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创新试验基地选址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曲树杰 宋景华 +1 位作者 谭淑樱 盛中飞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科研单位现有试验基地搬迁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试验基地的选址对科研事业发展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农业科研试验基地选址的实践,分析了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和关键操作步骤,提出了相关体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科研单位现有试验基地搬迁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试验基地的选址对科研事业发展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农业科研试验基地选址的实践,分析了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和关键操作步骤,提出了相关体会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试验基地 选址 影响因素 操作步骤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在现代农业试验基地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曲树杰 傅杰 +1 位作者 宋景华 谭淑樱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基于信息化与物联网的概念、发展过程、应用现状,探讨了物联网在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试验基地物联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农业试验基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现代农业试验基地物联... 基于信息化与物联网的概念、发展过程、应用现状,探讨了物联网在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试验基地物联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农业试验基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现代农业试验基地物联网的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农业信息化 现代农业试验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芝麻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7
3
作者 宫慧慧 于倩 +3 位作者 赵逢涛 徐伟 孟庆华 裴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15-117,共3页
阐述了山东省芝麻的生产特点及产业化现状,剖析了芝麻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对策。山东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应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选育、推广高产优质芝麻良种,改进芝麻栽培技术,建立健全芝麻种植、加工标准化技术体系,... 阐述了山东省芝麻的生产特点及产业化现状,剖析了芝麻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对策。山东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应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选育、推广高产优质芝麻良种,改进芝麻栽培技术,建立健全芝麻种植、加工标准化技术体系,以骨干龙头企业为载体,大力发展芝麻加工业,特别是深加工业,科学利用芝麻加工后续产物,积极推进芝麻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产业化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区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施肥措施调控氮磷养分流失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谭德水 江丽华 +4 位作者 谭淑樱 徐钰 郑福丽 李国生 刘兆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针对我国南水北调东线过水区南四湖富营养化问题,利用沿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选择材料易获取的几种施肥措施,采用田间原位安装淋溶水采集器和地表水径流池收集水样,室内分析不同处理防控氮磷养分流失的效果。结果... 针对我国南水北调东线过水区南四湖富营养化问题,利用沿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选择材料易获取的几种施肥措施,采用田间原位安装淋溶水采集器和地表水径流池收集水样,室内分析不同处理防控氮磷养分流失的效果。结果表明:各施肥措施在作物不同茬口均能降低氮磷养分的随水流失,不同模式防控养分流失效果有差异;氮径流损失中,硝态氮占主要比例,玉米季和小麦季分别为82.7%~86.4%和94.2%~96.5%,而淋溶途径中硝态氮比例略有下降;径流为氮损失的主要途径,玉米茬口氮损失比例占轮作周年的67.0%~71.4%;磷径流损失中可溶性磷和颗粒磷比例相当,而淋溶磷以可溶性磷为主;淋溶途径损失的磷养分比例稍高,仍以玉米茬口总磷损失为主,占54.4%~63.1%;防控氮磷流失结合周年作物产量,玉米上使用减量控释氮肥或优化施肥配合秸秆还田、小麦上优化施肥或使用减量控释氮肥是相对理想的养分运筹搭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区 小麦玉米轮作 施肥措施 氮磷流失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少土壤硝态氮淋失的作物搭配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谭德水 江丽华 +3 位作者 谭淑樱 徐钰 魏建林 刘兆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农业生产中为获得较高作物产量而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同时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使硝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累积,增加了淋溶风险。不同作物搭配生长及种植模式在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集约化生产能力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栽培... 农业生产中为获得较高作物产量而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同时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使硝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累积,增加了淋溶风险。不同作物搭配生长及种植模式在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集约化生产能力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栽培措施,同时在高效利用土壤养分、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硝态氮污染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本文从不同类型作物搭配生长及不同种植模式(设施蔬菜与填闲作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与粮食作物、粮食作物与露地蔬菜、蔬菜与蔬菜)方面综述了高效利用土壤氮素、降低土壤硝态氮累积与淋失的效果,并根据不同类型作物特点进行了机理上的解释。文末以搭配作物根系为突破点对作物种植模式进行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类型 搭配种植模式 土壤硝态氮 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开发前景 被引量:42
6
