057启动子区域的不同突变形式对转录的影响;启动转...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拟核结合蛋白Lsr2是否是rv1057基因转录的阻遏蛋白。利用凝胶阻滞迁移试验分析Lsr2在体外与rv1057启动子片段的特异性结合能力;通过lacZ报告基因和荧光定量PCR检测rv1057启动子区域的不同突变形式对转录的影响;启动转录的能力;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目标基因rv1057的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Lsr2结合rv1057启动子;Lsr2与已知的阻遏蛋白TrcR都能结合rv1057启动子;缺失Lsr2结合位点的rv1057启动子能够在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周期中持续启动rv1057基因的转录;野生型菌株H37Rv生长早期(24 h)lsr2基因转录水平较低,而在H37Rv生长中期(48 h)、后期(120 h)lsr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倍数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4、16.86,P<0.05);H37Rv菌株和lsr2基因缺失菌株中trcR基因在生长早期(24 h)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生长中期(48 h)、生长后期(120 h)的trcR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9、10.16,P<0.05)。Lsr2是rv1057基因转录的阻遏蛋白,Lsr2和TrcR均可调控rv1057基因的表达。Lsr2在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周期的中后期大量表达并阻遏rv1057的转录,TrcR则在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周期的早期阻遏rv1057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1057 Lsr2 阻遏蛋白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磷酸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抗HBV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金祥 王玉林 +1 位作者 张翠 朱有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763-769,共7页
针对HBV的5个基因位点作为靶序列,设计合成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S-asODN).应用ELISA方法、MTT比色法、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S-asODN对HepG22215细胞HBsAg、HBeAg抗原的表达,及细胞... 针对HBV的5个基因位点作为靶序列,设计合成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S-asODN).应用ELISA方法、MTT比色法、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S-asODN对HepG22215细胞HBsAg、HBeAg抗原的表达,及细胞的毒性、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靶位点的S-asODN对HBsAg、HBeAg表达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表现为序列特异性、剂量相关性、联合协同性和一定的抗核酸酶性,在浓度为20μmol/L时,对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对细胞的超微结构无显著的改变.结果提示S-asODN有望发展为抗HBV的有效药物,但靶序列的选择、透细胞膜性及联合用药配伍等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asoDN HBV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雪芹 韩金祥(审校)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29,共2页
通过对COX-2研究的回顾,阐明了COX-2在炎症增生,及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了COX-2作为肿瘤的化学预防和治疗靶点的前景。并从哲学的观念阐明了在COX-2研究过程的体会和认识及展望,认为用联系的观念和辨证的观念进行科学研究,... 通过对COX-2研究的回顾,阐明了COX-2在炎症增生,及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了COX-2作为肿瘤的化学预防和治疗靶点的前景。并从哲学的观念阐明了在COX-2研究过程的体会和认识及展望,认为用联系的观念和辨证的观念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触类旁通,获得更加可靠的证据,更快地得出真实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肿瘤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NIH3T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王国栋 吴少云 +2 位作者 韩金祥 张翠 王世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对NIH3T3增殖和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向培养的成纤维细胞NIH3T3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BMP-7,观察NIH3T3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OCN)含量的变化。结果:rh-BMP-7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对NIH3T3增殖和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向培养的成纤维细胞NIH3T3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BMP-7,观察NIH3T3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OCN)含量的变化。结果:rh-BMP-7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明显促进NIH3T3细胞增殖、提高ALP活性与OCN水平。结论:rhBMP-7可以刺激NIH3T3细胞增殖,诱导NIH3T3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NIH3T3细胞 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Wnt1的miRNA与circRNA及其靶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遥 任秀智 +4 位作者 王延宙 马翔 左清利 韩金祥 鲁艳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94-1101,共8页
为对靶向Wnt1的7种mi RNAs进行circ RNAs及其靶基因的预测,同时分析其与circ RNAs及靶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分别采用Starbase及mi RWALK软件,对文献报道的靶向Wnt1基因的let-7e、mi R-21、mi R-34a、mi R-122、mi R-148a、mi R-148b与mi R-... 为对靶向Wnt1的7种mi RNAs进行circ RNAs及其靶基因的预测,同时分析其与circ RNAs及靶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分别采用Starbase及mi RWALK软件,对文献报道的靶向Wnt1基因的let-7e、mi R-21、mi R-34a、mi R-122、mi R-148a、mi R-148b与mi R-152等7种mi RNAs的circ RNAs和对应的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利用Cytoscape 3.2.1对这7种mi RNAs和预测所得到的circ RNAs及对应的靶基因进行网络分析.并进一步对预测到的靶基因通过DAVID软件进行通路分析.Starbase软件对这7种不同mi RNAs所预测的靶circ RNAs的数量分别为58、15、41、20、28、28、28个.分别比较mi RWALK中7~9个以上软件共有的mi RNAs及其与靶基因的关系,发现CHD7基因是唯一一个在三种不同预测范围内与mi R-21、mi R-148a、mi R-148b和mi R-152等4种mi RNAs相对应的靶基因.CNOT6、NBEA、ZFYVE26与ZDHHC17是在两种不同预测范围内与至少4个mi RNAs相对应的靶基因.在7种mi RNAs所预测靶基因相关的KEGG信号通路中,7~9个软件以上共有的信号通路为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与TGF-beta信号通路.在MAPK信号通路中DUSP1与MRPS35_hsa_circ_001042均分别是与mi R-21、mi R-148a、mi R-148b及mi R-152等4种mi RNAs相互作用的靶基因与circ RNA.本研究对靶向Wnt1的mi RNAs及其相互作用的circ RNAs、靶基因与信号通路等进行了网络分析与预测,为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1 MI RNA circ RNA 相互作用 KEGG信号通路
