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县大樱桃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胡明月 胡明凯 李怀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2期229-230,共2页
利用冠县气象站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大樱桃生长气候因子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影响大樱桃种植关键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总结了冠县大樱桃常见的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分析表明:冠县春季升温快,昼夜温差大,为大... 利用冠县气象站198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大樱桃生长气候因子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影响大樱桃种植关键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总结了冠县大樱桃常见的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分析表明:冠县春季升温快,昼夜温差大,为大樱桃提前采摘提供了保障。但易遭受霜冻低温冻害,春秋两季干旱,以及夏季高温干旱、冰雹灾害的影响,是限制冠县大樱桃种植高产优质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樱桃种植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干旱 防御对策 山东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县鸭梨品质形成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闫景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8期74-74,78,共2页
结合冠县1961—2010年逐月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资料,分析冠县鸭梨品质形成的气候条件,同时探讨气象灾害对鸭梨品质的危害,提出相关的防御对策,以增强鸭梨品质。
关键词 鸭梨 品质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山东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县春季低温霜冻与早熟大樱桃冻害气候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洪杰 陈广瑞 +2 位作者 闫景东 王杰军 王少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3期221-222,共2页
利用冠县气象站1990—2014年2—4月气象资料,应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对大樱桃萌芽期、花期气候条件、春季低温霜冻次数、日期、天气特点、最低温度等要素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冠县早春气象条件利于大樱桃早期萌发,同... 利用冠县气象站1990—2014年2—4月气象资料,应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对大樱桃萌芽期、花期气候条件、春季低温霜冻次数、日期、天气特点、最低温度等要素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冠县早春气象条件利于大樱桃早期萌发,同期出现低温霜冻天气对大樱桃造成冻害。探讨了早熟大樱桃冻害防御措施,对预防大樱桃萌芽期、花期冻害,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减灾防灾有积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霜冻 早熟大樱桃 冻害 萌芽期 花期 春季 山东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少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7期266-266,270,共2页
针对目前县级气象服务综合能力水平不高的现状,探索并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新体系,实现县公共气象服务、决策服务、为农服务、专业服务等气象资源与市级共享,提高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综合能力和水平。并结合实际,着重在专业服务方面深入研究,... 针对目前县级气象服务综合能力水平不高的现状,探索并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新体系,实现县公共气象服务、决策服务、为农服务、专业服务等气象资源与市级共享,提高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综合能力和水平。并结合实际,着重在专业服务方面深入研究,对如何拓展专业服务领域提出完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气象服务 县级 发展措施 预期效果 完善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分析及维护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明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235-235,239,共2页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发展,自动气象站不断升级改造和更新换代,同时也对自动站使用与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DZZ5新型自动站(以下简称新型站)采集分钟数据出现不明显异常,采集系统处理无法识别疑误,致使长时间数据异常不容易被发现。...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发展,自动气象站不断升级改造和更新换代,同时也对自动站使用与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DZZ5新型自动站(以下简称新型站)采集分钟数据出现不明显异常,采集系统处理无法识别疑误,致使长时间数据异常不容易被发现。现对一次深层地温采集数据异常进行分析,并找出处理方法,以期为今后能够及时发现数据异常并及时排除故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采集数据 数据异常 深层地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电场仪资料在雷暴天气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亚 闫景东 +1 位作者 纪凡华 韩雪蕾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4期29-34,共6页
利用大气电场仪资料,结合天气实况对成都地区2009年8月25日和26日的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大气电场仪能够在雷电发生前感应云内电荷变化,对雷暴天气的短时预报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大气电场波形发生明显波动时,表明第... 利用大气电场仪资料,结合天气实况对成都地区2009年8月25日和26日的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大气电场仪能够在雷电发生前感应云内电荷变化,对雷暴天气的短时预报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大气电场波形发生明显波动时,表明第一次闪电发生。雷暴天气过程开始之前电场几乎为0;开始时大气电场强度以正值为主,脉冲幅度小;雷暴降水过程中电场脉冲频繁,电场极性出现由正到负、由负到正的循环震荡变化,电场强度存在较大极值,电场强度极值与强降水时间一致。单站大气电场仪探测范围有限,将多台大气电场仪组网扩大雷电探测范围,并结合闪电定位系统和雷达回波资料了解闪电发生位置和移动趋势,实现更精确的雷暴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电场仪 电场强度 雷暴天气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雷电物理特征分析
7
作者 王小亚 闫景东 李楠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2期39-42,共4页
通过利用快、慢天线电场变化测量仪和地面大气电场仪对成都地区的雷电物理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和结果:闪电在短时间内可引起较大的电场变化,在一次雷暴天气中短降水可改变大气电场极性。只存在一次回击的地闪最多,占总地闪... 通过利用快、慢天线电场变化测量仪和地面大气电场仪对成都地区的雷电物理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和结果:闪电在短时间内可引起较大的电场变化,在一次雷暴天气中短降水可改变大气电场极性。只存在一次回击的地闪最多,占总地闪数的28.57%,地闪回击最多达到18次,平均为5.9次。多回击地闪的间隔时间分布比率最高的为20~30 ms和20~40 ms。在地闪的持续放电过程中,通常都具有较长时间的连续电流或者是连接过程,并具有叠加在连接过程上的K过程,连续电流持续时间分布最多的为100~150 ms,占总数的26.09%。云闪通常具有初始阶段、极活跃阶段和最后阶段3个完整的放电阶段,通常在持续几百毫秒的电场变化比较缓慢的J过程上都叠加有对应反冲负流光过程的K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地区 雷电物理 地闪 云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8
作者 赵洪杰 陈广瑞 闫景东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4期48-49,共2页
指出了以行政区域为主框架,以"一县一站"形式初步建成的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兼顾"农业土壤水分观测业务"与"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两个方面功能的现状,分析了当前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站建设... 指出了以行政区域为主框架,以"一县一站"形式初步建成的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兼顾"农业土壤水分观测业务"与"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两个方面功能的现状,分析了当前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站建设和自动土壤水站站点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应该分别建立农业土壤水分观测业务网和农业旱涝气象服务网两个系统的观点,以及如何拓展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资源利用空间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 农业土壤水分观测业务 农业旱涝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