作者 宫慧慧 于倩 +1 位作者 王恩军 孟庆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黄秋葵是一种菜、药、花、饲兼用型植物,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本文从黄秋葵的种质利用、应用价值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前景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黄秋葵 应用价值 产业化 开发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渍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宫慧慧 于倩 +1 位作者 张桂菊 孟庆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本文阐述了湿害对芝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芝麻耐渍性的适应机制、遗传多样性,耐渍性的评价方法等。指出今后应重点建立芝麻耐渍分子育种技术,深入研究耐渍基因,为发掘和培育耐渍性芝麻种质奠定基础。
关键词 芝麻 耐渍性 评价方法 遗传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鲁单818植株体内磷素循环及磷钙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霞 张秀清 +5 位作者 张慧 李宗新 刘林臣 翟学旭 刘书聪 王庆成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以玉米杂交种鲁单818(LD818)为试材,采用石英砂盆栽方法,研究了LD818植株体内磷素循环及磷钙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影响玉米株高、茎粗及叶面积,LD818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较正常条件下分别降低5.37%、26.14%和7.66%,其各器官的... 以玉米杂交种鲁单818(LD818)为试材,采用石英砂盆栽方法,研究了LD818植株体内磷素循环及磷钙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影响玉米株高、茎粗及叶面积,LD818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较正常条件下分别降低5.37%、26.14%和7.66%,其各器官的干重、磷含量和磷素循环较正常条件下均降低;水分胁迫10 d后LD818整株干重是正常条件下的87.5%,上部叶磷积累量是正常条件下的51.3%,木质部和韧皮部中运输的磷分别是正常条件下的22.0%和39.8%。这说明水分胁迫降低玉米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各器官磷素的积累及木质部韧皮部中磷的运输,而促进中下部叶中磷素向上部叶的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玉米 体内循环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蜂对苹果绵蚜寄生行为过程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曲树杰 朱爱国 +4 位作者 李刚 陈浩 郑方强 周仙红 张安盛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09-112,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苹果绵蚜日光蜂的寄生行为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寄生过程分为寄主寻找、蜂体调整、产卵位点试探、产卵、产卵结束和蜡质绵毛清理6个步骤,寄生过程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苹果绵蚜体表的蜡质绵毛在日光蜂寻找寄主...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苹果绵蚜日光蜂的寄生行为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寄生过程分为寄主寻找、蜂体调整、产卵位点试探、产卵、产卵结束和蜡质绵毛清理6个步骤,寄生过程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苹果绵蚜体表的蜡质绵毛在日光蜂寻找寄主过程中有促进作用,清理粘在身上的蜡质绵毛是该蜂寄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蜂 苹果绵蚜 寄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正确运用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宪泉 贺杰 +2 位作者 栗红梅 赵长凯 杨雪梅 《中国棉花》 2015年第12期39-40,共2页
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在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棉田管理人手少、工值高、植棉效益低的情况下所提倡的。该技术是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节本增效为根本,推动棉花产业向物化、用工成本低及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总的要求... 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在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棉田管理人手少、工值高、植棉效益低的情况下所提倡的。该技术是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节本增效为根本,推动棉花产业向物化、用工成本低及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总的要求是以科学的理念指导生产,防止盲目简化,不因简化而减产,使土地贡献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栽培技术 棉花产业 效益最大化 农村劳动力 节本增效 管理人 成本低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毒死蜱包合物杀灭蛴螬室内毒力测定
11
作者 苑东鹏 王莹莹 +2 位作者 张斌 刘林臣 常志斌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为研究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及其衍生物在农药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制备了β-CD、HD-β-CD、Me-β-CD与毒死蜱的包合物,并在室内进行了包合物毒杀蛴螬成虫试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的杀虫效率从大到小依次... 为研究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及其衍生物在农药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制备了β-CD、HD-β-CD、Me-β-CD与毒死蜱的包合物,并在室内进行了包合物毒杀蛴螬成虫试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的杀虫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毒死蜱-HP-β-CD、毒死蜱-Me-β-CD、毒死蜱-β-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衍生物 毒死蜱 LC50 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在花生中的残留与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江胜 郭长英 +3 位作者 丁蕊艳 李慧冬 方丽萍 王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4期201-203,共3页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和田间试验法,研究吡唑醚菌酯在花生上使用后的降解和残留行为,以期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紫外检测器,对吡唑醚菌酯进行检测。[结果]吡唑醚菌酯在花生植株中的消解动态满足一级降解动力学过程...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和田间试验法,研究吡唑醚菌酯在花生上使用后的降解和残留行为,以期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紫外检测器,对吡唑醚菌酯进行检测。[结果]吡唑醚菌酯在花生植株中的消解动态满足一级降解动力学过程及其降解常数,半衰期为4.1~5.0d。用药后15d至收获期,吡唑醚菌酯在花生仁、花生壳、植株中的最终残留均未检出。[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花生中的吡唑醚菌酯残留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高效液相色谱 降解 残留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