全文增补中
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罕见病细胞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时良 崔亚洲 韩金祥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罕见病的研究受限于样本的可获得性,对其发病机制了解甚少阻碍了罕见病可行性治疗方法的发现。随着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技术的建立和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利用i PSCs技术把患者来源的体细胞... 罕见病的研究受限于样本的可获得性,对其发病机制了解甚少阻碍了罕见病可行性治疗方法的发现。随着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技术的建立和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利用i PSCs技术把患者来源的体细胞转变为i PSCs,继而再分化为疾病相关的成体细胞。通过对发病过程和功能学分析,患者特异性i PSCs细胞模型已成为罕见病研究的宝贵工具。i PSCs技术彻底革新了研究者对罕见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尤其是i PSCs技术结合基因编辑和3D类器官方法,使得i PSCs在各应用领域包括精准医学领域更具强大优势。本文概括介绍i PSCs技术应用于多种罕见病疾病模型建立,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以期为罕见病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诱导多能干细胞 细胞模型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枸杞中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宁 宋长征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提取的转基因枸杞和正常枸杞蛋白与蛋白酶体的特异性荧光底物Suc-LLVY-AMC室温孵育,于360nm(激发光)/460nm(发射光)波长下测定荧光值的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枸杞和正常枸杞中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活性的差异及其特异性抑制剂MG115对枸杞中... 利用提取的转基因枸杞和正常枸杞蛋白与蛋白酶体的特异性荧光底物Suc-LLVY-AMC室温孵育,于360nm(激发光)/460nm(发射光)波长下测定荧光值的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枸杞和正常枸杞中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活性的差异及其特异性抑制剂MG115对枸杞中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达H IV壳体蛋白的转基因枸杞蛋白酶体活性是空载体对照转基因枸杞蛋白酶体活性的3.6倍,是正常枸杞的4.2倍。10μM的MG115对表达H IV壳体蛋白的转基因枸杞蛋白酶体活性抑制率为87%,携带空载体对照的转基因枸杞抑制率为74%,而对正常枸杞抑制率仅为8.6%;50μM的MG115抑制作用与10μM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这一结果将为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提高转基因枸杞悬浮细胞H IV-1CA含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枸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壳体蛋白 蛋白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表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俊英 付加芳 王世立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9-465,共7页
针对目前生物系统表达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 BMP-7)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量、活性低、成本高的现状,对目前h BMP-7在酵母表达系统、昆虫、哺乳动物组织细胞的表达状况进行综述,分析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h BMP-7真核系统表达进行... 针对目前生物系统表达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 BMP-7)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量、活性低、成本高的现状,对目前h BMP-7在酵母表达系统、昆虫、哺乳动物组织细胞的表达状况进行综述,分析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h BMP-7真核系统表达进行展望,指出h BMP-7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生长因子,具有强烈的骨诱导活性,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骨折、骨不愈合,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是h BMP-7表达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毕赤酵母 哺乳动物细胞 人骨肉瘤细胞U2-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1135基因对天蓝色链霉菌M145孢子形成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调控研究
19
作者 马军霞 张佩佩 +1 位作者 王世立 曹广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7,共7页
旨在研究sco1135基因缺失突变对天蓝色链霉菌M145菌株形态及次级代谢的影响。通过PCR-targeting方法获得重组质粒p SJ1135,通过接合转移将其导入天蓝色链霉菌M145,获得sco1135基因缺失突变菌株△sco1135,并以p MS82为载体构建回补菌株△... 旨在研究sco1135基因缺失突变对天蓝色链霉菌M145菌株形态及次级代谢的影响。通过PCR-targeting方法获得重组质粒p SJ1135,通过接合转移将其导入天蓝色链霉菌M145,获得sco1135基因缺失突变菌株△sco1135,并以p MS82为载体构建回补菌株△sco1135com,同时以p MS82为空载对照;随后对野生型菌株、突变菌株和回补菌株进行表型分析和抗生素定量观察。结果显示,表型分析及抗生素定量测定发现,在YBP培养基上△sco1135产孢明显延迟于野生型M145,放线紫红素(ACT)产量明显增加,突变株培养基中ACT产量是野生菌株培养基中的2-3倍;转录分析结果表明,48 h时突变株部分与产孢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较野生型降低了50%-75%,72 h时突变株部分与产ACT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较野生型提高13-20倍。sco1135基因参与调控M145的孢子形成及次级代谢产物ACT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蓝色链霉菌M145 sco1135 表型变化 孢子形成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胆肠多糖致Bel7402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忠玲 朱波 +2 位作者 张翠 陈卫宁 梁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7-467,共1页
关键词 海胆肠多糖 扫描电镜观察 Bel7402人肝癌细胞 肿瘤细胞 细胞膜 凋亡小体状结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